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爾瓦多《國際經濟學》(第11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811字
- 2021-06-11 09:50:16
4.2 課后習題詳解
一、概念題
1商品或凈易貨貿易條件
答:在一個具有多種貿易商品(不止兩種)的世界中,貿易條件定義為一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與該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的比值。這個比值通常要乘以100,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這樣的貿易條件通常是指商品或凈易貨貿易條件。
2一般均衡模型
答:一般均衡理論是1874年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在《純粹經濟學要義》一書中首先提出的,經希克斯、薩繆爾森、阿羅、德布魯等人延伸和完善。一般均衡是把各種市場和價格的相互作用都考慮進去的分析,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基本經濟理論和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而且它在經濟學研究中具有其獨特的地位。一般均衡模型就是指在進行一般均衡分析時所使用的模型,與局部均衡模型相對應。
3相互需求法則
答:相互需求法則最早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斯圖爾特·穆勒提出的。該法則假定兩國投入的生產成本相同,所生產的產品數量有差異。在一國國內,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勞動量來決定。國家間商品交換的具體比例是由兩國間對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決定的。交換比價或貿易條件是否有利應視貿易雙方彼此對另一國出口商品需求程度的強弱而定,只有在相互需求均衡,一國輸出商品數量恰好等于另一國輸入商品數量時所形成的交換比價才體現商品的國際價值。
4提供曲線
答:提供曲線又稱相互需求曲線,是由馬歇爾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個國家為了進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須向其他國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線即對應某一進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軌跡。兩個國家的提供曲線的交匯點所決定的價格,就是國際商品交換價格(交換比率)。
5相互需求曲線
答:相互需求曲線(提供曲線),是20世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和伊西德羅·埃奇沃思共同提出的。反映的是一國為了進口其需要的某一數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數量。正如其定義所指出的,包含供給與需求兩方面的因素。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可以認為相對需求曲線反映了一國在不同的相對價格水平下所愿意進口和出口的商品數量。
6貿易條件
答:一國的貿易條件是指一國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的比值。在一個兩國世界中,一國的出口正是其貿易伙伴的進口,因此,在兩國條件下,一國的貿易條件等于另一國貿易條件的倒數。
7貿易無差異曲線
答:貿易無差異曲線反映了在貿易條件下使一個國家獲得同等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較高的曲線反映了較高的滿足程度。無差異曲線是凸向原點,斜率為負,互不相交的。無差異曲線上每點的斜率就是該點的邊際替代率(MRS)。隨著一國消費點沿無差異曲線的下降,邊際替代率也隨之下降。
二、練習題
1繪圖表示如何從圖4-6(教材圖4.1)中得到商品Y的均衡相對價格。
圖4-6 貿易均衡相對價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答:如圖4-7所示,商品的均衡相對商品價格為PY/PX=P′2。
圖4-7 局部均衡分析
2不看課本,從一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無差異曲線圖和促使貿易發生的相對商品價格中推導該國的提供曲線,即繪制一張類似圖4-2(教材圖4.2)的圖。
答:如圖4-8所示,提供曲線為右圖的曲線,促使貿易發生的兩個相對商品價格是PB和PF。
圖4-8 提供曲線的推導
3對于其貿易伙伴,重做練習題2,即繪制一張類似圖4-3(教材圖4.3)的圖。
答:如圖4-9所示,提供曲線為右圖的曲線,促使貿易發生的兩個相對商品價格是P′B和P′F。
圖4-9 提供曲線的推導
4把你在練習題2和練習題3中所推導的提供曲線畫在同一個坐標系中,確定貿易均衡相對價格,即繪制一張類似圖4-10(教材圖4.4)的圖。
圖4-10 貿易均衡的相對商品價格
答:如圖4-11所示,貿易均衡的相對商品價格是PB=P′B。
圖4-11 一般均衡分析
5一國的提供曲線與下列曲線有哪些相似之處?
(1)需求曲線
(2)供給曲線
(3)提供曲線與普通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有哪些差異?
答:(1)提供曲線與需求曲線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都表明了一國對進口的需求程度。
(2)提供曲線與供給曲線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都表明了一國對出口的供給程度。
(3)提供曲線反映了一國為進口不同數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另一商品的數量。普通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則是分別衡量所需求和供給的量。
6畫一幅與圖4-10(教材圖4.4)相似的圖:
(1)延長PF價格線直至其與國家1的提供曲線相交(在延長過程中,令國家1的提供曲線向后彎折)。
(2)用你所繪制的圖,解釋在商品Y的條件下,是什么力量推動PF向PB移動的。
(3)國家1提供曲線中向后彎折的部分(負斜率部分)表示什么?
答:(1)提供曲線如圖4-12所示。
圖4-12 一般均衡分析
(2)如圖4-12所示,在PF價格線下,國家1對商品Y的進口需求超過了國家2所提供的出口數量。這樣,PF會下降(PY/PX上升),直到國家1需要的進口量等于國家2提供的出口量為止,此時,PB=P′B。
(3)國家1向后彎曲的提供曲線意味著國家1愿意放棄較少的X而換取更多數量的Y。
7為了說明貿易所得如何會在兩國間不平均分配:
(1)畫一幅圖,一國的提供曲線的曲率遠大于其貿易伙伴國提供曲線的曲率。
(2)哪個國家在貿易中獲益更大?是提供曲線的曲率較大的還是較小的?
