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節 概率與數理統計

單項選擇題(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設A、B、C是三個事件,與事件A互斥的事件是(  )。[2017年真題]

A.

B.

C.A(_)B+AC(_)

D.A(B+C)

【答案】B

【解析】若事件A與B不能同時發生,則稱事件A與B互不相容或互斥,記作AB=?。A項,由圖1-7-1(1)維恩圖可知,(陰影部分)與A相交為A。B項,由圖1-7-1(2)維恩圖可知,(陰影部分)與A相交為?,與事件A互斥。C項,由圖1-7-1(3)維恩圖可知,(陰影部分)與A相交為A。D項,A(B+C)與A相交為A(B+C)。

圖1-7-1(1)

圖1-7-1(2)

圖1-7-1(3)

2設有事件A和B,已知P(A)=0.8,P(B)=0.7,且P(A|B)=0.8,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2016年真題]

A.A與B獨立

B.A與B互斥

C.B?A

D.P(A∪B)=P(A)+P(B)

【答案】A

【解析】條件概率的計算公式為:P(A|B)=P(AB)/P(B),代入數據,解得:P(AB)=0.56=P(A)P(B),所以事件A和B相互獨立。

3設A與B是互不相容的事件,P(A)>0,P(B)>0,則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2014年真題]

A.P(A)=1-P(B)

B.P(A|B)=0

C.P(A|B(_))=1

D.P(AB(———))=0

【答案】B

【解析】A與B是互不相容的事件,則P(AB)=0,所以P(A|B)=P(AB)/P(B)=0。

4已知事件A與B相互獨立,P(A(_))=0.4,P(B(_))=0.5,則P(A∪B)等于(  )。[2018年真題]

A.0.6

B.0.7

C.0.8

D.0.9

【答案】C

【解析】因為A、B相互獨立,得P(AB)=P(A)P(B),所以P(A∪B)=P(A)+P(B)-P(AB)=P(A)+P(B)-P(A)P(B)=(1-0.4)+(1-0.5)-(1-0.4)×(1-0.5)=0.8。

5若A與B為兩個相互獨立事件,且P(A)=0.4,P(B)=0.5,則P(A∪B)等于(  )。[2013年真題]

A.0.9

B.0.8

C.0.7

D.0.6

【答案】C

【解析】P(A∪B)=P(A)+P(B)-P(AB),因A與B相互獨立,故P(AB)=P(A)P(B)=0.2,故P(A∪B)=0.7。

6設事件A、B互不相容,且P(A)=p,P(B)=q,則P(A(_)B(_))等于(  )。[2012年真題]

A.1-p

B.1-q

C.1-(p+q)

D.1+p+q

【答案】C

【解析】由德摩根定律有:

再由事件A、B互不相容得:P(A∪B)=P(A)+P(B)=p+q。因此,P(A(_)B(_))=1-(p+q)。

7三個人獨立地去破譯一份密碼,每人能獨立譯出這份密碼的概率分別為1/5,1/3,1/4,則這份密碼被譯出的概率為(  )。[2011年真題]

A.1/3

B.1/2

C.2/5

D.3/5

【答案】D

【解析】設這三個人獨立譯出密碼的概率分別為:P(A)=1/5,P(B)=1/3,P(C)=1/4,三個事件獨立,則:P(A∪B∪C)=1-P(A(_)B(_)C(_))=1-P(A(_))P(B(_))P(C(_))=1-(4/5)(2/3)(3/4)=3/5。

8設隨機變量X的概率密度為

用Y表示對X的3次獨立重復觀察中事件{X≤1/2}出現的次數,則P{Y=2}=(  )。[2011年真題]

A.3/64

B.9/64

C.3/16

D.9/16

【答案】B

【解析】

Y~B(3,P),故

9設事件A、B相互獨立,且P(A)=1/2,P(B)=1/3,則P(B|A∪B(_))等于(  )。[2010年真題]

