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某汽車制造企業擬引進可靠度高的自動化生產線,代替原有人員手工操作生產線,同時加強人員行為失誤校正和培訓,減少事故發生。這種做法符合事故致因理論中的(  )。[2018年真題]

A.事故因果連鎖理論

B.軌跡交叉理論

C.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D.系統安全理論

【答案】D

【解析】D項,系統安全理論是指在系統壽命周期內應用系統安全管理及系統安全工程原理,識別危險源并使其危險性減至最小,從而使系統在規定的性能、時間和成本范圍內達到最佳的安全程度。根據現代系統安全工程的觀點,安全生產,一般意義上講,是指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通過人、機、物料、環境的和諧運作,使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各種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于有效控制狀態,切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A項,事故因果連鎖理論主要認為事故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繼發生的結果。

B項,軌跡交叉理論主要強調通過避免人與物兩種因素運動軌跡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同時、同地出現,來預防事故的發生。

C項,能量意外釋放理論強調的是應該通過控制能量,或控制作為能量達及人體媒介的能量載體來預防傷害事故。

2某大型企業集團為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做到本質安全,按照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理論,對近年來國內外本行業的人身傷害事故原因進行了分析;將傷害原因進行了分類。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86),下列分析的傷害原因中,屬于不安全狀態的是(  )。[2018年真題]

A.機器超速運轉

B.通風系統效率低

C.在起吊物下停留

D.開關未鎖緊

【答案】B

【解析】《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規定,不安全狀態指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不安全行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通風系統效率低屬于不安全狀態。機器超速運轉、在起吊物下停留、開關未鎖緊都屬于不安全行為。

3某礦業公司在提高職工安全管理素質的安全管理培訓過程中,提出“我公司雖一直處于安全生產狀態,但是要時刻注意預防事故的發生,因為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的觀點,該觀點符合(  )。[2017年真題]

A.海因里希因果連鎖理論

B.系統安全理論

C.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D.事故頻發傾向理論

【答案】B

【解析】系統安全理論認為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能夠造成事故的潛在危險因素稱作危險源,來自某種危險源的造成人員傷害或物質損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險。危險源是一些可能出問題的事物或環境因素,而危險表征潛在的危險源造成傷害或損失的機會,可以用概率來衡量。通常所說的安全或危險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的判斷,當風險低于某種程度時,則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4某煤礦企業安排電氣焊作業人員切割“密閉”鋼帶。由于“密閉”內瓦斯達到爆炸濃度,作業人員在切割“密閉”前的鋼帶時,點燃了鋼節與頂板間泄漏的瓦斯,引爆了“密閉”內的瓦斯,造成了現場作業的3名人員當場死亡。導致此次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  )。[2017年真題]

A.安排人員井下違章使用電氣焊作業

B.施工“密閉”時未將鋼帶斷開或拆除

C.“密閉”前的氣割作業引爆“密閉”內瓦斯

D.電氣焊作業時未派專業人在場檢查

【答案】C

【解析】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那些曾經引起過事故,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為或機械、物質的狀態,它們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本題中,直接原因是“密閉”前的氣割作業引爆“密閉”內瓦斯。

5傷亡事故的原因可分為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下列關于傷亡事故的原因中,屬于直接原因的是(  )。[2011年真題]

A.物的不安全狀態

B.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

C.勞動組織不合理

D.教育培訓不夠

【答案】A

【解析】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這點是最重要的、必須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不過是基本原因的征兆,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只抓住作為表面現象的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隱藏的深層原因,就永遠不能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的發生。

6海因里希將事故因果連鎖過程概括為5個要素,并用多米諾骨牌來形象地描述這種事故因果連鎖關系,5個要素為(  )。[2011年真題]

A.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能量意外釋放、事故、傷害

B.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屏蔽失效、事故、傷害

C.人的缺點、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傷害

D.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傷害

【答案】D

【解析】海因里希將事故因果連鎖過程概括為以下5個要素:遺傳及社會環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點的原因。人的缺點,是使人產生不安全行為或造成機械、物質不安全狀態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那些曾經引起過事故,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為或機械、物質的狀態,它們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是由于物體、物質、人或放射線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員受到傷害或可能受到傷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傷害,是由于事故直接產生的人身傷害。

7在工業生產中,經常利用各種屏蔽來預防事故的發生,其應用的安全理論是(  )。[2008年真題]

