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下半年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
- 圣才電子書
- 3036字
- 2021-06-24 17:56:37
第一節 幼兒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一、教育的本質與作用
1教育概述
(1)廣義的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識地對人的身心施加影響并促進人向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是把原本作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養成社會一員的工作,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
(2)狹義的教育
①狹義的教育僅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②學校教育由專業的教師承擔,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系統性很強,是一種可控性很強的、規范的教育,因此一般來說學校教育效率、效果也更好。
(3)教育目的——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務
我國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教育的發展又反過來影響著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
2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1)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①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
②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
③在教育這種活動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2)教育的功能
①個體發展功能和社會發展功能
a.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是指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和作用,由教育活動的內部結構特征所決定,發生于教育活動內部,因此又稱教育的本體功能或固有功能。
b.教育的社會功能是指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和作用,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教育作為社會結構的子系統,通過對人的培養進而影響社會的生存與發展。
②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
a.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
b.教育的負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
③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a.顯性功能是指教育活動依照教育目的,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吻合的結果。
b.隱性功能是指伴隨顯性教育功能所出現的非預期性的功能。
3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1)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①政權性質決定了教育的領導權和受教育的權利;
②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體制;
③政治綱領決定了教育的方針、目的。
(2)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具有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功能,表現在:a.為社會培養各種政治人才;b.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政治素質的公民。
②教育具有促進社會政治變革的功能,表現在:a.教育的普及、民主化促進社會政治的民主化;b.教育通過傳播先進的思想、弘揚優良的道德促進社會政治的變革。
4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1)教育對經濟的影響
①教育是經濟發展的條件;
②教育通過培養人為經濟建設服務,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經濟資源;
③教育的發展能夠加速生產技術的更新;
④教育的發展有利于提高經濟管理水平。
(2)經濟對教育的影響
①經濟發展為教育奠定了基礎;
②經濟發展為教育發展提供保障;
③經濟的發展也對教育提出了要求。
5教育與人的發展
(1)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
②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③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
(2)教育要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
①教育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②教育要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應有所不同;
③教育要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幼兒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1幼兒教育概述
(1)幼兒教育的概念
①廣義的幼兒教育是指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各方面發展的活動。
②狹義的幼兒教育是指幼兒園(或其他名稱的幼兒教育機構)教育。幼兒園教育在我國歸屬于學校教育系統。
(2)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區別
①教育性質不同
a.幼兒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
b.小學教育屬于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普及性”等特點。
②教學方式不同
a.幼兒教育保教結合,小學教育則“以教為主”。
b.幼兒教育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小學教育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都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
③課程設置不同
幼兒教育課程與小學課程都是以綜合課程為主,但對幼兒教育“整合”的程度相對小學和中學教育來說都要深,力度要大得多,因為幼兒最初需要的是對世界總體的最基本的認識。
④教學側重點不同
a.幼兒教育以游戲為主,注重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
b.小學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除采用講授的形式教學外,還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探究、討論和表達等方式進行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
【真題鏈接】
【例2.1 簡答題】簡述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主要區別。[2013年上半年真題]
答: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導活動不同
①幼兒教育階段:豐富多彩的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獲得各種感官體驗和社會生活知識,沒有家庭作業和考試。
②小學教育階段:教育形式主要是課堂教學,小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有嚴格的考試和一定的家庭作業。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
①幼兒教育階段:有2~2.5小時的午睡時間,輕松舒適,管理上不強制,沒有出勤的要求,作息時間比較靈活。
②小學教育階段:小學教學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每節課40或者45分鐘,課間自由活動和游戲時間很短,有較為嚴格的作息制度,對紀律和行為規范的要求帶有一定的強制性。
(3)師生關系的親密度不同
①幼兒教育階段:學前教育機構注重保教結合,一日生活都有固定的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對教師在心理和生理上產生安全感、依戀感,彼此間的關系平等親熱。
②小學教育階段:每個班級雖然有一個固定的班主任,但教師與學生的接觸除了課堂以外,其他時間相對較少。
(4)環境設備的選擇與布置不同
①幼兒教育階段:幼兒園環境的布置比較活潑、生動,學習、生活設施一般都相對集中,活動室、盥洗室及餐廳等緊密相連,兒童生活起來很方便。
②小學教育階段:教室環境布置相對簡單和嚴肅,桌椅擺放是固定的,沒有玩具,與同伴討論或自己選擇學習方式的機會較少。
(5)來自社會及成人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①幼兒教育階段:幼兒的學習是非義務的,大部分時間致力于促進其正常發育和身心健康以及口頭言語的發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②小學教育階段: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擔負了一定的社會責任,社會和成人對兒童的要求較具體、嚴格,經常要接受各種考試,課業壓力較大。
(3)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園將小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資源、教學規范、教學方法和價值方式等滲透或運用于幼兒教育實踐中。幼兒教育“小學化”是一種急功近利的錯誤教育傾向,對幼兒進行小學化教育,對幼兒是一種摧殘。
2幼兒教育的意義
幼兒教育的意義主要有:
(1)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
(2)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
(3)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4)培育美感,促進想象力、創造性的發展。
3幼兒教育學
(1)定義
幼兒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專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律和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規律的科學。
(2)重要性
幼兒教育學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科學,而不是遠離現實的、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學問,人們可以從生活中許多具體現象入手去認識和理解幼兒教育理論的內涵和意義,去發現和捕捉幼兒教育理論最生動的注解和說明。
- 2019年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理論與實務(初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歷年真題及全真密押模擬試卷(新大綱)
- 社會工作實務(中級)2017年考點+精講
- 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601高等數學(甲)考試大綱解析
- 學車考證簡明實用教程
- 操作系統考研習題精析
- 2017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分章練習:沖刺模擬試卷(中級)
- 2014年GCT復習指南·語文
- OCP認證考試指南(1ZO-063) Oracle Database 12c高級管理
- 魅力絲路:探尋歐亞名校之旅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廣西導游基礎知識
- 2019年注冊會計師《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下半年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初級)》歷年真題及詳解
- 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核心考點及試卷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