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

5.1 復習筆記

一、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基本屬性

(一)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性

1.社會主義的特點

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性是它的最一般的社會屬性。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它從根本性質上不同于過去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1)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2)建立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逐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在政治制度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5)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

2.我國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性質和主要特征

(1)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國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指導思想;

(2)堅持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3)維護和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二)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特點

1.主導性

(1)在我國社會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導方面,規定了我國社會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也正是這些最基本的因素,決定和制約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發展。

(2)在社會主義時期各種不同層次的文學活動中,社會主義的文學活動居于主導地位。其主要特征有:

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性;

無產階級的階級性、黨性與人民性、民族性、人性的高度統一;

共產主義的理想性與藝術的真實性、典型性、獨創性的統一;

革命的思想內容與民族形式的統一;

深刻的哲理性與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的統一。

2.層次性

(1)由于社會生活本身具有主導性和層次性,這就決定了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文學活動,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具體的社會屬性,也可以而且應該是多層次的。

(2)從不同的視角和側面認識社會主義時期活動的層次性

從文學活動與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關系看,有基本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的文學活動,有益無害的文學活動,有害的文學活動。對于有害的文學活動,理所當然應該加以排斥。

從政治思想性質看,有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黨性的文學活動;有某種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文學活動;有不同色調的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的文學活動;有并無明顯政治傾向性的、以寫山水花鳥為主的文學活動;有時也可能有政治反動的文學活動,對后者要毫不動搖地加以反對、批判和禁止。

從審美價值和藝術性看,自然也有高低、粗細、文野的不同層次。

3.多樣性

在社會主義時期各種不同層次的文學活動中,社會主義的文學活動居于主導地位。

(1)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性

它能以巨大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成為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貴食糧。其主要特征有:

無產階級的階級性、黨性與人民性、民族性、人性的高度統一;

共產主義的理想性與藝術的真實性、典型性、獨創性的統一;

革命的思想內容與民族形式的統一;

深刻的哲理性與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的統一。

(2)社會主義文學活動的主導地位并不排斥其他那些有益無害的文學活動。

(3)人民的社會生活無限廣闊、浩瀚、豐富多樣,人民的審美需要也是多方面的。

(4)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絕不應是單調劃一的,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而應是主導性、層次性和多樣性的統一。

二、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價值取向

(一)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主要價值取向

1.滿足最廣泛的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

2.文學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是社會主義時期一切文學活動發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會主義時期一切文學活動的價值觀的本質體現。

3.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主要是通過滿足人民的審美需要而實現的,即通過藝術作品的審美感染力量,去影響人們的情感和心靈,進而影響社會生活。

4.文學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要,就應努力創造各種各樣的、有血有肉的、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尤其應大力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

(二)高雅文藝與通俗文藝

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要,自然要有一個發展過程。這是一個雅與俗(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雙向運動的發展過程。

1.雅與俗的關系

文學藝術的雅與俗的界限僅是相對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隨著時間的流變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通俗文藝往往趨新追奇,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較強的商業性和娛樂性,有的也不免摻雜一些低級、庸俗、色情等不健康的成分。

(2)從文學史上講,雅與俗也不是絕對的,而是可以相互轉化。

2.“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提出

在文學藝術領域,雅與俗同毛澤東提出的“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提高文藝與普及文藝,具有同一層面的含義。

3.衡量雅與俗的標準

衡量雅與俗、提高與普及文藝作品價值高低的標準,要看它是否滿足人民群眾的日益增長的審美需要,是否為人民群眾所賞識。

(三)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價值追求

1.社會主義文學藝術是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譜寫真、善、美的時代華章,增強社會主義文藝的感染力、吸引力、親和力與凝聚力。

2.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對真、善、美追求是有機統一的。

3.文學作品既要表現社會生活的光明面,把生活中的那些高尚的、美好的東西發掘出來,贊美它、歌頌它,振奮人民的精神,培養和提高人民的審美情操;同時又要以藝術家的真誠和勇氣,面對現實生活的矛盾,敢于暴露那些違背人民利益的丑陋和黑暗面,敢于抵制一切落后、腐朽和有害的東西,無情地嘲諷和鞭撻假、惡、丑。

(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1.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要,作家、藝術家就應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社會,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

2.作家和藝術家是文學活動的主體。他們走著一條什么樣的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直接影響著作品的質量。

3.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學習社會是分不開的。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把讀有字的書與讀“無字書”結合起來,才能從生活中學習到活的馬克思主義。