A.因果連鎖理論

B.系統安全理論

C.事故頻發傾向理論

D.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答案】D

【解析】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認為,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釋放,意外釋放的各種形式的能量是構成傷害的直接原因。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產生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取決于其能量大小、接觸能量時間長短和頻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利用各種屏蔽可以防止意外能量的轉移,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

8根據系統安全理論的觀點,下列關于安全與危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2012年真題]

A.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B.危險是一種主觀的判斷

C.可以根除一切危險源和危險

D.安全工作貫穿于系統整個壽命周期

【答案】C

【解析】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危險性是對安全性的隸屬度。安全工作貫穿于系統整個壽命期間。系統安全理論包括很多區別于傳統安全理論的創新概念,其中包含: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通常所說的安全或危險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的判斷;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險源和危險,可以減少來自現有危險源的危險性,應減少總的危險性而不是只消除幾種選定的危險。

9安全是相對的,當風險低于某種程度時,則認為是安全的。這一觀點的理論依據是(  )。[2009年真題]

A.因果連鎖理論

B.系統安全理論

C.擾動起源理論

D.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答案】B

【解析】系統安全理論認為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通常所說的安全或危險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的判斷,當風險低于某種程度時,則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10某企業新一屆領導班子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在制定總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頂層設計,將安全生產總體目標進行了逐級布置,這種做法符合安全生產管理原理中的(  )。[2018年真題]

A.行為原則

B.整分合原則

C.因果關系原則

D.能級原則

【答案】B

【解析】安全生產管理的整分合原則是指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對整體目標進行劃分,在劃分的基礎上再進行有效的整合。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11安全生產管理原理是從生產管理的共性出發,對生產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實質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產管理規律。某企業針對新引進的自動化焊接生產線制定了巡檢人員的標準作業程序,在車間內無死角監控巡檢人員的行為,明確了安全生產監督職責,對生產中執行和監督情況進行嚴格監控。這種做法符合安全生產管理原理的(  )。[2018年真題]

A.系統原理

B.強制原理

C.人本原理

D.預防原理

【答案】B

【解析】安全生產的原理包括:系統原理;強制原理;人本原理;預防原理。其中強制原理是指采取強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為,使個人的活動、行為等受到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運用強制原理的原則包括:安全第一原則;監督原則,是指在安全工作中,為了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得到落實,必須明確安全生產監督職責,對企業生產中的守法和執法情況進行監督

12某日上午9時,某企業的施工現場一臺履帶式起重機司機甲發動起重機主機準備進行施工操作時,看到位于前方10多米處另一臺履帶式起重機轉向無法到位,便擅自離開駕駛室到另一臺起重機駕駛室幫忙操作。9時20分,無人操縱的起重機由于未停機,突然起重臂后仰傾覆,砸垮現場臨時圍墻,倒向路面,造成6名行人傷亡。為吸取事故教訓,該企業管理者從需要、動機和行為出發,提出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措施,上述做法體現的安全生產管理的原則是(  )。[2017年真題]

A.系統原理的動態相關性原則

B.人本原理的行為原則

C.預防原理的激勵原則

D.強制原理的監督原則

【答案】B

【解析】安全生產管理原則主要包括:系統原理及原則;人本原理及原則;預防原理及原則;強制原理及原則。其中,人本原理是指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人本原則有兩層含義: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本展開的,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面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統各環節,都是需要人掌管、運作、推動和實施。因此,上述做法體現了人本原理的行為原則。

13某企業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后,企業負責人要求各生產車間一律停產,全面開展隱患排查,經組織檢查、評估并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此種做法,符合安全生產管理原理的(  )。[2012年真題]

A.監督原則

B.動態相關原則

C.行為原則

D.偶然損失原則

【答案】B

【解析】安全生產管理原則主要包括:動態相關性原則、整分合原則、反饋原則、封閉原則、動力原則、能級原則、激勵原則、行為原則、偶然損失原則、因果關系原則、3E原則、本質安全化原則、安全第一原則和監督原則。其中,動態相關性原則告訴我們,構成管理系統的備要素是運動和發展的,它們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顯然,如果管理系統的各要素都處于靜止狀態,就不會發生事故。

14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對于不同崗位所需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排,要根據其個人從業經驗、能力等綜合因素決定,這體現了(  )。[2011年真題]

