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北京市“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8620字
- 2021-04-09 15:21:13
三、北京市情
(一)北京概況
1.地理位置
北京位于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中心位于北緯39°54′20″,東經116°25′29″,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西北邊緣,地勢西北高聳,東南低緩。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并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2.地勢地貌
北京市山區面積10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62%,平原區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最高的山峰為京西門頭溝區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最低的地面為通州區東南邊界。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3.氣候氣象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北京太陽輻射量全年平均為112~136千卡/厘米。兩個高值區分別分布在延慶盆地及密云縣西北部至懷柔東部一帶,年輻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區位于房山區的霞云嶺附近,年輻射量為112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2800小時之間。最大值在延慶縣和古北口,為2800小時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嶺,日照為2063小時。夏季正當雨季,日照時數減少,月日照在230小時左右;秋季日照時數雖沒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時;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時數最少季節,月日照不足200小時,一般在170~190小時。
4.自然資源
(1)水資源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貫穿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薊運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后分別在海河匯入渤海(薊運河除外)。
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庫85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云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約為29.21億立方米,平均年可開采量約24~25億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55.21億立方米。
2013年北京市總用水量35.3億立方米,比2012年增長1.4%。其中,生活用水14.5億立方米,增長4.3%;工業用水5.6億立方米,下降3.4%;農業用水12億立方米,下降3.2%。
(2)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北京已發現的礦種共67種,礦床、礦點產地476處,列入國家儲量表的礦種44種,其中能源礦產2種;黑色金屬礦產4種,有色金屬、貴金屬及分散元素礦產11種;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5種;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15種。共有產地300處,其中黑色金屬產地49處,有色金屬產地35處,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產地43處,化工原料非金屬產地68處,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產地75處,煤炭產地30處。
(3)植物資源
北京市地帶性植被類型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并間有溫性針葉林的分布。大部分平原地區已成為農田和城鎮,只在河岸兩旁局部洼地發育著以蘆葦、香蒲、慈菇等為主的洼生植被,但多數洼地已被開辟為魚塘,在擱荒地及田埂、路旁多雜草;湖泊,水塘中發育著沉水和浮葉的水生植被。
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帶表性的植被類型是栓皮櫟林、櫟林、油松林和側柏林。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森林覆蓋率增大,其下部以遼東櫟林為主,海拔1000米至1800~2000米,樺樹增多,在森林群落破壞嚴重的地段,為二色胡枝子、榛屬、繡線菊屬占優勢的灌叢。海拔1800~1900米以上的山頂生長著山地雜類草草甸。
(4)動物資源
北京地區的動物區系有屬于蒙新區東部草原、長白山地、松遼平原的區系成分,也有東洋界季風區、長江南北的動物區系成分,故北京的動物區系有由古北界向東洋界過渡的動物區系特征。截至2009年,此動物區系中有獸類約40種,鳥類約220種,爬行動物16種,兩棲動物7種,魚類60種。
(5)旅游資源
①名勝古跡
北京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7處)最多的城市;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跡7309項,9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北京段)、3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地質公園、15處國家森林公園。
②主要場館
北京是“博物館之都”,注冊博物館多達151座。國家博物館為世界最大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
③購物街區
北京是唯一入選世界15大購物之都的內地城市,擁有百余家大中型購物商場。王府井大街、前門大柵欄、西單商業街是北京的傳統商業區;國貿商城、東方新天地、中關村廣場。琉璃廠或潘家園的古玩城擁有各類古玩。秀水街和雅秀服裝批發市場銷售各類服裝。景泰藍、玉器、絲綢刺繡等歷史悠久;民間手工藝品,如泥人、京劇臉譜、風箏、剪紙等物美價廉,都可以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
④風俗特產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風習俗:北京小吃、京劇、京韻大鼓、相聲、舞臺劇、鐵板快書、景泰藍、牙雕、毛猴、漆雕、賽蟈蟈和蟈蟈籠、吹糖人、捏面人等等。
(二)人文地理
1.行政區劃與功能規劃
(1)行政區劃
北京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云區、懷柔區、延慶區16個區,共147個街道、38個鄉和144個鎮。
(2)功能規劃
根據北京規劃館正在征求意見的新版北京城市規劃(2016-2030年)(草案),北京將實現“一主、一副、兩軸、多點”的空間格局。
“一主”,即中心城區,也就是城六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
“一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即通州。
“兩軸”是指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
“多點”是指門頭溝、房山、順義、大興、亦莊、昌平、平谷、懷柔、密云、延慶10個周邊城區。
