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591字
- 2021-06-11 17:49:41
3.2 課后習題詳解
1什么是感覺?感覺在人類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義?
答:(1)感覺是人腦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具有直接性的特點。感覺可以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
(2)感覺雖然很簡單,但卻很重要,它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感覺提供了內外環境的信息。通過感覺,能夠了解事物的各種屬性,認識自己機體的各種狀態,因而有可能實現自我調節。沒有感覺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據自己機體的狀態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②感覺保證了機體與環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須和環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信息超載或不足,都會破壞信息的平衡,給機體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感覺剝奪”的實驗表明沒有感覺提供的外界信息,人就不能正常地生存。
③感覺是一切較高級、較復雜的心理現象的基礎,是人的全部心理現象的基礎。人的知覺、記憶、思維等復雜的認識活動,必須借助于感覺提供的原始資料。人的情緒體驗,也必須依靠人對環境和身體內部狀態的感覺。因此,沒有感覺,一切較復雜、較高級的心理現象就無從產生。
2試分析感覺閾限與感受性的相互關系。
答:(1)絕對感覺閾限與絕對感受性的關系
絕對感覺閾限是指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絕對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覺察這種微弱刺激的能力。絕對感受性可以用絕對感覺閾限來衡量。絕對感覺閾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絕對感覺閾限越小,則感受性越大。因此,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在數值上成反比例。
(2)差別感覺閾限與差別感受性的關系
差別閾限或最小可覺差是指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差別感受性是指對這一最小差異量的感覺能力。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限在數值上也成反比例。差別閾限越少,差別感受性就越大。
3什么是神經特殊能量學說?如何評價它?
答:(1)神經特殊能量學說的含義
神經特殊能量學說由19世紀德國著名生理學家繆勒提出。認為每種感覺神經只能產生一種感覺,而不能產生另外的感覺,如視神經受到刺激產生視覺、聽神經受到刺激產生聽覺等。感官的性質不同,感覺神經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覺也是不同的。感覺不決定于刺激的性質,而決定于感覺神經的性質。人們直接感覺的東西,不是外界的物體,而是自己的神經,即神經的某種特殊狀態。
(2)對神經特殊能量學說的評價
①不合理之處:否定了感覺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否認了人的感覺依賴于外物的性質,在認識論上是錯誤的。
②合理之處:大腦直接加工的材料是神經沖動;承認感覺器官形成感覺的作用;各種感覺神經有自己的性質。
4什么叫信號檢測論?它對研究人的感受性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信號檢測論是一種數學方法,用來評價個體的感受性和他的反應標準對信號檢測做出的不同貢獻。根據信號有無和觀察者的反應,信號檢測論將被試的反應分為四種:擊中(被試正確報告了信號的出現)、漏報(有信號,但被試沒有報告,反應標準較高)、虛報(沒有信號,被試卻報告有信號,反應標準較低)和正確拒絕(沒有信號,被試報告沒有)。信號檢測理論對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絕對閾限和差別閾限有重要的意義。
5什么叫色覺的對立過程理論,它和傳統的三色理論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答:(1)色覺的對立過程理論的含義
黑林提出了四色說,這是對立過程理論的前身。黑林認為,視網膜存在著三對視素:黑-白視素,紅-綠視素,黃-藍視素。它們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現為對抗的過程,黑林稱之為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
(2)色覺的對立過程理論與傳統三色理論的聯系
兩個理論都得到一些實驗結果的支持,分別解釋了一些視覺現象。在視網膜上存在的三種錐體細胞,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在網膜水平上,色覺是按三色理論提供的原理產生的。而在視覺系統更高級的水平上,存在著功能對立的細胞,顏色的信息加工表現為對立的過程。
(3)色覺的對立過程理論與傳統三色理論的區別
①兩者的生理基礎不同。三色說認為,視覺的生理基礎是人的視網膜中的三種不同的感受器,它們具有能感受紅色、綠色和藍色的色素。對立過程理論認為,視覺的生理基礎是視網膜存在的三對視素:黑-白視素,紅-綠視素,黃-藍視素。
②兩者的顏色感受過程不同。三色說認為,每種感受器只對光譜的一個特殊成分敏感。當它們分別受到不同波長的光刺激時,將引起不同程度的興奮,產生不同的顏色經驗。對立過程理論認為,在光刺激的作用下,三對視素表現為對抗的過程,這被稱為同化和異化。
③兩者可以解釋的現象不同。三色說可以解釋顏色經驗的產生,但是不能解釋紅綠色盲。和三色說相比,對立過程理論更好地解釋了色的對比、后象和色盲現象。
6試說明暗適應與明適應的特點及機制,了解視覺適應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1)暗適應與明適應的特點與機制
①暗適應的特點與機制
暗適應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處轉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提高的時間過程。
