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1字
- 2021-04-15 12:49:17
第一部分 歷年真題及詳解
2016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上)》真題及詳解
題1~5:某商場里的一鋼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計算簡圖及梁截面如題1~5圖所示,設計使用年限50年,結構重要性系數1.0,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均采用 HRB400。
題1~5圖
1.假定,永久荷載標準值(含梁自重),
;可變荷載標準值
,
。試問,AB跨跨中截面彎矩設計值M(kN·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按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進行計算;各跨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均取1.35。
A.370
B.400
C.445
D.470
【答案】D
【解析】計算跨中彎矩最大值時,不考慮懸挑跨的可變荷載。
AB跨永久荷載產生的跨中彎矩標準值:
懸挑跨永久荷載產生的AB跨跨中彎矩標準值:
AB跨可變荷載產生的跨中彎矩標準值:
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表5.1.1,商場活荷載組合值系數為0.7,根據公式(3.2.3-2)計算:
2.假定,AB跨跨中截面彎矩設計值。試問,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的單筋截面梁需要配置的梁底縱向鋼筋,選用下列何項最為合適?( )
提示:。
A.418
B.420
C.422
D.425
【答案】C
【解析】先按第一類T形截面試算,截面有效高度:。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公式(6.2.10-1),矩形截面或翼緣位于受拉邊的倒T形截面受彎構件,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為,
屬于第一類截面,按寬度為的矩形梁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公式(6.2.10-2),
選配422,
,符合要求。
3.假定,A支座右端截面處的剪力設計值。試問,該截面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需要配置的箍筋,選用下列何項最為合適?( )
提示:按雙肢箍計算:
A.8@150
B.10@200
C.10@150
D.10@100
【答案】C
【解析】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公式(6.3.4-2),
選配10@150,
。
4.假定,(均為標準值),懸挑梁支座處梁上部縱向鋼筋配置為6
20。試問,該梁在支座處的最大裂縫寬度計算值
(m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
、
。
A.0.16
B.0.21
C.0.24
D.0.29
【答案】B
【解析】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7.1.2條規定最大裂縫寬度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和縱向受拉配筋率
計算如下:
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表5.1.1,商場活荷載準永久值系數為0.5,根據公式(3.2.10)計算荷載準永久組合的彎矩值,
將上述數值帶入最大裂縫寬度計算公式,
5.假定,該梁懸臂跨端部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影響的撓度計算值為18.7mm。試問,該撓度計算值與規范規定的撓度限值之比,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①不考慮施工時起拱;
②該梁在使用階段對撓度無特殊要求。
A.0.60
B.0.75
C.0.95
D.1.50
【答案】B
【解析】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3.4.3條的表3.4.3規定,懸臂構件的計算跨度:
且不考慮施工時起拱和在使用階段對撓度無特殊要求,故懸挑梁撓度限值:
該撓度計算值與規范規定的撓度限值之比:。
6.某外挑三角架,安全等級為二級,計算簡圖如題6圖所示。其中橫桿AB為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400mm×4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縱向鋼筋采用HRB400,對稱配筋(=
,
。假定,均布荷載設計值q=25kN/m(包括自重),集中荷載設計值P=350kN(作用于節點B上)。試問,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不考慮抗震),橫桿最不利截面的縱向配筋
(
),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題6圖
A.980
B.1190
C.1400
D.1600
【答案】D
【解析】對點C取矩,可得橫桿AB的拉力設計值:
橫桿AB跨中的彎矩設計值:
跨中截面為最不利截面,按偏心受拉構件計算。
偏心距:
為大偏心受拉。
