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藥學專業知識一)考點精講與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537字
- 2021-05-21 21:12:18
【真題詳解】
一、最佳選擇題
1.臨床上藥物可以配伍使用或聯合使用,若使用不當,可能出現配伍禁忌。下列藥物配伍或聯合使用中,不合理的是( )。[2016年]
A.磺胺甲噁唑與甲氧芐啶聯合應用
B.地西泮注射液與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滴注
C.硫酸亞鐵片與維生素C片同時使用
D.阿莫西林與克拉維酸聯合使用
E.氨芐西林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后在4小時內滴注
【答案】B
【解析】某些含有非水溶劑的制劑與輸液配伍,由于溶劑的改變使藥物析出。如地西泮注射液與5%葡萄糖、0.9%氯化鈉或0.167mol/L乳酸鈉注射液配伍時,易析出沉淀。
2.鹽酸氯丙嗪注射液與異戊巴比妥鈉注射液混合后產生沉淀的原因是( )。[2016年]
A.水解
B.pH的變化
C.還原
D.氧化
E.聚合
【答案】B
【解析】pH改變產生沉淀:由難溶性堿或難溶性酸制成的可溶性鹽,它們的水溶液常因pH的改變而析出沉淀。例如酸性藥物鹽酸氯丙嗪注射液同堿性藥物異戊巴比妥鈉注射液混合,能發生沉淀反應。20%磺胺嘧啶鈉注射液(pH為9.5~11),與10%葡萄糖注射液(pH為3.5~5.5)混合后,由于溶液pH的明顯改變(pH小于9.0),可使磺胺嘧啶析出結晶,這種結晶從靜脈進入微血管可能造成栓塞。水楊酸鈉或苯巴比妥鈉水溶液因遇酸或酸性藥物后,會析出水楊酸或巴比妥酸。
3.新藥Ⅳ期臨床試驗的目的是( )。[2016年]
A.在健康志愿者中檢驗受試藥的安全性
B.在患者中檢驗受試藥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C.在患者中進行受試藥的初步藥效學評價
D.擴大試驗,在300例患者中評價受試藥的有效性、安全性、利益與風險
E.受試新藥上市后在社會人群中繼續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
【答案】E
【解析】Ⅳ期臨床試驗為批準上市后的監測,又稱售后調研,是受試新藥上市后在社會人群大范圍內繼續進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在廣泛、長期使用的條件下考察其療效和不良反應,該期對最終確立新藥的臨床價值有重要意義。
4.關于藥品命名的說法,正確的是( )。[2015年]
A.藥品不能申請商品名
B.藥品通用名可以申請專利和行政保護
C.藥品化學名是國家非專利藥品名稱
D.制劑一般采用商品名加劑型名
E.藥典中使用的名稱是通用名
【答案】E
【解析】藥品通用名是藥典中使用的名稱。中國藥品通用名稱是指中國藥典委員會按照“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制定的藥品名稱。
5.不屬于新藥臨床前研究內容的是( )。[2015年]
A.藥效學研究
B.一般藥理學研究
C.動物藥動學研究
D.毒理學研究
E.人體安全性評價研究
【答案】E
【解析】臨床前研究是指藥物進入臨床研究之前進行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產物提純研究,主要包括藥效學研究、一般藥理學研究、藥動學研究和毒理學研究。
6.屬于非經胃腸道給藥的制劑是( )。[2015年]
A.維生素C片
B.西地碘含片
C.鹽酸環丙沙星膠囊
D.布洛芬混懸滴劑
E.氯雷他定糖漿
【答案】B
【解析】非經胃腸給藥劑型包括:①注射給藥;②皮膚給藥;③口腔給藥;④鼻腔給藥;⑤肺部給藥;⑥眼部給藥;⑦直腸、陰道和尿道給藥。西地碘含片屬于口腔給藥。
二、配伍選擇題
[1-3]
A.藥理學的配伍變化
B.給藥途徑的變化
C.適應證的變化
D.物理學的配伍變化
E.化學的配伍變化
1.氯霉素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會析出氯霉素,這種變化屬于( )。[2015年]
【答案】D
【解析】氯霉素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會析出氯霉素,這種變化屬于溶解度的改變,是物理配伍變化。
