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基礎知識(中級)》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圣才電子書主編
- 10254字
- 2021-06-08 15:55:29
第二章 編輯概論
第一節 編輯與編輯工作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在所有的編輯活動當中,最早出現的是( )的編輯活動。[2015年真題]
A.卜辭
B.報紙
C.書籍
D.期刊
【答案】C
【解析】最早出現的編輯活動是書籍編輯活動。之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報紙、期刊、廣播、影視、網絡等文化產品相繼出現,編輯活動的范圍不斷擴大。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活動的不斷普及,編輯活動也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2將編輯工作作為出版工作中心環節的重要依據之一是( )。[2016年真題]
A.編輯工作的前面有作者創作,后面有復制工作
B.“編輯”一詞的含義十分廣泛
C.出版單位的員工中,編輯人員數量最多
D.編輯工作對出版工作全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影響
【答案】D
【解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這是因為:①編輯工作對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影響;②編輯工作是出版物復制和發行的前提;③編輯工作對出版單位的經營具有重要作用。
3編輯工作的特點不包括( )。[2009年真題]
A.思想性
B.創造性
C.選擇性
D.通用性
【答案】D
【解析】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作為一項社會文化工作,編輯工作具有文化工作共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創造性等特點,作為一種社會專門職業,編輯工作又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包括選擇性、加工性、中介性等。
4編輯工作的專業特點表現為( )。[2016年真題]
A.現實性、藝術性、理論性
B.歷史性、時代性、新聞性
C.現實性、時代性、即時性
D.選擇性、加工性、中介性
【答案】D
【解析】作為一項社會文化工作,編輯工作具有文化工作共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創造性等特點;作為一種社會專門職業,編輯工作又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包括選擇性、加工性、中介性等。
5我國編輯工作的思想性,在很多地方是和( )相通的。[2011年真題]
A.政治性
B.穩定性
C.藝術性
D.選擇性
【答案】A
【解析】加強我國編輯工作的思想性,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讓先進的思想文化得到更好的發揮,使出版物更好地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性和政治性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6編輯工作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2012年真題]
A.創作原始作品
B.組織設計出版物生產
C.引導文化傳播
D.優化文化作品
【答案】A
【解析】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從編輯工作的整體來說,它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①文化生產中的設計、組織功能;②文化傳播中的選擇、引導功能;③文化創造中的優化功能。
7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2008年真題]
A.發行工作
B.管理工作
C.營銷工作
D.編輯工作
【答案】D
【解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主要是因為:①編輯工作對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影響;②編輯工作是出版物復制和發行的前提;③編輯工作對出版單位的經營具有重要作用。
8關于編輯工作的創造性,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2005年實務真題]
A.編輯工作的創造性表現在選題、組稿、審稿、加工整理等環節中
B.編輯工作的創造性與圖書發行量成正比
C.編輯在確立選題時要對社會需要及文化學術領域的歷史和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和創新
D.在審稿和加工整理過程中融入編輯的知識和智慧
【答案】B
【解析】B項,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有原創的成分,又有再創的成分,主要表現為:①發現社會的文化需求,設計、策劃精神文化產品的選題,開拓和發展精神文化生產的新空間;②選擇、優化精神文化作品,或把優秀的作品組合起來,創造精神文化作品的整體效應;③設計、組織文化精品的生產或精神文化重點工程的實施;④協調和促進精神文化產品的總體發展,參與精神文化生產的宏觀調控。單純以圖書發行量衡量一本圖書質量的好壞、編輯創造性的高低,是不科學的。