由于對稱配筋,故可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式(6.2.23-2)計算配筋:
故D項數值與計算配筋結果最接近。
7.某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自重標準值為58kN,設置了四個吊環。吊環采用HPB300鋼筋,吊裝時采用吊架使吊繩與構件垂直。試問,吊環鋼筋直徑(mm)至少應采用下列何項?( )
A.12
B.14
C.16
D.20
【答案】B
【解析】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7.6條,吊環應采用HPB300鋼筋,每個吊環可按2個截面計算,鋼筋應力不應大于,設置4個吊環時按3個吊環進行計算。因此,鋼筋的截面面積計算如下:
選用14:
=153.9
>148.7
,符合要求。
8.某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柱,截面尺寸為800mm×8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60,縱向鋼筋為HRB400。已知。試問,縱向受拉鋼筋屈服與受壓混凝土破壞同時發生的界限受壓區高度
(m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375
B.400
C.425
D.450
【答案】A
【解析】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6.2.6條規定,按內插法計算中和軸高度調整系數。
根據公式(6.2.1-5)計算正截面混凝土的極限壓應變,
根據公式(6.2.7-1)計算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故界限受壓區高度為:
9.某鋼筋混凝土次梁,截面尺寸,支承在寬度為300mm的混凝土主梁上。該次梁下部縱筋在邊支座處的排列及錨固方式見題9圖(直錨,不彎折)。已知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筋采用HRB400鋼筋,
,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環境類別為二b,計算所需的梁底縱向鋼筋面積為1450mm2,梁端截面剪力設計值
。試問,梁底縱向受力鋼筋選擇下列何項配置較為合適?( )
題9圖
A.618
B.520
C.422
D.325
【答案】C
【解析】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2.2條,當時,簡支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內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12d。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8.2.1條規定,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35mm。
選用A項618或B項5
20時,根據第9.2.1條第3款規定,梁下部縱筋的凈間距不應小于25mm和鋼筋直徑。AB兩項不滿足鋼筋水平方向凈間距要求。
選用D項325時,12×25=300,梁底縱筋需有彎折段。
選用C項422時,錨固長度:
鋼筋面積滿足要求。
10.某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底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假定,底層某四片剪力墻、
、
、
,各墻肢面積、重力荷載代表值下的軸力設計值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軸力標準值見題10表。試問,需要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的是哪幾片剪力墻?( )
題10表
A.、
B.、
、
C.、
D.、
、
、
【答案】C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4.2條規定,墻肢軸壓比指墻的軸壓力設計值與墻的全截面面積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之比值,計算各墻肢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軸壓比。
根據第6.4.5條表6.4.5-1,二級剪力墻軸壓比大于0.3時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的軸壓比大于0.3,需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11.某6度區標準設防類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辦公樓,房屋高度為22m,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類別為Ⅱ類。其中一根框架角柱,分別與跨度為8m和10m的框架梁相連,剪跨比為1.90,截面及配筋如題11圖所示,混凝土強度等級C40。試問,該框架柱的軸壓比限值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可不復核柱的最小配箍特征值。
題11圖
A.0.80
B.0.85
C.0.90
D.0.95
【答案】D