A.整分合原則

B.能級原則

C.3E原則

D.激勵原則

【答案】B

【解析】能級原則是指,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15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火災事故,其后果嚴重程度難以預測,同類火災事故并不一定產生完全相同的后果。這種觀點符合(  )原則。[2009年真題]

A.偶然損失

B.動態相關性

C.監督

D.因果關系

【答案】A

【解析】偶然損失原則是指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反復發生的同類事故,并不一定產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16“如果引發事故的因素存在,那么,發生事故就是必然的,只是發生的時間或遲或早而已”,這句話說明了事故預防的(  )原則。[2010年真題]

A.反饋

B.因果關系

C.偶然損失

D.動態相關性

【答案】B

【解析】因果關系原則是指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

17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危險預警與監測、事故預防、風險控制及(  )。

A.環境改善

B.事故調查

C.應急管理

D.持續改進

【答案】C

【解析】系統化的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理論認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是風險管理,管理的內容包括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危險預警與監測管理、事故預防與風險控制管理及應急管理等。

18安全生產管理原理是從生產管理的共性出發,對生產管理中安全工作的______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所得出的______。(  )

A.實質;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B.目標;安全技術和勞動保護知識

C.方針;安全管理體系

D.實質;安全生產管理規律

【答案】D

【解析】安全生產管理作為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規律,既服從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原則,又有其特殊的原理與原則。安全生產管理原理是從生產管理的共性出發,對生產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實質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產管理規律,是在生產管理原理的基礎上,指導安全生產活動的通用規則。

19(  )是指人們在從事管理工作時,運用系統觀點、理論和方法,對管理活動進行充分的系統分析,以達到管理的優化目標。

A.系統原理

B.系統原則

C.人本原理

D.預防原理

【答案】A

【解析】系統原理是現代管理學的一個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們在從事管理工作時,運用系統理論、觀點和方法,對管理活動進行充分的系統分析,以達到管理的優化目標,即用系統論的觀點、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處理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20根據“動態相關性原則”,(  )。

A.只有掌握事故發生的規律性,才能保證安全生產系統處于安全狀態

B.如果管理系統的各要素都處于靜止狀態,就不會發生事故

C.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是人,因此,管理必須激發人的工作能力

D.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答案】B

【解析】動態相關性原則說明了構成管理系統的各要素是運動和發展的,它們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顯然,如果管理系統的各要素都處于靜止狀態,就不會發生事故。

21高效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這就是(  )原則。

A.反饋

B.封閉

C.整分合

D.3E

【答案】C

【解析】整分合原則要求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22整分合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  )納入其中。

A.資金

B.人員

C.體系

D.安全生產

【答案】D

【解析】整分合原則要求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23某企業在負責人的領導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級安全管理體系,該體系中各級(層次)部門各司其職,某層次解決不了的問題,由上一層次來協調,下一層次服從上一層次的有效控制。這種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

A.動力原則

B.封閉原則

C.激勵原則

D.整分合原則

【答案】D

【解析】整分合原則要求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24在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中,各管理機構之間、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方能有效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思想遵循的原則是(  )。

A.因果原則

B.反饋原則

C.封閉原則

D.動態相關原則

【答案】C

【解析】封閉原則是指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封閉原則要求,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才能有效。

25(  )強調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

A.預防原理

B.人本原理

C.強制原理

D.系統原理

【答案】B

【解析】人本原理是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有兩層含義: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本展開的,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面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統各環節,都是需要人掌管、運作、推動和實施。

26關于以人為本的含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本展開的

B.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統各環節,都需要人掌管、運作、推行和實施

C.人是管理的主體,并不是管理的客體

D.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面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

【答案】C

【解析】以人為本有兩層含義: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本展開的,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面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統各環節,都是需要人掌管、運作、推動和實施。

27搞好企業安全管理,避免工傷事故與職業病的發生,充分保護企業職工的安全與健康,是(  )原理的直接體現。

A.彈性

B.人本

C.系統

D.本質安全

【答案】B

【解析】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為本的含義包括: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本展開的,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面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統各環節,都需要人掌管、運作、推動和實施。

28(  )認為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

A.激勵原則

B.動力原則

C.能級原則

D.監督原則

【答案】B

【解析】動力原則認為人是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對于管理系統有三種動力,即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

