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軟件評測師(中級)》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505字
- 2021-06-04 11:25:43
第一部分 備考指南
第1章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概述
(軟件評測師篇)
一、考試簡介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計算機軟件考試)是原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簡稱軟件考試)的完善與發展。這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下的國家級考試,其目的是,科學、公正地對全國計算機與軟件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和專業技術水平測試。
原軟件考試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實施了二十年,截止2011年,累計參加考試的人數約有三百萬人。該考試由于其權威性和嚴肅性,得到了社會及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同,并為推動我國信息產業特別是軟件產業的發展和提高各類IT人才的素質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根據人事部、信息產業部文件(國人部發[2003]39號),計算機軟件考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統一規劃。通過考試獲得證書的人員,表明其已具備從事相應專業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從獲得證書的人員中擇優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后,不再進行計算機技術與軟件相應專業和級別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因此,這種考試既是職業資格考試,又是職稱資格考試。
同時,這種考試還具有水平考試性質,報考任何級別不需要學歷、資歷條件,只要達到相應的技術水平就可以報考相應的級別。部分級別的考試已與日本、韓國相應級別的考試互認,以后還將進一步擴大考試互認的級別以及互認的國家。
考試合格者將頒發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用印的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證書。
二、考試專業與級別
根據《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劃分為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系統和信息服務5個專業類別,并在各專業類別中分設了高、中、初級專業資格考試,詳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專業類別、資格名稱和級別層次對應表》(見下)。人事部和信息產業部將根據發展需要適時調整專業類別和資格名稱。
考生可根據本人情況選擇相應專業類別、級別的專業資格(水平)參加考試。
三、報考條件
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各項法律,恪守職業道德,具有一定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的人員,均可根據本人情況,報名參加相應專業類別、級別的考試。
因此,計算機軟件資格考試報名條件不設學歷與資歷條件、年齡以及專業等限制,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選擇合適的級別合適的資格進行報考。
注:每次考試個人只允許報考一種資格。
四、報考方式
符合《暫行規定》(即《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第八條規定的人員,由本人提出申請,按規定攜帶身份證明到當地考試管理機構報名,領取準考證。憑準考證、身份證明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考試。
各地的報名辦法由考生報考所在地的當地考試機構決定。考生相關報考費用標準由當地物價部門核準。
考生報名方式主要分為:網上報名與考生本人到指定地點報名兩種。
注:報名時依據的身份證明包括:居民身份證、軍人的證件、護照、戶口本等。
五、報考時間
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原則上每年組織兩次,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舉行。
注:各地的報名時間由考生報考所在地的當地考試機構決定。
六、考試形式與時間規定
除信息處理技術員和多媒體應用制作技術員采取筆試與上機操作考試相結合的形式外,其他各種考試都采用筆試形式。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時間、統一標準、統一證書的考試辦法。
高級資格考試設綜合知識、案例分析和論文3個科目;中級、初級資格考試設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2個科目。各級別考試均分2個半天進行;筆試安排在一天之內;上機考試將分期分批進行。
知識科目采用單項選擇題,考試150分鐘,考生需要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
應用技術科目采用問答題,考試時間150分鐘;
上機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案例分析科目采用問答題,考試時間為90分鐘;
論文科目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各個科目的滿分均為75分。
七、軟件評測師考試科目設置
(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l50分鐘,筆試,選擇題;
(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問答題。
八、考試目標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在掌握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知識的基礎上,運用軟件測試管理方法、軟件測試策略、軟件測試技術,獨立承擔軟件測試項目;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九、軟件評測師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基礎知識;
(2)熟悉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程序設計語言基礎知識;
(3)熟悉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4)熟悉軟件工程知識,理解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5)熟悉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6)熟悉軟件測試標準;
(7)掌握軟件測試技術及方法;
(8)掌握軟件測試項目管理知識;
(9)掌握C語言以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技術;
(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礎知識;
(11)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12)正確閱讀并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十、指定書目
考試大綱——《軟件評測師考試大綱》 清華大學出版社
指定教材——《軟件評測師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十一、考試內容
說明:
“I”“II”和“III”表示掌握或熟悉的程度。
“I”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內容及含義(理解)。
“II”是指有關問題中能直接使用(一般應用)。
“III”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并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綜合應用)。
考試科目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
一、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構成及硬件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的構成
(2)處理機
(3)基本輸入輸出設備
(4)存儲系統
2.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1)操作系統的中斷控制、進程管理、線程管理
(2)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3)網絡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4)操作系統的配置
3.數據庫基礎知識
(1)數據庫基本原理
(2)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征
