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總 論

1.1 考點難點歸納

一、成本的內涵

1.廣義成本與狹義成本

(1)廣義成本泛指所有耗費。

(2)狹義成本專指對象化的耗費,即分配到成本計算對象上的耗費。

2.理論成本內涵與實際成本概念

理論成本的內涵: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也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耗費的資金總和。

二、成本的作用

(1)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2)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

(3)成本是制定產品價格的一項重要因素。

(4)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三、成本會計的演進發展與學科定位

1.成本會計的演進發展歷程

(1)成本會計的產生(20世紀20年代以前)

(2)成本會計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3)成本會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

2.成本會計的學科定位

現代成本會計是會計的總體框架下的一部分相對獨立的內容,既服務于財務會計又服務于管理會計,而且有越來越偏重于管理會計的趨勢。

四、成本會計的職能和任務

1.成本會計的職能

(1)反映的職能。

成本會計的反映職能,就是從價值補償的角度出發,反映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費用的支出,以及生產經營業務成本和期間費用等的形成情況,為經營管理提供各種成本信息的功能。

(2)監督的職能。

成本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過控制、調節、指導和考核等,監督各項生產經營耗費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達到預期的成本管理目標的功能。

2.成本會計的任務

(1)進行成本預測,參與經營決策,編制成本計劃,為企業有計劃地進行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據。

(2)嚴格審核和控制各項費用支出,努力節約開支,不斷降低成本。

(3)及時、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4)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開展成本分析。

五、成本會計的對象

按照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所計算的成本(包括生產經營業務成本和期間費用),可稱為財務成本;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所計算的成本,可稱為管理成本。成本會計的對象,總括地說包括各行業企業的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六、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

1.成本會計工作組織的原則

(1)成本會計工作必須與技術相結合;

(2)成本會計工作必須與經濟責任制相結合;

(3)成本會計工作必須建立在廣泛的職工群眾基礎之上。

2.成本會計機構

企業的成本會計機構,是在企業中直接從事成本會計工作的機構。

3.成本會計人員

成本會計人員權限主要有:成本會計人員有權要求企業有關單位和人員認真執行成本計劃,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法規、制度和財經紀律;有權參與制定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和各項定額,參加與成本管理有關的生產經營管理會議;有權督促檢查企業各單位對成本計劃和有關法規、制度、財經紀律的執行情況。

4.成本會計制度

就工業企業來說,成本會計制度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關于成本預測和決策的制度;

(2)關于成本定額的制度和成本計劃編制的制度;

(3)關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4)關于成本核算規程的制度;

(5)關于責任成本的制度;

(6)關于企業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辦法的制度;

(7)關于成本報表的制度;

(8)其他有關成本會計的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莒南县| 武城县| 灵宝市| 峨山| 宝山区| 昭通市| 本溪市| 新野县| 大渡口区| 鲜城| 类乌齐县| 宁晋县| 石家庄市| 无极县| 凤台县| 建瓯市| 舟山市| 军事| 娱乐| 宜章县| 长春市| 河曲县| 清水河县| 淳安县| 铁力市| 曲沃县| 镇雄县| 修水县| 元氏县| 成都市| 金坛市| 通渭县| 叙永县| 南投县| 肇源县| 垣曲县| 溧阳市| 宜春市| 措勤县|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