29某企業安全管理分為廠級、車間級和班組級,并在各級配備了與工作要求能力相當的安全管理人員,授予這些人員相應的權利和職責。這種管理模式是應用了(  )原則。

A.能級

B.整分合

C.反饋

D.監督

【答案】A

【解析】現代管理認為,單位和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順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級,就像原子中電子的能級一樣。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這就是能級原則。題干中,企業安全管理分為廠級、車間級和班組級三個班組,且各級配備了與工作要求能力相當的安全管理人員,這種管理模式屬于能級原則

30生產經營單位實行的安全生產獎懲制度,遵循安全生產管理理論中(  )。

A.系統原理的動態相關原則

B.人本原理的激勵原則

C.系統原理的反饋原則

D.預防原理的3E原則

【答案】B

【解析】人本原理的激勵原則是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人的工作動力可以來源于外在動力、內在動力和工作吸引力,生產經營單位實行的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就是通過外部動力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1下列各項不屬于激勵原則中工作動力來源的是(  )。

A.內在動力

B.工作吸引力

C.外部壓力

D.工作發展空間

【答案】D

【解析】管理中的激勵就是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是激勵原則。人的工作動力來源于內在動力、外部壓力和工作吸引力

32管理系統的三種動力是(  )。

A.人員動力、機器動力、環境動力

B.內在動力、外在動力、工作動力

C.物質動力、精神動力、信息動力

D.生產動力、生活動力、生存動力

【答案】C

【解析】動力原則認為人是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對于管理系統有三種動力,即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

33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在可能發生人身傷害、設備或設施損壞和環境破壞的場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體現的是(  )。

A.強制原理

B.預防原理

C.人本原理

D.動力相關性原理

【答案】B

【解析】預防原理是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該做到預防為主,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從而使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在可能發生人身傷害、設備或設施損壞和環境破壞的場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34按照預防原理,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該做到預防為主,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下列論述不符合預防原理的是(  )。

A.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

B.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

C.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是本質安全的出發點

D.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

【答案】D

【解析】A項,偶然損失原則是指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B項,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這就是因果關系原則。C項,本質安全化原則是指從一開始和從本質上實現安全化,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ABC三項均屬于預防原理。D項屬于強制原理中的安全第一原則

35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做到預防為主。下列對安全生產預防原理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安全生產的預防應以事故財產損失為衡量標準,對那些損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較少資源

B.雖然存在誘發事故的因素,但并不一定會誘發事故,可不預防

C.可以通過工程技術對策、教育對策和法制對策,有效地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D.本質安全化主要應用于小型設備、設施上,對于大型項目,由于系統復雜,不可能得到應用

【答案】C

【解析】A項,偶然損失原則告訴我們,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B項,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這就是因果關系原則。C項,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原因可歸結為4個方面:技術原因、教育原因、身體和態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針對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種防止對策,即工程技術(Engineering)對策、教育(Education)對策和法制(Enforcement)對策,即所謂“3E”原則。D項,本質安全化原則不僅可以應用于設備設施,還可以應用于建設項目。

36(  )原則說明了無論事故損失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

A.3E

B.預防

C.強制

D.偶然損失

【答案】D

【解析】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反復發生的同類事故,并不一定產生完全相同的后果,這就是事故損失的偶然性。偶然損失原則告訴我們,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如爆炸事故,爆炸時傷亡人數、傷亡部位、被破壞的設備種類、爆炸程度以及事后是否有火災發生都是偶然的,無法預測的。

37“3E”原則認為可以采取(  )三種對策防止事故的發生。

A.工程技術對策、教育對策、法制對策

B.安全管理對策、監督與監察對策、法規對策

C.工程技術對策、教育對策、監督對策

D.預防對策、教育對策、法制對策

【答案】A

【解析】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原因可歸結為四個方面,即技術原因、教育原因、身體和態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針對這四個方面的原因,可采取三種防止對策,即工程技術(Engineering)對策教育(Education)對策法制(Enforcement)對策,這就是“3E”原則。

38安全管理中的本質安全化原則是指從本質上實現生產系統的安全化,這就意味著從(  )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安全生產保障的目的。

A.思想上

B.技術上

C.管理上

D.根本上

【答案】D

【解析】本質安全化原則是指從一開始和從本質上實現安全化,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本質安全化原則不僅可以應用于設備、設施,還可以應用于建設項目。