(3)數據庫語言與編程
4.中間件基礎知識
5.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網絡分類、體系結構與網絡協議
(2)常用網絡設備
(3)Internet基礎知識及其應用
(4)網絡管理
6.程序設計語言知識
(1)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2)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過程(函數)調用)
(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4)C語言以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二、標準化基礎知識
(1)標準化的概念(標準化的意義、標準化的發展、標準化機構)
(2)標準的層次(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
(3)標準的類別及生命周期
三、信息安全知識
(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2)計算機病毒及防范
(3)網絡入侵手段及防范
(4)加密與解密機制
四、信息化基礎知識
(1)信息化相關概念
(2)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
(3)信息網絡系統、信息應用系統、信息資源系統基礎知識
五、軟件工程知識
1.軟件工程基礎
(1)軟件工程概念
(2)需求分析
(3)軟件系統設計
(4)軟件組件設計
(5)軟件編碼
(6)軟件測試
(7)軟件維護
2.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1)結構化開發方法
(2)面向對象開發方法
(3)瀑布模型
(4)快速原型模型
(5)螺旋模型
3.軟件質量管理
(1)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概念
(2)軟件質量管理體系
(3)軟件質量管理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技術
4.軟件過程管理
(1)軟件過程管理概念
(2)軟件過程改進
(3)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軟件配置管理
(1)軟件配置管理的意義
(2)軟件配置管理的過程、方法和技術
6.軟件開發風險基礎知識
(1)風險管理
(2)風險防范及應對
7.軟件工程有關的標準
(1)軟件工程術語
(2)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
(3)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4)計算機軟件需求規范說明編制指南
(5)計算機軟件測試文件編制規范
(6)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范
(7)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范
(8)數據流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和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制符號及約定
六、軟件評測師職業素質要求
(1)軟件評測師職業特點與崗位職責
(2)軟件評測師行為準則與職業道德要求
(3)軟件評測師的能力要求
七、軟件評測知識
1.軟件測試基本概念
(1)軟件質量與軟件測試
(2)軟件測試定義
(3)軟件測試目的
(4)軟件測試原則
(5)軟件測試對象
2.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1)V模型
(2)W模型
(3)H模型
(4)測試模型的使用
3.軟件測試類型
(1)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
(2)確認測試、驗收測試
(3)開發方測試、用戶測試、第三方測試
(4)動態測試、靜態測試
(5)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
4.軟件問題分類
(1)軟件錯誤
(2)軟件缺陷
(3)軟件故障
(4)軟件失效
5.測試標準
(1)GB/T 16260.1—2003 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 第1部分:質量模型
(2)GB/T 18905.1—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1部分:概述
(3)GB/T 18905.5—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5部分:評價者用的過程
八、軟件評測現狀與發展
(1)國內外現狀
(2)軟件評測發展趨勢
九、專業英語
正確閱讀并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
一、軟件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1.設計階段的評審
(1)需求評審
(2)設計評審
(3)測試計劃與設計
2.開發與運行階段的測試
(1)單元測試
(2)集成測試
(3)系統(確認)測試
(4)驗收測試
二、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1.白盒測試設計
(1)白盒測試基本技術
(2)白盒測試方法
2.黑盒測試用例設計
(1)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2)測試用例的編寫
3.面向對象測試用例設計
4.測試方法選擇的策略
(1)黑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2)白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3)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策略
三、軟件測試技術與應用
1.軟件自動化測試
(1)軟件自動化測試基本概念
(2)選擇自動化測試工具
(3)功能自動化測試
(4)負載壓力自動化測試
2.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
(1)面向對象測試模型
(2)面向對象分析的測試
(3)面向對象設計的測試
(4)面向對象編程的測試
(5)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
(6)面向對象的集成測試
(7)面向對象的系統測試
3.負載壓力測試
(1)負載壓力測試基本概念
(2)負載壓力測試解決方案
(3)負載壓力測試指標分析
(4)負載壓力測試實施
4.Web應用測試
(1)Web應用的測試策略
(2)Web應用設計測試
(3)Web應用開發測試
(4)Web應用運行測試
5.網絡測試
(1)網絡系統全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2)網絡仿真技術
(3)網絡性能測試
(4)網絡應用測試
6.安全測試
(1)測試內容
(2)測試策略
(3)測試方法
7.兼容性測試
(1)硬件兼容性測試
(2)軟件兼容性測試
(3)數據兼容性測試
(4)新舊系統數據遷移測試
(5)平臺軟件測試
8.易用性測試
(1)功能易用性測試
(2)用戶界面測試
9.文檔測試
(1)文檔測試的范圍
(2)用戶文檔的內容
(3)用戶文檔測試的要點
(4)戶手冊的測試
(5)在線幫助的測試
四、測試項目管理
(1)測試過程的特性與要求
(2)軟件測試與配置管理
(3)測試的組織與人員
(4)測試文檔
(5)軟件測試風險分析
(6)軟件測試的成本管理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本通:二級Access
- 2020年3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歷年真題與機考題庫:二級MS Office高級應用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歷年真題與機考題庫:二級MS Office高級應用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本通:二級Access
- 2014年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3年真題精解與過關全真訓練題:二級公共基礎知識
- 2020年3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數據庫原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全國職稱計算機考試標準教材與專用題庫:PowerPoint 2007中文演示文稿
-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實驗指導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真題匯編與專用題庫:二級MS Office高級應用
- 數據結構搶分攻略:真題分類分級詳解(第2版)
- 2023年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上機考試題庫二級C語言
- 2020年3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應試指南·真題·預測三合一: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 軟件設計師考前突破:考點精講、真題精解、難點精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