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單元 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復習筆記】

第1章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一、概述

1.文藝復興

(1)文藝復興這個名稱大約在16世紀就為學術界所用。

(2)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文化,所以它具有鮮明的反封建、反宗教的特色。

(3)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偉大的變革和思想上的革命。

(4)“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綱領,以人為本,反對中世紀的以神為本,所以人文主義也叫做人本主義。

2.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的基本特征

(1)張開眼睛看人和張開眼睛看世界。

(2)宗教題材的世俗化傾向,異教題材開始出現。

(3)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除了與當時的文學、哲學的聯系外,還與自然科學有著密切的關系。

(4)建筑、雕刻和繪畫開始各自獨立地發展,不再像過去那樣多依附于建筑。

(5)美術家的隊伍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和流派。

(6)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對后來的藝術影響很大,它有著劃時代的作用。

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西方美術史上的文藝復興時間與文學史差不多,大約從14世紀始到16世紀末止。

1.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1)文藝復興首先發端于意大利的三個條件:

資本主義生產在意大利產生的比較早。

有豐富的古代希臘、羅馬的遺跡和遺物。

由于城市的興起,意大利的科學和文學發展得很迅速,為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發展的三個階段:

文藝復興的發端時期(13世紀末至14世紀)與早期(15世紀)。

文藝復興盛期(16世紀上半葉)。

文藝復興的后期即危機時期(16世紀下半葉)。

2.發端時期與早期

15世紀意大利早期文藝復興雖然還未完全成熟,甚至還顯得幼稚粗糙,但是它為后來16世紀盛期文藝復興的美術大踏步的前進作了準備。

(1)發端時期

美術家

a.N.皮薩諾

N.皮薩諾最早表現出對古典藝術的興趣,為比薩教堂設計的講經壇上的浮雕,明顯帶有古希臘、羅馬藝術的痕跡。這些浮雕表現的是圣經中的故事,人物造型莊重典雅,衣紋有質感并變化豐富。

b.奇馬布埃

奇馬布埃在繪畫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他的作品雖沿襲了拜占庭的風格樣式,但人物形象開始具有立體感,空間深遠,線條輕快優美,并在畫中注入了溫馨的世俗情感。現存作品有祭壇畫《圣特里尼塔的圣母像》。

畫派

a.佛羅倫薩派。代表人物喬托。

b.西埃那派。代表人物杜喬和西蒙涅·馬爾丁尼。

喬托

被看作是西方美術史上的“但丁”。大家公認他是新與舊兩個時代的“橋梁”,是著名畫家奇馬布埃的弟子。

a.代表作

第一,《猶大之吻》

《猶大之吻》被譽為14世紀文藝復興美術最輝煌的杰作,描繪了耶穌被猶大出賣,羅馬官兵以猶大和耶穌接吻為暗號而逮捕耶穌的故事。畫中耶穌臨危不懼,鎮定安詳,與叛徒猶大的丑惡嘴臉形成鮮明的對照(如圖1-1所示)。

圖1-1 猶大之吻

第二,《逃亡埃及》

《逃亡埃及》畫面中好像是一幅農家生活中的場景,沒有過去那種宗教神秘感。

b.作品特點

第一,依照生活中的模特兒作畫。

第二,筆下的人物生氣勃勃,不僅有血有肉,并且有豐富的感情。

第三,作品上開始出現了背景。

c.影響

第一,喬托的藝術創作不僅對14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影響極大,后來的馬薩喬、達·芬奇、米開朗琪羅都十分重視向他學習。

