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銘暄《刑法學》(第8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6字
- 2021-05-21 18:16:19
0.2 考研真題詳解
說明:本章歷年考點較少,沒有試題。
上編 刑法總論
第一章 刑法概說
1.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重點難點歸納】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質
1.刑法的概念
(1)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
(2)分類
①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
a.廣義刑法,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附屬刑法。
b.狹義刑法,即指系統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刑法典。
②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
a.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適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
b.特別刑法,指僅適用于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
2.刑法的性質
(1)刑法的階級性質
刑法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
(2)刑法的法律性質
①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刑法所保護的是所有受到犯罪侵害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涉及經濟基礎,也涉及上層建筑。
②刑法的強制性最為嚴厲。
二、刑法的創制和完善
1.刑法的創制
(1)早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家就先后制定并頒布了一些單行刑事法規。
(2)刑法典最初的起草準備工作,是由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持進行的。自1950年至1954年9月,法制委員會寫出兩個稿本。
(3)從1954年10月至1956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法律室共寫出13稿。至1957年6月28日,已寫出22稿。經過1957年“反右”斗爭和法律虛無主義思潮,到1963年10月9日寫出第33稿。
(4)從1978年10月開始,國家組成刑法草案的修訂班子,對第33稿進行修訂,并先后寫出兩個稿本。
(5)我國第一部刑法典正式公布于1979年7月6日,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2.刑法的完善
(1)自中國最高立法機關于1982年提出修改刑法典起,研究和修訂刑法典的工作歷時15年,大體經歷了五個階段:①醞釀準備(1982—1988.2);②初步修改(1988.3—1989.6);③重點修改(1991);④全面系統修改(1993—1996.12);⑤立法審議通過(1996.12—1997.3)。
(2)1997實現了刑法典的全面修訂,此次修訂的刑法典的鮮明特色主要體現在:①實現了刑法的統一性和完備性;②貫徹了刑事法治原則和加強刑法保障功能;③立足本國國情與適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相結合。
(3)1997年刑法之后,先后頒布了九部刑法修正案(2015年8月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九)》)。
我國立法機關對1997年刑法典的修改完善,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①及時回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注重對當前經濟和社會領域中重要問題的刑法規制;②確立了刑法修正案作為刑法修改方式的基本地位。
三、刑法的根據和任務
1.刑法的根據
(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據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國刑法制定和修訂的法律根據。
(2)制定刑法的實踐根據
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是刑法制定和修訂的實踐根據。
2.刑法的任務
根據《刑法》第2條規定,我國刑法的任務包括懲罰和保護兩個方面。
(1)懲罰方面的任務
①刑法懲罰的對象只能是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
②刑法懲罰的手段也是特殊的,即它使用的是刑罰手段。
(2)保護方面的任務
①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
②保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④維護社會秩序。
四、刑法的體系和解釋
1.刑法的體系
(1)刑法的體系,是指刑法典的組成和結構。
(2)組成部分
①總則。即關于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般原理原則的規范體系,這些規范是認定犯罪、確定責任和適用刑罰所必須遵守的共同規則。
②分則。指關于具體犯罪和具體法定刑的規范體系,這些規范是解決具體定罪量刑問題的標準。
③附則。附則部分僅一個條文,即《刑法》第452條。
(3)我國刑法條文中的“但書”,所表示的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①“但書”是前段的補充;②“但書”是前段的例外;③“但書”是對前段的限制。
2.刑法的解釋
刑法的解釋就是對刑法規范含義的闡明。
(1)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解釋的效力不同)
①立法解釋。指由最高立法機關對刑法的含義所作的解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67條第4項的規定,解釋法律屬于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的職權之一。
②司法解釋。指由最高司法機關對刑法的含義所作的解釋。有權進行司法解釋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③學理解釋。指由國家宣傳機構、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者專家學者從學理上對刑法含義所作的解釋。
(2)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解釋的方法不同)
①文理解釋。指對法律條文的字義,包括單詞、概念、術語,從文理上所作的解釋。
②論理解釋。指按照立法精神,聯系有關情況,從邏輯上所作的解釋。又分為三種:
a.當然解釋,指刑法規定雖未明示某一事項,但依規范目的、事物屬性和形式邏輯,將該事項當然包含在該規范適用范圍之內的解釋。
b.擴張解釋,是根據立法原意,對刑法條文作超過字面意思的解釋。
c.限制解釋,是根據立法原意,對刑法條文作狹于字面意思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