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爾《國際商務》(第9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942字
- 2021-04-09 17:06:31
6.2 課后習題詳解
1重商主義是一種沒落的理論,在現代世界中沒有市場。請討論之。
答:重商主義是歐洲國家中世紀向現代過渡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商業資本的意識形態,是史書上一個傳統的提法。經濟學說的發展,伴隨著經濟成長的不同階段,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經濟學說。但即使處于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過去的經濟思想體系仍然有效,不會完全過時,它會在被揚棄和吸納綜合的過程中成為一個新的環節。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今天,也可以看到,重商主義并未在現代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中過時。
當時的重商主義,其目的是富國強兵,但君主們的主要目標還是黃金——通過出口,賺取國外的黃金,有了黃金,就可以招募和雇傭士兵來進行戰爭,便能賺取更多的黃金。在十六、十七世紀,西歐重商主義主要在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實行并發展,重商主義在這三個國家發展的不同道路,對一些國家現在的經濟發展戰略很有啟發性。
就我國經濟發展而言,可以看到,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并建立強大的現代化的國防,正是我國在現在和今后一段時間所追求的目標。國家發展工業化,建立本國強大的國防體系,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重商主義——保護主義的政策至今仍然有意義。另外,重商主義所奉行的保護國內市場和民族工業的政策,為了貨幣積累而實行的“少買”政策,為了“富國”而“強兵”的政策取向,對于現階段的中國經濟發展來講也有特別的現實意義。
由此可見,在我國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的今天,只有充分重視軍事力量和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重視貿易平衡的問題,從國情出發、從需要出發、從目標出發,保持兩者的協調發展,才是長遠之計。
2自由貿易是公平的嗎?請討論之。
答:貿易理論認為專業化和自由貿易使所有國家都受益。然而,使所有國家都受益并不等同于對所有國家都是公平的。在某些情況下,貿易壁壘可能會使貿易更趨于公平。盡管一個國家能使產品的生產更有效率,但是限制另一個國家發展工業基地的能力并不是公平的。例如,如果一個發展中國家正嘗試建成工業化國家,那么短期的貿易壁壘是必要的,等到工業變得有競爭力再取消該貿易壁壘會使兩個國家站在更平等的位置上競爭。
3發達國家的聯盟通常反對從低工資國家進口,并提倡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就業免受這種它們經常形容為“不公平”的進口競爭。這種競爭是不公平的嗎?在你看來,這種觀點對于哪一方最有利?工會、工會代表的人們,還是國家整體?
答:(1)這種競爭是公平的。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一個國家應當對它所擅長的進行專業化生產,而從其他國家進口自己生產效率相對較低的產品,這樣是最有效率的。而且,比較優勢理論認為開放一個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刺激了經濟增長,創建了動態貿易利益。并且,貿易是一個正和博弈,自由貿易能使貿易雙方都獲益。對發達國家來說,自由貿易使得工人能將時間都花在自己更擅長的產品生產上,同時,進口商品的更低價格使工人們花費更少,從而增加他們的凈收入。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自由貿易增加了就業,提高了國民收入。
(2)在我看來這種觀點對工人、工會代表的人們是有利的。
如果發達國家反對從低工資國家進口,并提倡貿易壁壘保護本國就業免受來自低工資國家的進口競爭,會使得發達國家的工人維持一份較高的收入的工作,不會因為進口競爭而失去工作。
然而這些只是使得這一部分與進口形成競爭關系的工人獲利,長遠來看對整個國家造成了損失。首先,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各國都應當出口其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而低工資率國家的勞動力是他們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發達國家若取消貿易壁壘,就能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商品,使得全體消費者獲利;其次,低工資的國家可以在取消壁壘的貿易中獲利,會形成貿易順差,低工資國家的貨幣積累上升從而其購買力上升,使得低工資國家可以更多的購買發達國家的技術密集型產品,這樣同時使得發達國家從貿易中獲利;最后,如果發達國家單方面采取了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的就業,容易引發低工資國家的不滿,會導致貿易戰的發生,對兩國的經濟貿易發展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
4采取自由貿易制度的潛在成本有哪些?你認為政府應該采取措施降低這些成本嗎?如果是,應采取什么措施?
答:(1)采取自由貿易制度的潛在成本包括:從事某個行業的工人會失去工作;產業轉移帶來的大量失業導致一定程度上的社會動蕩;新興產業得不到發展等成本。
(2)政府應該采取措施降低這些成本。采取的措施包括:政府提供再培訓的項目,幫助下崗職工找到其他工作;政府對新興產業提供政策扶持等。
5重讀“國家聚焦”專欄中“中國是新重商主義國家嗎?”一文。
(1)你認為中國追求的政策符合重商主義的特征嗎?
(2)美國和其他國家對此應該怎么做?
