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歷年真題

2008年江蘇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資料分析》試卷(A類)及詳解

(共20題,參考時限20分鐘)

下列給出的文字、表格、圖形資料均有五個問題要你回答,你應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計算、處理,然后從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請開始答題:

一、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5題。

根據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2005年全國耕地12208.27萬公頃(18.31億畝);園地1154.90公頃(1.73億畝);林地23574.11萬公頃(35.36億畝);牧草地26214.38萬公頃(39.32億畝);其他農用地2553.09萬公頃(3.83億畝);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601.51萬公頃(3.90億畝);交通運輸用地230.85萬公頃(0.35億畝);水利設施用地359.87萬公頃(0.54億畝);其余為未利用地。與2004年相比,耕地面積減少0.30%,園地面積增加2.31%,林地面積增加0.30%,牧草地面積減少0.21%,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面積增加1.11%,交通運輸用地面積增加3.37%,水利設施用地面積增加0.26%。

2005年全國耕地凈減少36.16萬公頃(542.4萬畝)。其中,建設占用耕地13.87萬公頃(208.1萬畝);另外,查出往年已經建設但未變更上報的建設占用耕地面積7.34萬公頃(110.1萬畝);災毀耕地5.35萬公頃(80.2萬畝);生態退耕39.04萬公頃(585.5萬畝);因省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1.23萬公頃(18.5萬畝);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30.67萬公頃(460.0萬畝),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面積為建設占用耕地的144.56%。

全年新增建設用地43.2萬公頃。其中,新增獨立工礦(包括各類開發區、園區)建設用地15.11萬公頃;新增城鎮建設用地9.82萬公頃;新增村莊建設用地6.66萬公頃;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10.76萬公頃。

查明到2004年底,全國城鎮規劃范圍內共有閑置土地7.20萬公頃(107.93萬畝),空閑土地5.48萬公頃(82.24萬畝),批而未供土地13.56萬公頃(203.44萬畝),三類土地總量為26.24萬公頃(393.61萬畝),占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的7.8%。核減建設用地4631.9公頃。

2005年,全國共出讓土地面積16.32萬公頃,出讓價款5505.15億元。其中,招拍掛出讓面積和出讓價款分別為5.72萬公頃和3920.09億元,分別占出讓總面積和總價款的35.06%和71.21%。

12004年全國園地約為(  )。

A.1.69億畝

B.1.28億畝

C.1.55億畝

D.1.75億畝

【答案】A

【解析】由文字材料第一段可知,2004年全國園地約為1.73÷(1+2.31%)≈1.69億畝。

2到2004年底,批而未供土地占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的比例為(  )。

A.2.58%

B.4.03%

C.0.53%

D.3.05%

【答案】B

【解析】由文字材料第四段可知,批而未供土地占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的比例為13.56÷(26.24÷7.8%)≈4.03%。

32005年,全國總出讓土地平均價款是招拍掛出讓土地平均價款的(  )。

A.33.26%

B.28.79%

C.203.16%

D.49.22%

【答案】D

【解析】由文字材料第五段可知,全國總出讓土地平均價款是招拍掛出讓土地平均價款的5505.15÷16.32÷(3920.09÷5.72)≈49.22%。

42005年,新增城鎮、村莊建設用地分別占全年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比例相差(  )。

A.3.81%

B.38.12%

C.11.56%

D.7.31%

【答案】D

【解析】由文字材料第三段可知,新增城鎮、村莊建設用地分別占全年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比例相差(9.82-6.66)÷43.2≈7.31%。

52005年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面積與當年實際減少的耕地面積之比為(  )。

A.84.82%

B.56.35%

C.51.55%

D.102.35%

【答案】A

【解析】由文字材料第二段可知,2005年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面積與當年實際減少的耕地面積之比為30.67/36.16≈84.82%。

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5題。

表 北京市城鎮居民低保情況統計

12007年7月份北京市下列各區縣中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最少的是(  )。

A.順義區

B.密云縣

C.大興區

D.昌平區

【答案】B

【解析】由表格第二列數據可知,2007年7月份,北京市的密云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最少,只有1297人。

22007年7月份北京市各區縣低保人均支出低于全市平均數的區縣有(  )。

A.8個

B.11個

C.7個

D.5個

【答案】C

【解析】由表格第五列數據可知,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延慶縣這7個區縣的低保人均支出低于全市平均數。

32007年7月份北京市各區縣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數占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總數的最大比例和最小比例相差(  )。

A.8.73%

B.3.25%

C.7.28%

D.4.35%

【答案】A

【解析】由表格第三列數據可知,大興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數最少為747,東城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數最多為7076,故相差(7076-747)÷72474≈8.73%。

4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下列四區中2007年7月份戶均最低生活保障累計支出最多的是(  )。