中心城區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集中承載地區,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重要地區,是建設國家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典范地區。中心城區要推進城市功能優化重組,優化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保障和服務首都核心功能;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精髓,引領國家文化發展方向;彰顯大國外交的開放與包容,營造國際化的活力交往空間;建設國家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培育協同創新節點。
中心城區還有核心區。新版北京城市規劃(2016-2030年)(草案)提出,核心區主要指東城區、西城區。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彰顯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核心區以政治、文化、國際交往中心為主導功能。
西北部地區,主要指海淀區、石景山區,以科技創新、文化中心為主導功能。海淀區應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服務保障中央政務職能重要地區;國家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典范區;生態宜居和諧文明示范區;高水平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的實踐區。石景山區應建設成為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綠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綜合服務承載區;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態宜居示范區。
東北部地區,主要是指朝陽區東部、北部地區,應強化國際交往功能,成為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國際文化和體育活動、各類國際化社區的承載地。提升區域文化創新力和公共文化的服務能力。
南部地區,即豐臺區和朝陽區南部地區,以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城市服務為主導功能。豐臺區應建設成為首都高品質生活服務供給的重要保障區,首都高水平對外綜合交通樞紐,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區。生態宜居的新型城鎮化轉型發展區。朝陽區喃不是重要的菜籃子供應基地、傳統工業改造升級示范區。
2.人口、民族和宗教
(1)人口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萬人,增長0.1%;增量比上年減少16.5萬人,增速比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從年齡構成看,0至14歲常住人口223.8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0.3%;15至59歲常住人口1600.7萬人,占73.7%;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348.4萬人,占16%。從城鄉構成看,城鎮人口1879.6萬人,鄉村人口293.3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6.5%。
(2)民族
全市人口中擁有全國所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回、滿、蒙古、朝鮮、土家族人口均超過萬人。人口在千人以上的還有朝鮮族、壯族、維吾爾族、苗族、藏族。全市有5個民族鄉,109個民族村,13個民族工作重點街道。
(3)宗教
北京地區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北京市主要的宗教活動場所有100多處。北京現存著名的宗教活動場所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臺寺、云居寺、八大處等;道教的白云觀等;伊斯蘭教的北京牛街禮拜寺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宮等,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門教堂等。
3.人文歷史
(1)歷史沿革
①概述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曾為遼、金、元、明、清五朝帝都。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從此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②遠古
距今70萬年,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是人類發源地之一。
③夏商周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黃帝之后人于薊,在今北京西南。
④春秋戰國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薊國西南面的另一個封國燕,吞沒了薊,并遷都于薊城,統稱為燕都或燕京。公元前226年燕國被秦國所滅。
⑤秦漢
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據考古學家考證,當年的薊城就在現北京城區的西南部。
漢高祖五年,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于此,故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于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⑥三國兩晉南北朝
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十六國后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不變。
⑦隋唐五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除燕郡。大業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627年),幽州劃歸河北道。后成為范陽節度使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北京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后,復置幽州,歸盧龍節度使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后被后唐消滅。
936年,后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后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⑧宋遼金元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區)與遼大戰,北宋大敗,燕云十六州收復無望。
公元938年,崛起于中國東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遼,薊城成為遼的陪都。因為薊位于它所轄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稱南京,又叫燕京。
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將遼滅亡,并于1153年遷都燕京,改名中都。
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興的蒙古族軍隊的進攻,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第二年蒙古鐵騎占領中都。至元元年(1264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東北郊筑建新城。1271年,忽必烈在此即皇帝位,建立元朝。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并延續到明、清兩代。元大都成為全中國的交通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干都司(治所黑龍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