39本質安全化原則不僅可以應用于設備、設施,還可以應用于(  )。

A.操作者

B.指揮者

C.建設項目

D.環境

【答案】C

【解析】本質安全是生產中“預防為主”的根本體現,也是安全生產的最高境界,從一開始和從本質上實現安全化,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不僅可以應用于設備、設施,還可以應用于建設項目

40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受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此規定的指導思想與下列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的(  )最相符合。

A.系統原理

B.人本原理

C.預防原理

D.強制原理

【答案】D

【解析】強制原理是指采取強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為,使個人的活動、行為等受到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的取得必須絕對服從《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并且通過國家采取強制手段實施,這符合強制原理的特點。

41當生產和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生產和其他工作要服從安全,這就是(  )原則。

A.預防

B.偶然性

C.因果關系

D.安全第一

【答案】D

【解析】安全第一原則是要求在進行生產和其他工作時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當生產和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生產和其他工作要服從安全,要求在進行生產和其他工作時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

42國家設立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對生產經營單位實施監督管理,這種做法符合安全生產的______中的______。(  )

A.系統原理;整分合原則

B.人本原理;能級原則

C.預防原理;3E原則

D.強制原理;監督原則

【答案】D

【解析】強制原理是指采取強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為,使個人的活動、行為等受到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監督原則是指在安全工作中,為了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得到落實,必須明確安全生產監督職責,對企業生產中的守法和執法情況進行監督。

43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果在生產操作過程中發生過一次事故,當再繼續操作時,就有重復發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傾向,事故發生的次數服從______。當工廠中存在許多特別容易發生事故的人時,發生事故次數的人數服從______。(  )

A.泊松分布;偏倚分布

B.偏倚分布;非均等分布

C.泊松分布;非均等分布

D.單位圓分布;偏倚分布

【答案】B

【解析】偏倚分布是指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產操作過程中發生過一次事故,則會造成膽怯或神經過敏,當再次繼續操作時,就有重復發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傾向。符合這種統計分布的主要是少數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非均等分布是指當工人中存在許多特別容易發生事故的人時,發生不同次數事故的人數服從非均等分布,即每個人發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這種情況下,事故發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進而的研究結果發現,工廠中存在事故頻發傾向者。

44安全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等,均屬于事故發生原因中的(  )。

A.人的不安全行為

B.物的不安全狀態

C.管理缺陷

D.領導失誤

【答案】B

【解析】事故的發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它們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設計上的缺陷,如用材不當、強度計算錯誤、結構完整性差、采礦方法不適應礦床圍巖性質等;制造、工藝流程上的缺陷;維修保養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使用上的缺陷;作業場所環境上的缺陷。

45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理論認為,中斷事故連鎖的進程,就可避免事故的發生。根據這一原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應以(  )為中心。

A.形成注重安全的良好環境

B.使用無缺點的人

C.由機器代替人進行操作

D.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

【答案】D

【解析】海因里希將事故因果連鎖過程概括為五個因素,包括: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傷害。他認為,企業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機械的或物質的不安全狀態,中斷事故連鎖的進程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46在多米諾骨牌系列中,一顆骨牌被碰倒了,則其余的幾顆骨牌相繼被碰倒。這可以形象地描述(  )理論。

A.事故頻發傾向

B.海因里希因果連鎖

C.能量意外釋放

D.系統安全

【答案】B

【解析】海因里希將事故因果連鎖過程概括為五個因素: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和傷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諾骨牌形象地描述這種事故的因果連鎖關系

47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人員的傷害取決于能量大小、接觸能量時間的長短和頻率,以及(  )。

A.人的健康狀況

B.產生能量的原因

C.力的集中程度

D.事故的類別

【答案】C

【解析】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認為,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釋放,意外釋放的各種形式的能量是構成傷害的直接原因。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產生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取決于其能量大小接觸能量時間長短頻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利用各種屏蔽可以防止意外能量的轉移,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防爆墻、防火門就是兩種不同形式的屏蔽。

48意外釋放的(  )是造成工業傷害事故的主要能量形式。

A.化學能

B.熱能

C.機械能

D.輻射能

【答案】C

【解析】意外釋放的機械能是造成工業傷害事故的主要能量形式。處于高處的人員或物體具有較高的勢能,當人員具有的勢能意外釋放時,發生墜落或跌落事故。當物體具有的勢能意外釋放時,將發生物體打擊等事故。除了勢能外,動能是另一種形式的機械能,各種運輸車輛和各種機械設備的運動部分都具有較大的動能,工作人員一旦與之接觸,將發生車輛傷害或機械傷害事故。