a.機制:這主要是因在暗處視紫紅質的合成大于分解,視桿細胞內視紫紅質含量逐漸增高,對光的敏感性逐漸增強所致。
b.特點:整個暗適應持續大約30分鐘~40分鐘,以后感受性將不再繼續提高。
②明適應的特點與機制
明適應與暗適應相反,是指照明開始或由暗處轉入亮處時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時間過程。
a.機制:這主要是在亮處視紫紅質的分解大于合成,視桿細胞內視紫紅質含量迅速降低,對光的敏感性逐漸恢復正常所致。
b.特點:明適應進行很快,時間很短暫。在一秒鐘的時間內,由明適應引起的閾限值上升,就已很明顯。在5分鐘左右,明適應將全部完成。
(2)了解視覺適應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了解視覺適應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人們利用視覺適應的規律可以提高視覺的效果,避免在異常情況下光線對眼睛的破壞作用。例如,由于塌方在礦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在搶救出來時要注意保護他們的眼睛。這是因為他們在黑暗中長時間停留,強烈的地面日光會使他們的眼睛灼傷。又如,值夜勤的飛行員和消防隊員,在值勤以前,最好帶上紅色眼鏡在室內燈光下活動。由于紅光不能漂白棒體細胞的視色素,因而在他們接受緊急任務時,可以加快眼睛的暗適應過程。
7用視覺掩蔽說明視覺中的時間因素。
答:在某種時間條件下,當一個閃光出現在另一個閃光之后,這個閃光能影響到對前一個閃光的覺察,這種效應稱為視覺掩蔽。在研究光的掩蔽效應時,目標物或者出現在掩蔽光之前,或者同時出現,或者出現在掩蔽光之后。在這些條件下,對目標的覺察都明顯受到掩蔽光的影響。這正說明了視覺中的時間因素,即視覺的結果是受到呈現刺激時間因素的影響的。
8試說明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答:音調是一種心理特性。頻率是一種物理特性。兩者的變化不完全對應。在1000Hz以上,頻率與音調的關系幾乎是線性的,音調的上升低于頻率的上升;在1000Hz以下,頻率與音調的關系不是線性的,音調的變化快于頻率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9簡要評述聽覺的頻率理論和位置理論。
答:(1)聽覺的頻率理論
①理論內容
該理論由物理學家羅·費爾提出。這種理論認為,內耳的基底膜是和鐙骨按相同頻率運動的。
②評價
振動的數量與聲音的原有頻率相適應。但頻率理論難以解釋人耳對聲音頻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運動。這是和人耳能夠接受超過1000Hz以上的聲音是不相符合的。
(2)聽覺的位置理論
①理論內容
a.由于基底膜的橫纖維長短不同,靠近蝸底較窄,靠近蝸頂較寬,因而能夠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產生共鳴。聲音刺激的頻率高,短纖維發生共鳴,做出反應;聲音刺激的頻率低,長纖維發生共鳴,做出反應。
b.人耳基底膜約有24000條橫纖維,它們分別反應不同頻率的聲音。
c.基底膜的振動引起聽覺細胞的興奮,因而產生高低不同的音調。
②評價
共鳴理論主要根據基底膜的橫纖維具有不同的長短,因而能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發生共鳴。但人們以后發現,這種根據并不充分。橫纖維的長短與頻率的高低之間并不對應。
10膚覺在人類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刺激作用于皮膚引起各種各樣的感覺,稱為膚覺,其在人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
(1)膚覺對人類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義。人們對事物的空間特性的認識和觸覺分不開。人的觸覺不僅能夠認識物體的軟、硬、粗、細、輕重等特性,而且它和視覺與其他感覺的聯合,還能認識物體的大小和形狀。
(2)在視覺、聽覺損傷的情況下,膚覺起著重要的補償作用。盲人用手指認字、聾人靠振動覺欣賞音樂,都利用了膚覺來補償視覺和聽覺的缺陷。
(3)膚覺對維持機體與環境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們喪失痛覺和溫覺、冷覺,就不能回避各種傷害人體的危險,也不能實現對體溫的調節。
11溫度對味覺感受性有什么影響?
答:溫度對味覺感受性和感覺閾限有明顯的影響。
(1)當溫度從17℃逐步上升時,對甜味的感覺閾限逐漸下降,溫度超過36℃~37℃,感受閾限又開始回升。因此,在37℃時,對甜味容易覺察。
(2)食鹽在37℃時的閾限低,隨著溫度上升(可嘗試的溫度上限為42℃),對咸味的感覺閾限直線上升。奎寧在17℃時感覺閾限最低,以后隨溫度上升而迅速提高,在42℃左右時,它的閾限和對食鹽的感覺閾限差不多。
- 顧建光《現代公共管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考博英語全國重點院校真題詳解
- 中山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
- 馮慶華《漢英翻譯基礎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多恩布什《宏觀經濟學》(第12版)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642教育學(B)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王炳照《簡明中國教育史》(第4版)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建筑學(含建筑物理、建筑設計、建筑構造)考研題庫【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910法學綜合二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765公共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6年MBA/MPA/MPAcc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高分指南·MPAcc會計學(第5版)
- 趙相林《國際私法》(第3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7小時高清視頻】
- 胡文龍《新聞評論教程》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