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春田《知識產權法》(人大出版社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507字
- 2021-05-28 19:29:53
9.2 課后習題詳解
1試論著作權行政主管部門的權力與著作權的關系。
答:根據《著作權法》第7條的規定,國務院設立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管理工作。
(1)國家版權局,作為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與著作權有關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和權力包括:
①貫徹實施著作權法律、法規,制定與著作權行政管理有關的辦法。
②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
③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
④負責著作權涉外管理工作。
⑤負責國家享有的著作權的管理工作。
⑥指導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
⑦承擔國務院交辦的其他著作權管理工作。
(2)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包括:
①貫徹執行國家關于新聞出版、著作權的法律、法規;研究起草全市有關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②制定并組織實施全市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規劃;執行國家和省市對新聞出版行業的經濟政策和有關經濟性調節措施。
③審核、報批新辦報紙、期刊及電子出版物等出版單位和新建書報刊印刷單位,審核市屬出版社報送的圖書選題。
④對新聞出版活動(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實施監督管理;查處違禁出版物和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單位的違法違規活動。
(3)從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權力和職責來看,其重在加強對著作權的保護,而非對有關著作權行為的規范。這對于保護著作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2知識產權多頭行政執法的利弊。
答:《著作權法》實施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對包括著作權在內的知識產權案件施行行政執法的習慣。我國現行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執法體制在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建立和實施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也存在多頭管理、體系分散、職能交叉和權力沖突等問題。這種多頭行政執法有利有弊。
知識產權多頭行政執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知識產權的糾紛能夠得到較好的解決,不會出現投訴無門,糾紛擱置的問題,但是多頭行政執法,“多元、多層次”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運轉體制,使得保護權力既分散又部分重疊,無法形成執法合力,不僅增加了行政執法成本,降低了行政管理效率,而且直接導致各行政執法機關執法標準不同一,出現對侵犯知識產權簡單案件互相爭辦和復雜案件相互推諉的情形,不利于知識產權的統一保護。從而影響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當初設立多個行政執法機構保護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知識產權多頭行政執法弊大于利,應該盡快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
3試論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的性質、作用以及該組織與著作權人的法律關系。
答:(1)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的性質
著作權(包括鄰接權)的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人通過一種組織系統,對某些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的使用予以許可、收取相應的報酬,并向著作權人進行分配的制度。著作權(包括鄰接權)的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人通過一種組織系統,對某些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的使用予以許可、收取相應的報酬,并向著作權人進行分配的制度。
(2)著作權人和鄰接權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鄰接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后,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鄰接權人主張權利,并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鄰接權的訴訟、仲裁活動。
(3)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與著作權人的法律關系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與著作權人之間在法律上是信托關系,按照這種關系,著作權人將自己作品的有關著作權交由該組織行使,而該組織以自己的名義行使上述著作權,可以向使用作品的表演者,錄音錄像制品的商業性使用者,如飯店、歌廳、機場、航空器、酒吧、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收取作品的表演權使用費,然后把這些收入按一定的辦法向著作權人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