第二,喬托創立的現實主義原則超越了一般技法范疇,從而具有典范意義。

杜喬

西埃那派繪畫的創始人,繪畫風格上與佛羅倫薩派不同。

a.代表作

西埃那教堂的主祭壇畫,正面為大幅《光榮圣母》,四周繪有幾十幅圣經故事畫。

b.作品特點

秀麗多姿,用色精細,線條優美。寫實方面略遜于喬托。

西蒙涅·馬爾丁尼

作品富于抒情色彩,線條優美。

(2)早期

概述

進入15世紀,意大利的美術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a.15世紀的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最先進的城市,先進的文化思想在這里比別的城市較自由地得到了發展。

b.佛羅倫薩在建筑、雕塑、繪畫方面形成新美術高潮,標志著早期文藝復興的到來。

c.畫派有佛羅倫薩畫派、安布里亞畫派、威尼斯畫派、帕多亞畫派等。其中,佛羅倫薩畫派仍占有主導地位。

d.建筑家布魯內萊斯基、雕塑家多納太羅和畫家馬薩喬就是其中的三個代表人物。

布魯內萊斯基

在建筑中繼承古典建筑開朗和諧的風格,充分運用古典柱式,設計了一批代表文藝復興成就的建筑作品。代表作有:

a.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工程中,布魯內萊斯基完成了大穹頂的設計與建造。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穹頂呈八角形,跨度42米,使用了雙層骨架券,以減弱穹頂對鼓座的推力。大教堂采用的是拜占庭的集中型制,穹頂的建成更使它格外突出醒目,被譽為佛羅倫薩共和政體的紀念碑(如圖1-2所示)。

說明: 20140727190623_WLWLT

圖1-2 佛羅倫薩大教堂

b.在帕特·奎里法宮設計中,他采用了壁柱和全檐部柱式,空間結構處理及造型方面都有創新,并成為楷模。

多納太羅

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雕塑脫離建筑而存在,人物富有世俗的精神,并在技巧和構圖上也都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代表作有:

a.《大衛》

文藝復興第一件全身裸體像,充分吸收了古典風格,準確地表現出人體結構,反映了市民的進取精神和人文主義的理想。

b.《圣喬治像》

雕塑裝飾在薩奧爾圣米凱爾教堂里,圣喬治披甲執盾,仿佛是一位戰士,全身比例準確,姿態自然,神情專注,是一位充滿人文主義理想的新時代的英雄。

c.《先知像》

《先知像》作于帕多瓦城,紀念傭兵隊長加塔梅拉塔,他戎裝佩劍,神態果敢,充滿了大無畏的氣概。這座雕像不僅與周圍建筑群配合協調,并適應觀眾從多角度觀看。

d.《受胎告知》

e.《加塔梅拉塔騎馬像》

馬薩喬

馬薩喬是15世紀現實主義藝術的奠基者,他在塑造群體人物形象方面卓有成就,合乎規律地運用透視,使作品三度空間感加強。繼承喬托的畫風,向自然學習,在繪畫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a.代表作

第一,《出樂園》

《出樂園》成功地刻畫出亞當和夏娃在運動中的人體,體積感強,悲傷的情態表現,烘托出畫面的悲劇氣氛。

第二,《納稅錢》

《納稅錢》表現羅馬稅官向耶穌征稅的故事,畫面以中央的基督及其弟子群像為主,透視焦點集中于基督頭部,背景經過概括處理且富有真實感。

b.繪畫特點

第一,筆下的人物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生氣勃勃,富有自信心,在畫面上,人物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

第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比以前的準確得多。

3.文藝復興盛期

在美術史上,人們是把達·芬奇的出現看做是盛期的開始。此后,在16世紀上半期出現了一系列優秀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家,其中有些人堪稱是藝術巨匠或時代的巨人。

(1)達·芬奇

萊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是文藝復興盛期的第一個杰出的代表,他是畫家也是卓越的藝術理論家。他的才能絕不僅僅局限于藝術,在自然科學方面也作出了不少貢獻。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名作。他出生在離佛羅倫薩不遠的芬奇鎮,父親是當地的公證人,母親是農婦,他是個私生子。他大約在14歲的時候,進入了委羅基奧的畫室學畫,幾年之后就達到了老師的水平。大約在1477年前后。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有人說他不愿意與博蒂切利爭寵),他于1482年離開了佛羅倫薩來到米蘭,成為米蘭大公的宮廷藝術家。

