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價格鑒證師《法學基礎知識》過關必做1200題(含歷年真題)
- 圣才電子書
- 7735字
- 2021-05-25 18:27:24
第二節 社會主義法的創制和實施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依據我國《立法法》的規定,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中,法律草案須經( )表決通過后方可公布。[2008年真題]
A.全體主席團組成人員
B.過半數的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C.全體代表過半數
D.全體代表的3/4以上
【答案】C
【解析】《立法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2根據我國《立法法》的規定,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是( )。[2007年真題]
A.國家主席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國務院
D.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答案】B
【解析】《立法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3社會主義法的適用,就是通常所說的( )。[2006年真題]
A.立法
B.執法
C.守法
D.法律監督
【答案】B
【解析】社會主義法的適用,就是通常所說的執法。從廣義上講,是指國家專門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國家授權單位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運用國家權力,將法律規范適用于具體的人或組織的專門活動。從狹義上講,是特指擁有司法權的機關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規范應用于具體案件的活動。
4依據《立法法》的規定,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只能制定( )。[2005年真題]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規章
【答案】A
【解析】《立法法》第八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①國家主權的事項;②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④犯罪和刑罰;⑤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⑥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⑦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征用;⑧民事基本制度;⑨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⑩訴訟和仲裁制度;?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5下列選項不屬于法的創制方式的是( )。
A.制定
B.修改
C.廢除
D.實施
【答案】D
【解析】法的創制就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通過國家權力機關,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把自己的階級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使其成為規范性文件的活動。法的創制,既包括創制新的法律,也包括法律的修改和廢除。
6我國現行的《立法法》頒布于( )。
A.2000年3月15日
B.2001年3月15日
C.2000年4月15日
D.2001年4月15日
【答案】A
【解析】為了規范立法活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頒布了《立法法》,對立法程序作了具體的規定。現行有效的《立法法》是根據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修改的。
7法的實施方式按( )可以分為法的遵守、法的執行、法的適用。
A.法的內容
B.實施法律的主體
C.履行義務的主體
D.實施法律的主體和法的內容
【答案】D
【解析】法的實施,也叫法律的實施,是指法在社會生活中被人們實際施行。法的實施,就是使法律從書本上的法律變成行動中的法律,使它從抽象的行為模式變成人們的具體行為,從應然狀態進到實然狀態。以實施法律的主體和法的內容為標準,法的實施方式可以分為法的遵守、法的執行、法的適用。
8關于法的溯及力,各國采用的通例為( )。
A.從舊兼從重
B.從舊兼從輕
C.從新兼從重
D.從新兼從輕
【答案】B
【解析】法的溯及力指新法對它生效前所發生的行為和事件可加以適用的效力,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法律只有公諸于世,才能要求社會成員共同遵守并產生約束力。經舊法確立的法律關系如果要用新法加以改變,難免影響社會秩序的安定,故此法律一般只適用于其生效后發生的事實和關系,“法律不溯及既往”是早在羅馬法中就得到確立并為后世所公認的原則。同時為了對特殊情況的合理處理,各國對于法的溯及力一般采“從舊兼從輕”原則。
9下列關于法的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法律不經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級別高低和范圍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規定的
C.“法律僅僅適用于將來,沒有溯及力”,這項規定在法學上被稱為“從新原則”
D.法律生效后,應該使一國之內的所有公民知曉,所謂“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答案】A
【解析】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未經正式公布的法律,不為人們所知曉,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也不可能得到人們的普遍遵守。法律效力級別高低和范圍大小是由憲法賦予各級立法機關的立法權限所決定的。“從新原則”是指新法有溯及力,即新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生效的法律應當使所有公民知曉,但現代社會的法律不承認“不知法者得免其罪”的原則。
10下列關于法律責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法律責任都是過錯責任
B.懲罰是法律責任的最主要功能
C.法律責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D.法律責任總是導致法律制裁
【答案】C
【解析】法律責任是指實施違法行為的人所應承擔的帶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可分為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民事責任以賠償損失為主要功能,刑事責任以預防和懲罰為主要功能。法律責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但是法律責任也不必然導致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指由國家專門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所應負的法律責任實施懲罰性的強制措施。法律制裁的方式與法律責任的性質相適應,最終取決于違法行為的性質及其社會危害性的大小。不依據違法行為隨意追究法律責任,或者不以法律責任為依據濫施制裁,都是對社會主義法制的破壞,本身就是違法。
11法律草案審議的結果不包括( )。
A.提付表決
B.擱置
C.終止審議
D.廢除草案
【答案】D
【解析】我國對法律草案的審議,一般經過兩個階段: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包括對法律草案的修改和補充;②立法機關全體會議的審議。法律草案審議的結果有以下三種:①提付表決;②擱置;③終止審議。
12整個立法過程中,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
A.提出法律案
B.審議法律草案
C.表決和通過法律草案
D.公布法律
【答案】C
【解析】我國的立法程序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①提出法律案;②審議法律草案;③表決和通過法律草案;④公布法律。其中表決和通過法律草案是指立法機關對法律草案作出的贊成或者不贊成的決定。這個階段是整個立法過程的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
13社會主義法實施的主要方式是指( )。
A.法的適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執行
D.法的制定
【答案】B
【解析】法的實施主要有兩種方式:①法的遵守;②法的適用。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由于法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因而能為大多數人自覺遵守。所以,法的遵守是社會主義法實施的主要方式。
14社會主義法的適用的特點不包括( )。
A.適用法律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B.適用法律必須嚴格地根據法定職權并按法定程序進行
