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

2.1 復習筆記

一、集體性

(一)集體性的含義及表現

1.含義

民間文學的集體性指的是民間文學由某個民族、地域或歷史時期的廣大民眾共同創作、共同傳承而顯現出來的特性。

2.對照作家文學闡述民間文學的集體性

(1)作家文學是作家個體精神勞動的重要體現。民間文學則不然,它的創作活動(包括傳承中的再創作)是在一些群體中進行的。

(2)作家文學一旦定型,即不再受流傳時間的影響而發生變化。而民間文學作品則隨著流傳的時間變化而演變,流傳越長,作品受到加工、修改的機會就越多,附著于作品中的集體意識(代表某個民族、地域或時代)的文化積淀也就越厚重。

(3)與作家文學相比,民間文學的生活屬性,決定了它必然表達歷史的集體意識。

3.集體性表現

在創作與流傳方式上,民間文學的集體性表現主要有三種形態:

(1)集體情境中的集體創作

集體情境中的集體創作,在現代社會民族節日的廣大民眾即興對歌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在這種情境下,集體創作是在歌唱群體之間的互相激發、歌者與聽眾的雙向交流和配合中完成的。

(2)由個人創作出作品的雛形后,再由許多人添枝加葉,逐漸完善

民間文學在不斷地傳唱或講述的過程中,受到無數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這種加工、琢磨中,不但滲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藝術才能,也包括那些聽眾所反映的意見和情趣在內。

(3)個人創作,集體流傳

這類創作就其創作前期看,是由個人獨立完成的,但這里的“個人”是作為集體的代言人或民間藝術的集大成者的身份參與創作的,吸收了廣大民眾的創作思路與審美理解,所以這類創作具有集體性這一特性,而且表達的是集體觀念與生活情趣,很容易在集體中流傳,并在流傳中得到集體的認可。同時,人們在傳承中也對其進行加工、修改,從而不斷地豐富個人創作,成為集體意義鮮明的民間文學。

(二)集體性的形成與發展

1.形成

民間文學的集體性,形成于人類必須結成一定群體才能生存下來的原始社會。

2.發展

由于文字的產生和階級分化引起社會的大分化,出現了作家書面創作與民間口頭創作的分野。

二、口頭性

(一)口頭性的含義及表現

1.含義

廣大民眾用口頭語言進行文學創作,并在口頭傳統中將這些作品延續下來,由此形成民間文學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和口耳相傳的傳播手段。

2.表現

作家文學依賴書面媒介而存在。書面媒介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文字媒介,二是書寫、打印以及印刷系統的相關媒介。民間文學的創作、傳播與接受不需要文字作中介,更不需要造紙、印刷等技術媒介來傳播,廣大民眾直接用口頭語言進行創作,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和傳播。而且,這種創作活動訴諸于口頭媒介,包含著濃郁的情感因素。

(二)關于口頭程式理論

民間文學的口頭性在帕里一洛德的口頭程式理論和以理查德·鮑曼為代表的表演理論中得到了很好地討論。

1.口頭程式理論

口頭程式理論以史詩為對象,細致討論了口頭傳唱史詩的規律,認為口頭程式對于史詩創作和傳承具有突出價值,口頭程式奠定了口頭傳統的基礎。

2.表演理論

表演理論受益于口頭程式理論,它將所有口頭敘事活動都視為一種旨在交流的表演,這些口頭敘事,除了口頭語言所講述的內容外,它所發生的整個生活情境都是表演情境,都是口頭敘事活動的基本內容,口頭敘事的時間、地點、參與者、講述過程以及相關的演述方式,都構成了民間文學作品的口頭性。

3.保存

民間文學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記錄,書面保存。

4.廣大民眾與口頭文藝的不解之緣

一方面,他們將口頭語言藝術運用到極為純熟的程度;另一方面,口頭語言藝術也造就了他們特殊的藝術審美趣味。

三、變異性

(一)變異性的含義及表現

1.含義

民間文學是活的語言藝術,它保存在人們的記憶里,流傳在人們的口耳間,永遠沒有定稿。縱然有時被整理出版或發表,也非最終定稿,不過處于暫時的穩定狀態,一旦回到民間,又繼續處于變化狀態。民間文學的這種不斷變化的特征叫變異性。

2.表現

(1)大量地、經常地表現在作品的語言變化上。

(2)也表現在作品的內容、情節、主題、形象、結構等要素的變化上。

3.變異幅度

民間文學作品的變異幅度視具體情況而異。一般來說,較嚴肅的體裁,如遠古神話、各民族的史詩、族源傳說等,要求忠實于世代相傳的原始面貌,變異幅度較小;一些短小的韻文歌謠,也因具有節奏、音律和固定的框架而穩定性較強,變異較小;一些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的散文敘事作品,則因允許即興創作、靈活創編而變異幅度較大。