代表作

a.《巖間圣母》

這幅畫是為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畫中圣母居中央,左右為嬰孩約翰、耶穌以及天使,背景是幽深巖窟,花草點綴其間。人物形象刻畫細膩,山巖花草描繪認真,色調幽暗,顯示出畫家在處理逼真寫實和藝術加工的辨證關系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

b.《最后晚餐》(1495~1497)

這幅畫是為米蘭的一個修道院食堂所作的一幅壁畫,題材選自圣經,表現了正義與邪惡的斗爭。

c.《蒙娜麗莎》(1503~1505)

第一,畫上畫的是銀行家弗蘭切斯卡·德連·焦孔多的夫人,因此這幅畫也叫《焦孔多夫人像》。

第二,這幅肖像畫的特點可以用“和諧”兩個字加以概括,它體現了人外在與內在美的統一。因此,不應該僅僅把這幅作品看做是一個人的肖像,它代表了一個時代,其中閃耀著人文主義思想的光輝。

第三,這幅畫的背景非常重要,迷茫的風景,給畫面增添了一種略帶神秘的浪漫主義氣息(如圖1-3所示)。

說明: 16-537743558734

圖1-3 蒙娜麗莎

達·芬奇的藝術理論思想

a.藝術家要以大自然為師。

b.藝術貴在創造。

c.重視人物的內心刻畫。

d.反對自然主義的描寫。

e.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2)拉斐爾

圣喬奧·拉斐爾(Raphael·Sanzio,1483~1520)生于烏爾比諾城的一個宮廷畫師的家里,父母早亡,后由一位公爵夫人把他收留撫養。1500年,他在佩魯查城投在佩魯吉諾門下學畫,1504年末到佛羅倫薩繼續深造,在這里他接觸到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藝術。拉斐爾在1508年接受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邀請來到了羅馬。從此以后,一帆風順地在教廷里為教皇服務。正在他的藝術走向頂峰的時候,不幸夭折,死的時候年僅37歲。

拉斐爾藝術的特點:

a.善于吸收別人長處,把寫實的佛羅倫薩和抒情的安布里亞兩大畫派的風格糅合在一起。

b.在拉斐爾的宗教畫中明顯的存在著異教精神。以古代精神來調和基督教精神。

c.以秀美著稱,線條圓潤,色調豐富,構圖均衡,畫面富麗而又典雅,浸透著一種貴族化的因素。

代表作品

a.拉斐爾畫了一系列圣母像,其中最為出色的如《圣母的婚禮》《圣母加冕》《大公爵的圣母》(1505)、《草地上的圣母》(1505)、《帶金鶯的圣母》(1505)以及最為馳名的《西斯廷圣母》(1515)等。《西斯廷圣母》的特點有:

第一,圖像中的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是類似祭壇畫的圣母像。

第二,畫面上帷幕拉開,圣母懷抱嬰孩耶穌從云中走來,兩邊為男女圣徒,底下有兩個小天使作顧盼狀。

第三,構圖莊重均衡,人物形象俊美,顯示出偉大的母愛精神和救世濟民之意。

第四,這幅作品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的特色,它是拉斐爾典范風格的完美代表,并對后來古典派和學院派有很大影響(如圖1-4所示)。

說明: 20111209154830

圖1-4 西斯廷圣母

b.拉斐爾曾為梵蒂岡畫了一系列壁畫,其中最為出色的《教義的爭論》(1508~1511)、《雅典學派》(1509~1511)、《波爾戈的火警》(1514~1517)、《帕爾那斯山》等,都表現出異教精神和人文主義的思想。

《教義的爭論》畫面以云層分為兩半,上半部分表現耶穌和他的圣徒,下半部分則描繪教會的四大神學家及其他領袖人物。

《雅典學派》構圖宏偉,古典大廳中集古今著名學者于一堂,給人以莊重神圣之感,具有紀念碑意義,堪稱壁畫藝術中的登峰造極之作。

c.拉斐爾的肖像畫在文藝復興的美術創作中同樣占有重要地位,《教皇利奧十世和二主教像》(1518)、《卡切利翁像》(1515)以及《戴披紗女子》等都是成功佳作。

(3)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1475~1564)是一位偉大的雕塑家、畫家,也是詩人。

