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2 重難點解讀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一、貨幣的概念和職能

1概念

貨幣是一種高流動性(容易地用于交換)的資產存量。

2貨幣的職能

(1)價值儲藏手段

(2)計價單位

(3)交換媒介(流動性)

3貨幣的類型

貨幣可以分為法定貨幣和商品貨幣。

法定貨幣是指沒有內在價值的貨幣,它是由政府規定或者法令確定為貨幣;商品貨幣是指即使不作為貨幣本來也有用從而有價值的貨幣。由于采用法定貨幣的便利性以及政府的介入,從而貨幣由商品貨幣演變到法定貨幣。

4貨幣層次的劃分

關于貨幣供應量的層次劃分并無定論,但根據資產的流動性來劃分貨幣供應量層次,已為大多數國家政府所接受,各國政府對貨幣供應量的監控重點已逐漸由M1轉向M2或更高層次的范圍。

(1)M0=流通中的現金

(2)M1=M0+銀行體系的活期存款

(3)M2=M1+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3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103.6萬億元,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31.3萬億元,流通中貨幣M0余額為5.5萬億元。

5貨幣供應量的控制

中央銀行是法定貨幣的供給者,可以通過貨幣政策來調整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法定準備金率以及再貼現率這三種貨幣政策工具來控制貨幣供給。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中,中央銀行一般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控制貨幣供給,即中央銀行買賣政府債券。當中央銀行想增加貨幣供給時,它向公眾購買政府債券;當中央銀行想減少貨幣供給時,則向公眾出售政府債券。

二、貨幣數量論

貨幣數量論中的貨幣是指一種為公眾普遍接受用來作為商品、服務和其他有價值的資產的支付手段和債務的清償手段的東西。這里定義的貨幣即狹義的貨幣M1,包括現金(含硬幣)和銀行活期存款。

1數量方程式

數量方程式最初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費雪1911年在其《貨幣的購買力》一書中提出來的,為:

貨幣×貨幣流通速度=價格×交易量

即:

M×V=P×T

其中,M是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或貨幣供給量;V是交易的貨幣流通速度——在一定時期單位貨幣周轉的次數;P是價格總水平或交易的平均價格;T是一定時期(如一年)的交易量或用貨幣進行物品或服務交易的次數(交易次數)。式中,PT表示一定時期的交易的總價值,MV表示一定時期用于交易所需要的貨幣量。

由于交易次數T難以衡量,所以傾向于用經濟中的總產出(或實際的國民收入)Y來替代交易次數T,數量方程變為:

MV=PY

式中,V被稱作貨幣的收入流通速度,衡量在一定時期單位貨幣進入個人收入的次數。從分析方法上看,交易與數量方程式試圖在貨幣供應量與價格總水平之間建立一種數量關系。

2貨幣需求函數

通常將決定和影響貨幣需求的各種因素作為自變量,而將貨幣需求本身作為因變量。

在這里要用到實際貨幣余額,即M/P,是根據貨幣可以購買的物品與勞務量來表示的貨幣量,實際貨幣余額衡量了貨幣存量的購買力。

貨幣需求函數:(M/P)d=kY。

注:參數k是不變的,它說明在收入每一美元時,人們想要持有的貨幣是多少。

貨幣供給:M/P。

貨幣市場均衡時有供給=需求:M/P=kY,變換得M×1/k=P×Y,令V=1/k得數量方程式:

M×V=P×Y

3貨幣數量論

(1)貨幣數量論重要假定

在古典經濟學體系中,貨幣數量論的功能之一是用貨幣數量的變化來解釋價格總水平的變動。

貨幣數量論的一個重要假定是:貨幣流通速度不變。貨幣流通速度的大小由一個社會的支付習慣、制度、結構等因素決定,這些因素包括:經濟單位收入和支出的頻率,收入和支出的規律性,既有貨幣交換或物物交換的收入和支出的比重。

(2)貨幣、價格和通貨膨脹

由數量方程式:M×V=P×Y

這個方程式說明:

V變化的百分數+M變化的百分數=Y變化的百分數+P變化的百分數

由于在古典體系中,V和Y被認為是既定的或不變的,所以V變化的百分數和Y變化的百分數均為零,于是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決定了通貨膨脹率,但不影響實際產出水平。

弗里德曼說道:“通貨膨脹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4鑄幣稅

政府收入的三個來源:

(1)通過稅收

(2)通過出售政府債券

(3)發行貨幣

金銀幣鑄造稅是指政府通過創造貨幣而籌集到的收入,又稱“通貨膨脹稅”。隨著物價水平的上升,貨幣持有者的貨幣將不斷的貶值,從而使其不值錢,就像是征收了一種稅一樣。

上述三種方法的本質是一樣的,最終都由國民來承擔。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三、通貨膨脹與利率

1名義利率i與實際利率r

(1)名義利率i是中央銀行或其他提供資金借貸的機構所公布的未調整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

(2)實際利率r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后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2費雪效應與費雪方程

1+r=(1+i)/(1+π)

當r和π相對較小時,上述公式可簡化得:

i=r+π

此即為費雪方程。名義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名義利率水平與通貨膨脹率同向變化)稱為費雪效應。

3兩種實際利率:事前的與事后的

事前實際利率:當進行貸款時預期的實際利率;名義利率減預期的通貨膨脹。

事后實際利率:實際實現的實際利率;名義利率減實際通貨膨脹。

名義利率不能根據實際通貨膨脹率調整,因為當確定名義利率時實際通貨膨脹是未知的,名義利率只能根據預期的通貨膨脹調整,因此,費雪效應可以寫為:

i=r+Eπ

即名義利率與預期通貨膨脹率的變動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四、名義利率與貨幣需求

1加入名義利率的貨幣需求函數

前面提到的貨幣需求函數認為實際貨幣余額的需求與收入同比例,現在把名義利率看作是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因此,貨幣需求函數可以改為:

(M/P)d=L(i,Y)

貨幣需求函數既取決于收入水平又取決于名義利率。

注:在貨幣需求函數中,收入水平Y越高,實際貨幣余額需求越大。名義利率i越高,實際貨幣余額需求越低。

2貨幣、價格與利率的關系

圖4-1 貨幣、價格和利率之間的聯系

如圖4-1所示,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共同決定均衡的物價水平;物價水平的變動是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率又通過費雪效應影響名義利率,名義利率又反過來影響貨幣需求,再影響物價水平。因此物價水平受貨幣供給與需求影響,又受通過通貨膨脹率影響的名義利率影響貨幣需求,從而影響物價水平。

例:媒體常說食品(或任何個別商品)的價格上漲是通貨膨脹的原因。試用貨幣供給與需求決定物價水平的理論,來評論前述結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11研)

答:(1)對名義貨幣的總需求由如下式子表示:

Md=P·L(Y,i)

其中,P為物價水平,L(Y,i)為實際貨幣需求,它和國民收入Y同向變動,和利率水平i反向變動。

名義貨幣供給量Ms是一個給定的數量M,貨幣市場均衡的條件為名義貨幣供給量等于名義貨幣需求量,即:

Ms=Md=P·L(Y,i)

上式說明兩點:當給定了名義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需求量時,物價水平需要調整到一個水平,使得名義貨幣供給量等于名義貨幣需求量;當名義貨幣供給量增加而實際貨幣需求量不變時,物價水平必然上升。

因此,根據貨幣供給與需求決定物價水平的理論不難得到這樣一個結論: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由于貨幣供給量增加所致。這就是貨幣數量論的觀點。

(2)顯然媒體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它只看到了問題的表面現象而沒有觸及問題的實質。食品(或任何個別商品)的價格上漲只是通貨膨脹的一個表現形式而不是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真正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是貨幣供給量的增加。

3未來貨幣與現期價格

由貨幣需求函數和貨幣供給函數可以得到:

(M/P)d=L(r+Eπ,Y)