9以下各項不屬于編輯工作的設計、組織功能的是( )。
A.設計出版資源的開發,整體設計出版物產品的形式,策劃、組織出版物生產、市場營銷
B.對作品擁有選擇權,這種選擇具有把關作用
C.協調大型出版物的出版
D.策劃和催生作者的創作活動,保證出版物生產具備必要的前提條件
【答案】B
【解析】編輯工作的設計、組織功能主要包括:①體現在協調大型出版物的出版;②體現為策劃和催生作者的創作活動,保證出版物生產具備必要的前提條件;③表現為對出版資源的開發進行設計,對出版物產品形式的整體設計,對出版物生產、市場營銷的策劃和組織。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
1“編輯”這一概念的含義包括( )等。[2015年真題]
A.在出版物生產過程中是復制、發行的前提
B.向社會提供精神產品的各種活動
C.將某種類型的已有作品改成另一種類型的作品
D.出版專業的中級技術職務
E.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專業性精神生產勞動
【答案】ADE
【解析】AE兩項,就出版物的編輯活動而言,編輯是指以生產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為目的,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一種專業性的精神生產活動,它是出版物復制、發行的前提;D項,出版物的編輯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由此派生出了“編輯”一詞的其他一些用法,如指稱從事編輯活動的職業、崗位、人員,以及這類人員的中級專業技術職務。
2編輯勞動是( )等的勞動。[2013年真題]
A.對作品進行再創作
B.使作品優化
C.使作品增值
D.使作品成為最終產品
E.以精神文化產品為對象
【答案】BCE
【解析】就出版物的編輯活動而言,編輯是指以生產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為目的,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一種專業性的精神生產活動。編輯工作是對已有作品追加創造性勞動的工作,能對作品進行優化、使作品增值,但并不是對作品進行再創作。編輯活動是出版活動的起點和中心環節,對于保證出版物的質量具有重大作用。
3關于編輯勞動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4年真題]
A.編輯勞動的特征是編輯和作者共同創作作品
B.編輯勞動的對象是精神文化產品
C.編輯勞動既是精神勞動,又是物質勞動
D.編輯勞動的目的之一是使已有的作品優化和增值
E.編輯勞動主要是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
【答案】BDE
【解析】A項,作品由作者創作,編輯勞動是對已有作品的加工。C項,就出版物的編輯活動而言,編輯是指以生產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為目的,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一種專業性的精神生產活動,編輯勞動是精神勞動。
4編輯的工作職責包括策劃、( )和加工作品等。[2017年真題]
A.組織
B.改寫
C.審讀
D.選擇
E.翻譯
【答案】ACD
【解析】就出版物的編輯活動而言,編輯是指以生產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為目的,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一種專業性的精神生產活動,它是出版物復制、發行的前提。
5關于編輯工作,說法正確的有( )。[2015年真題]
A.它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
B.它對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能起完善和提高的作用
C.它在我國始自隋唐時期
D.它是出版單位提高競爭力的根本所在
E.它在文化生產中具有設計、組織功能
【答案】ABDE
【解析】A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B項,編輯工作對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影響,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雖主要靠作者創造,但要通過編輯的設計、組織、審讀、選擇、加工等,才能完善和提高;C項,殷商西周時期的史官是我國歷史上有案可稽的早期編輯活動的開創者和推動者;D項,出版單位經營的根本要求是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競爭力的提高在根本上取決于編輯工作的持續努力和不斷創新;E項,從編輯工作的整體來說,其基本功能包括:①文化生產中的設計、組織功能;②文化傳播中的選擇、引導功能;③文化創造中的優化功能。
6編輯工作之所以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主要是因為編輯工作( )等。[2014年真題]
A.決定著出版單位的機構設置
B.對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影響
C.是復制、發行工作的前提
D.對出版單位經營具有重要作用
E.在出版物生產周期中占用的時間最長
【答案】BCD