49當人體與某種形式的能量接觸時,能否產生傷害及傷害的嚴重程度如何,主要取決于(  )。

A.能量的集中程度

B.作用于人體的能量的大小

C.人體接續能量的時間

D.人體接觸能量的部位

【答案】B

【解析】人體對每一種形式能量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說有一定的傷害閾值。當人體與某種形式的能量接觸時,能否產生傷害及傷害的嚴重程度如何,主要取決于作用于人體的能量的大小。作用于人體的能量越大,造成嚴重傷害的可能性越大。此外,人體接觸能量的時間長短和頻率、能量的集中程度以及身體接觸能量的部位等,也影響人員傷害程度。

50軌跡交叉理論將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描述為(  )。

A.間接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

B.基本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

C.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基本原因→事故→傷害

D.基本原因→直接原因→間接原因→事故→傷害

【答案】B

【解析】軌跡交叉理論將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描述為:基本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從事故發展運動的角度,這樣的過程被形容為事故致因因素導致事故的運動軌跡,具體包括人的因素運動軌跡和物的因素運動軌跡。

51安全工作的目標就是(  ),努力把事故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萬一發生事故,也可以把傷害和損失控制在較輕的程度上。

A.控制危險源

B.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C.安全生產責任

D.安全生產管理

【答案】A

【解析】由于人的認識能力有限,有時不能完全認識危險源及其風險,即使認識了現有的危險源,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現,又會產生新的危險源。安全工作的目標就是控制危險源,努力把事故發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萬一發生事故,也可以把傷害和損失控制在較輕的程度上。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根據能量意外釋放理論,可將傷害分為兩類:第一類傷害是由于施加了超過局部或全身性損傷閾值的能量引起的傷害;第二類傷害是由于影響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換而引起的傷害,下列危害因素中,能造成第二類傷害的有(  )。[2011年真題]

A.中毒

B.窒息

C.凍傷

D.燒傷

E.觸電

【答案】ABC

【解析】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認為,人受傷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種能量的轉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體造成傷害的分類方法,將傷害分為兩類:第一類傷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損傷閾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類傷害是由影響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換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凍傷

2按照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觀點,預防傷害事故主要是防止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防止人體與過量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相接觸。關于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措施主要包括(  )。[2012年真題]

A.防止能量蓄積

B.設置屏蔽設施

C.開辟釋放能量的渠道

D.減少管理缺陷

E.改變工藝流程

【答案】ABCE

【解析】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蔽措施主要包括: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積控制能量釋放;延緩釋放能量;開辟釋放能量的渠道設置屏蔽設施在人、物與能源之間設置屏障,在時間或空間上把能量與人隔離;提高防護標準;改變工藝流程;?修復或急救。

3依據系統安全理論的思想,下列情況中,企業必須進行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的有(  )。[2008年真題]

A.新員工入廠

B.變更生產工藝

C.采用新材料或新能源

D.頒布新適用的安全生產法規標準

E.更換企業領導人

【答案】BCD

【解析】系統安全理論認為,由于人的認識能力有限,有時不能完全認識危險源及其風險,即使認識了現有的危險源,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現,又會產生新的危險源。此時企業必須進行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另外,當有新的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出臺時,也應進行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

4根據系統安全理論,下列關于系統中危險源控制的觀點,正確的是(  )。[2008、2007年真題]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險源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險源,減少現有危險源的危險性

C.系統進入運行階段后,再進行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

D.應降低系統整體的危險性,而不是僅消除選定的危險源及其危險性

E.可通過改善物的可靠性來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答案】ABDE

【解析】系統安全理論包括很多區別于傳統安全理論的創新概念,主要包括:在事故致因理論方面,改變了人們只注重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傳統觀念,開始考慮如何通過改善物的系統的可靠性來提高復雜系統的安全性,從而避免事故。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通常所說的安全或危險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的判斷。能夠造成事故的潛在危險因素稱做危險源,來自某種危險源的造成人員傷害或物質損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險。危險源是一些可能出問題的事物或環境因素,而危險表征潛在的危險源造成傷害或損失的機會,可以用概率來衡量。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險源和危險,可以減少來自現有危險源的危險性,應減少總的危險性而不是只消除幾種選定的危險。由于人的認識能力有限,有時不能完全認識危險源和危險,即使認識了現有的危險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又會產生新的危險源。受技術、資金、勞動力等因素的限制,對于認識了的危險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險。安全工作的目標就是控制危險源,努力把事故發生概率降到最低,萬一發生事故,把傷害和損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

