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古代圖書的生產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標志著雕版印刷術從民間走入官府的是五代時期(  )的刊刻。[2012年初級真題]

A.《大藏經》

B.《十三經》

C.《十三經注疏》

D.《九經》

【答案】D

【解析】我國發明的雕版印刷技術,最先是在民間使用,直至五代后唐長興三年(932年),才在宰相馮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經》。《九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開了儒家經典大規模刊刻的先河,也標志著印刷術從民間走入官府

2中國最早的儒家經典官刻本是(  )。[2009年中級真題]

A.元代岳浚刻印的《九經》

B.五代監本《九經》

C.宋代的《大藏經》

D.唐咸通九年刻《金剛經》

【答案】B

【解析】“官刻”是指由國家機構出資或主持的圖書刻印活動。五代后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在宰相馮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經》。《九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刻本,《九經》的校刻,是在國子監完成的,故歷史上通常稱之為五代監本《九經》。它的刊刻,開了儒家經典大規模刊刻的先河,也標志著印刷術從民間走入官府。

3關于官刻,說法錯誤的是(  )。[2016年真題]

A.官刻起始于五代時期

B.雕版印刷技術最早是在官刻中使用的

C.官刻的主體是中央和地方的官府

D.官刻書籍多以正經、正史為主

【答案】B

【解析】“官刻”,是指由國家機構出資或主持的圖書刻印活動,主體一般是中央地方的官府。五代后唐長興三年(932年),在宰相馮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的《九經》,《九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刻本。在內容取向上,官刻多以正經正史為主,強調教化功能。B項,我國發明的雕版印刷技術,最先是在民間使用。

4關于古代刻書業的編輯工作,說法錯誤的是(  )。[2017年中級真題]

A.最初的編輯工作主要是校勘

B.私刻的業主都是書商

C.《相臺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是最早的有關編輯工作的條例

D.清代為他人刻書做編輯工作最有名的是顧廣圻

【答案】B

【解析】A項,編輯工作始于何時,學術界對此尚有不同意見,但對于“最初的編輯工作主要是校勘”這個觀點,基本上已形成共識。B項,私刻的業主往往是學者,有能力從事編纂、編輯、編選之事,而書坊大都缺乏這方面的能力。C項,自宋以來出版界流傳一本書,題名《相臺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這是一本最早的有關編輯出版業務工作的條例。D項,清代為他人刻書做編輯工作最有名的是顧廣圻,自己并無巨著傳世,一生為他人校書,人稱“清代校勘第一人”。

5古人在書目、題跋或相關筆記中,常常把(  )稱為“通行本”。[2013年初級真題]

A.官刻本

B.坊刻本

C.私刻本

D.寺院刻本

【答案】B

【解析】書坊刻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所刻書大都是四部經典的名家注本、科舉程式用書、醫書、各類名家名著的選本、通俗文學讀物等;形式上多為小字本、巾箱本、互注本、插圖本。這些書籍問世后,往往能迅速進入社會,廣泛流傳,發揮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古人在書目、題跋或相關筆記中,常常把坊刻本稱為“通行本”,從中正可看出坊刻本在古代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和影響。

6在中國古代的書籍刻印活動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是(  )。[2011年中級真題]

A.官刻

B.坊刻

C.私刻

D.寺院刻書

【答案】B

【解析】B項,坊刻的主體是書商。書坊刻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所刻書大都是四部經典的名家注本、科舉程式用書、醫書、各類名家名著的選本、通俗文學讀物等;形式上多為小字本、巾箱本、互注本、插圖本。這些書籍問世后,往往能迅速進入社會,廣泛流傳,發揮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

7我國最早的正式的圖書形態是(  )。

A.結繩記事

B.金文

C.簡書

D.甲骨文

【答案】C

【解析】結繩記事、象形壁畫、甲骨文、金文是圖書正式出現前的先驅形式,在當時起了圖書的作用,但不是正式的圖書。先秦時代出現的簡書是我國最早的正式的圖書形態。

8中國古代的書籍刻印可分為(  )等。

A.公刻、私刻、民刻

B.官刻、私刻、坊刻

C.私刻、坊刻、家刻

D.官刻、坊刻、殿刻

【答案】B

【解析】我國古代圖書的生產方式主要有官刻私刻坊刻、寺院刻書等四種:官刻。“官刻”,是指由國家機構出資或主持的圖書刻印活動;私刻。私刻的主體多是士人學者,所刻書籍的牌記多刊自家堂號、宅名或書齋名等;坊刻。坊刻的主體是書商,我國早期印刷品多為坊刻本;寺院刻書。在我國古代出版史上,一些寺院也是重要的出版機構,佛教、道教典籍的刊印,是一個重要的出版門類。

9國子監刻書的興盛時期是(  )兩代。[2008年中級真題]