【解析】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這是因為:①編輯工作對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影響。編輯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這是由出版工作特有的性質、特點和出版活動構成要素的結構功能所決定的;②編輯工作是出版物復制和發行的前提。出版工作主要由編輯、復制和發行構成,沒有編輯工作,出版物的復制和發行就不能進行;③編輯工作對出版單位的經營具有重要作用。要把出版單位經營好,必須有正確的經營策略;出版單位經營策略的優劣,又首先取決于對出版物的產品設計與產品結構、產品特色的選擇和決策。
7編輯工作與其他文化工作共有的特點包括( )等。[2010年真題]
A.思想性
B.選擇性
C.創造性
D.加工性
E.中介性
【答案】AC
【解析】作為一項社會文化工作,編輯工作具有文化工作共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創造性等特點,作為一種社會專門職業,編輯工作又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包括選擇性、加工性、中介性等。
8關于編輯工作的創造性,說法正確的有( )。[2016年真題]
A.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有原創成分,又有再創成分
B.設計、組織文化精品的生產是編輯工作創造性的具體體現
C.為充分發揮編輯工作的創造性,編輯人員要盡量作為合作作者參與作品創作
D.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有一定的專業規范
E.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包含獨自創新,又存在一定的依附性
【答案】ABE
【解析】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有原創的成分,又有再創的成分,主要表現有:①設計、策劃精神文化產品的選題,開拓和發展精神文化生產的新空間;②設計、組織文化精品的生產或精神文化重點工程的實施;③選擇、優化精神文化作品,或把優秀的作品組合起來,創造精神文化作品的整體效應;④協調和促進精神文化產品的總體發展,參與精神文化生產的宏觀調控。編輯創造與其他精神文化創造的不同之處,在于既包含編輯人員獨自的創新,又存在一定的依附性。CD兩項,編輯人員不能作為合作作者參與作品創作,編輯工作的創造性也沒有專門的專業規范。
9關于編輯工作的創造性,說法正確的有( )。[2017年真題]
A.編輯應創造性地修改、完善作者的觀點
B.編輯工作既有原創的成分,又有再創的成分
C.編輯工作的目的是賦予作品新的主題和形式
D.編輯應組合優秀作品,創造精神文化作品的整體效應
E.編輯工作完全是對作品的再創造
【答案】BD
【解析】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有原創的成分,又有再創的成分,主要表現為:發現社會的文化需求,設計、策劃精神文化產品的選題,開拓和發展精神文化生產的新空間;選擇、優化精神文化作品,或把優秀的作品組合起來,創造精神文化作品的整體效應;設計、組織文化精品的生產或精神文化重點工程的實施;協調和促進精神文化產品的總體發展,參與精神文化生產的宏觀調控。編輯創造與其他精神文化創造的不同之處,在于既包含編輯人員獨自的創新(如發現精神生產領域中的空白區、結合點,提出和策劃有創意的選題,在審稿中促成某些重要觀點的發揮或完善,對稿件進行有學術貢獻的評價等),又存在一定的依附性。
10編輯工作的中介性主要表現為( )等。[2013年真題]
A.聯系文化產品的精神生產過程和物質生產過程
B.在出版物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聯系作者和消費者
C.編輯幫助作者查找資料
D.編輯核對原稿引文
E.編輯對稿件提出修改意見
【答案】AB
【解析】在出版物生產過程中,編輯工作是聯系精神生產過程和物質生產過程的中介。作者創作的作品,只有經過編輯人員的選擇、加工,才能進入物質生產過程,轉化成為出版物。在出版物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編輯工作是聯系作者和消費者的中介。編輯工作發揮的中介作用,能使作者的創作與消費者的需要相適應,能保證精神文化生產與精神文化消費達到平衡和協調。
11編輯工作的專業特點包括( )等。[2012年真題]
A.理論性
B.中介性
C.商業性
D.選擇性
E.加工性
【答案】BDE
【解析】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作為一項社會文化工作,編輯工作具有文化工作共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創造性等特點,而作為一種社會專門職業,編輯工作又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即選擇性、加工性、中介性等。
12編輯工作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等。[2013年真題]
A.文化傳播中的選擇、引導功能
B.文化流通中的管理功能
C.文化生產中的設計、組織功能
D.文化創造中的優化功能
E.文化配置中的主導功能
【答案】ACD
【解析】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從編輯工作的整體來說,它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①文化生產中的設計、組織功能;②文化傳播中的選擇、引導功能;③文化創造中的優化功能。
13“編輯”一詞可指稱( )等。[2008年真題]
A.編輯工作
B.編輯方式
C.編輯手段
D.編輯職業
E.編輯職稱系列里的中級專業技術職務
【答案】ADE