雕塑代表作

a.《哀悼基督》(1498~1500)

這個雕塑一反傳統表現圣母哀痛的模式,著意刻畫她的秀美和寧靜,用青春的圣母形象贊頌人文主義的理想。構圖呈三角形,更增強了主題的莊重和神圣感(如圖1-5所示)。

圖1-5 哀悼基督

b.《大衛》

這是一座云石人像,取材于圣經。米開朗琪羅賦予這個形象以新的內容,把他雕成一個青年壯士的形象,在他的身上寄托著人類美好的理想。

這件作品與達·芬奇《蒙娜麗莎》和拉斐爾《西斯廷圣母》一樣都是人類的壯麗頌歌,具有理想化的特色,閃耀著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

c.《摩西》

一座正義者的紀念碑,主人公是一個向邪惡勢力挑戰的人物,表現出人的意志和人的尊嚴。他在后期作的幾件奴隸像都是既表現了痛苦又表現了對命運的抗爭。

繪畫代表作——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畫

a.從1508年開始,花了四年多時間天頂畫才得以完成。

b.在天頂的中間有九幅主題畫,取材于《創世紀》,整個壁畫是一曲對人的解放的莊嚴頌歌。

c.1535年在西斯廷禮拜堂畫《最后審判》祭壇畫,在這幅畫上反映了畫家對意大利現狀的不滿情緒和激憤。

米開朗琪羅的藝術特點

a.在宗教題材作品中有著鮮明的人民性特色,他描寫的是窮人的宗教。

b.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時代氣息。例如《大衛》的理想、《摩西》的憤怒、《奴隸》的痛苦、《夜》的悲傷等等都是那個時代的回聲,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到那個時代的脈搏在跳動。

c.米開朗琪羅不同于達·芬奇和拉斐爾,后兩位藝術家由于還未經歷時代的動亂,所以他們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寧靜與和諧,而米開朗琪羅的作品反映了時代的和個人思想上的矛盾,所以大多帶有悲劇色彩。

4.威尼斯畫派

威尼斯畫派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北部一個重要的畫派。從15世紀中葉起,人文主義的思想在威尼斯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5世紀下半葉,威尼斯繪畫中的世俗因素已經十分明顯。威尼斯畫派對歐洲17世紀和18世紀繪畫有著深遠影啊。

(1)威尼斯畫派的特點:

作品多呈現出歡樂的情調。

畫家們喜歡畫女裸體,宗教觀念要比別的地方薄弱得多。在一些畫面上甚至可以見到神人混雜在一起飲酒作樂的情景,圣母常常被畫成威尼斯貴婦的樣子。

同是宗教題材,表現的卻是自己城市的生活和同代人的形象。

威尼斯畫派的作品色彩非常漂亮,色調飽滿,鮮艷明快。

這一派畫家也很注意大氣和外光的表現,他們是贊美大自然熱情的歌手。

(2)喬萬尼·貝利尼(Giovanni·Be11ini,約1430~1516)

威尼斯畫派的創始人。貝利尼的作品注重對風景的描寫,人物情態和風景緊密結合,充滿了淡雅和寧靜的情調。代表作有《有小樹的圣母》《湖的圣母》。

(3)喬爾喬涅(Giorgione,約1477~1510)

威尼斯畫派中最有才氣的畫家之一。他的老師是喬萬尼·貝利尼。喬爾喬涅是從貝利尼風格過渡到威尼斯畫派全盛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意境深遠,色彩典雅,柔媚而不俗氣。代表作有《田野合奏》《暴風雨》《三位博士》《尤迪絲》《睡著的維納斯女神》等。

a.《田野合奏》

畫面中兩個女裸體分別象征游吟詩人歌唱的內容,是對大自然和人生的禮贊。

b.《三位博士》

《三位博士》分別代表了中世紀哲學、東方哲學和人文主義思想。

c.《睡著的維納斯女神》

畫面像是一首贊美人生的抒情曲,畫中裸體的維納斯再現了人的心靈、情欲、感情和人格的各種境界。

(4)提香(1488~1576)

