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科學發展觀

1.主要內容

(1)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2)全面發展觀。

(3)協調發展觀。

(4)可持續發展觀。

2.內涵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提出與倡導

(1)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并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

(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2.內容與內涵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于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3)“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五)“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1.形成與發展

2014年11月,習近平到福建考察調研時提出了“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三個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則將“三個全面”上升到了“四個全面”,即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四個全面”提出,更完整地展現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

從時間軸來看,“四個全面”是在不同高層會議場合逐步提出的:(1)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3)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4)2014年10月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2.聯系與意義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居于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國,國家和社會就不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從嚴治黨是鍛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 

(六)國家戰略

1.推進新型城鎮化

(1)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2)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施居住證制度、健全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機制。

(3)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提升縣域經濟支撐輻射能力,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間均衡配置,拓展農村廣闊發展空間,形成城鄉共同發展新格局。

2.“一帶一路”

(1)“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2)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是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概念的最早表述。

(3)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秉持親誠惠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開展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健全“一帶一路”合作機制;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共創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3.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1)加快建設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開放共享。

(2)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的創新應用,探索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完善大數據產業鏈。加快海量數據采集、存儲、清洗、分析發掘、可視化、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促進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發展。

4.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1)深入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創新區域發展政策,完善區域發展機制,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努力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構建“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空間格局:北京重點發展知識經濟、服務經濟、綠色經濟,加快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天津優化發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和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河北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重點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3)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推動長江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東中西部互動合作,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優化沿江城鎮和產業布局,提升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功能,發揮上海“四個中心”引領作用,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聯接點的重要作用,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和有序轉移,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集聚度高、競爭力強、綠色低碳的現代產業走廊。

(七)“十三五”規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必須認真貫徹黨中央戰略決策和部署,準確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主要目標

(1)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2)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3)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4)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5)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6)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7)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遵循原則

(1)堅持人民主體地位。(2)堅持科學發展。(3)堅持深化改革。(4)堅持依法治國。(5)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6)堅持黨的領導。

3.發展理念

實現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泸西县| 大悟县| 阳东县| 宜丰县| 麟游县| 方山县| 揭阳市| 辽阳市| 江陵县| 敖汉旗| 德兴市| 霍州市| 信丰县| 文山县| 密云县| 蕉岭县| 会昌县| 漳州市| 巩义市| 湖南省| 乃东县| 永平县| 湛江市| 灵山县| 红安县| 平果县| 远安县| 大石桥市| 阿克| 迁安市| 岐山县| 鲁山县| 建湖县| 鹿泉市| 开平市| 广宗县| 荆门市| 太原市| 南昌市|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