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學習網
- 8字
- 2021-08-13 17:46:26
第一部分 歷年真題
2015年湖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本科)及詳解
答題須知
1.在開始作答前,請將題本首頁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好。
2.所有作答均必須填寫在答題卡上的相應區域內,在題本上作答或不在相應區域內的作答無效:客觀題要求用2B鉛筆在相應題號下填涂答案信息點,主觀題請用黑色簽字筆作答。
3.答題前請用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填寫本人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準確填涂準考證號,如果準考證號填涂錯誤,后果將由你自己承擔。
4.答題前請務必填涂好考生類別和你所作答的專業類別信息,如未填涂,或填涂不規范無法識別,或你所作答的內容與所填涂類別不符,則你的作答將無法進行評閱,后果將由你自己承擔。
5.本試卷分為公共客觀題、專業客觀題、專業主觀題和寫作題四個部分。公共客觀題為10道判斷題,所有人員均須作答。專業客觀題和專業主觀題分為經濟、金融、財會、計算機、法律、管理六個專業類別,你只能從中選擇一個類別進行作答,不能跨專業作答,專業客觀題為40道單項選擇題,專業主觀題為3道。寫作題1道,所有人員均須作答。
6.此次考試不得提前交卷。考試結束后,你必須立即停筆起立,將題本、答題卡放在桌上,待監考老師在準考證上簽字確認后,方可離開考場。嚴禁攜帶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出考場。
第一部分 公共客觀題
判斷題
(對下列命題做出判斷,你認為正確的在答題卡相應題號下涂“√”。你認為錯誤的涂“×”。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
1.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
【答案】√
【解析】習近平同志于2014年8月18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研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強調,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2.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p>
【答案】√
【解析】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3.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p>
【答案】√
【解析】我國《憲法》第七條規定,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4.汽車維修店修理汽車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p>
【答案】√
【解析】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應當征收增值稅。
5.關于社會主義本質,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改革開放。( )
【答案】×
【解析】在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提出的過程中,1986年9月,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財富屬于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共同致富”。
6.心想事成是一個廣為流傳的祝福語,強調要將物質的決定作用與意識的能動作用等同起來。( ?。?/p>
【答案】×
【解析】心想事成并沒有強調要將物質的決定作用與意識的能動作用等同起來,而是強調要重視心態的作用,促進事物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7.銀行業與保險業和證券業應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但銀行業可以與信托業混合經營。( ?。?/p>
【答案】×
【解析】分業經營是指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子行業的業務分開。銀行業不得和信托業混合經營。
8.從網絡的覆蓋范圍的角度考慮,城域網的覆蓋范圍比局域網大。( )
【答案】√
【解析】按覆蓋地理范圍的大小,可以把計算機網絡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局域網范圍最小,廣域網范圍最大。
9.顯示器和打印機都屬于計算機系統的外設。( )
【答案】√
【解析】計算機外部設備是指連在計算機主機以外的設備,一般分為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顯示器和打印機都為輸出設備,屬于計算機系統的外設。
10.數據庫是統一管理的相關數據的集合。它具有數據結構化,數據的共享性高、冗余度高、易擴展、數據獨立性高等特點。( )
【答案】×
【解析】數據庫是統一管理的相關數據的集合。它具有數據結構化,數據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擴展、數據獨立性高等特點。
第一類:經濟類專業試題
第二部分 專業客觀題
單項選擇題
(下列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上。共40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主要用于收集處于某一時點狀態上的社會經濟現象的基本全貌,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提供依據的統計調查方式是( ?。?。
A.普查
B.抽樣調查
C.重點調查
D.典型調查
【答案】A
【解析】普查是適合特定目的、特定對象的一種調查方式,主要用于收集處于某一時點狀態上的經濟現象的基本全貌,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提供依據。