提香是一個長壽而又富貴的畫家,瓦薩里把他叫做“上帝的寵兒”。

研究提香藝術時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a.提香前后期藝術風格的變化與差異。前期是寧靜的畫風,而在后期的作品里常常帶有一種激憤和不可遏制的熱情,這無疑是與后來的動蕩政治局勢有關。提香與米開朗琪羅一樣給人們顯示了時代的悲劇,表現了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斗爭。

b.他雖然處在威尼斯時局危機四伏的年代,但仍保持了人文主義的傳統,在他的作品中有著強烈的人民性和“提香式”的英雄氣概。

c.要看到提香是位與眾不同、獨具一格的肖像畫大師,他比別人更強調人物的個性氣質和時代色彩。

前期代表作

a.《神圣與世俗之愛》

提香前期的代表作品,這幅肖畫的風格與喬爾喬涅相似,描繪了寧靜美好的世界,畫面上有一種清澈的氣氛。

b.《花神》

畫中原型可能是以他的女兒做模特兒匭成的,色調飽滿艷麗,表現了這個少婦的青春活力。

c.《烏爾比諾的維納斯》(1538)

畫面帶有風俗畫的性質,在這幅畫上真實地描繪了市民家庭的室內情景,形象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威尼斯人生活方式的一個側面(如圖1-6所示)。

說明: Img270597664

圖1-6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后期代表作

16世紀40年代以后,提香的畫風為之一變,不再表現和諧與寧靜,而是主要渲染沖突與矛盾。

a.《米利納爾第肖像》

提香的后期作品,是一幅有著復雜內心描寫的作品。在這個清瘦的法學家濕潤的眼睛里流露出深沉和不安的目光,有人把這幅肖像戲稱為“哈姆雷特肖像”。

b.《丹娜伊》

提香后期的一件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收藏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作品表現了兩種力量的對比與沖突,一方代表了正義,另一方代表了邪惡。

c.其他作品

此外,提香后期創作的《抹大拉·瑪利亞》《賽巴斯提安》《基督戴荊冠》等作品也都帶有危機年代的悲劇色彩,畫面上的人物多處于奮爭與對抗之中。

(5)丁托萊托與韋羅內塞

丁托萊托與韋羅內塞是繼提香之后的威尼斯畫派最杰出的代表。

丁托萊托(約1518~1594)

a.作品特點

他的作品中常見農民、漁夫、流浪漢這樣一些形象,藝術風格有著更強烈的民主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他作起畫來,大刀闊斧,風格潑辣,善于表現人體激烈的運動和強烈的陰暗對比,構圖宏偉。

b.代表作

《浴后的蘇珊娜》《天國》《圣馬可解救奴隸的奇跡》《最后晚餐》《銀河的起源》等。

(2)韋羅內塞(1528~1588)

簡介

a.色彩和裝飾大師,曾為威尼斯許多建筑物作大型裝飾畫,這些作品構圖宏大,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

b.他畫宗教題材,常常作出隨心所欲的解釋,這雖然是威尼斯畫派共有的特點,但韋羅內塞表現得更加缺乏虔誠。例如,他在1573年畫的一幅《利未家的宴會》因為對宗教不敬而受到了法庭的傳訊。

代表作

《加納的婚禮》《庫欽家的圣母》《威尼斯的凱旋》《辯證法》《哀悼基督》等。

(6)帕爾瑪畫派的科雷喬

科雷喬的藝術曾受達·芬奇、拉斐爾和威尼斯畫家們的影響,風格柔媚,意境新奇,色彩明快,在表現外光上很有特色。科雷喬在油畫和壁畫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壁畫代表作