A.宋、元

B.宋、明

C.元、明

D.明、清

【答案】B

【解析】兩代都是國子監刻書的興盛時期。宋代國子監刻書內容范圍很廣,遍及經史子集四部,刻書數量也很大,是當時中央政府的主要刻書機構。明代國子監分為南京、北京兩監,南監多在前人遺留下來的宋、元兩代版片的基礎上進行整理、修補、刷印圖書,以“十七史”最為著名。北監則以翻刻南監本為主,如《十三經注疏》等。元代和清代的國子監則很少刻書。

10宋代官刻機構很多,其中刻書規模和數量最大的是(  )。[2002年中級真題]

A.大理寺

B.進奏院

C.國子監

D.興文署

【答案】C

【解析】宋、明兩代都是國子監刻書的興盛時期。宋代國子監刻書內容范圍很廣,遍及經史子集四部,刻書數量也很大,是當時中央政府的主要刻書機構。明代國子監分為南京、北京兩監。

11明代的(  )在地方官刻中享有盛名。[2005年中級真題]

A.監本

B.建陽本

C.藩刻本

D.麻沙本

【答案】C

【解析】明代的監本多用前代舊版,字跡不免模糊,故質量不高,南監印書有“大花臉本”之稱,北監本錯謬更多。另外,明代的經廠刻書,多出自太監之手,校勘不精,素為后人所詬病,但明代的藩府刻書,則在藏書家中享有口碑,人稱“藩刻本”。

12明清時期“私刻”的主要特點之一是(  )。[2006年中級真題]

A.開始重視書商的作用

B.利用私人的藏書編印叢書

C.以贏利為目的

D.多受官府指派

【答案】B

【解析】私刻的主體多是士人學者,所刻書籍的牌記多刊自家堂號宅名書齋名等。他們刻書多是出于崇尚學問、推廣文化、傳播知識而非贏利。因士人學者或親自校勘,或延聘專家代勞,所以校刻精審,圖書質量較高,為當時及后人所重。

13下列古代刻本中,版本低劣的是(  )。[2008年中級真題]

A.宋代的監本

B.麻沙本

C.明代的藩刻本

D.清代武英殿本

【答案】B

【解析】商人的經營能力強,但同時卻又常為謀利而粗制濫造、弄虛作假。如“麻沙本”在版本學家那里,幾乎成為“低劣版本”的同義詞;冒稱宋版元刻或名人編校者則不勝枚舉;翻版印刷之事屢見不鮮,往往一書暢銷,各坊群起仿印,增訂詳注推出新本。

14號稱“清代校勘第一人”的是(  )。[2005年中級真題]

A.紀昀

B.阮元

C.顧廣圻

D.張之洞

【答案】C

【解析】顧廣圻是清代為他人刻書做編輯工作最有名的,他自己并無巨著傳世,一生為他人校書,人稱“清代校勘第一人”。由他校定之書,“舉世珍若珙璧”。他與出版家黃丕烈合作最多。黃氏最佳的版本,再加顧氏最佳的校勘,珠聯璧合,彌足珍貴,學界稱“顧黃”。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

1關于古代的刻書業,說法正確的有(  )。[2015年真題]

A.我國發明的雕版印書,最先是在民間使用

B.官刻在內容上以正經、正史為主

C.明清是我國私刻大盛的時期

D.由于版本低劣,坊刻本在古代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和影響很小

E.寺院所刻之書限于宗教典籍

【答案】ABC

【解析】D項,我國早期印刷品多為坊刻本。書坊刻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所刻書問世后,往往能迅速進入社會,廣泛流傳,發揮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古人常常把坊刻本稱為“通行本”,從中可看出坊刻本在古代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和影響。E項,在我國古代出版史上,一些寺院也是重要的出版機構,佛教、道教典籍的刊印,是一個重要的出版門類。為了吸引民眾,方便傳教,寺院刻書往往并不局限于宗教典籍,也刻印一些生活用書、流行讀物等。

2南宋時期形成的坊刻中心有(  )等。[2017年真題]

A.南京

B.兩浙

C.福建

D.蜀中

E.嶺南

【答案】BCD

【解析】南宋時期坊刻有很大發展,出現了若干著名坊肆。如建陽(今福建南平建陽區)余仁仲的萬卷堂,臨安(今浙江杭州)陳起的陳宅書籍鋪,臨安府太廟前的尹家書籍鋪等。南宋時期,我國已形成三大坊刻中心——兩浙坊刻(主要集中在杭州和金華)、福建坊刻(主要集中在建陽)、蜀中坊刻(主要集中在成都和眉山)。

3關于私刻,說法正確的有(  )。[2016年真題]