【解析】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1.2條規定,6度、標準設防類、非大跨度框架,框架抗震等級為四級。查第6.3.6條表6.3.6,柱軸壓比限值為0.9。但該柱剪跨比為1.90,小于2.0,并大于1.5,按表6.3.6注2的規定,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軸壓比限值需降低0.05。同時,柱箍筋的直徑、肢距和間距滿足表6.3.6注3的規定,軸壓比限值可增加0.10。注5規定,柱的軸壓比限值不應大于1.05。
故該柱的軸壓比限值為:
故D項符合要求。
12.以下關于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描述,哪幾項是正確的?( )
Ⅰ.預制混凝土構件在生產、施工過程中應按實際工況的荷載、計算簡圖、混凝土實體強度進行施工階段驗算;
Ⅱ.預制構件拼接處灌縫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低于預制構件的強度等級;
Ⅲ.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梁柱節點處,柱的縱向鋼筋應貫穿節點;
Ⅳ.采用預制板的裝配整體式樓、屋蓋,預制板側應為雙齒邊;拼縫中應澆灌強度等級不低于C30的細混凝土。
A.Ⅰ、Ⅱ
B.Ⅲ、Ⅳ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
【答案】D
【解析】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6.2條規定,
預制混凝土構件在生產、施工過程中應按實際工況的荷載、計算簡圖、混凝土實體強度進行施工階段驗算。驗算時應將構件自重乘以相應的動力系數。故第Ⅰ項正確。
第9.6.4條規定,預制構件拼接處應采用強度等級應不低于預制構件的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灌縫;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梁柱節點處,柱的縱向鋼筋應貫穿節點。故第Ⅱ項和第Ⅲ項正確。
第9.6.5條規定,采用預制板的裝配整體式樓、屋蓋,預制板側應為雙齒邊;拼縫中應澆灌強度等級不低于C30的細混凝土。故第Ⅳ項正確。
題13~17:某五層檔案庫,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類別為Ⅲ類,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
13.考慮偶然偏心影響時,某樓層在規定水平力作用下,按剛性樓蓋計算,樓層抗側力構件的最大彈性水平位移,最小彈性水平位移
,質量中心的彈性水平位移
,試問,在根據位移比進行扭轉規則性判斷時,該樓層扭轉位移比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1.20
B.1.25
C.1.30
D.1.50
【答案】C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3.4.3-1及其條文說明規定,扭轉位移比計算時,應采用給定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并取樓層最大彈性水平位移與樓層兩端彈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而不是與質量中心或者剛度中心彈性水平位移的比值。
14.某樓層多遇地震作用標準值產生的樓層最大彈性層間位移,最小彈性層間位移
,質量中心的彈性層間位移為
,該樓層層高為7.0m,試問,在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抗震變形驗算時,該樓層最大層間位移角與規范規定的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之比,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0.75
B.0.95
C.1.10
D.1.35
【答案】B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公式(5.5.1),取地震作用標準值產生的最大層間位移計算。
該樓層彈性層間位移角為:
查表5.5.1,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為:
故樓層最大層間位移角與規范規定的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之比為,
15.假定,各樓層在地震作用下的層剪力和層間位移
如題15表所示。試問,以下關于該建筑豎向規則性的判斷,何項正確?( )
題15表
提示:本工程無立面收進、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及樓層承載力突變。
A.屬于豎向規則結構
B.屬于豎向一般不規則結構
C.屬于豎向嚴重不規則結構
D.無法判斷豎向規則性
【答案】B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3.4.3-2(見題15解表),各層的側向剛度:
對層剛度進行比較,是否存在某層的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層的70%,或小于其上相鄰三個樓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
經比較,第2層的側向剛度小于第3、第4、第5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屬于一般豎向不規則結構。豎向嚴重不規則結構是指超過表3.4.3-2一項及以上的不規則指標。
16.假定,各樓層及其上部樓層重力荷載代表值之和、各樓層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剪力標準值