C.適用法律一般表現為直接憑借國家的強制力保證法律的實施
D.適用法律時通常是以制作法律文書的形式實現
【答案】A
【解析】社會主義法的適用有以下特點:①適用法律的主體是國家專門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國家的名義把法律規范應用于具體案件的一種專門活動;②適用法律必須嚴格地根據法定職權并按法定程序進行;③適用法律一般表現為直接憑借國家的強制力保證法律的實施;④適用法律時通常是以制作法律文書的形式實現;⑤國家專門機關的公職人員適用法律的目的,是完成其承擔的職務,因此,其他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干涉和阻撓。
15《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適用于( )。
A.全國
B.香港特別行政區
C.澳門特別行政區
D.兩個特區均可適用
【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的法律,適用于全國。
16關于我國法律對人的適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內一律適用我國法律,在我國領域以外原則上也適用我國法律
B.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人或無國籍的人,除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人有違犯我國法律的行為,對其責任的追究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外,也都適用我國法律
C.我國公民在外國侵犯我國或我國公民利益,我國有權要求適用我國法律
D.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內一律適用我國法律,而在我國領域外一律不適用我國法律
【答案】D
【解析】法對人的效力是指法對哪些人有約束力。根據主權原則,我國法律對人的適用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屬人原則: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內一律適用我國法律,在我國領域以外原則上也適用我國法律;②屬地原則: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人或無國籍的人,除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人有違反我國法律的行為,對其責任的追究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外,也都適用我國法律;③保護原則:我國公民在外國侵犯我國或我國公民利益,我國有權要求適用我國法律。
17法律終止生效是法律時間效力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以默示廢止方式終止法律生效時,一般應當選擇的原則是( )。
A.特別法優于一般法
B.國際法優于國內法
C.后法優于前法
D.法律優于行政法規
【答案】C
【解析】以新法代替舊法,新法生效之日也就是舊法失效之時。這是我國法律生效時間的一種情況。法的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出現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18從違法行為的構成要素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違法的關鍵因素是( )。
A.該行為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違法
B.該行為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
C.該行為由具有責任能力的主體做出
D.該行為侵犯了法律所保護的某種社會關系和社會利益
【答案】A
【解析】違法的構成要件有:①違法必須是人們違反法律規定的一種行為,包括積極的作為和消極的不作為;②違法必須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必須是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的行為;③違法必須是行為者出于故意或過失,也就是行為人要有主觀方面的過錯,但有的違法行為沒有主觀方面的過錯;④違法的主體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主體條件,包括自然人和組織。在這些構成要件中,違反法律即在法律上被確定為違法是前提和基礎,其他要件都是基于這一要件而存在的。如果不滿足這一要件,違法行為就不成其為“違法”行為。因此該行為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違法是判斷某一行為是否違法的關鍵因素。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根據《立法法》,立法程序的主要步驟有( )。[2010年真題]
A.提出法律案
B.審議法律草案
C.表決和通過法律草案
D.公布法律
E.解釋法律
【答案】ABCD
【解析】根據《立法法》第十四條至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創制法律的程序,立法可分為如下四個步驟:①提出法律案;②審議法律草案;③表決和通過法律草案;④公布法律。
2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的有( )。[2006年真題]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B.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
C.國務院
D.2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
E.中央軍事委員會
【答案】ABCE
【解析】《立法法》第十四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3按照違法行為的具體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違法可分為( )。[2006年真題]
A.單位違法
B.刑事違法
C.民事違法
D.個人違法
E.行政違法
【答案】BCE
【解析】違法分類是最基礎的知識點。根據違法行為的具體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違法可分為刑事違法、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
4立法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所包括的內容有( )。
A.制定法
B.認可法
C.補充法
D.修改法
E.解釋法
【答案】ABCD
【解析】立法是制定、認可和變動法的活動。立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直接產生法和變動法的活動。立法作為產生和變動法的活動,它是系統工程,包括制定法、認可法、修改法、補充法、廢止法等一系列活動。
5我國的立法程序包括( )。
A.法律議案的提出
B.法律議案的審議
C.法律議案的表決
D.法律的公布
E.法律的實施
【答案】ABCD
【解析】立法程序也就是法律制定程序,是指有法律制定權的國家機關在制定、修改、補充或廢止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步驟和方法。我國的立法大致分為法律議案的提出、法律議案的審議、法律議案的表決和法律的公布四個階段。
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權限包括( )。
A.修改憲法
B.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
C.改變或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D.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E.改變或者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答案】ABCD
【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有:①行使國家立法權。即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的基本法律。②監督《憲法》的實施。③選舉、決定和罷免國家機關領導人。④決定國家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如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準國家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大常委會不適當的決定等。⑤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7在我國,法律由( )。
A.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的決定公布
B.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公布
C.國家主席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公布
D.國家主席以命令的形式公布
E.國家主席根據國務院的決定公布
【答案】ABD
【解析】在我國,法律的公布是由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以命令的形式公布。國務院有權制定行政法規,但無權制定法律。