2.多巴胺注射液加入到碳酸氫鈉注射液中會逐漸變成粉紅色,這種變化屬于( )。[2015年]
【答案】E
【解析】變色屬于化學的配伍變化,例如多巴胺注射液加入到碳酸氫鈉注射液中會逐漸變成粉紅色,氨茶堿或異煙肼與乳糖混合變成黃色。
3.異煙肼與香豆素類抗凝藥物合用,使抗凝作用增強,這種變化屬于( )。[2015年]
【答案】A
【解析】協同作用是指兩種以上藥物合并使用后,使藥物作用增加,是藥理學的配伍變化。異煙肼與香豆素類抗凝藥物合用,使抗凝作用增強,這種變化屬于協同作用。
[4-5]
A.水解
B.聚合
C.異構化
D.氧化
E.脫羧
鹽酸普魯卡因()在水溶液中易發生降解,降解的過程,首先會在酯鍵處斷開,分解成對氨基苯甲酸與二乙氨基乙醇;對氨基苯甲酸還可繼續發生變化,生成有色物質,同時在一定條件下又能發生脫羧反應,生成有毒的苯胺
4.鹽酸普魯卡因在溶液中發生的第一步降解反應是( )。[2016年]
【答案】A
5.鹽酸普魯卡因溶液發黃的原因是( )。[2016年]
【答案】D
【解析】鹽酸普魯卡因的水解可作為這類藥物的代表。水解時,鹽酸普魯卡因在酯鍵處斷開,分解成對氨基苯甲酸與二乙氨基乙醇,此分解產物無明顯的麻醉作用;對氨基苯甲酸還可繼續發生氧化,生成有色物質,同時在一定條件下又能發生脫羧反應,生成有毒的苯胺,苯胺又可繼續被氧化,這是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變黃的主要原因。
水解反應為:
[6-7]
A.鎮靜、抗驚厥
B.預防心絞痛
C.抗心律失常
D.阻滯麻醉
E.導瀉
6.靜脈滴注硫酸鎂可用于( )。[2016年]
【答案】A
7.口服硫酸鎂可用于( )。[2016年]
【答案】E
【解析】給藥途徑不同,藥物的作用也不同。如硫酸鎂,肌內或靜脈注射時,可以產生鎮靜、解痙和降低顱內壓的作用;而口服則產生導瀉作用。
三、多項選擇題
1.藥物輔料的作用有( )。[2016年]
A.賦形
B.提高藥物的穩定性
C.降低藥物不良反應
D.提高藥物療效
E.增加患者的服藥順從性
【答案】ABCDE
【解析】藥用輔料的作用有:①賦型;②使制備過程順利進行;③提高藥物穩定性;④提高藥物療效;⑤降低藥物毒副作用;⑥調節藥物作用;⑦增加病人用藥的順應性。
2.提高藥物穩定性的方法有( )。[2015年]
A.對水溶液不穩定的藥物,制成固體制劑
B.為防止藥物受環境中的氧氣、光線等的影響,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C.對遇濕不穩定的藥物,制成包衣制劑
D.對不穩定的有效成分,制成前體藥物
E.對生物制品,制成凍干粉制劑
【答案】ABCDE
【解析】提高藥物穩定性的方法包括:①改進制劑或生產工藝:如制成固體制劑、制成微囊或包合物、采用直接壓片或包衣工藝等。②制備穩定的衍生物:如將有效成分制成前體藥物。③加入干燥劑及改善包裝。
3.按分散系統分類,屬于非均相制劑的有( )。[2015年]
A.低分子溶液
B.混懸劑
C.乳劑
D.高分子溶液
E.溶膠劑
【答案】BCE
【解析】在非均相分散系統中藥物以微粒、小液滴、膠粒的形式分散在分散介質中。如溶膠劑、乳劑、混懸劑。
- 武漢科技大學616分子生物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尼科爾森《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第11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工業控制網絡
- 新聞英語導讀
- 范先佐《教育經濟學新編》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踐教程
- 國際財務管理
- 主持人采編播訓練教程
- 物流案例分析與方案設計
- 供應鏈管理:設計、運作與改進
- 納米碳(氮)化物的制備與應用
- 《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高級(下)》學習指南【課文重點+詞匯剖析+語法精解+拓展知識+全文翻譯】
-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專業案例考試》歷年真題詳解
- 針織服裝藝術設計(第2版)
- 2019年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