帕爾瑪兩個教堂屋頂壁畫。

油畫代表作

《圣夜》《麗達》《沉睡的安基奧帕》《圣母與圣杰羅姆及瑪格達林》等。

5.佛羅倫薩畫派

(1)巴奧洛·烏切洛

一位獨具一格的畫家。他專心致志地研究透視學,為此常常徹夜不眠。

風格特點

畫得十分精確,富有裝飾性,但缺乏激情和藝術感染力。

代表作

《圣羅馬諾之戰》被認為是運用透視學作畫的典范。

(2)佛拉·安杰利科

佛羅倫薩畫派中的抒情畫家。他雖是個僧侶,但性情開朗并帶點孩子氣。他的畫總是那么輕柔、圣潔,有一塵不染的味道。

風格特點

色彩淡雅、透明,線條流暢自如,情調愉快活潑。

代表作

《受胎告知》《圣母加冕》《哀悼基督》《基督復活》等,他的作品對后來的拉斐爾頗有影響。

(3)菲利普·利皮

僧侶畫家,善畫人物肖像和生活的細節,把宗教題材當作日常風俗畫來處理,同時加入了優美的風景。

(4)彼納佐·哥佐里

安杰利科的學生,擅長以裝飾性手法表現戲劇性的場面。

(5)卡斯塔尼奧

早在達·芬奇之前就創作過一幅動人的《最后晚餐》。

(6)多米尼加·吉蘭達約

15世紀后半葉佛羅倫薩繪畫上的代表,從他極其寫實的宗教畫中可以看到當時佛羅倫薩市民生活。

(7)博蒂切利

佛羅倫薩畫派著名畫家,意大利15世紀下半期最主要的美術家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貴族化的華麗,半古典半宗教的典雅,新柏拉圖主義的哀婉和來自他本人氣質上的多愁善感。

代表作

a.前期的代表作品有《尤迪絲》《三王來拜》《春》《拿石榴的圣母》《馬爾斯和維納斯》《維納斯的誕生》。

b.后期的代表作有《誹謗》《被遺棄者》《哀悼基督》等。

《春》

作品描繪了乍暖還寒時候的情景,雖然是自然節令,但卻用神話人物來表現畫意。這幅畫給人的印象既有樂觀的一面,又含有一絲淡淡的哀愁。

《維納斯的誕生》

作品取材神話故事,十分生動地描繪了維納斯女神誕生于海上的情景。畫中女神從愛琴海中浮水而出,風神、花神迎接于左右,構圖簡明,人物造型優美,用線流暢,富有詩意。雖然畫面缺乏真實的空間透視,但并沒有給人以平板的感覺。

風格特點

秀逸博雅,色彩明麗絢爛,特別擅長使用流暢輕靈的線條。

6.安布利亞畫派

15世紀安布利亞畫派的作品比較重視色彩,人物柔媚,有較為濃重的抒情氣息。屬于這一派的畫家還有拉斐爾的老師佩魯吉諾以及弗爾利、絲約列里等人。

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的代表作為壁畫《示巴女王禮拜神木》,畫面上的人物穿著色彩鮮艷而豪華的衣服,女王的隨從們個個都嬌媚動人,情態各異。他非常善于表現空間的大氣和明媚而柔和的陽光。

7.曼泰尼亞畫派

這一畫派具有意大利北部的寫實風格,比佛羅倫派更加重視形式結構的完整和物體的實感表現,人物形象質樸,不加粉飾。

如安·曼泰尼亞的代表作《哀悼基督》,破天荒地把耶穌和圣母描繪成農民和農婦的樣子,基督好像是由于饑寒而死,面有菜色,帶著極痛苦的表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聊城市| 仪征市| 陕西省| 锦州市| 洪泽县| 理塘县| 陆川县| 蓬溪县| 中方县| 封丘县| 清原| 临汾市| 山阴县| 白山市| 克山县| 盐城市| 铁力市| 洛川县| 文昌市| 阳西县| 浦城县| 上高县| 阜宁县| 布尔津县| 萨迦县| 万州区| 贵溪市| 连平县| 葫芦岛市| 简阳市| 团风县| 平潭县| 拉孜县| 长汀县| 内江市| 车险| 湘乡市| 区。| 长泰县|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