【解析】就出版物的編輯活動而言,編輯是指以生產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為目的,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一種專業性的精神生產活動,它是出版物復制、發行的前提。出版物的編輯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由此派生出了“編輯”一詞的其他一些用法,如指稱從事編輯活動的職業、崗位、人員,以及這類人員的中級專業技術職務。
14編輯工作的科學性是通過出版物( )表現出來的。[2006年實務真題]
A.幫助讀者實現個人目的
B.指導讀者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
C.向讀者傳播科學知識
D.幫助讀者掌握專業技術
E.引導讀者增強先進文化意識
【答案】BCDE
【解析】編輯工作的科學性是指編輯工作要通過出版物向消費者傳授科學知識,幫助消費者掌握專業技術,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意識,指導消費者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因此,編輯工作必須保證出版物的內容合乎科學。A項,讀者個人目的有積極的目的,也有消極、腐朽、落后的目的,這種消極、腐朽、落后的目的是不科學的,編輯工作要正確引導讀者樹立科學意識,不能無條件地幫助讀者實現個人目的。
15編輯工作的創造性體現為( )等。[2004年實務真題]
A.策劃有價值的選題
B.對作品提出獨到的意見,使之優化和完善
C.積極寫作,多創作高質量的作品
D.把優秀的作品組合起來,創造整體效應
E.與作者、讀者保持良好關系
【答案】ABD
【解析】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有原創的成分,又有再創的成分,主要表現為:①發現社會的文化需求,設計、策劃精神文化產品的選題,開拓和發展精神文化生產的新空間;②選擇、優化精神文化作品,或把優秀的作品組合起來,創造精神文化作品的整體效應;③設計、組織文化精品的生產或精神文化重點工程的實施;④協調和促進精神文化產品的總體發展,參與精神文化生產的宏觀調控。
三、綜合題
1編輯加工題:閱讀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規范進行編輯加工。[2018年真題]
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這是出版工作的規模、特點所決定的。出版工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主要通過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來實現,而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要通過編輯的選題設計和對稿件的組織、審讀、選擇、加工、改編等,才能完善和提高。可見,編輯工作對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主要是通過出版工作來實現的。編輯工作是出版物復制和發行的前提,沒有編輯工作,出版物的復制和發行就不能進行。編輯工作對出版單位的經營也具有重要作用,出版單位競爭力的提高在根本上取決于編輯工作的不斷創新。
作為一項社會文化工作,編輯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選擇性等文化工作的共有特性;作為一種社會專門職業,編輯工作又具有自己的專業特有的特點,包括創造性、加工性、中介性等。
第一,政治性。編輯工作要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發展狀況和要求,具有教育人民、引導社會的意識形態特性。專門對精神文化內容進行審讀、選擇、加工的編輯工作,不可能脫離政治,必然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傾向。第二,思想性。編輯工作是通過生產載有精神文化內容的出版物來為社會服務的。保證出版物對消費者、對社會產生先進的思想文化影響,避免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影響,就是我國編輯工作的思想性。
第三,科學性。編輯工作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編輯人員要充分運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和專業素養保證出版物內容的科學性,并且編輯人員在編輯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要按照各種規范進行操作,保證出版物在表現形式上達到科學的標準。
第四,創造性。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有原創的成分又有再創的成分,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這是因為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是以作者創作的作品為基礎,而編輯工作的文化傳播功能離不開消費者對出版物的接受和使用。離開了讀者,編輯創造就成為紙上談兵;離開了消費者,編輯創造也會成為無的放矢。
第五,選擇性。編輯人員策劃選題、進行組稿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社會精神文化成果進行選擇的過程;而編輯人員審讀、加工稿件,又集中體現了編輯人員對于具體作品內容及其表現形式的選擇。
第六,加工性。編輯工作的對象是已有作品,編輯人員對稿件進行加工整理等,是為了完善提高原作,不是另外創作一部新的作品,因此具有明顯的加工性。