A.5/6

B.1/6

C.1/3

D.1/5

【答案】D

【解析】由條件概率公式得:

又A、B相互獨立,從而得:P(A∪B(_))=P(A)+P(B(_))-P(AB(_))=1/2+2/3-(1/2)×(2/3)=5/6。

P(AB)=(1/2)×(1/3)=1/6,從而得:P(B|A∪B(_))=1/5。

10設隨機變量X的分布函數為

則數學期望E(X)等于(  )。[2018年真題]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分布函數

計算概率密度為:

因此,數學期望為:

【說明】設連續型隨機變量X的概率密度為f(x),若積分絕對收斂,則稱積分的值為隨機變量X的數學期望,記為:

11設(X,Y)的聯合概率密度為

則數學期望E(XY)等于(  )。[2014年真題]

A.1/4

B.1/3

C.1/6

D.1/2

【答案】A

【解析】由于

原式代入,解得:k=2。

12設X1,X2,…,Xn與Y1,Y2,…,Yn都是來自正態分布X~N(μ,σ2)的樣本,并且相互獨立,X(_)與Y(_)分別是其樣本均值,則服從的分布是(  )。[2014年真題]

A.t(n-1)

B.F(n-1,n-1)

C.χ2(n-1)

D.N(μ,σ2

【答案】B

【解析】設X、Y相互獨立,且X~χ2(n1)、Y~χ2(n2),則稱F=(X/n1)/(Y/n2)服從F分布,記作F~F(n1,n2)。本題中,

且相互獨立,所以服從F(n-1,n-1)分布。

13下列函數中,可以作為連續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函數的是(  )。[2013年真題]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據分布函數F(x)的性質,有:

可知AC兩項錯誤;又因為是連續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函數,故H(x)必須單調不減,D項錯誤。

14某店有7臺電視機,其中2臺次品。現從中隨機地取3臺,設X為其中的次品數,則數學期望E(X)等于(  )。[2016年真題]

A.3/7

B.4/7

C.5/7

D.6/7

【答案】D

【解析】隨機變量X的取值為0、1、2,則相應的概率分別為:

故E(X)=0×2/7+1×4/7+2×1/7=6/7。

15設二維隨機變量(X,Y)的概率密度為

則常數a、b應滿足的條件是(  )。[2017年真題]

A.ab=-1/2,且a>0,b<0

B.ab=1/2,且a>0,b>0

C.ab=-1/2,且a<0,b>0

D.ab=1/2,且a<0,b<0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得:

分析知只有當a>0,b<0時,該積分可解,則有[0+1/(2a)]·(0-1/b)=-1/2ab=1?ab=-1/2

16若二維隨機變量(X,Y)的分布規律為:

且X與Y相互獨立,則α、β取值為(  )。[2018年真題]

A.α=1/6,β=1/6

B.α=0,β=1/3

C.α=2/9,β=1/9

D.α=1/9,β=2/9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表中數據算得邊緣分布率為:

因為X與Y相互獨立,所以P{X=2,Y=1}=P{X=2}P{Y=1},得1/9=(1/9+α)×(1/3),計算得α=2/9。同理,P{X=3,Y=1}=P{X=3}P{Y=1},得1/18=(1/18+β)×(1/3),計算得β=1/9。

17若隨機變量X與Y相互獨立,且X在區間[0,2]上服從均勻分布,Y服從參數為3的指數分布,則數學期望E(XY)的等于(  )。[2012年真題]

A.4/3

B.1

C.2/3

D.1/3

【答案】D

【解析】X與Y獨立,E(XY)=E(X)E(Y)。又X在[a,b]上服從均勻分布,E(X)=(a+b)/2,即有E(X)=1。當Y服從參數為λ的指數分布時,E(Y)=1/λ,即有E(Y)=1/3,故E(XY)=E(X)E(Y)=1/3。

18設隨機變量X和Y都服從N(0,1)分布,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2011年真題]