A.門頭溝區

B.宣武區

C.石景山區

D.大興區

【答案】B

【解析】由表格第四列數據可知,2007年7月份戶均最低生活保障累計支出最多的是宣武區。

52007年7月份北京市各區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占該區縣人口總數的百分比最低的是(  )。

A.東城區

B.房山區

C.崇文區

D.無法判斷

【答案】D

【解析】由于不知道2007年7月份北京市各區縣的人口總數,故無法判斷。

三、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5題。

國庫券發行之后,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買賣)。請根據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述問題(計算時交易傭金不計。另,根據我國銀行系統計息方法,不計復息,即每一年所得利息不作為第二年計息的本金)。

1如果2003年3月1日買入2003年三年期國庫券100元,到2006年3月1日兌付,本息合計可得多少元?(  )

A.128.5

B.141.88

C.152.5

D.179.3

【答案】B

【解析】由表格第五行數據可知,國庫券的利率為單利,故3年的本息為100×(1+13.96%×3)=141.88元。

2如果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證交所按當日價格買入2002年三年期國庫券2萬元,到期2005年7月1日兌付時,可得利潤多少元?(  )

A.3840

B.1860

C.3720

D.3800

【答案】A

【解析】由表格第三行數據可知,2萬元國庫券本金為2×109.30÷100=2.186萬元,3年后本息合計2+2×9.5%×3=2.57萬元,故可得利潤2.57-2.186=0.3840萬元=3840元。

3如果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證交所買入2002年五年期國庫券1萬元,又于2004年6月1日在上海證交易所全部賣出,這筆投資所得到的收益率是多少?(  )

A.1.9%

B.3.75%

C.1.810

D.1.458

【答案】B

【解析】由表格第二行數據可知,這筆投資所得到的收益率為:

4如果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證交所買入2002年五年期國庫券1000元,持券到2007年4月1日兌付,這筆投資所得到的利潤是多少元?(  )

A.450

B.476.2

C.498

D.513

【答案】D

【解析】由表格第二行數據可知,本金為1000×101.20÷100=1012元,到期后本息合計1000+1000×10.5%×5=1525元,故利潤為1525-1012=513元。

5如果2003年3月1日買入2003年五年期國庫券12500元,并于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證交所賣出,用所得全部利潤于2004年6月1日在上海證交所購買2002年五年期國庫券,可買下多少元?(  )

A.1000

B.1050

C.1150

D.1200

【答案】A

【解析】由表格第二行和第四行數據可知,第一次交易的利潤為(108.40-100)÷100×12500=1050元,可在第二次交易中購入國庫券1050÷105×100=1000元。

四、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5題。

圖 全國1998年至2006年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情況

11998年至2006年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額的中位數(中位數是指由大到小順序排列居于中間位置的變量值)比損失最小年份的損失額(  )。

A.高76.3%

B.低76.3%

C.高31.4%

D.低31.4%

【答案】A

【解析】由統計圖數據可知,中位數為2006年的43.2,最小的損失額為1999年的24.5,故中位數比最小額高(43.2-24.5)÷24.5≈76.3%。

21999年至2006年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的最大直接經濟損失比最小直接經濟損失多(  )。

A.105%

B.108%

C.95%

D.110%

【答案】B

【解析】由統計圖數據可知,1999年至2006年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的最大直接經濟損失為2002年的51.0,最小損失為1999年的24.5,最大直接經濟損失比最小直接經濟損失多(51.0-24.5)÷24.5≈108%。

31999年至2006年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經濟損失是1998年直接經濟損失的(  )。

A.15.18%

B.72.56%

C.23.14%

D.27.44%

【答案】D

【解析】由統計圖數據可知,1999年至2006年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經濟損失為(24.5+49.5+35.0+51.0+48.7+40.9+36.5+43.2)÷8=41.1625,是1998年直接經濟損失的41.1625÷150≈27.44%。

41999年至2004年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于該期間年平均直接經濟損失的年份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C

【解析】由統計圖數據可知,1999年至2004年期間平均值為(24.5+49.5+35+51+48.7+40.9)÷6=41.6,其中,2000年、2002年、2003年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于該期間的年平均直接經濟損失。

5與上一年相比,下列年份中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0年

B.2003年

C.2002年

D.2006年

【答案】A

【解析】由統計圖數據可知,2000年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增長率最高,大于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习水县| 和田市| 法库县| 正安县| 天峻县| 枣强县| 神农架林区| 巩留县| 公主岭市| 博乐市| 改则县| 额尔古纳市| 读书| 武川县| 伊川县| 吴堡县| 天峨县| 承德市| 鞍山市| 鹤岗市| 阜新| 巴楚县| 桃源县| 巧家县| 太湖县| 三河市| 温宿县| 竹山县| 满城县| 和静县| 遂川县| 张家港市| 广德县| 嘉黎县| 潼南县| 龙井市| 山丹县| 化州市| 卢龙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