2.對全國35個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價的變化進行的調查是( )。
A.全面調查
B.抽樣調查
C.典型調查
D.重點調查
【答案】D
【解析】重點調查是指在全體調查對象中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以取得統計數據的一種非全面調查方法。在全國城市中,選擇35個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價的變化進行的調查屬于重點調查。
3.某市百貨商場銷售額2014年與2013年相比為150%,同期價格水平下降6%,則該商場銷售量指數為( ?。?/p>
A.133%
B.159.57%
C.121%
D.118%
【答案】B
【解析】銷售量指數=銷售額指數/價格指數=150%/(1-6%)=159.57%。
4.市場機制本身存在缺陷,所以不能單純依靠市場機制。下列各項中,( ?。┎粚儆谑袌鰴C制的缺陷。
A.存在不完全競爭
B.就業不充分
C.物價不穩定
D.不能提供公共產品
【答案】C
【解析】市場機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為:①存在著不完全競爭;②無法自動實現充分就業;③因市場信息失靈經常造成生產過剩;④無法消除外部經濟的負面效應;⑤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⑥難以兼顧效率與公平。
5.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某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則當該產品價格提高時,( ?。?。
A.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減少
B.不會影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
C.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增加
D.生產者的銷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
【答案】A
【解析】如果某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則當該產品價格提高時,需求量會下降,下降的比例大于價格升高的比例,這時生產者從中得到的銷售收入會減少。
6.下列各種情況中,使總收益增加的是( )。
A.價格上升,需求缺乏彈性
B.價格下降,需求缺乏彈性
C.價格上升,需求富有彈性
D.價格下降,需求單位彈性
【答案】A
【解析】對于缺乏彈性的需求曲線,其總收益隨著價格的上升而增加,對于富有彈性的需求曲線,其總收益隨著價格的上升而減少。
7.如果規模報酬不變,單位時間里增加了10%的勞動使用量,但保持資本量不變,則產出將( )。
A.增加10%
B.減少10%
C.增加大于10%
D.增加小于10%
【答案】D
【解析】根據生產函數Q=aL+bK,L是勞動,K是資本,如果規模報酬不變,即勞動和資本同時增加或減少N倍,產出也增加或減少N倍,但是,當僅僅增加勞動供給,而不增加相應的資產供給,生產函數是無法達到相應的增加,因此如果勞動增加10%,而資本不變,則產品增加量應小于10%。
8.經濟學意義上的貨幣需求是一種( ?。?/p>
A.心理學意義的需求
B.一廂情愿的占有欲
C.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D.一種主觀愿望
【答案】C
【解析】貨幣需求指經濟主體能夠并愿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數量,是一種能力和愿望的統一。
9.在市場經濟制度下,衡量貨幣是否均衡的標志是( ?。?。
A.貨幣流通速度與物價指數
B.匯價變化率
C.貨幣流通速度變化率
D.物價變動率
【答案】D
【解析】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綜合物價水平取決于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對比關系,而貨幣均衡又是總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可以利用綜合物價水平的變動,來判斷貨幣是否均衡。
10.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對其互補品最直接的影響是( ?。?。
A.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B.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C.互補品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
D.互補品的價格下降
【答案】B
【解析】商品價格下降會導致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從而其互補品的需求增加,在圖形上表現為互補品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11.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該曲線變為一條垂線的條件是( ?。?。
A.經濟中實現了充分就業
B.通貨膨脹率為零
C.物價水平保持穩定
D.總供給受到了資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約
【答案】D
【解析】短期總供給曲線是反映短期中總供給與物價水平之間關系的一條曲線??偣┙o曲線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向右上方傾斜,表示總供給隨物價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另一部分是向上垂直,表示總供給要受經濟中資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約,不可能隨物價上升而無限增加。
12.把投資當作利率的函數以后,西方學者進一步用IS曲線來說明產品市場均衡的條件,通過對IS曲線的移動來達到產品市場的均衡,則IS曲線向右移動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發性消費減少
B.自發性投資增加
C.外國對本國產品的需求減少
D.本國對國外產品的需求增加
【答案】B