如題16表所示。試問,以下關于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是否滿足規范要求的描述,何項正確?( )
題16表
提示:基本周期小于3.5s,且無薄弱層。
A.各樓層均滿足規范要求
B.各樓層均不滿足規范要求
C.第1、2、3層不滿足規范要求,4、5層滿足規范要求
D.第1、2、3層滿足規范要求,4、5層不滿足規范要求
【答案】A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公式(5.2.5),剪力系數不應小于表5.2.5規定的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值,對豎向不規則的結構薄弱層,尚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各層的剪力系數分別為: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5g),根據第5.2.5條,最小剪力系數為0.024,各層剪力系數均大于0.024滿足要求,不需調整。
17.以下關于該檔案庫抗震設防標準的描述,哪項較為妥當?( )
A.按8度進行地震作用計算
B.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7度(0.15g)進行地震作用計算,按8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D.按7度(0.15g)進行地震作用計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
【答案】C
【解析】已明確為標準設防類,因此,應按7度(0.15g)進行地震作用計算,當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重點設防類時,才需要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因此,答案AB兩項不準確。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條規定,建筑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和0.30g的地區,宜分別按8度和9度時各抗震設防類別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因此C項的描述較為妥當。
18.某多層框架辦公樓中間樓層的中柱KZ1,抗震等級二級,場地類別Ⅱ類,截面及配筋平面表示法如題18圖所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筋及箍筋均為HRB400。試問:該柱縱向鋼筋的配筋率與規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的比值,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題18圖
A.0.92
B.0.98
C.1.05
D.1.11
【答案】A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6.3.7-1,框架結構二級抗震等級,中柱,鋼筋強度標準值為400MPa時,表中數值應增加0.05,則最小配筋率為:
圖18所示配筋的配筋:818:
4
20:
。配筋率計算如下,
故柱縱向鋼筋的配筋率與規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的比值為:
題19~21:某鋼結構住宅,采用框架中心支撐結構體系,房屋高度為23.4m,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采用Q235鋼。
19.假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試問,該鋼結構住宅的抗震等級應為下列何項?(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D
【解析】該鋼結構的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當房屋高度小于50m、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時,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8.1.3條和表8.1.3(見題19表)規定,確定該鋼結構住宅的抗震等級為四級。
注:
1.高度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時,應允許結合房屋不規則程度和場地、地基條件確定抗震等級。
2.一般情況,構件抗震等級應與結構相同;當某個部位各構件的承載力均滿足2倍地震作用組合下的內力要求時,7~9度的構件抗震等級應允許按將低一度確定。
題19表 鋼結構房屋的抗震等級
20.該鋼結構住宅的中心支撐不宜采用下列何種結構形式?( )
【答案】D
【解析】《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8.1.6條第3款明確規定:中心支撐框架宜采用交叉支撐,也可采用人字形支撐或單斜桿支撐,不宜采用K形支撐。因為K形支撐在地震力作用下可能因受壓斜桿屈曲或受拉斜桿屈服,引起較大的側移使柱發生屈曲甚至倒塌,故抗震設計中不宜采用。
21.假定,該鋼結構住宅的中心支撐采用人字形支撐(按壓桿設計)。試問,該中心支撐的桿件長細比限值為下列何項數值?( )
A.120
B.180
C.250
D.350
【答案】A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8.4.1條第l款規定,支撐桿件的長細比,按壓桿設計時,不應大于,支撐桿件采用Q235鋼,