8關于守法的表述,不能夠成立的是( )。
A.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也是守法的主體,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權的除外
B.在我國境內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權的人也應當遵守我國的法律
C.在我國,守法的范圍是指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規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規范性法律文件
D.在我國,守法是指專門履行法律義務
E.為了不受法律制裁而不違法的狀態是守法的最低狀態
【答案】ACD
【解析】在我國境內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權的人也應當遵守我國的法律,只不過其責任的追究應當按照外交途徑解決。守法的范圍也包括法定機關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非規范性法律文件,比如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書。守法既包括履行法律義務,也包括行使法律權利。
9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
A.法律規范對其生效以前的行為是否有約束力
B.法律規范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是否有約束力
C.法律規范在國家領土范圍以內是否有約束力
D.法律規范對外國公民是否有約束力
E.法律對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為是否具有約束力
【答案】AB
【解析】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它是指在新法生效之后,對它生效以前所發生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有無追溯力。如果適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
10法律制裁可以分為( )。
A.民事制裁
B.紀律制裁
C.刑事制裁
D.人身制裁
E.行政制裁
【答案】ACE
【解析】法律制裁是指國家機關對違法者依其其所應負的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法律制裁可分為司法制裁和行政制裁。司法制裁包括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經濟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罰、行政處分、經濟處罰和勞動教養。
11法律責任的特點包括( )。
A.法律責任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
B.法律責任意味著承擔法律后果
C.法律責任存在前因與后果的邏輯關系
D.法律責任的追究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
E.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同時出現
【答案】ABCD
【解析】法律責任是指實施違法行為的人所應承擔的帶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其特點在于:①法律責任首先表現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②法律責任還表現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后果,法律責任方式是由法律規定的,它通常有兩種,即補償與制裁;③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后果的邏輯關系,其中破壞性責任關系是前因,追究責任或承受制裁是后果;④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12關于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法律責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B.法律制裁是法律責任的結果和體現
C.有法律責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
D.法律責任是法律制裁的后果和體現
E.沒有法律制裁就沒有法律責任
【答案】ABC
【解析】法律制裁的方式與法律責任的性質相適應,最終取決于違法行為的性質及其社會危害性的大小。法律責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之一,法律責任并非一定導致法律制裁。
13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進行補充或修改時,所應遵循的要求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
B.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
C.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D.可以進行整體修改
E.不得同該法律的具體原則相抵觸
【答案】ABC
【解析】《立法法》第七條第三款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14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的是( )。
A.國家主權的事項
B.特別行政區制度
C.有關犯罪和刑罰
D.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
E.民事具體制度
【答案】ABCD
【解析】《立法法》第八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①國家主權的事項;②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④犯罪和刑罰;⑤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⑥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⑦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征用;⑧民事基本制度;⑨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⑩訴訟和仲裁制度;?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15有權提議修改憲法的主體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
C.三個以上的代表團
D.國家主席
E.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
【答案】AE
【解析】《憲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16我國法律生效時間有( )。
A.法律從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B.法律在法律文件中規定實施和生效時間
C.法律生效時間該法律本身沒有規定,而在發布法律命令中宣布
D.法律永遠不生效
E.法律生效時間該法律本身沒有規定,在發布法律命令中也沒有宣布
【答案】ABC
【解析】我國法律生效時間有以下幾種情況:①有的法律從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②有的法律在法律文件中規定實施和生效時間;③有的法律生效時間該法律本身沒有規定,而在發布法律命令中宣布。
- 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高效應試版
- 高級物流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考點難點歸納及預測試卷
- 2020年上海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熱題庫(二級)
- 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熱題庫(三級)
- 新駕考:學車考證一本通(2022版)
- 2019年統計師《統計工作實務(中級)》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遼寧導游基礎知識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重慶導游基礎知識
- 二級建造師考試指南: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
- 學車考證全程圖解
- 2019年國際貨運代理《國際貨運代理理論與實務》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19年經濟師《運輸經濟(公路)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2017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通關秘籍·相關法律知識
- 新三板掛牌公司董秘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含重點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