A.X+Y服從正態分布

B.X2+Y2~χ2分布

C.X2和Y2都服從χ2分布

D.X2/Y2~F分布

【答案】C

【解析】當X~N(0,1)時,有X2~χ2,故C項正確;ABD三項,χ2分布與F分布都要求X與Y獨立。

19設θ(∧)是參數θ的一個無偏估計量,又方差D(θ(∧))>0,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2017年真題]

A.(θ(∧))2是θ2的無偏估計量

B.(θ(∧))2不是θ2的無偏估計量

C.不能確定(θ(∧))2是還是不是θ2的無偏估計量

D.(θ(∧))2不是θ2的估計量

【答案】B

【解析】若E(θ(∧))=θ則稱θ(∧)是θ的無偏估計量。由D(θ(∧))>0可得D(θ(∧))=E(θ(∧)2)-E2(θ(∧))>0,即E(θ(∧)2)>E2(θ(∧))=θ2,所以(θ(∧))2不是θ2的無偏估計量。

20設總體X~N(0,σ2),X1,X2,…,Xn,是來自總體的樣本,

則下面結論中正確的是(  )。[2016年真題]

A.σ(∧)2不是σ2的無偏估計量

B.σ(∧)2是σ2的無偏估計量

C.σ(∧)2不一定是σ2的無偏估計量

D.σ(∧)2不是σ2的估計量

【答案】B

【解析】若E(θ(∧))=θ則稱θ(∧)是θ的無偏估計量。樣本X1,X2,…Xn與總體X同分布,Xi~N(0,σ2),

故σ(∧)2是σ2的無偏估計量。

21設總體X~N(0,σ2),X1,X2,…,Xn是來自總體的樣本,則σ2的矩估計是(  )。[2013年真題]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題意得:

22設x1,x2,…xn是來自總體N(μ,σ2)的樣本,μ,σ2未知,

則檢驗假設H0∶μ=0時應選取的統計量是(  )。[2012年真題]

A.

B.

C.

D.

【答案】A

【解析】當σ2未知時檢驗假設H0∶μ=μ0,應選取統計量為:

所以選取的統計量為:

23設A,B是兩個事件,P(A)=0.3,P(B)=0.8,則當P(A∪B)為最小值時,P(AB)=(  )。[2011年真題]

A.0.1

B.0.2

C.0.3

D.0.4

【答案】C

【解析】由于P(A∪B)=P(A)+P(B)-P(AB),當P(A∪B)為最小值時,P(AB)為最大值,此時P(AB)=0.3。

24設事件A與B互不相容,且P(A)>0,P(B)>0,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P(A|B)=P(A)

B.P(A|B)=0

C.P(AB)=P(A)P(B)

D.P(B|A)>0

【答案】B

【解析】因為事件A與B互不相容,所以P(AB)=0,又因為P(A)>0,P(B)>0,所以P(AB)=P(B)·P(A|B),由P(AB)=0,P(B)>0易得P(A|B)=0。

25將3個球隨機地放入4個杯子中,則杯中球的最大個數為2的概率為(  )。

A.1/16

B.3/16

C.9/16

D.4/27

【答案】C

【解析】把3個球放到4個杯子,每個球都有4種方法,共43種放法。杯中球的最大個數為2的放法為:從4個杯子中選兩個杯子,從3個球中取2球放入其中的一個杯子,剩下的一個球放入到另外的一個杯子中,共有2C32C42=36種放法。根據古典型概率,杯中球的最大個數為2的概率為:36/43=9/16。

26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且EX=2.4,DX=1.44,則二項分布的參數n,p的值為(  )。

A.n=4;p=0.6

B.n=6;p=0.4

C.n=8;p=0.3

D.n=24;p=0.1

【答案】B

【解析】依題意得X~B(n,p),于是EX=np,DX=np(1-p),于是可得方程組:

解得:n=6,p=0.4。

27設隨機變量X的概率密度為

則P(0≤X≤3)等于(  )。

A.1/3

B.2/3

C.1/2

D.1/4

【答案】B

【解析】由題得:

28設隨機變量X的密度函數為f(x),且f(-x)=f(x),F(x)是X的分布函數,則對任意實數a有(  )。

A.