【解析】自發投資是指由于人口、技術、資源等外生因素的變動引起的投資,自發性投資的增加會引起IS曲線向右移動。自發性消費增加、自發性投資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轉移支付增加、政府稅收減少均會導致IS曲線向右平移。
13.某商品價格下降10%,銷售量上升25%,則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為( ?。?。
A.0.4
B.0.8
C.1.5
D.2.5
【答案】D
【解析】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需求量變動率/價格變動率=25%/10%=2.5。
14.在短期中,當邊際成本曲線位于平均成本曲線上方時,( )。
A.平均成本是遞減的
B.平均成本是遞增的
C.邊際成本是遞減的
D.邊際成本保持不變
【答案】B
【解析】MC曲線比AVC曲線和AC曲線更早到達最低點,MC曲線與AVC曲線和AC曲線的交點分別在后兩者的最低點,因而當邊際成本曲線位于平均成本曲線上方時,平均成本是遞增的。
15.下列計入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是( )。
A.自己種植贈送給朋友的鮮花
B.李某花120萬元購買的二手住房
C.劉某收到的一筆慈善捐款
D.李某購買住房時支付給經紀人的費用
【答案】D
【解析】國民生產總值指某國國民在一定時期內運用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A項,體現不出市場價值;B項,二手住房不是本期生產;C項,不涉及商品和服務,不計入GNP。
16.商品的價值是由( )決定的。
A.交換價值
B.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具體勞動時問
D.個別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
【答案】B
【解析】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實行等價交換。
17.已知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匯率為USD1=CNY6.1436,3個月的遠期匯率為USD1= CNY6.1327,則可以判斷美元對人民幣( )。
A.升水
B.貼水
C.貶值
D.升值
【答案】B
【解析】如果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本題中美元兌人民幣遠期數值變小,說明美元貼水。
18.假設邊際消費傾向是0.8,那么投資乘數應為( )。
A.5
B.5.5
C.2.5
D.1.25
【答案】A
【解析】乘數也叫倍數,即一個因素或變量的變化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程度。對于投資而言,乘數原理就是增加一筆投貸,在國民經濟重新達到均衡狀態的時候,由此引起的國民收入增加量并不僅限于這筆初始投資量,而是初始投資量的若干倍,這個倍數就是投資乘數。即投資乘數=國民收入增量/投資增量=1/(1-邊際消費傾向)。本題中,投資乘數K=1/(1-0.8)=5。
19.不屬于凱恩斯消費理論主要假設的是( ?。?/p>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B.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D.消費取決于家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答案】D
【解析】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建立在三個假上:①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即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人們的消費隨之增長,但消費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卻不斷減少;②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把消費看作是收入的函數;③平均消費傾向(APC)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20.某個國家在充分就業下的產出為5000億美元,而自然失業率為5%。假定現在的失業率為8%,那么當奧肯系數為2時,根據奧肯法則,該國目前的產出為( ?。﹥|美元。
A.4500
B.4600
C.4700
D.4900
【答案】C
【解析】當奧肯系數為2時,奧肯定律表示當實際GDP增長相對于潛在CDP增長下降2%時,失業率上升大約1%;當實際CDP增長相對于潛在GDP增長上升2%時,失業率下降大約1%。如果用y表示實際GDP,用y*表示潛存的GDP,用u表示實際失業率,用u*表示自然失業率,那么,奧肯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y-y*)/y*=-2(u-u*),帶入得y=4700美元。
21.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是( ?。├碚摰闹饕^點。
A.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
B.李嘉圖的比較優勢
C.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
D.克魯格曼的規模經濟
【答案】C
【解析】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認為,各國的資源條件不同,即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根據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理論,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
22.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A.財政赤字規模過大
B.定期存款余額過大
C.貨幣供給過量
D.國際收支長期保持順差
【答案】C