4.強調作家學習馬克思主義,這并不是說作家就不要學習文藝創作,不要學習其他知識。一切有理想的作家、藝術家,都應做到德藝雙馨,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三、科學發展觀與文藝的繁榮

(一)科學發展觀

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與繁榮同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興衰存亡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特點規律與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緊密相關。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規律是整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一個子系統。社會主義文藝的大發展、大繁榮,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科學發展觀則是實現社會主義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指路明燈。

(二)繼承與創新

在我國,毛澤東明確指出必須批判地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

1.文學活動的繼承性

文學活動的發展有自己的歷史繼承性。中外文學史的事實表明,各民族的文學都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都有一個繼承、借鑒與革新、創造的歷史過程。繼承與創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是社會主義文化和文學藝術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

2.文學藝術的繼承與創新

文學藝術的繼承與創新,不僅表現在優秀文學傳統直接影響作家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方式方面,而且表現在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發展上。

(1)從思想內容來說,歷史上反映人民生活、表達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在題材、主題、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繼承性和創新性。

(2)從藝術形式來講,每個時代的作家也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繼承過去時代所形成的文學傳統和創作經驗,特別是進步的創作方法和高超的藝術技巧,并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創新。

3.批判地繼承

發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要繼承古代的優秀遺產,但不是“全盤繼承”,而是批判地繼承。這里所說的“批判”不是否定一切,橫掃一切的所謂“大批判”,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以整理、區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

(三)借鑒與創造

1.文明的多樣性、文學藝術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存在。不同文明的對話與交融,不同民族的文學藝術的對話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是推動文學藝術創新與發展的強大動力。

2.中華民族不僅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在自己的文學活動中也很善于批判地吸取和借鑒一切外來的有益成分。

(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1.文學活動是一種最具個人創造性的精神生產活動,因此,它最忌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

2.文學活動需要一個有利于充分發揮作家、藝術家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的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

3.1956年毛澤東提出了著名的“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這是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時期科學文化和文藝事業的一個根本性方針。

『名家名論』

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也就是已經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這是希臘藝術的素材。

——馬克思

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現代歷史的全部經驗,特別是《共產黨宣言》發表后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都無可爭辯地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才正確地反映了革命無產階級的利益、觀點和文化。

——列寧:《論無產階級文化》

無可爭論,寫作事業最不能機械劃一,強求一律,少數服從多數。無可爭論,在這個事業中,絕對必須保證有個人創造性和個人愛好的廣闊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內容的廣闊天地。

——列寧:《論文學與藝術》

人民不僅是創造一切物質價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價值的惟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無論就時間,就美還是就創造天才來說,人民總是第一個哲學家和詩人:他們創作了一切偉大的詩歌、大地上的一切悲劇和悲劇中最宏偉的悲劇——世界文化的歷史。

——高爾基:《個人的毀滅》

歌,詩,詞,曲,我以為原是民間物,文人取為己有,越做越難懂,弄得變成僵石,他們就又去取一樣,又來慢慢地絞死它。

——魯迅

我以為根本問題是在作者可是一個“革命人”,倘是的,則無論寫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學’。從噴泉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

——魯迅

文藝工作者要學習社會,這就是說,要研究社會上的各個階級,研究它們的相互關系和各自狀況,研究它們的面貌和它們的心理。只有把這些弄清楚了,我們的文藝才能有豐富的內容和正確的方向。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東西,作為我們從此時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原料創造作品時候的借鑒。有這個借鑒和沒有這個借鑒是不同的,這里有文野之分,粗細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們決不可拒絕繼承和借鑒古人和外國人,哪怕是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東西。但是繼承和借鑒決不可以變成替代自己的創造,這是決不能替代的。文學藝術中對于古人和外國人的毫無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沒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學教條主義和藝術教條主義。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普定县| 蒲江县| 济源市| 子长县| 克什克腾旗| 松原市| 泌阳县| 临清市| 定南县| 封开县| 剑川县| 左云县| 红桥区| 阳泉市| 天津市| 广宗县| 墨江| 阿瓦提县| 都兰县| 察哈| 白水县| 华坪县| 泸溪县| 永济市| 荆州市| 尚志市| 年辖:市辖区| 托克逊县| 徐水县| 沙坪坝区| 进贤县| 昔阳县| 西华县| 澄城县| 右玉县| 南平市| 榕江县| 北川| 家居|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