第18章 現象級
- 娛樂制作達人
- 電驢上的迪加
- 2079字
- 2021-08-29 22:48:40
他們申請了一百萬資金,最后也只剩下了十幾萬,因為開局的攻城鏡頭,都是真材實料的,火燒鬼子,也是真燒了一個臨時搭建的戲班子。
隨著情節的深入,勛勛寶寶開始變得沉默,彈幕也變少了。
直到最后火燒了鬼子,勛勛寶寶終于忍不住不嚎一聲,直接趴地上,做了一百個俯臥撐,雖然都不怎么標準。
李光輝找到宗北薇讓她在微博上幫忙轉發一下,卻迎來宗大小姐的白眼。
“我的歌呢?”宗大小姐朝李光輝伸出手。
“什么歌?”
“我一下場比賽的歌啊!”有點抓狂,她感覺從成立公司后,李光輝就有點飄了整天不務正業的。
“噢噢!你說這個啊。”李光輝恍然大悟,“過兩天給你。”
宗大小姐才滿意的朝他揮了揮手,等李光輝出了辦公室后,她才拿起手機,發了微博。
推薦工作室小姐姐的作品《赤伶》,特別好聽哦!@鄧何君。www.……點擊鏈接轉到…
【圖片】【圖片】【圖片】
【圖片】【圖片】【圖片】
發表,搞定。
她還讓鄧何君給她發了自拍,前面三張是鄧何君的生活照,后三張是穿上戲服后的照片,粉面、紅唇、娥眉、鳳眼、云鬢,第一眼看去就讓人特別驚艷。
閆丹霍是著名的京劇名家,工旦角,宗趙派,師承著名的大師趙燕俠。
今天中午他邀請了自己的好友,徐祥——曾經的華夏戲曲學院院長,來到家中小酌,兩人此時已經喝得滿臉通紅。
“妮兒,音樂聲音開小點聲。”閆丹霍似乎是被自己孫女放的歌影響到興致,扯著嗓子往樓上大喊,然后又跟好友侃了起來,還時不時來上一段小曲兒。
突然,一陣娓娓動聽的戲腔傳入兩人耳朵,讓兩人停止了交流。
“濃情悔認真。”
“回頭皆幻景。”
“對面是和人。”
念白伴隨著很有現代感的旋律,聽得兩人來了興趣,閆丹霍更是沖樓上喊道:
“孫女!妮兒喲!下來!”
沒一會,一個穿著清涼居家服的少女從樓梯上走了下來。
“干嘛呀爺爺!”少女說著話,還用小手扇了扇鼻子面前的空氣,似乎很不喜歡酒的氣味。
兩個老家伙見到少女這副樣子,相視一笑。
“妮兒,你剛才放的是什么曲兒啊?也放來給爺爺聽聽。”閆丹霍抬手搜了搜少女的腦袋,滿是溺愛。
“你是說《赤伶》嗎?這是我偶像唱的歌,可好聽了!這就給你們放上。”少女說著話,同時投屏到了電視上。
鄧何君也就剛發布了一首作品,什么時候有粉絲了?
不不不,當少女聽到《赤伶》,看完了MV后,已經宣布鄧何君是自己的偶像了,腦殘粉那種。
電視上播放著《赤伶》的MV,看到了當年鬼子侵犯華夏的鏡頭,兩個老家伙都有點觸景生情,因為他們都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
當鬼子攻破城門后,《赤伶》也開始唱起,穿著水袖的鄧何君在戲臺子上唱著,跟鬼子燒殺劫掠的畫面來回切換。
“戲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
“臺下人走過不見久顏色。”
…
“好!”
戲腔部分一響起,兩個老家伙紛紛叫好,因為鄧何君看起來也就二十多歲,再加上現在戲曲越來越小眾了,這么年輕能有這等功力,實在是太少有了。
“你方唱罷我登場。”
“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
“也曾鏗鏘唱興亡。”
“道無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無情,道有情,費思量。”
一曲唱罷,兩個老家伙都呆呆看著電視,直到十五多分鐘的MV放完后,也沒回過神來,少女在一旁問好不好聽,也沒得到回應,氣得少女直接跑上樓了。
“真是好啊!”剩下的兩人過了好久才回過神來,這首《赤伶》著實驚艷到他們了,戲曲跟現代音樂的相遇,竟然起了化學反應。
而且詞也讓兩個老家伙贊不絕口,《赤伶》歌詞表達出了這樣一層意思,戲子無情似有心,做人要有民族的氣節。故事的主角雖然是假的,是虛構的,但是在那個年代肯定也真實存在這樣的愛國之士,只不過他們沒有名垂青史罷了。
兩人又一邊繼續喝著小酒,偶爾伸手捻起一顆花生米,一邊討論著《赤伶》這首歌。
…
晚上徐祥回到家后,立馬撥通了如今華戲現任院長的電話。
“老師,您找我有什么事嗎?”電話那邊傳來了一陣沉穩的男聲,他是徐祥帶出來的學生,徐祥退下來的時候,在徐祥的極力推薦下,才讓他當上了華戲的院長,所以他對這位老師特別尊敬。
隨后,老院長跟他說明了《赤伶》這首歌的出現,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特別值得推薦,希望他能發揚一下云云。
恭恭敬敬的結束了跟徐祥的通話后,他立馬發了一條微博。
隨著戲曲的小眾化,華夏古老的文化藝術也逐漸走向衰弱,這將是后來人嚴重的損失……
《赤伶》的出現,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藝術,我決定將《赤伶》,列入華戲教材,讓更多的人,喜歡上華夏戲曲。
微博剛發出沒多久,就有好多人轉發,畢竟是華戲院長,面子還是很寬的。
特別是以華戲出身的明星,更是為《赤伶》帶來了極大的熱度,比如陶虹、章子依、孫紅磊等。
第二天,《赤伶》已經登上了熱搜第一,好多村里剛通網的吃瓜群眾一臉蒙蔽,隨即點進去準備吃瓜,哪知道居然是一首歌,而且好像還很不錯的樣子,也參與進了為《赤伶》貢獻熱度的隊伍當中。
越來越多人聽到了這首歌,《赤伶》的火已經變成現象級的了,一些戲曲大家,也都紛紛為《赤伶》站臺。
不是他們收了誰的好處,而是為了蹭熱度,當第一個在戲曲上排不是名號的小人物,因為夸了一句《赤伶》而漲了幾十萬的粉絲,很多戲曲從業者的邊緣人物,紛紛像鯊魚聞到了血腥味,都湊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