第七,中介性。在出版物生產過程中,編輯工作是聯系精神生產過程和物質生產過程的中介。作者創作的作品,只有經過編輯人員的選擇、加工,才能進入精神生產過程,轉化成為出版物。編輯工作還是溝通作者與消費者關系的橋粱,只有充分發揮編輯工作的中介作用,就能使作者的創作與消費者的需求相適應,保證精神文化生產與精神文化消費達到平衡和協調。
答:(1)“是出版工作的規模、特點所決定的”應改為“由出版工作特有的性質、特點和出版活動構成要素的結構功能所決定的”。
(2)“出版工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主要通過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來實現”應改為“出版工作的社會作用主要是通過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來實現”。
(3)應將“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要通過編輯的選題設計和對稿件的組織、審讀、選擇、加工、改編等”中的“、改編”刪去。
(4)“編輯工作對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主要是通過出版工作來實現的”應改為“出版工作對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主要是通過編輯工作來實現的”。
(5)“取決于編輯工作的不斷創新”應改為“取決于編輯工作的持續努力和不斷創新”。
(6)“選擇性”為編輯工作的專有特點,“創造性”為共有特點,二者位置應互換。
(7)“第二,思想性。”另段起排。
(8)“編輯人員要充分運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和專業素養保證出版物內容的科學性”遺漏重要前提條件,應改為“編輯人員要在正確的方針、政策指導下,充分運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和專業素養保證出版物內容的科學性”。
(9)“離開了讀者,編輯創造就成為紙上談兵”應改為“離開了作者,編輯創造就成為紙上談兵”。
(10)“編輯人員策劃選題、進行組稿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社會精神文化成果進行選擇的過程;而編輯人員審讀、加工稿件,又集中體現了編輯人員對于具體作品內容及其表現形式的選擇”應改為“編輯過程中的稿件審讀,就集中體現了編輯對于具體作品的選擇,而編輯人員設計、組織作品創作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對社會精神文化成果的內容及其表現形式進行選擇的過程”。
(11)“才能進入精神生產過程”應改為“才能進入物質生產過程”。
(12)“橋粱”應改為“橋梁”。
(13)“……中介作用,就能使作者……”應改為“……中介作用,才能使作者……”。
2編輯加工題:閱讀分析短稿,并按稿件加工整理的規范進行編輯加工。[2014年真題]
編輯工作對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關健性的作用和影響。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工作,編輯工作具有文化工作共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而作為一種社會專門職業,它又具有自己獨特的創造性、加工性和中介性特點。
把握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并在具體的編輯業務中認真貫徹執行,把好政治觀,是我國編輯工作所體現的政治性。
編輯工作要通過出版物向讀者傳授科學知識,幫助讀者掌握專業知識,引導讀者樹立科學意識,指導讀者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因此,編輯必須保證出版物在內容上合乎科學,在形式上也達到科學的標準。這就是編輯工作的科學性。
編輯工作創造性的特點之一是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這是因為編輯工作的創造性以作者創造的作品為基礎,編輯工作的文化傳播功能也離不開消費者對出版物的使用和接受。離開了作者,編輯的創造就成為紙上談兵;離開了讀者,編輯的創造也會成為無的放矢。
保證出版物對讀者、對社會產生先進的思想文化影響,避免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影響,就是我國編輯工作的思想性。思想性和政治性是完全不同的。
編輯工作離不開對作品的選擇。編輯過程中的選題策劃,就集中體現了編輯對具體作品的選擇,而編輯人員設計、組織作品創作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社會精神文化成果的內容及其表現形式進行選擇的過程。
對經過審讀決定予以出版的作品,編輯人員要進行加工整理,使作品更加適合讀者的需求。因此,編輯工作具有明顯的把關性。
在出版物的生產過程中,編輯工作是聯系精神生產過程和市場流通過程的中介。在出版物的消費過程中,編輯工作是聯系作者和讀者的中介。良好的編輯工作能使作者的創作與讀者的需要更好適應。例如,1911年,中國處于“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陸費逵預感到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于是秘密組織編寫適合君主立憲政體的教科書。不久,中華民國成立,陸費逵、戴克敦、陳寅等創辦的中華書局立即推出“中華教科書”系列,果然供不應求,中華書局也因此很快發展成為僅次于商務印書館和世界書局的全國第三大出版機構。
