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錦聚《政治經濟學》(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3字
- 2021-06-04 17:49:36
導論 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
0.1 復習筆記
一、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廣義上講,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中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的科學。
1.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1615年,法國重商主義代表人物A. de蒙克萊田出版了《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在該書中,他首先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表明了其所論述的經濟問題已經超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圍,涉及國家的經濟管理問題。
2.政治經濟學的發展
(1)真正的近代經濟科學,是在理論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的時候開始的。
(2)成理論體系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是由威廉·配第創始,亞當·斯密集大成,大衛·李嘉圖最后完成的。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古典政治經濟學作了根本的改造,主要表現在:
①第一次明確提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生產關系,創造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方法,并據此進行社會經濟分析。
②首創了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學說,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③建立了科學的剩余價值理論,發現了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和歷史趨勢。
④揭示了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必然性,并預見了未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的一些基本特征。
(4)列寧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創立了帝國主義理論和過渡時期的理論。
(5)斯大林繼承列寧的事業,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規律作了新的概括。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科學社會主義處于低潮。
(6)中國的偉大實踐大大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完善和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創新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關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馬克思曾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擺在面前的對象,首先是物質生產。”他也曾在《資本論》第1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1.生產是政治經濟學的出發點
(1)生產不僅涉及物質資料生產,也涉及在服務領域提供服務。
(2)生產不僅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涉及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
2.生產關系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政治經濟學以生產為對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產,而是研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關系。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既要研究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之間的相互關系,也要研究人們在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中的關系。
3.政治經濟學不只研究生產關系,還要研究生產力
(1)社會生產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這也是作為政治經濟學的出發點的生產所包含的兩方面內容。
(2)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但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這種矛盾有根本性區別。
三、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1哲學思維方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哲學思維方法。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也是科學的方法論。科學的抽象法就是這種科學方法論的運用。
(1)馬克思的抽象法包含相互聯系的兩個科學思維過程:
①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過程。
②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過程。
(2)在理解科學的抽象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①運用抽象力抽象出的最簡單的范疇必須符合所要說明的對象。
②經濟分析必須抓住占支配地位的生產關系。
2實證分析方法
實證分析試圖在不做出是好是壞的價值判斷的情況下分析經濟體系的行為和運行。它回答所分析的經濟對象“是什么”的問題。
3規范分析方法
規范分析考察經濟行為的后果,并且提出它們是好還是壞,以及這些結果是否可以變得更好的判斷。因此,規范分析包含有對所偏愛的行動路線的評判和規定,回答“應該是什么”的問題。
四、政治經濟學的任務
1政治經濟學的基本任務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生產方式及其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科學,任務是揭示經濟過程的本質聯系及其運動的客觀必然性,即揭示客觀的經濟規律。
(1)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客觀的必然聯系即經濟規律。
(2)經濟規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3)由經濟規律所依存的客觀經濟條件所決定,經濟規律有三個層次:
①第一層次是各個社會形態都共有的經濟規律,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
②第二層次是幾個社會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如存在于幾個社會的市場經濟規律,包括價值規律、市場競爭規律等。
③第三層次是某個社會形態所特有的規律,如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起作用的剩余價值規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起作用的按勞分配規律,等等。
2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屬性
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屬性,在不同歷史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要求。在舊社會,它是批判的武器;在新社會,它對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仍然有批判的作用,而更為重要的是它作為建設新社會的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屬性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服從于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富裕。這個屬性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3政治經濟學對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分析的任務
(1)借鑒
分析現代資本主義國家與先進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經濟形式和經濟組織,對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和借鑒,由此推動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力趕上甚至超過資本主義國家。
(2)競爭
分析現代資本主義經濟本身可以為社會主義最終在經濟競爭中戰勝資本主義提供對策性理論。
(3)信念
資本主義發展到現代階段,單靠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難以說明其為社會主義取代的必然性,需要用與時俱進的理論和方法來揭示其新的矛盾,從而在新的經濟條件下堅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信念,提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理論自信和理論自覺。
4政治經濟學對社會主義分析的任務
為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應該以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促進發展先進社會生產力、增加國民財富為目標。與此相適應,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和教學思路應有兩個轉變:①要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要由把政治經濟學理論作為教條轉向作為行動的指南。
五、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1對現代資本主義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一種認識社會的科學體系,它仍然可以為認識和研究現代資本主義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成為研究現代資本主義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
2對實踐中的社會主義的認識
目前我國所處的社會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當我們在實踐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的要求時,就不能教條地對待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預測的關于替代資本主義后的未來社會的規定,而應該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的現實條件來研究社會主義的規定性。
3尋求指導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經濟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商品、貨幣、價值規律、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的分析,適用于一切社會大生產條件下的市場經濟,對當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行動指南。
-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課后習題詳解
- 沈宗靈《法理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西方經濟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2020年考研政治紅寶書專家解析及復習思路
- 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633行政管理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匯編
-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第2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8小時高清視頻】
- 2020年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孫繼南《中國音樂通史簡編》(修訂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丁法章《當代新聞評論教程》(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國人民大學802經濟學綜合“精選考題訓練”名師精講【20小時高清視頻】
- 張成福《公共管理學》(修訂版)課后習題詳解
-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9版)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 中山大學801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2小時高清視頻】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李坤望《國際經濟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