答:(1)重商主義的主要觀點為:金銀是國民財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業活力的必需品。重商主義的主要原則就是保持貿易順差以實現一國的最大利益,即出口超過進口,這樣一國就能積累金銀,增加國民財富、聲望和權力。重商主義理論一貫主張政府干預以便達到對外貿易順差。重商主義者認為大量貿易不一定是好事。相反,他們建議政策目標應該是出口最大化而進口最小化。要達到此目的,可通過關稅和配額限制進口,并對出口實行補貼。重商主義將貿易看成零和博弈。
由此看來,中國并不符合重商主義的特征。中國雖然采取了出口導向型的貿易政策,但是中國并不認為貿易是零和博弈,也不認為大量貿易不一定是好事。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政策,就是要走出去,與各個國家交流合作,進行貿易。
(2)美國和其他國家應該集中國家的資源和人才發展本國具有優勢的產業,以保持在該行業的領先地位;同時加大在弱勢產業中的投入,以追趕在該行業中占有優勢地位的國家。
6重讀關于轉移白領工作的“國家聚焦”專欄。
(1)技術型白領工作外包到發展中國家,誰從中受益?誰受到損失?
(2)高技能、高工資的工作轉移到中國、印度等國,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會受到損失嗎?
(3)諸如計算機編程和會計這樣的高收入白領工作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與低收入藍領工作的轉移有區別嗎?如果有,區別在哪里?政府是否應該采取措施防止白領工作流向印度等國?
答:(1)技術型白領工作外包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受益,發展中國家的工人也受益;發達國家的工人受損。
(2)薩繆爾森認為,如果工作轉移使美國的實際工資率降低,那么可能無法產生凈收益。當外國勞動力受過更好的教育后生產率大大提升時,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就會受到影響,這會降低市場的凈工資率,或許足以抵消國際貿易帶來的利益,而使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受到損失。然而,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提升技能水平,以達到薩繆爾森模型中的情況。因此,即使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會受到損失,這也僅僅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轉移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是有益的。
(3)有區別。藍領工作的轉移對一國的技術知識水平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白領工作的轉移則會降低發達國家知識型人才的培養動力,提升發展中國家知識型人才的培養動力。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通過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夠進入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人才市場,從而影響發達國家白領的收入。
由于白領工作對于一國的未來更重要,它們仍應該留在國內,所以技術型白領工作外包是個嚴重的問題,應當引起政府的關注。(也可認為為了維持公司的發展與利潤,白領外包對公司有益,不需政府采取措施。)
7利用新貿易理論和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概述政府在某特定行業內建立國家競爭優勢的例子。你建議政府采用哪一種政策?這些政策與基本的自由貿易哲學相左嗎?
答:(1)新貿易理論有兩個重要的觀點。第一,貿易可以通過對規模經濟的影響增加消費品的種類,降低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第二,一些應該達到規模經濟的產業,所生產的產品占世界總需求的比重較大,這樣全球市場只能容納數量很少的企業了。因此,一些產品的世界貿易可能被某些國家主導,這些國家的企業是這些產品的第一進入者。新貿易理論最具爭議的一個觀點是該理論對政府干預和戰略貿易政策的肯定。例如,波音的研發經費大部分是由美國政府支付的,707客機也是政府資助軍事計劃的副產品。這些政策促使了波音公司成為商用噴氣式客機制造業的第一進入者。
(2)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的四大特性——要素稟賦、需求情況、相關與支持產業以及企業戰略、組織與競爭,形成了當地企業競爭的環境,這些特性促進或阻礙了競爭優勢的建立。波特認為當企業處在該模型最有利的位置時產業或產業部門最可能成功,鉆石理論模型是一個相互增強的體系,一種特性的作用是依其他特性的狀態而定的。波特還認為兩個附加變量可以極大影響國家鉆石理論模型:機遇與政府。政府通過其政策的選擇,可以削弱或增強國家優勢。例如,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可以改變要素稟賦,在日本,政府通過投資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培養出大量的工程師,這對于日本在許多制造業部門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
(3)自由貿易是指一國政府不通過配額和關稅來影響它的公民從別國進口什么商品或生產什么產品出口給別國。政府采取的出口補貼等政策與自由貿易哲學是相左的,而政府采取的投資教育等政策與自由貿易哲學并不相左。
8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在其各個經濟部門都處于競爭劣勢。它們很少出口。它們沒有資金,土地質量低,通常在給定工作機會情況下有太多過剩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自由貿易不可能符合這樣的國家的利益。試討論之。
答:自由貿易是一個正和博弈,參與其中的國家都能獲益。根據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樣,兩個國家都能獲益。對于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來說,若不參與自由貿易,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 2020年傳播學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張斌賢《外國教育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國傳媒大學817綜合考試[藝術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新聞傳播實務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張志偉《西方哲學史》(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金瑜《心理測量》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夏清《化工原理》(第2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詳解【16.6小時高清視頻】
- 2016年MBA/MPA/MPAcc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高分指南·寫作(第5版)
- 2016考研政治沖刺必背36計
- 韓玉軍《國際商務》課后習題詳解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高清視頻講解】
-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822行政管理內部輔導講義與歷年考研真題詳解
-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