答:(1)“關健性”應改為“關鍵性”。
(2)“創造性”應移至“科學性”之后。
(3)“加工性”應改為“選擇性、加工性”。
(4)“政治觀”應改為“政治關”。
(5)“使用和接受”應改為“接受和使用”。
(6)第五段“保證出版物……”應調到“編輯工作要通過……”段前,作為第三段。
(7)“思想性和政治性是完全不同的”應改為“思想性和政治性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
(8)“選題策劃”應改為“稿件審讀”。
(9)“把關性”應改為“加工性”。
(10)“市場流通過程”應改為“物質生產過程”。
(11)“君主立憲”應改為“共和”。
(12)“僅次于商務印書館和世界書局的全國第三”應改為“僅次于商務印書館的全國第二”。
3請閱讀分析下列短文并作編輯加工,改正各種錯誤,彌補疏漏。為便于答題,各句分別重復列于短文之后,請直接在分列的句子上作出修改。[2003年實務真題]
有人形像地說,圖書編輯過程“好像一根長鏈。”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編輯一部書時其中任何環節都即不可缺少,又依照整體性原則按一定次序編排。一部書的編輯過程以選題策劃為起點,經由組稿進入加工整理。稿件加工完畢,進行稿件整理后就可發稿,同時提出整體設計要求。發稿并不意為著編輯過程的結束。稿件的校樣打出后,編輯要審讀,并一一照樣過錄作者的修改之處;編輯還要注意檢查正文付印清樣、全書結構部件和輔文。檢查樣書質量也是編輯過程可或缺的環節之一。編輯檢查后若認為樣書合格,須由編輯室主任、出版社領導簽字認可,才能通過有關部門通知工廠開始成批印刷裝訂。印刷裝訂質量都合格的圖書,就可進庫并開始發行。至此,一部圖書的編輯過程才告結束。
(1)有人形像地說,圖書編輯過程“好像一根長鏈。”
(2)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編輯一部書時其中任何環節都即不可缺少,又依照整體性原則按一定次序編排。
(3)一部書的編輯過程以選題策劃為起點,經由組稿進入加工整理。
(4)稿件加工完畢,進行稿件整理后就可發稿,同時提出整體設計要求。
(5)發稿并不意為著編輯過程的結束。
(6)稿件的校樣打出后,編輯要審讀,并一一照樣過錄作者的修改之處;編輯還要注意檢查正文付印清樣、全書結構部件和輔文。
(7)檢查樣書質量也是編輯過程可或缺的環節之一。
(8)編輯檢查后若認為樣書合格,須由編輯室主任、出版社領導簽字認可,才能通過有關部門通知工廠開始成批印刷裝訂。
(9)印刷裝訂質量都合格的圖書,就可進庫并開始發行。
(10)至此,一部圖書的編輯過程才告結束。
【參考答案】
(1)有人形像地說,圖書編輯過程“好像一根長鏈。”
答:①“形像”應為“形象”。
②“好像一根長鏈。”的句號應在引號外。
(2)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編輯一部書時其中任何環節都即不可缺少,又依照整體性原則按一定次序編排。
答:①“即”應為“既”。
②“編排”應為“組合”。
(3)一部書的編輯過程以選題策劃為起點,經由組稿進入加工整理。
答:①編輯過程起點應是信息采集。
②漏“審稿”環節。
③漏“簽訂出版合同”環節。
(4)稿件加工完畢,進行稿件整理后就可發稿,同時提出整體設計要求。
答:“進行稿件整理后就可發稿”中漏“經復審者和終審者審核”。
(5)發稿并不意為著編輯過程的結束。
答:“意為”應為“意味”。
(6)稿件的校樣打出后,編輯要審讀,并一一照樣過錄作者的修改之處;編輯還要注意檢查正文付印清樣、全書結構部件和輔文。
答:不能“一一照樣過錄”,應“審閱過錄”。
(7)檢查樣書質量也是編輯過程可或缺的環節之一。
答:“……編輯過程可或缺的環節”中“可”字前漏“不”字。
(8)編輯檢查后若認為樣書合格,須由編輯室主任、出版社領導簽字認可,才能通過有關部門通知工廠開始成批印刷裝訂。
答:“開始成批印刷裝訂”中應刪“印刷”。
(9)印刷裝訂質量都合格的圖書,就可進庫并開始發行。
答:無錯。
(10)至此,一部圖書的編輯過程才告結束。
答:編輯過程并沒結束,“至此”前應加“這時編輯要做好圖書宣傳工作,注意收集反饋信息”。
- 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應試指導與真題解析(二級)(第3版)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經濟基礎知識十年真題精析(初級)(2016版)
-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小學·綜合素質(第二版)
- 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601高等數學(甲)考試大綱解析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四川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理論與實務(初級)》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分章詳解】
- 2019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基礎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9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全科類)歷年真題及詳解
- 新編國際貨運代理專業英語(2015年版)講義(含英文翻譯和真題詳解)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基本制度與政策》講義、真題、預測三合一
- 準職業人導向訓練教程(一):基礎能力認知與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