。因此,支撐桿件的長細比不應大于120。
題22~24:某單層工業廠房的屋蓋結構設有完整的支撐體系,其跨度為12m的托架構件如題22~24圖所示,腹桿采用節點板與弦桿連接,采用Q235鋼。
題22~24圖
22.試問,腹桿Ⅰ、Ⅱ在桁架平面內的計算長度(mm),為下列何項數值?( )
A.2828、2263
B.2263、2828
C.2263、2263
D.2828、2828
【答案】A
【解析】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第5.3.1條和表5.3.1可知,采用簡單的三角公式并乘以正確的計算長度系數即可計算出腹桿Ⅰ、Ⅱ在桁架平面內的計算長度。
腹桿Ⅰ為支座斜桿,其在桁架平面內的計算長度為:
腹桿Ⅱ為除支座斜桿和支座豎桿的其他腹桿,其在桁架平面內的計算長度為:
因此,A項計算長度的數值滿足要求。
23.腹桿Ⅱ、Ⅲ等與下弦桿的連接節點詳圖如題23圖所示,直角角焊縫連接,采用E43型焊條。腹桿Ⅲ采用雙角鋼構件,組合截面面積A=44.52×102mm2,按實腹式受壓構件進行計算。假定,腹桿Ⅲ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396kN,繞y軸的長細比λy=77.3。試問,腹桿Ⅲ繞y軸按換算長細比計算的穩定性計算值(N/mm2),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題23圖
A.135
B.126
C.104
D.89
【答案】A
【解析】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第5.1.2條規定,截面為單軸對稱的構件,繞對稱軸的長細比應取計及扭轉效應的換算長細比
來代替。
按式(5.1.2-7a)計算換算長細比,
根據表5.1.2-1,雙角鋼T形截面構件對y軸的軸心受壓構件的截面分類為b類。根據附錄C表C-2查得穩定系數。
按式(5.1.2-1)計算軸心受壓桿件的穩定性:
24.假定,腹桿Ⅲ角鋼肢背與節點板間角焊縫的焊腳尺寸=8mm,實際焊縫長度為210mm;其余條件同題23。試問,腹桿Ⅲ角鋼肢背處的側面角焊縫的強度計算值(N/mm2),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不等邊角鋼長邊與節點板采用角焊縫連接時,角鋼肢背處的焊縫內力分配系數k1=0.65。
A.83
B.109
C.118
D.144
【答案】C
【解析】根據題意焊縫計算長度為:
作用力應乘以角鋼肢背處的焊縫內力分配系數值;雙角鋼截面,共有2條焊縫參與受力。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第7.1.3條公式(7.1.3-2)計算側面角焊縫的強度,
題25~26:某管道支架的安全等級為二級,其計算簡圖如題25~26圖所示,支架頂部作用有管道橫向水平推力設計值=70kN,柱與基礎視為鉸接連接,支撐斜桿均按單拉桿設計,桿件之間的連接均采用節點板連接,按桁架體系進行內力分析和設計計算。鋼材采用Q235鋼。
題25~26圖 管道支架計算簡圖
25.假定,軸心拉力取負值,軸心壓力取正值。試問,若僅計算圖示方向的管道橫向水平推力作用,柱A、柱B的最大軸心力設計(kN)、
(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忽略柱剪力及管道支架自重等的影響。
A.-210,210
B.-210,280
C.-280,210
D.-280,280
【答案】B
【解析】支撐斜桿均按單拉桿設計,該支架可簡化成靜定桁架進行內力分析,如題25圖所示。在本題圖示方向的管道橫向水平推力設計值=70kN作用下,采用截面法進行計算:
(壓力);柱A下端支座反力為拉力280kN,由斜桿產生的豎向拉力為70kN,則柱A軸力為280-70=210kN(拉力)。
題25圖
26.假定,支撐斜桿采用熱軋等邊角鋼∟63×6,截面面積,計算截面無栓(釘)孔削弱。試問,支撐斜桿作為軸心受拉構件,其底層支撐斜桿的強度計算值(N/mm2),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188
B.160
C.136
D.96
【答案】C
【解析】根據受力分析,支撐斜桿的軸心拉力設計值: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公式(5.1.1-1)進行計算支撐斜桿的強度計算值,
題27~30:某單層鋼結構廠房,安全等級為二級,柱距21m,設置有兩臺重級工作制(A6)的軟鉤橋式吊車,最大輪壓標準值,吊車軌道高度hR=150mm。吊車梁為焊接工字形截面,采用Q345C鋼,吊車梁的截面尺寸如題27~30圖所示。圖中長度單位為mm。
題27~30圖
27.在垂直平面內,吊車梁的最大彎矩設計值Mmax=14442.5kN·m。試問,僅考慮Mmax作用時,吊車梁下翼緣的最大拉應力設計值(N/mm2),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206
B.235
C.247
D.274
【答案】C
【解析】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第6.2.3條規定,由于吊車荷載為動力荷載且重復使用,通常吊車梁需計算疲勞,故根據第4.1.1條規定截面塑性發展系數γx取1.0,按式(4.1.1)計算最大拉應力,
28.在計算吊車梁的強度、穩定性及連接的強度時,應考慮由吊車擺動引起的橫向水平力。試問,作用于每個吊車輪壓處的橫向水平力標準值(kN),應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11.1
B.13.9
C.22.3
D.35.5
【答案】D
