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第3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 圣才電子書
- 10字
- 2021-06-24 18:08:44
第一部分 考研真題精選
331社會工作原理[專業碩士]考研真題
一、名詞解釋
1社會弱勢群體(華中農業大學2015年研)
答:社會弱勢群體,是指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由于群體的力量、權力相對較弱,因而在分配、獲取社會財富時較少較難的一種社會群體。因而他們處于較貧困狀態。比如工人、農民,農民工,殘疾人。弱勢群體根據人的社會地位、生存狀況、生理特征和體能狀態來界定,它在名義上是一個虛擬群體,是社會中一些生活困難、能力不足或被邊緣化、受到社會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稱,也是社會工作的重要服務對象。
2生態理論(華中農業大學2015年研)
答:生態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個具有整合意義或折中意味的社會工作實踐理論,它融合了不同的人類行為理論和社會工作實踐理論,為社會工作提供了一個廣泛的、折中的知識基礎和實踐框架,并成為社會工作綜融模式的主要理論基礎。生態視角的流行基于以下原因:
①它回應了社會工作的一個長期傳統,即致力于改善案主的心理和環境狀況;
②它提出了一個整合的框架,這個框架包括了眾多的因素和不同的概念;
③它是以個人和環境之間的界面為干預聚焦的;最后,生態系統視角認為案主所經歷的困境為“生活中的問題”。
3社會運行(華中農業大學2015年研)
答:社會運行是指社會有機體自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表現為社會多種要素和多層次子系統之間的交互作業以及它們多方面功能的發揮。社會運行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縱向運行是社會變遷和發展,表現出繼承、變異和中斷等三種關系;橫向運行是指社會發展的某一階段上社會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體現為交叉滲透、制約、促進和轉化等關系。
4“鏡中我”理論(華中農業大學2015年研)
答:“鏡中我”理論,又稱“鏡中自我”,由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提出,是指通過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這面鏡子而形成的一種自我觀念。他認為自我是社會的產物。沒有他人的反應和評價,就不會有自我觀念的形成。鏡中我從想象得來,分三個步驟:①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表現;②想象他人對這種表現的判斷;③形成自我觀念。在想象別人對自己估計是好感還是惡感,認為自己驕傲還是謙卑時,他必然會作出改進,以期達到與別人更加協調。這一概念以直觀的形式,說明人與社會是在交往與社會的實踐中逐漸形成自我的性格,逐漸適應于在社會中生活與工作。
5初級群體與次級群體(華中農業大學2015年研)
答:①初級群體
初級群體,又稱首屬群體或基本群體,是指具有親密的、面對面交往與合作特征的群體。這一概念最初由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提出來的。他在1909年出版的著作《社會組織》中,把家庭、鄰里、兒童游戲群稱為初級群體。這些群體之所以是初級的,其意義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們對于個人的社會性和個人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
②次級群體
次級群體,又稱次屬群體,是指人們為了達到一定的社會目的而建立起來的,通過明確的規章制度階層正規關系的社會群體,例如學校、職業團體等。次級群體既是個人步入社會所必須加入的群體,也是個人社會活動領域拓展和活動能力增強的標志。
③初級群體與次級群體的關系
初級群體與次級群體是以成員的互動關系特征不同而進行的一種群體劃分。初級群體內成員是面對面互動,而次級群體內成員是通過規則進行互動。一般來說,次級群體規模比初級群體要大,成員較多,有些成員之間不一定有直接的個人接觸,群體內人們的聯系往往通過一些中間環節來建立。
6范式(中山大學2014年研)
答:范式是科學哲學家庫恩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是指為各種模式和理論,包括對立的模式和理論所共同承認的、不言自明的一些信念和假設。范式意指一群科學家共同享有的一組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背景假設及相應的方法和技術類型。范式為共同享有它的那些科學家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指南,把他們的活動聯結成一個相對統一的整體,是在一項活動中被復制的部分。佩恩主張社會工作理論只有一個范式,這個范式的核心是心理動力學,各種其他的社會工作理論都可以根據它們同這個核心的關系而被組織到這個范式之中去。
7制度性的社會福利(中山大學2014年研)
答:社會福利包括剩余性的社會福利(或殘補性的社會福利)和制度性的社會福利。制度性的社會福利,是指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貼或服務,這種福利不需要通過家計調查來完成,沒有明顯的針對性和排他性,它有利于公民之間實現社會平等,并消除社會差異。與剩余性社會福利不同,政府在福利方面扮演的是全面的而非邊緣性角色。
8社會性別(中山大學2014年研)
答:社會性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女權主義的發展而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帶有心理學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概念。它是指一種社會的標簽,用來說明文化賦予每一性別的特征和個體給自己安排的與性有關的特質。它表示社會基于男女兩性生理差異而賦予他(她)們的不同的期望、要求與限制,是由社會文化形成的有關男女角色分工、社會期望和行為規范等綜合體現,是通過社會學習得到的與男女兩性生物性別相關的一套規范的期待和行為。社會性別是指一系列社會建構的關系,它產生及并再現于人們的行動中。”社會性別是社會建構的產物,社會性別化的行為不是由生理性別,而是由個體的社會地位所塑造的。
9社會行政(中山大學2014年研)