⑨明清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
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后奪得皇位后,于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是為“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于此,如今的北京也從此得名。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時期,北京還曾一度降為行在,京師復為南京應天府。
明清時設置順天府管轄首都地區,地位與今日的北京市類似,但管轄面積不同。
清兵入關后即進駐北京,亦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并簽訂《北京條約》。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打進北京,大量文物被侵略軍和壞民劫掠。1901年在京與十一個國家簽署了《辛丑條約》。
⑩民國
辛亥革命后的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定都南京。1912年2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潰亡,北京作為帝都的歷史到此結束。
在袁世凱的策劃下,南京國民政府于同年3月遷都北京,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中國國民黨北伐軍攻占北京,張作霖敗回東北,北洋政府下臺。
民國伊始,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1914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范圍規格與順天府大致相同,直轄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這一時期,北京新建了有軌電車系統,和一批現代的文化教育機構,如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協和醫學院等。
民國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戰爭后,首都遷回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后改為北平市,隸屬于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
民國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后,北平被日本占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且將北平改名為北京。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軍隊宣布投降,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為北平。北平市所轄范圍較之前順天府、京兆地方及今日北京市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區、東城區全境,朝陽區大部、海淀區南半部、石景山區南部和豐臺區北半部。
1949年1月,在原國民黨時期20個區的基礎上臨時劃定32個區,4月將32個區合并為26個區,6月接管任務完成后調整為20個區。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建國后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云、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銷密云、延慶兩縣,設立北京市密云區、延慶區。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
(2)文化風俗
①市花
a.月季
別名長春花、月月紅、四季薔薇、斗雪紅、瘦客等,屬薔薇科,在世界上被譽為“花中皇后”。原產于我國江蘇、浙江、山東、河北等地,已有千年的栽培歷史。月季花對環境適應性較強,喜溫暖涼爽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耐旱、耐寒。月季花的根葉、花可供藥用,有活血、解毒、消腫之效;有香氣的品種還可提取香精、食用。
b.菊花
花中四君子之一。別名: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菊花屬菊科類,喜涼爽、較耐寒,在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于花芽發育。
②市樹
a.側柏
亦名扁柏,柏科,常綠喬木,耐寒耐旱,其高可達20余米。在北京可彌補冬季綠色不足的缺陷,宜山宜水、宜城鄉宜庭院,有很強的適應性。
b.國槐
又名紫槐、家槐、豆槐、白槐。大喬木豆科,是長壽樹種之一,生命力極強。在北京地區,其樹齡有高達千年以上者。
③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是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是一個有機整體。“愛國”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創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質。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長期發展建設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的概括和總結,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體現了首都歷史文化的特征,體現了首都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
④北京符號與習俗
a.北京符號:故宮、頤和園、四合院、天橋的雜耍、胡同小販的吆喝、琉璃廠的字畫、王府井商業街、中關村科技園等。
b.北京習俗:祭灶、掃塵、守歲、咬春、走會等。
4.社會生活
(1)綜合實力
初步核算,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9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9.6億元,下降8.8%;第二產業增加值4774.4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19995.3億元,增長7.1%。全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8132.4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10.1%,占北京市經濟的比重為32.7%。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5646.7億元,增長9.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3824.3億元,增長10.7%。
(2)第一產業
2016年,北京市繼續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傳統農業規模進一步收縮,都市型農業穩步增長。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蔬菜種植面積繼續減少,全年糧食產量、蔬菜產量比上年分別下降14.3%和10.5%。養殖業規模繼續縮減,生豬出欄數、牛奶產量以及禽蛋產量比上年分別下降3.2%、20.1%和6.4%。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都市型農業穩步發展。全年觀光園實現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6.3%;民俗游實現收入14.4億元,增長11.7%。