【解析】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第3.2.2條規定,由吊車擺動引起的橫向水平力與吊車最大輪壓標準值成正比,軟鉤橋式吊車的系數取為0.1,由式(3.2.2)計算作用于每個吊車輪壓處的橫向水平力標準值:
29.試問,在吊車最大輪壓作用下,該吊車梁在腹板計算高度上邊緣的局部承壓強度(N/mm2),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78
B.71
C.62
D.53
【答案】B
【解析】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第3.2.4條、第6.3.1條,荷載分項系數取1.4;動力系數取1.1。計算集中荷載: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第4.1.3條式(4.1.3-2)計算集中荷載在梁腹板計算高度上邊緣的假定分布長度:
根據公式(4.1.3-1)計算局部承壓強度,
30.一臺吊車作用時,吊車梁的最大豎向彎矩標準值。試問,該吊車梁的最大撓度計算值(m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撓度可按近似公式計算
A.10
B.14
C.18
D.22
【答案】B
【解析】根據題意Q345的彈性模量為,吊車梁的計算長度為
,代入題目給的撓度計算公式,
31.關于砌體結構有以下說法:
Ⅰ.砌體的抗壓強度設計值以齡期為28d的毛截面面積計算;
Ⅱ.石材的強度等級應以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塊抗壓強度表示;
Ⅲ.一般情況下,提高磚的強度等級對增大砌體抗剪強度作用不大;
Ⅳ.當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C級時,其強度設計值應乘以0.95的調整系數。
試判斷下列何項均是正確的?( )
A.Ⅰ、Ⅲ
B.Ⅱ、Ⅲ
C.Ⅰ、Ⅳ
D.Ⅱ、Ⅳ
【答案】A
【解析】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第3.2.1條規定,砌體的抗壓強度設計值以齡期為28d的毛截面面積計算。判斷Ⅰ正確。
根據附錄A.2規定,石材的強度等級可采用邊長為70mm的立方體試塊的抗壓強度表示。抗壓強度取三個試塊破壞強度的平均值。判斷Ⅱ不正確。
根據第3.2.2條規定,一般情況下,提高磚的強度等級對增大砌體抗剪強度作用不大。判斷Ⅲ正確。
根據第4.1.5條規定,施工技術、施工管理水平對結構的安全度影響很大,因此,為保證規范規定的安全度,有必要考慮這種影響。根據施工現場的質保體系、砂漿和混凝土的強度、砌筑工人技術等級方面的綜合水平劃為A、B、C三個等級。它反映了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和材料消耗水平的關系。因此,《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引入了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的概念,砌體規范只規定了B級和C級施工控制等級。當采用C級時,砌體強度設計值應乘γa=0.89的調整系數;當采用A級施工質量控制等級時,可將表中砌體強度設計值提高5%。應在工程設計圖中明確設計采用的施工控制等級。故判斷Ⅳ不正確。
題32~37:某多層砌體結構房屋對稱軸以左平面如題32~37圖所示,各層平面布置相同,各層層高均為3.60m;底層室內外高差0.30m,樓、屋蓋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板,靜力計算方案為剛性方案。采用MU10級燒結普通磚、M7.5級混合砂漿,縱橫墻厚度均為240mm,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
題32~37圖
32.假定,該建筑為小學教學樓,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試問,該砌體結構所能建造的最大層數為幾層?( )
提示:按照橫墻很少考慮。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第6.0.8條,小學教學樓的抗震設防類別應為重點設防類。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第10.1.3條,重點設防類的砌體房屋仍按本地區設防烈度查表,其層數應比表10.1.3減少一層(7-1=6)且總高度應降低3m。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第10.1.2條第2款,該建筑橫墻很少,其建造層數應再減少兩層(6-2=4)。故總的建造層數最大為四層。
33.假定,該建筑為辦公樓,無地下室,地上共5層,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每層建筑物自重標準值(包括墻體、樓面、屋面結構及建筑做法等自重)為12kN/m2,按等效均布活荷載計算的樓面活荷載標準值為2kN/m2,屋面活荷載標準值為0.5kN/m2。試問,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作用時,全樓結構總重力荷載代表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45000
B.46000
C.53000
D.62000
【答案】C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3條可知,計算地震作用時,建筑的重力荷載代表值應取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和各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各樓層活荷載標準值的組合系數為0.5,屋面雪荷載組合值系數為0.5,屋面活荷載不計。結構重力荷載代表值:
34.假定,該建筑為辦公樓,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為65000kN。試問,底層墻體總水平地震剪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5200
B.6800
C.7800
D.10000
【答案】D
【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5.1.4-1取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故結構總水平地震標準值為:
根據第5.4.1條,水平地震作用分項系數,故底層墻體總水平地震剪力設計值為:
35.假定,二層內縱墻B兩個門洞高度均為2100mm。試問,該墻高厚比μ1μ2[β]的限值,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20
B.23
C.26
D.28
【答案】B
【解析】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第6.1.1條公式(6.1.1)規定,墻體的高厚比的計算公式,。
允許高厚比查表6.1.1可知取為26。
,
,按公式(6.1.4)計算高厚比修正系數:
該墻高厚比限值:
36.假定,二層墻A(A~B軸間墻體)對應于重力荷載代表值的砌體線荷載為235.2kN/m,在②軸交A、B軸處均設有240mm×240mm的構造柱(該段墻體共2個構造柱)。試問,該墻段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根據: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作答。
A.200
B.270
C.360
D.400
【答案】D
【解析】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表3.2.2,查得抗剪強度設計值。
根據10.2.3條,
查表10.2.3,
查表10.1.5,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根據第10.2.2條計算截面的抗震受剪承載力設計值,
37.假定,二層墻A(~
軸間墻體),在②軸交
、
軸處及該墻段中間均設有240mm×240mm的構造柱(該段墻體共3個構造柱)。構造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每根構造柱均配置HPB300級4
14的縱向鋼筋(Asc=615mm2),砌體沿階梯形截面破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fvE=0.25N/mm2。試問,該墻段的最大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提示:按《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作答。
A.380
B.470
C.510
D.550
【答案】B
【解析】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式(10.2.2-3)進行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C20的軸心受拉強度為ft=1.1N/mm2。
構造柱間距3.15m>3m,取。
配筋率:
根據式(10.2.2-3)計算最大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設計值如下:
題38~40:某單層單跨無吊車房屋窗間墻,截面尺寸如題38~40圖所示;采用MU15級蒸壓粉煤灰普通磚、Ms7.5專用砂漿砌筑,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屋面采用現澆梁、板,基礎埋置較深且有剛性地坪;房屋的靜力計算方案為剛彈性方案。圖中x軸通過窗間墻體的截面中心,=179mm。
題38~40圖
38.試問,該帶壁柱墻的折算厚度(m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380
B.412
C.442
D.502
【答案】C
【解析】關于x軸的截面極慣性矩:
截面面積:
截面回轉半徑:
截面折算厚度:
39.試問,該帶壁柱墻的計算高度(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5.0
B.6.1
C.7.0
D.7.5
【答案】C
【解析】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第5.1.3條及表5.1.3規定,基礎埋置較深且有剛性地坪,構件高度。房屋的靜力計算方案為剛彈性方案,受壓構件的計算高度查表5.1.3得:
。
40.假定,安全等級二級,墻體折算厚度hT=0.395m,計算高度為6.6m。試問,當軸向力作用在該墻截面A點時,墻體的受壓承載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
A.200
B.250
C.280
D.330
【答案】B
【解析】軸向力作用在A點時,屬偏心受壓構件,軸向力作用在墻體的翼緣,
查《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表D.0.1可知,影響系數。查表3.2.1-3,抗壓強度設計值f=2.07MPa。截面面積:
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第5.1.1條計算受壓構件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