5某日,一大型商業文化城發生一起接線盒電氣陰燃事故,過火面積0.5m2,商場值班人員由于應急處理得當,未造成大的經濟損失。事后,公司領導根據這起事故,發動全員開展了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天候,為期3個月的火災隱患排查及整改工作。這種安全管理做法符合(  )。[2013年真題]

A.系統原理的動態相關性原則

B.人本原理的行為原則

C.強制原理的能級原則

D.預防原理的偶然損失原則

E.安全系統原理的封閉原則

【答案】BDE

【解析】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這就是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包括動力原則、能級原則、激勵原則和行為原則。其中,行為原則是指需要與動機是人的行為的基礎,人類的行為規律是需要決定動機,動機產生行為,行為指向目標,目標完成需要得到滿足,于是又產生新的需要、動機、行為,以實現新的目標。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動態相關性原則為。B項,事故發生后,商場值班人員進行應急處理,符合人本原理的行為原則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該做到預防為主,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從而使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這就是預防原理。預防原理包括偶然損失原則、因果關系原則、3E原則和本質安全化原則。偶然損失原則告訴我們,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D項,事后開展了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天候,為期3個月的火災隱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屬于預防工作。符合預防原理的偶然損失原則

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封閉原則告訴我們,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才能有效。E項,事后,公司領導發動全員進行整改工作,符合安全系統原理的封閉原則

6下列各項中,屬于安全管理運用系統原理的原則的是(  )。

A.如果管理的系統各要素都處于靜止狀態,就不會發生事故

B.企業決策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宏觀決策時,將資金、人員和體系納入安全生產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C.及時捕獲、反饋各種安全信息,對不利的信息采取行動

D.在企業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制度之間、各管理方法之間,必須緊密聯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

E.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答案】ABCD

【解析】系統原理的原則包括:動態相關性原則,動態相關性原則告訴我們,構成管理系統的各要素是運動和發展的,它們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顯然,如果管理系統的各要素都處于靜止狀態,就不會發生事故整分合原則,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反饋原則,企業生產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所以必須及時捕獲反饋各種安全生產信息,以便及時采取行動。封閉原則,封閉原則告訴我們,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才能有效。

7運用系統原理應遵循的原則有(  )。

A.動力原則

B.動態相關性原則

C.整分合原則和反饋原則

D.封閉原則

E.能級原則

【答案】BCD

【解析】系統原理的原則包括:動態相關性原則整分合原則反饋原則封閉原則。AE兩項,屬于人本原理的原則。

8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內部,(  )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

A.管理手段

B.管理內容

C.管理過程

D.管理活動

E.管理理念

【答案】AC

【解析】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根據封閉原則,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才能有效。

9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運用人本原理的原則有(  )。

A.動力原則

B.整分合原則

C.安全第一原則

D.激勵原則

E.行為原則

【答案】ADE

【解析】運用人本原理的原則包括:動力原則是指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能級原則是指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激勵原則是指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行為原則,需要與動機是人的行為的基礎,人類的行為規律是需要決定動機,動機產生行為,行為指向目標,目標完成需要得到滿足,于是又產生新的需要、動機、行為,以實現新的目標。B項,屬于系統原理的原則;C項,屬于強制原理的原則。

10按安全生產績效予以考核是應用(  )原則。

A.因果關系

B.能級

C.激勵

D.動力

E.反饋

【答案】CD

【解析】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這就是人本原理。包含動力原則、能級原則、激勵原則和行為原則。安全生產績效考核既能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也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既應用了動力原則,也應用了激勵原則

11下列各項屬于預防原理原則的有(  )。

A.3E原則

B.安全第一原則

C.偶然損失原則

D.因果關系原則

E.本質安全化原則

【答案】ACDE

【解析】預防原理原則包括:3E原則,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原因可歸結為4個方面:技術原因、教育原因、身體和態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針對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種防止對策,即工程技術(Engineering)對策、教育(Education)對策和法制(Enforcement)對策。本質安全化原則是指從一開始和從本質上實現安全化,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因果關系原則是指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偶然損失原則,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反復發生的同類事故,并不一定產生完全相同的后果,這就是事故損失的偶然性。B項屬于運用強制原理的原則。