A.私刻本大多校勘精審,質量較高

B.私刻的出版主體多為士人學者

C.私刻發端于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私刻書籍的品種數量已超過官刻

E.私刻的規模都比較小,不刻印大部頭的書籍

【答案】ABD

【解析】AB兩項,私刻的主體多是士人學者,因士人學者或親自校勘,或延聘專家代勞,所以校刻精審,圖書質量較高。C項,私人私宅刻書,唐五代時已發其端。D項,明清時期,全國私刻大盛,私家出版的書籍品種數量,總的看已超過官刻。E項,私家刻書中,大部頭叢書的刻印饒具特色,如《儒學警悟》《漢魏叢書》等。

4私刻的特點有(  )等。[2010年真題]

A.內容方面多以正經正史為主,強調教化功能

B.以崇尚學問、推廣文化、傳播知識為目的

C.重視出版技術的發明和革新

D.不以贏利為目的

E.重視質量,校刻精審

【答案】BDE

【解析】私人私宅刻書,唐五代時已發其端。私刻的主體多是士人學者,所刻書籍的牌記多刊自家堂號、宅名或書齋名等。他們刻書多是出于崇尚學問推廣文化、傳播知識而非贏利。因士人學者或親自校勘,或延聘專家代勞,所以校刻精審,圖書質量較高,為當時及后人所重。

5關于古代刻書業的說法,錯誤的有(  )。[2013年初級真題]

A.《古今圖書集成》是坊刻本書籍

B.私刻的出版主體多為士人學者

C.坊刻的出版主體是書商

D.寺院刻書僅局限于宗教典籍

E.宋代國子監刻本是官刻本

【答案】AD

【解析】A項,許多大部頭的圖書,只有在官府雄厚財力的支持下才得以刊印,如宋代編纂刻印的《大藏經》《冊府元龜》《太平御覽》,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都是鴻篇巨制,非以政府之力無法完成。D項,在我國古代出版史上,一些寺院也是重要的出版機構,佛教、道教典籍的刊印,是一個重要的出版門類。為了吸引民眾,方便傳教,寺院刻書往往并不局限于宗教典籍,也刻印一些生活用書、流行讀物等。

6下列關于坊刻及坊刻本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09年真題]

A.坊刻不以贏利為目的

B.坊刻重視出版技術的發明和革新

C.坊刻本在古代文化的傳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D.我國早期印刷品多為坊刻本

E.坊刻本具有字大行疏、開本闊大、紙墨精良、裝潢鋪陳等特點

【答案】BCD

【解析】坊刻的主體是書商。我國早期印刷品多為坊刻本。書坊刻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所刻書大都是四部經典的名家注本、科舉程式用書、醫書、各類名家名著的選本、通俗文學讀物等;形式上多為小字本、巾箱本、互注本、插圖本。古人在書目、題跋或相關筆記中,常常把坊刻本稱為“通行本”,從中正可看出坊刻本在古代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和影響。中國歷史上出版技術的發明和革新,大多出現在以坊刻為代表的民間出版活動中。

7關于古代刻書業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1年初級真題]

A.雕版印刷技術最早應用于官刻

B.坊刻的出版主體是書商

C.私刻的出版主體多為士人學者

D.《九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刻本書籍

E.寺院刻書并不局限于宗教典籍

【答案】BCDE

【解析】A項,關于雕版印刷的產生時間,從技術發展的漸進角度分析,產生在隋唐之際的可能性是較大的。迄今存世的最早的印刷品,是1974年于西安市西郊西安柴油機械廠出土的梵文陀羅尼經咒單頁。我國發明的雕版印刷技術,最先是在民間使用,直至五代后唐長興三年(932年),才在宰相馮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經》。

8關于中國古代的“官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2007年中級真題]

A.始于五代馮道刻印《九經》

B.由中央政府所設專門機構統一組織,地方官府不得擅自進行

C.多以正經正史為主,強調教化功能

D.官刻本質量普遍優于私刻本

E.官刻書往往字大行疏、開本闊大、紙墨精良、裝潢鋪陳

【答案】ACE

【解析】B項,除中央政府所設機構外,歷代地方官府也刻書。南宋的各地公使庫,元代的各路儒學和書院,明代的各藩王府,清代的各官書局,都在古代地方官刻中享有盛名。D項,私刻的主體多是士人學者,所刻書籍的牌記多刊自家堂號、宅名或書齋名等。他們刻書多是出于崇尚學問、推廣文化、傳播知識而非贏利。因士人學者或親自校勘,或延聘專家代勞,所以校刻精審,圖書質量較高。

9下列關于古代圖書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紙的發明與造紙技術的改進促成了中國圖書生產的第一次飛躍