(3)第二產業
2016年,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1%。重點行業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5.6%,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止跌回升,增長1%。符合消費升級需求的高端、智能、高技術產品產量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液晶顯示屏等分別增長1.5倍、73%和65.2%。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7447.3億元,比上年增長2.7%。其中出口交貨值946.9億元,下降11.9%;內銷產值16500.4億元,增長3.7%。
(4)第三產業
2016年,北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1%,快于北京市經濟增速0.4個百分點。其中,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等優勢行業繼續發揮支撐作用。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266.8億元,增長9.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697.9億元,增長11.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077.9億元,增長10.2%。生活性服務業增長加快為服務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其中,居民服務業、文體娛樂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1%和7.8%,比上年分別提高7個和4.3個百分點。公共服務業增勢較好,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教育增加值分別增長7.1%、8.7%和9.1%。
2016年,北京市實現總消費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實現服務性消費8921.1億元,增長10.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05.1億元,增長6.5%。網上銷售是零售額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049億元,增長2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8.6%,拉動北京市零售額增長3.3個百分點。
2016年,北京地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8625.2億元,比上年下降6.1%,降幅比上年收窄16.2個百分點。其中,進口總值15207.1億元,下降7.5%,降幅收窄16.7個百分點;出口總值3418.1億元,增速由負轉正,增長0.7%,增速提高12個百分點。
2016年,北京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461.7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399.5億元,增長10.3%,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47.8%。重點產業投資增勢良好,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高技術制造業、文體娛樂業投資分別增長99.9%、61.3%和55.2%。第一產業完成投資99.8億元,比上年下降10.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722.9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含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7639億元,增長6.1%。
(5)交通
①鐵路
北京擁有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之一,全市鐵路總里程962公里,京秦鐵路、京哈鐵路、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廣鐵路、京原鐵路、京包鐵路、京承鐵路、京通鐵路等多條鐵路干線匯集于此。其中:
a.北京站:位于建國門與東便門西側。建于1959年,是北京鐵路局首批全國鐵路樞紐之一,北京第二大火車站。
b.北京南站:位于永外大街。2008年改建完成,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是京滬高速鐵路的起點,是北京繼北京西站、北京站的第三大火車站。
c.北京西站:位于蓮花池東路。建于1993年,是全球最大火車站之一。
d.北京北站:位于西直門。建于1906年,是京張鐵路上的車站之一。
e.北京東站:位于百子灣。建于1938年。
②航空
北京還是全國航空線的交匯中心,進入亞洲最繁忙機場的行列。位于北京順義的首都國際機場是全國最大的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建筑面積90多萬平方米,新增機位99個,新建一條長3800米、寬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飛機空客A380也能夠順利起降。北京還建有北京南苑機場、北京良鄉機場、北京西郊機場、北京沙河機場和北京八達嶺機場。這些機場除南苑機場同時為軍民合用外,其它很少向公眾開放,主要為軍用。
③地鐵
北京地鐵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地鐵標志外形采取圓形,以字母“G”構成。表示地鐵隧道,中間是字母“D”,為“地鐵”拼音的首字母。D的內心是字母“B”,表示“北京”。三個字母構成“北京高速電車”(現“北京地鐵”)的縮寫。本標志是1984年4月由地鐵總公司張利德同志設計的。
(6)科教
北京是全國教育最發達的地區。在全國率先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又率先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北京是全國最大的科學技術研究基地,有中國科學院等科學研究機構和號稱“中國硅谷”的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每年獲國家獎勵的成果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 2020年天津市選調生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2017最新版)
-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2016最新版)
- 申論(第六版)
- 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2016新大綱)
- 2020年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福建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湖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陜西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史上最牛公務員面試攻略
- 2020年河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高分過關·判斷推理(2013年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
-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西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山東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