(3)試解釋原因。
答:(1)如圖4-13所示。
圖4-13 一般均衡分析
(2)提供曲線的曲率大的國家在貿易中獲益更大。
(3)提供曲線的曲率越大表明該國對進口商品的需求越小,在交易中越有優勢,越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提供曲線的曲率大的國家在貿易中獲益更大。
8從圖4-3(教材圖4.3)的左圖推導國家2對于商品Y的出口供給曲線。從圖4-2(教材圖4.2)的左圖推導出國家1對于國家2出口商品Y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用你所得到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表示如何確定Y的貿易均衡相對價格。
答:從圖4-3的左圖可以看到國家2在PY/PX=1/4時不會出口任何數量的Y產品,從而得到國家2出口Y商品供給曲線(S)上的點A。從該圖還可以看到在PY/PX=1/2時,國家2出口40Y,得到S曲線上的H點。S上其他各點也可以由同樣方法得出。從圖4-2的左圖看出國家1在PY/PX=1時對國家2的進口需求是60Y,從而得出在國家1對國家2的進口Y商品的需求曲線(D)上的E點??蓮脑搱D估計出國家1在PY/PX=3/2價格下的需求為40Y(D曲線上的R′點);以及在PY/PX=1/2價格下的需求為120Y(D曲線上的H′點)。S上的其他各點也可以由同樣方法得出。
圖4-14 局部均衡分析
商品Y的相對均衡的價格是PY/PX=1。這是由圖4-12上曲線D與曲線S的交點決定的。在PY/PX=3/2時,存在超額供給R′R=30Y,于是PY/PX下降至PY/PX=1。另一方面,在PY/PX=1/2時存在超額需求HH′=80Y,于是PY/PX上升到PY/PX=1。
9(1)為什么第8題中所使用的分析是局部均衡分析?
(2)為什么圖4-10(教材圖4.4)的分析是一般均衡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之間有什么關系?
答:(1)第8題中的分析使用的是傳統的供給需求曲線,沒有考慮到商品市場和經濟中其他所有商品市場之間的聯系,即沒有考慮到商品市場的變化會影響其他市場,而這些影響又會對商品的市場產生重要的反作用,所以這是局部均衡分析。
(2)圖4-10的分析使用的是提供曲線,綜合考慮了兩個國家的兩種商品的供給和需求狀況。當一個國家的一種商品的供給或需求狀況發生變化時,另一種商品的供給或需求的變化、另一個國家的任一種商品的供給或需求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該商品的供需狀況帶來的影響都可以在該分析中完整反映,所以這是一般均衡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與一般均衡分析都是從一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和無差異曲線圖中推導出來的,但局部均衡分析只利用了其中的部分信息。
10繪制國家1和國家2的提供曲線,而且國家2是一個小國,在國家1的貿易前相對價格水平上進行貿易。貿易所得在兩國之間是如何分配的?為什么?
答:如圖4-15所示,國家2是小國,通過放大國家1(大國)在原點附近的提供曲線,使其與曲線PA=1/4剛好重合(PA=1/4是國家1的貿易前相對商品價格)。這就意味著國家2能進口足夠少量的商品而不明顯影響國家1的PX/PY。所以,國家2是價格的接受者,得到了在與國家1交易過程中的所有好處。即使國家2不是一個小國,只要國家1面臨的是不變的機會成本并且在貿易后不能完全專業化生產商品X,這種情況也會發生。
圖4-15 小國情況
11畫一張圖表示兩個機會成本不變的國家的貿易均衡點。
答:如圖4-16所示,當兩個國家均面臨生產機會成本不變時,在完全專業化生產前,兩國的提供曲線都是直線。在專業化生產后,提供曲線恢復正常形狀,并在其交點E處決定均衡相對商品價格PX=PY=PE。
圖4-16 一般均衡分析
12假設在某一時間內,一國的貿易條件由100增長至110。
(1)該國貿易伙伴國的貿易條件惡化了多少?
(2)從什么角度可以說貿易伙伴國由于這個變化,其貿易狀況也發生了惡化?能認為貿易伙伴國的社會福利一定降低了嗎?
答:(1)該國貿易伙伴國的貿易條件惡化了9。說明如下:該國貿易伙伴國的貿易條件變為(100/110)×100=91,惡化了(100-91)=9。
(2)如果相對于出口來看,貿易伙伴國必須為它的進口支付更高的價格,就可以說該貿易伙伴國在這個變化中貿易狀況發生了惡化。
不能認為貿易伙伴國的社會福利一定降低了,因為它的貿易條件的惡化可能是由于它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引起的,這種情況下它的福利會提高。
13人們經常說,石油輸出國組織能夠像卡特爾那樣通過限制供給來操縱石油價格,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解釋。
答:不同意,理由如下:石油輸出國組織并不能夠像卡特爾那樣通過限制供給來確定石油價格。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供應緊張的時候,石油輸出國組織確實成功地使得油價快速上漲。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大多數時候,石油供給過量,石油輸出國組織沒能成功地阻止石油價格的快速下跌。
- 郭著章《英漢互譯實用教程》(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試大綱解析及考研真題詳解
- 張尚學《貨幣銀行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歷史學基礎考試世界近現代史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朱瀅《實驗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837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4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模擬試卷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朱新蓉《貨幣金融學》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期貨基礎知識》歷年真題及詳解
- 鄭超然《外國新聞傳播史》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陳洪亮《電路基礎》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 中國政法大學701法學綜合(含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28小時高清視頻】
- 張小平《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工程》(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