答:社會行政,是指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種資源,實施社會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會服務的活動。社會行政的核心內涵是執行、實施社會政策。社會行政也稱社會福利行政。狹義上的社會福利行政,是指政府的社會福利行政主管機關依照國家的立國思想、社會政策和社會立法,在其轄區內的有關社會福利的措施。廣義上的社會福利行政,則是針對全體人民的,是社會福利行政主管機關及其他行政機關有關社會福利的各種措施。
10女性主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研)
答:女性主義,又稱女權主義。一般認為女性主義既是一種社會運動,也是一種社會思潮。嚴格地說,女性主義是一種隨著西方女權主義運動興起而逐漸形成的婦女爭取自己的權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會思潮。當代女性主義是多元的,可以劃分為自由派女性主義、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文化女性主義、后現代女性主義和婦女主義等不同流派。
11青少年福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研)
答:青少年福利實際上是對針對青少年時期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社會政策、專業科學知識以及具體行為等的總稱,其含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青少年福利,是指面向社會中的每一個青少年,旨在促進每個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的全面的福利服務;狹義上的青少年福利,是指由特定形態的機構向特殊的青少年群體提供的一種特定的服務,該服務的提供者是有限而且是特定的,福利的享有者也不是社會中的全體青少年成員,而是特定的一部分青少年,服務的內容和數量也是相當有限的。青少年福利包括在整個社會福利體系中,是社會福利體系中的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12社會個案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研)
答:社會個案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基本方法,指運用專業的知識、方法和技巧,通過一連串的專業工作,幫助遭遇困難的個人或者家庭發掘和運用自身及其周圍的資源,改善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適應狀況,促進其正常生活的過程。它的本質是協調服務對象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適應狀況,恢復和增強個人或者家庭的社會功能。
13家庭社會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研)
答:家庭社會工作,是指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論和方法幫助家庭解決面臨的困難,更好地發揮家庭的社會功能,以滿足所有家庭成員的發展和情感需要的專業服務活動。要點包括:家庭社會工作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論和方法而開展的專業服務活動;它的目的是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發揮家庭的社會功能;關注整個家庭成員的需要。我國開展的家庭社會工作可以分為三種不同類型:家庭的救助和幫扶、改善家庭親子關系的服務和改善夫妻關系的服務。
14矯正社會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研)
答:矯正社會工作,是指將社會工作實施于矯正體系中,是專業人員或志愿人士在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指引下,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技術,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險性的人員)及其家人,在審判、監禁、社區矯正或刑釋期間,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糾正、信息咨詢、就業培訓、生活照顧以及社會環境改善等方面服務,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結構,修正行為模式,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福利服務活動。
-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42二外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邵津《國際法》(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細胞生物學考研全真模擬試卷及詳解
- 浦興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筆記和典型題詳解
- 2020年考研政治紅寶書專家解析及復習思路
-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于富生《成本會計學》(第7版)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812翻譯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國政法大學801法學綜合二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1小時視頻講解】
- 邱關源《電路》(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上冊)
- 2016年MBA/MPA/MPAcc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高分指南·寫作(第5版)
- 王寧《古代漢語》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莊起善《世界經濟新論》章節專項練習及詳解(第2版)
- 莫雷《心理學研究方法》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侯玉波《社會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