B.歷朝政府數次的求書活動促使圖書第二次大集合

C.明代的套版多色印刷使圖書日益精美并促成中國圖書生產的第三次飛躍

D.我國古代圖書事業全盛階段的重要標志是《四庫全書》的編纂

E.宋代典藏圖書主要有國家、私人、書院三大系統

【答案】ABCE

【解析】A項,兩漢之際,紙的發明與造紙技術的改進為圖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促成了中國圖書生產的第一次飛躍。B項,隋唐之際由于紙和雕版印刷的普遍使用,圖書逐漸由抄本向刊本印刷過渡,圖書的數量增加,流通擴大,歷朝政府數次的求書活動促使圖書第二次大集合。C項,明代的套版多色印刷使圖書日益精美,這是繼雕版、活字印刷之后中國圖書生產的第三次飛躍。D項,明清兩代在大型類書、叢書方面的成就超越前朝,《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成為我國古代圖書事業全盛階段的重要標志。E項,宋代典藏圖書主要有國家私人書院三大系統,從官府到民間,刻書蔚然成風,印本逐漸代替了抄本。

10下列書籍中,屬于官刻的有(  )。[2008年中級真題]

A.宋代的《儒學警悟》

B.宋代的《大藏經》

C.宋代的《冊府元龜》

D.明代的《水滸志傳評林》

E.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

【答案】BCE

【解析】“官刻”,是指由國家機構出資或主持的圖書刻印活動。A項,私家刻書中,大部頭叢書的刻印饒具特色。叢書始于宋,較早的有宋代俞鼎孫、俞經輯刻的《儒學警悟》;D項,《水滸志傳評林》是明代余象斗的三臺館和雙峰堂編刻,屬于坊刻書籍。

11歷代朝廷所設的專門出版機構有(  )。[2005年中級真題]

A.唐代的教坊司

B.宋代的國子監

C.元代的興文署

D.明代的司禮監

E.清代的武英殿

【答案】BCDE

【解析】歷代朝廷刻書的專門機構,宋代的國子監外,元代秘書監的興文署、藝文監的廣成局、太史院的印歷局,以及太醫院的廣惠局等都曾刻印圖書,其中以興文署刻本最為著名。明代司禮監的經廠,刻書數量較大;另外,中央政府各部院、都察院等機構也都刻書。清代的武英殿刻書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興盛一時。A項,唐代的教坊司是宮廷音樂機構。

12在我國古代刻書業中,私刻多是(  )所為。[2006年真題]

A.官員個人

B.士人

C.書商

D.藩王府

E.家族祠堂

【答案】ABE

【解析】私刻的主體多是士人學者,所刻書籍的牌記多刊自家堂號、宅名或書齋名等。私人私宅刻書,唐五代時已發其端。私刻士人學者刻書多是出于崇尚學問、推廣文化、傳播知識而非贏利。因士人學者或親自校勘,或延聘專家代勞,所以校刻精審,圖書質量較高,為當時及后人所重。C項,書商是坊刻的出版主體;D項,明代的藩府刻書,人稱“藩刻本”,屬于官刻

13下列古代刻印的書籍當中,屬于坊刻的有(  )。[2007年中級真題]

A.唐代的《初學記》

B.宋代的《冊府元龜》

C.宋代的《圣宋文海》

D.明代的《格致叢書》

E.明代的《列國志傳》

【答案】CE

【解析】坊刻的主體是書商。我國早期印刷品多為坊刻本。坊刻圖書中佛經最多,歷書、字書、韻書、占夢書、相宅書等民間用書次之。AD兩項屬于私刻;B項屬于官刻。

14關于坊刻的下列論述中,正確的有(  )。[2005年中級真題]

A.坊刻多以質量為重,精益求精

B.坊刻注意傳播大眾文化,許多小說、戲曲多是由坊刻率先刊行

C.坊刻也往往泛稱為“私刻”

D.自宋開始,全國出現許多出版中心,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坊刻興旺

E.坊刻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較高

【答案】BDE

【解析】A項,坊刻的主體是書商,他們經營能力強,但同時又常為謀利而粗制濫造弄虛作假。C項,私刻的主體多是士人學者,所刻書籍的牌記多刊自家堂號、宅名或書齋名等。私刻是指士人學者刻印圖書,不是坊刻的泛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涞源县| 德清县| 涟源市| 衡阳县| 吉安县| 东光县| 安顺市| 沾化县| 永丰县| 胶州市| 荥阳市| 镇沅| 利辛县| 古丈县| 潞城市| 阜平县| 仙居县| 洛浦县| 哈巴河县| 澄迈县| 庆元县| 习水县| 商城县| 大连市| 吉安县| 疏勒县| 靖江市| 从江县| 绥中县| 凤庆县| 策勒县| 双江| 杭州市| 长沙县| 建宁县| 马鞍山市| 内黄县| 新建县| 长岛县|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