由此方程式可以看出:物價水平不僅取決于現在的貨幣供給,而且還取決于預期的未來貨幣供給。較高的預期未來貨幣增長會引起現在較高的物價水平。

五、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1關于通貨膨脹成本的兩種認識

普通人認為通貨膨脹是一個社會問題,但是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是很少的,至少對許多國家近年來所經歷的溫和通貨膨脹率而言是這樣。這些經濟學家的依據是根據索洛模型中的勞動購買力的增加來自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實際工資并不取決于政府發行多少貨幣。

2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

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主要有:

(1)皮鞋成本:通貨膨脹率高,使得名義利率提高,人們的實際貨幣余額需求量減少,需要更經常去銀行,不方便程度提高,也即皮鞋成本。

(2)菜單成本:是指價格調整的成本,高通貨膨脹使得企業經常的更換自己的報價,從而產生了成本。

(3)高的通貨膨脹改變了相對價格,從而引起資源配置中的微觀經濟無效率。

(4)許多稅規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從而改變了個人所得稅負擔(如資本收益的稅收處理)。

(5)物價水平經常變動會引起生活不便。

3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的成本

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的影響比穩定的、可預期的通貨膨脹的任何一種成本都更有害:它在人們中間任意再分配財富。具體如下:

(1)對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影響。一方面,如果通貨膨脹結果高于預期的,債務人獲益而債權人受損失。另一方面,如果通貨膨脹率結果低于預期的,債權人受益而債務人受損失。

(2)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還損害了靠固定養老金生活的人。當通貨膨脹率高于預期時,工人受到傷害,當通貨膨脹低于預期時,企業受到傷害。

(3)高通貨膨脹易引起多變的通貨膨脹。

(4)增強了不確定性,從而阻止了很多交易的發生。

4通貨膨脹的益處

溫和的通貨膨脹有利于勞動力市場的良好運轉。

5惡性通貨膨脹

惡性通貨膨脹一般被定義為:每月超過50%,每天超過1%的通貨膨脹。

(1)惡性通貨膨脹的成本

在惡性通貨膨脹之下,菜單成本變得更大。

在惡性通貨膨脹期間,相對價格不能正常反映資源真實的稀缺程度,不再是資源配置的信號。

惡性通貨膨脹極大地扭曲了稅制。由于征稅的時間間隔,在超速通貨膨脹之下政府的實際稅收收入將大幅度減少。

在惡性通貨膨脹之下生活明顯不方便。

出現替代性貨幣。

使經濟陷入低效率,甚至帶來經濟崩潰。

(2)惡性通貨膨脹的原因

大多數惡性通貨膨脹是從政府稅收收入不足以為其支出進行支付時開始的,一旦惡性通貨膨脹已經發生,財政問題會更加嚴重。由于稅收體制的扭曲,政府得到的實際稅收收入會大幅度減少,從而政府對金銀幣鑄造稅的依賴加強,從而引起更高的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的結束總是與財政改革一致的。

六、古典二分法

古典經濟學把經濟分為兩個部門——實際部門(real sector)和貨幣部門,這種研究思路后來被凱恩斯稱作“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

實際變量:用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包括數量變量,如實際GDP、資本存量,還包括相對價格變量,如實際工資、實際利率等,這些變量都是衡量一種實物的(而不是貨幣的)數量。

名義變量:用貨幣表示的變量。如名義GDP、物價水平、通貨膨脹率、貨幣工資等。

在古典經濟學宏觀體系中,貨幣部門和實際部門之間沒有內在聯系,貨幣部門的行為(如貨幣供應量變化)不會影響實際部門的活動水平或規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申扎县| 平江县| 贵港市| 太湖县| 嘉兴市| 兖州市| 宝鸡市| 康保县| 达尔| 乌恰县| 甘泉县| 绥宁县| 浏阳市| 瑞昌市| 广德县| 平泉县| 特克斯县| 津南区| 丘北县| 茂名市| 虹口区| 曲水县| 邮箱| 治县。| 寻甸| 偃师市| 太仆寺旗| 乳山市| 大埔区| 永嘉县| 庆城县| 讷河市| 清镇市| 元江| 商洛市| 建宁县| 卓尼县| 怀远县| 毕节市| 兰州市|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