(二)變異性的形成及其對民間文學的影響

1.促使變異的因素

(1)民間文學的變異性特征是由集體性、口頭性特征所帶來的。因為口傳心授,靠記憶保存,又要在集體流傳中不斷受到人們的加工改造,所以變異在所難免。傳承者心理機制的差異是民間文學變異的內在因素。

(2)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革、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差異,是促使變異的外在因素。

2.變異性對民間文學發展的影響

(1)積極影響:顯示了民間文學不斷變化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使作品與人民的生活一道發展,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在不斷變化中吸收養分、日臻完善,獲得充沛的生命力;

(2)消極影響:可能由于遺忘和誤傳而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變得殘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造成對民間文學的損害。

四、傳承性

(一)傳承性的含義及表現

1.含義

傳承性,又稱“傳統性”,是指民間文學作品的相對穩定的特征。在發展過程中,民間文學一方面在不斷變化,另一方面又存在著一系列相對穩定的因素,這些相對穩定的因素經千百萬民眾世代傳襲下來,逐漸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傳統,這一特征即為民間文學的傳承性。

2.表現

(1)內容上:頌揚民族始祖和創世英雄的創業功勛,贊美勞動人民樸實善良的美德,宣揚勤勞致富的幸福觀,歌頌忠貞不渝的愛情,這些都是民間文學經世不衰的主題。

(2)藝術形式上:民間文學在藝術形式上代代相襲的表現異常豐富。散文體作品故事結構完整,有頭有尾,按順序展開,模式化、類型化結構十分普遍,韻文體作品多有固定的調式,以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歌體形式。

(3)作品傳承上:比興、夸張、諧音、重章疊句等表現手法從古到今沿用不衰,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二)傳承性的形成與傳承人的作用

1.形成

傳承性的形成受集體性、口頭性制約。因為是集體的創作,就必然要求民間文學作品在內容上反映廣大民眾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適合廣大民眾的藝術趣味。又因為民間文學屬口頭創作,因此往往只能就眼前景、身旁事引發感慨,即興編創。于是,適宜于口頭創作的種種格式、套路就應運而生,且日積月累,表達程式和傳播手段都獲得了豐富的積累。

2.傳承人

(1)定義

傳承人,可分為群體傳承人和個體傳承人兩類。廣義而講,長期直接參與民間文學的創作傳播活動的人們都屬于群體傳承人范疇。個體傳承人,即通常所說的職業和半職業民間藝人。

(2)個體傳承人的共同特征

他們都是民間文學的傳承活動中嶄露頭角的佼佼者;

個人身世不凡,社會閱歷豐富,有牢固的群眾基礎;

有固定的傳承淵源。

這種固定的傳承淵源主要表現為三種形態:

a.親緣傳承:即傳承人的特長和技藝源于有親緣關系(直系或旁系)的家庭成員,一代一代繼承下來。

b.地緣傳承:傳承人的特長和技藝源于其所生活的特定地域。從當地傳統文化氛圍和自己周圍民間藝人的講唱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自然獲得傳承。

c.業緣傳承:在自己所從事的某種行業的活動中接受民間文學傳承。民間戲曲、說唱藝人的收徒傳藝即如此。

形成了獨特的傳承風格。杰出的傳承人,在傳承民間文學總體風格的基礎上,也顯示出傳承者自己在傳承活動中的主體意識和藝術創造。

(3)個體傳承人對民間文學的作用

個體傳承人是傳承群體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良好的傳承素質,在傳承活動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個體傳承人對前輩作品的大容量貯存,準確地傳遞、承接,使得大量優秀的民間文學作品不至于在時間的長河中自然湮沒,失傳于世。

個體傳承人對民間文學的貢獻,最重要的還體現為他們在傳承過程中主觀創造性的發揮上。他們一方面遵循著傳統作品中的既成套路,另一方面又按照各自的審美理想和藝術特長對原作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

推薦閱讀
  1.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中醫基礎理論考點歸納與歷年真題詳解
  2. 全國名校外國語學院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第4版)
  3. 孟昭蘭《普通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4. 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5.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5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6.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437社會工作實務[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7. 周三多《管理學》(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吉登斯《社會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9. 陳志華《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4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0. 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1. 朱瀅《實驗心理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2.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理論與外國文學史(含比較文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6小時高清視頻】
  13. 陳力《醫學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4. 丁淦林《中國新聞事業史》(修訂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626毛澤東思想和中特理論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怀集县| 郁南县| 澳门| 锡林郭勒盟| 宁阳县| 木里| 玉田县| 华容县| 澄迈县| 屏东市| 拉萨市| 旬阳县| 晋中市| 盐津县| 东兴市| 呼伦贝尔市| 葫芦岛市| 河北区| 昌江| 宜黄县| 加查县| 盐津县| 靖宇县| 鄄城县| 广宗县| 伊金霍洛旗| 鄢陵县| 广丰县| 石泉县| 富源县| 龙井市| 衡南县| 常州市| 濮阳市| 高台县| 崇州市| 新津县| 古田县| 城步|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