12根據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下列運用強制原理的是(  )。

A.安全第一原則

B.3E原則

C.動力原則

D.監督原則

E.整分合原則

【答案】AD

【解析】強制原理是指采取強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為,使個人的活動、行為等受到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運用強制原理的原則有:安全第一原則監督原則。B項,屬于預防原理的原則;C項,屬于人本原理的原則;E項,屬于系統原理的原則。

13最為常見的引起傷害的能量是(  )。

A.機械能

B.電能

C.化學能

D.聲能

E.非電離輻射

【答案】ABC

【解析】機械能電能、熱能、化學能、電離及非電離輻射、聲能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導致人員傷害。其中前四種形式的能量引起的傷害最為常見。

14從安全管理的角度出發,事故是由(  )等原因造成的。

A.物的不安全狀態

B.人的不安全行為

C.管理缺陷

D.環境的不良狀態

E.思想上的疏忽

【答案】ABCD

【解析】博德的因果連鎖理論主要觀點包括以下五個方面:控制不足—管理;基本原因—起源論;直接原因—征兆;事故—接觸;受傷—損壞—損失。其中,控制不足—管理指的是管理缺陷使得能夠導致事故的基本原因出現;基本原因—起源論包括個人原因及與工作有關的原因,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溫度、壓力、濕度、粉塵、有毒有害氣體、蒸汽、通風、噪聲、照明、周圍的狀況(容易滑倒的地面、障礙物、不可靠的支持物、有危險的物體等)等環境的不良狀態;直接原因—征兆指的是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15在工業生產中經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  )。

A.防止能量蓄積

B.提高防護標準

C.改變工藝流程

D.控制能量釋放

E.加強安全監管

【答案】ABCD

【解析】在工業生產中經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蔽措施有: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積控制能量釋放延緩釋放能量;開辟釋放能量的渠道;設置屏蔽設施;在人、物與能源之間設置屏障,在時間或空間上把能量與人隔離;提高防護標準改變工藝流程;?修復或急救。

16系統安全理論中,包括的創新概念有(  )。

A.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險源,因此應該徹底消除幾種選定的風險

B.沒有絕對安全,任何事物都潛伏著危險因素

C.安全工作的目標是控制危險源,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和減輕傷害損失

D.開始考慮通過改善物的系統可靠性提高復雜系統安全性

E.相對來說,不是任何事物都潛伏著危險因素的

【答案】BCD

【解析】系統安全理論包括很多區別于傳統安全理論的創新概念:開始考慮如何通過改善物的系統可靠性來提高復雜系統的安全性,從而避免事故;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險源,要減少總的危險性而不是只消除幾種選定的風險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現,又會產生新的危險源。安全工作的目標就是控制危險源,努力把事故發生概率降到最低,把傷害和損失控制在較輕的程度上。

17在系統安全中,人失誤產生的原因包括(  )。

A.可接受的限度不合理引起人失誤

B.設計上的不合理引起的人失誤

C.由于人員的不恰當行為造成人失誤

D.制造上的失誤引起的人失誤

E.運輸保管帶來的人失誤

【答案】AC

【解析】在系統安全中的人失誤產生的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是由于工作條件設計不當,即可接受的限度不合理引起人失誤;二是由于人員的不恰當行為造成人失誤。除了生產操作過程中的人失誤之外,還要考慮設計失誤、制造失誤、維修失誤以及運輸保管失誤等,因而較以往工業安全中的“不安全行為”,人失誤對人的因素涉及的內容更廣泛、更深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武城县| 永登县| 定兴县| 蒙阴县| 清河县| 新建县| 盐边县| 商洛市| 岳池县| 叙永县| 黑河市| 化州市| 舞钢市| 万山特区| 永安市| 新源县| 当雄县| 澄江县| 叶城县| 陇南市| 长顺县| 玉溪市| 双峰县| 安阳市| 新河县| 洛川县| 九龙县| 蕉岭县| 周宁县| 滦南县| 吴堡县| 鄄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伊春市| 中卫市| 祁门县| 墨脱县| 滨海县| 武宣县|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