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蘭查德《宏觀經濟學》(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主編
- 7字
- 2021-05-20 14:36:42
第2篇 核心部分
第3章 商品市場
3.1 復習筆記
一、GDP的構成
1.消費(C)
消費指消費者購買的物品和勞務,包括食物、飛機票以及新車等。到目前為止,消費是GDP最大的組成部分。
2.投資(I)
投資有時又稱固定資產投資,包括非住宅投資和住宅投資,前者指公司購置的新廠房或新機器,后者指人們購買的新住房或者公寓。
3.政府支出(G)
政府支出指聯(lián)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對物品或者服務的購買。這些物品包括辦公設備、飛機等,而服務則指政府雇員提供的勞務。注意,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轉移支付,例如醫(yī)療和社會保障費用;同時它也不包括政府債務的利息支付。
4.凈出口(NX)
進口(IM),即美國消費者、公司和政府購買的國外物品和服務。出口(X),即外國消費者、公司和政府購買的美國物品和服務。出口與進口之間的差額(X-IM)稱為凈出口(NX),或者貿易余額。如果出口大于進口則稱該國享有貿易盈余,如果出口小于進口就稱該國有貿易赤字。
二、商品需求
1.商品總需求的定義
用符號Z表示物品需求,GDP構成可以寫成:Z≡C+I+G+X-IM,假設經濟體是封閉的,進口和出口均為零,則X=IM=0,物品Z的需求等于消費、投資和政府支出之和:Z=C+I+G。
2.消費(C)
決定消費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可支配收入。用C代表消費,YD代表可支配收入,消費和可支配收入之間的線性關系用如下形式表示:
(3.1)
參數(shù)c1稱為消費傾向(又稱邊際消費傾向),它表示增加1美元可支配收入對消費的影響。參數(shù)c0表示在當期可支配收入為0的情況下消費的數(shù)量。
可支配收入,可用下式表示:YD≡Y-T
Y表示收入,T表示消費者的稅收支付減去政]府的轉移支付。把YD引入式(3.1)中:
(3.2)
3.投資(I)
(1)兩類變量
①內生變量:一些變量依賴于其他變量,即需要模型來解釋,這類變量被稱為內生變量,比如消費。
②外生變量:另一些變量不需要通過模型進行解釋,而是把它作為給定值來處理,這類變量被稱為外生變量。
(2)把投資作為外生變量來處理,假設投資給定,表示如下:
(3.3)
4.政府支出(G)
政府支出G跟稅收T一起反映了財政政策——政府可以做出稅收和支出的選擇。跟投資一樣,我們把G和T也作為外生變量來處理。
三、均衡產出的決定
1.均衡條件
把式(3.2)和式(3.3)中的C和I代入Z≡C+I+G,得到:
(3.4)
商品市場均衡要求物品的供給(Y)等于其需求(Z):Y=Z
該等式被稱為均衡條件。把式(3.4)中的需求代入,得:
(3.5)
在均衡等式中,產出Y(等式左邊)必須等于需求(右邊),需求決定產出(均衡條件),產出等于收入,而需求取決于收入,其本身又等于產出。
2.均衡產出的表示
(1)使用代數(shù)
整理均衡方程式(3.5),得均衡產出:
是物品需求不依賴于產出的部分,這一項被稱為自主支。1/(1-c1)稱為乘數(shù)。c1越接近于1,該乘數(shù)越大。
(2)使用圖形
產出和需求是收入的函數(shù),在圖3-1中,縱軸表示產出,橫軸表示收入。產出的圖形為向上傾斜的一條直線,即一條450的直線,斜率為1。需求和收入之間的關系見圖中的ZZ直線。縱軸的截距項——收入為0時的需求量——等于自主支出。直線的斜率為消費傾向c1。
圖3-1 商品市場均衡
當產出等于需求時就達到均衡。45o線跟ZZ直線的交點A便給出了均衡產出Y。在A點左邊,需求大于產出;在A點右邊,需求小于產出。只有在A點,二者相等。
(3)使用文字
產出取決于需求,而需求取決于收入,收入自身就等于產出。需求的增加,比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將會導致產出的增加,進而引起收入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需求的進一步增加,而需求又會進一步引起產出的增加,依此類推。最后的結果是產出的增加要大于需求的初始移動值,這一結果由乘數(shù)決定。且消費傾向越大,乘數(shù)越大。
3.產出調整的時間
若自主性支出增加c0,則產出會增加[1/(1-c1)]×c0。基于以前的假設,產出的增加是在瞬時完成的,但是在現(xiàn)實經濟中,產出的調整需要一段時間。有關產出隨時間調整的規(guī)范的描述,被經濟學家稱為動態(tài)(dynamics)調整。
總之,當消費者增加支出時,產出不會跳到新的均衡點,而是隨著時間從Y增加到Y'。
調整過程的時間長短取決于企業(yè)如何修改其產出計劃,以及修改計劃的額度。企業(yè)越經常地調整其產出計劃,而且產出對過去需要的反應越大,調整過程就越快。
四、投資等于儲蓄:考慮商品市場均衡的另一種方法
1.儲蓄
儲蓄為私人儲蓄與公共儲蓄之和。私人儲蓄(S),即消費者的儲蓄,等于可支配收入減去消費:S≡YD-C
將可支配收入代入上式,得:S≡Y-T-C
公共儲蓄等于稅收(減掉轉移支付)減去政府支出,T-G。如果稅收超過政府支出,政府會有預算盈余——公共儲蓄為正。如果稅收小于政府支出,政府會有預算赤字——公共儲蓄為負。
2.商品市場均衡
整理商品市場的均衡方程,可得:I=S+(T-G)
左邊表示投資,右邊為私人儲蓄與公共儲蓄之和。此時,商品市場均衡要求投資等于儲蓄——私人儲蓄與公共儲蓄之和。企業(yè)想要投資的量必須等于人們或者政府想要儲蓄的量。
五、政府對產出的影響
均衡產出的表達式意味著政府可以通過選擇支出水平(G)或者稅收水平(T)來達到想要的產出水平。但是,政府并不是萬能的,政府對于產出的影響可能會受到以下因素的約束:
(1)改變政府支出或者稅收遠非那么容易,有時需要繁瑣的立法程序。
(2)盡管已經假設投資保持不變,但是投資也還是有可能會作出反應,進口也是如此,即政府的作用會有擠出效應的存在。
(3)預期很可能會減弱政府的政策效應。
(4)堅持期望的產出水平可能會帶來不好的負效應,如通脹的加速等。
(5)削減稅收或者增加政府支出可能會導致巨額的財政赤字以及公共債務的不斷增加,這類債務在長期內會產生負面影響。
- 新編大學體育與健康教程
- 教師身體健康手冊(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與健康指導)
- 制藥工程專業(yè)實驗
- 服裝生產管理與質量控制(第4版)
- 2020年河南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數(shù)量關系【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金融學基礎
- SPSS統(tǒng)計分析方法及應用(第二版)
-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DreamweaverCS6網頁設計實用教程
- 大學生情商口才
- 新編會計學
- 服裝電子商務
- 2020年海南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中國建設銀行招聘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薛求知、劉子馨《國際商務管理》(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