B.

C.F(-a)=F(a)

D.F(-a)=2F(a)-1

【答案】B

【解析】已知f(-x)=f(x),當a≥0時,

當a<0時,

29設隨機變量X的二階矩存在,則(  )。

A.E(X2)<E(X)

B.E(X2)≥E(X)

C.E(X2)<(EX)2

D.E(X2)≥(EX)2

【答案】D

【解析】由于D(X)=E(X2)-(EX)2≥0,故E(X2)≥(EX)2。AB兩項對某些隨機變量可能成立,對某些隨機變量可能不成立。例如,隨機變量X在區間[0,1]上服從均勻分布,則E(X)=1/2,D(X)=1/12,E(X2)=D(X)+E2(X)=1/12+1/2=1/3<1/2=E(X),A項成立,此時B項不成立。又如X~N(μ,σ2),E(X)=μ,D(X)=σ2,E(X2)=σ2+μ2,取σ≥μ=1/2,則E(X2)≥2μ2=2×(1/4)=1/2=E(X),即B項成立,此時A項不成立。

30設總體X的概率分布為:

其中θ(0<θ<1/2)是未知參數,利用樣本值3,1,3,0,3,1,2,3,所得θ的矩估計值是(  )。

A.1/4

B.1/2

C.2

D.0

【答案】A

【解析】根據題意,總體X的期望為:E(X)=2θ(1-θ)+2θ2+3(1-2θ)=3-4θ,利用樣本值可得到其平均值為:(3+1+3+0+3+1+2+3)/8=2

由:

解得:

31設總體X的概率密度為

其中θ>-1是未知參數,X1,X2,…,Xn是來自總體X的樣本,則θ的矩估計量是(  )。

A.X(_)

B.(2X(_)-1)/(1-X(_))

C.2X(_)

D.X(_)-1

【答案】B

【解析】矩估計中用樣本均值X作為總體參數E(X)的無偏估計量,即:

因此,

32設總體X~N(μ1,σ12),Y~N(μ2,σ22),檢驗假設H0:σ12=σ22;H1:σ12≠σ22;α=0.10,從X中抽取容量為n1=12的樣本,從Y中抽取容量為n2=10的樣本,算得s12=118.4,s22=31.93,正確的檢驗方法與結論是(  )。

A.用t檢驗法,臨界值t0.05(17)=2.11,拒絕H0

B.用F檢驗法,臨界值F0.05(11,9)=3.10,F0.95(11,9)=0.35,拒絕H0

C.用F檢驗法,臨界值F0.95(11,9)=0.35,F0.05(11,9)=3.10,接受H0

D.用F檢驗法,臨界值F0.01(11,9)=5.18,F0.99(11,9)=0.21,接受H0

【答案】B

【解析】兩個正態總體方差相等,其中μ1,μ2未知,應使用F檢驗法,所用統計量F=s12/s22~F(n1-1,n2-1)。又Fα/2(n1-1,n2-1)=F0.5(11,9)=3.10,而s12/s22=118.4/31.93=3.71>3.10,故拒絕H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涞水县| 图木舒克市| 望江县| 眉山市| 彰化市| 体育| 蒲城县| 太谷县| 隆化县| 定日县| 湛江市| 永顺县| 专栏| 菏泽市| 海门市| 陇南市| 成武县| 博乐市| 吉安县| 辉南县| 芦山县| 木兰县| 祥云县| 磐安县| 永仁县| 休宁县| 长葛市| 调兵山市| 青川县| 海兴县| 岢岚县| 东明县| 柳州市| 冕宁县| 科尔| 满城县| 麦盖提县| 郓城县| 绍兴县|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