【解析】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給量大于貨幣需求量,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23.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到短缺的轉變,稱為“劉易斯拐點”。一旦數目龐大的廉價勞動力出現市場短缺,對于中國經濟的挑戰將是巨大的。我國應對“劉易斯拐點”的根本途徑是( )。
A.以人為本,提高勞動者素質
B.改革戶籍制度,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C.引進人才,彌補勞動力緊缺
D.提高勞動生產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答案】D
【解析】過去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依賴于低成本優勢,廉價的勞動力、自然資源以及環境成本,隨著低成本時代的終結.中國經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以低成本取勝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因而應對“劉易斯拐點”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轉變生產發展方式。
24.假設消費者收入增加25%,會導致某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0%,則該商品的類型為( )。
A.低檔品
B.高檔品
C.劣等品
D.必需品
【答案】D
【解析】收入彈性的大小,可以作為劃分“高檔品”、“必需品”、“低檔品”的標準。①需求收入彈性大于1的商品,需求數量的相應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稱為“高檔品”;②需求收入彈性小于1的商品,需求數量的相應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稱為“必需品”;③需求收入彈性小于0的商品,收入增加時需求量較少,收入降低時需求量較多,稱為“低檔品”。
25.由于各種商品價格變化的繁復和統計上的困難,一般用( ?。﹣肀硎緝r格總水平的變化。
A.價格總指數
B.代表性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率
C.價格景氣指數
D.價格變動頻率
【答案】A
【解析】價格總指數一般被用來表示價格總水平的變化。
26.公共物品具有消費上的非排他性特征,是理性的個人在消費時傾向于其他人付費而自己坐享其成。這種現象稱為( ?。?/p>
A.消費擁擠
B.生產者付費
C.免費搭車
D.逆向選擇
【答案】C
【解析】免費搭車現象是指不承擔任何成本而消費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為,緣于公共物品生產和消費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往往會導致公共物品供應不足。
27.如果全社會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了5%,某消費者的收入也增加了5%,則可以推斷( )。
A.消費者生活有所改善
B.自費者生活惡化
C.消費者生活未發生變化
D.無法判斷
【答案】D
【解析】由于全社會的消費物價指數不能代表所有產品的物價,因此從其變動幅度中無法判斷消費者的生活水平。
28.本國貨幣貶值,可以使( ?。?。
A.本國進口、出口都增加
B.本國進口、出口都減少
C.本國出口增加、進口減少
D.本國進口增加、出口減少
【答案】C
【解析】本國貨幣貶值降低了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于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
29.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勞動的供給量是( ?。?/p>
A.一直增加
B.一直減少
C.先增加后減少
D.先減少后增加
【答案】C
【解析】隨著工資的提高,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但是達到一定高度之后會向左后彎曲,即先增加后減少。
30.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及提高勞動者素質來增加社會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經濟增長方式屬于( )。
A.要素投入型經濟增長方式
B.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
C.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
D.供給推動型經濟增長方式
【答案】C
【解析】根據總量生產函數分析和資本產出彈性與勞動產出彈性的計算,可將一個時期的經濟增長進行分解,即由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導致的經濟增長和由要素生產率提高導致的經濟增長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經濟增長比重大,則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如果要素生產率提高引起的經濟增長比重大,則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
31.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經常不一致。這種常見的經濟現象體現了( )。
A.違背價值規律的事情常有發生
B.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基本經濟規律,價格波動證明了價值規律在發生作用
C.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D.市場經濟是多變的,沒有固定的經濟規律
【答案】B
【解析】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實行等價交換,其表現形式是市場供求影響商品價格,商品價格以價值為中心上下波動。
32.下列各項中,屬于國民收入再分配途徑的是( ?。?。
A.生產企業提留盈余的公積金
B.商業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取得利息收入
C.生產企業向企業職工支付工資
D.生產企業向國家納稅
【答案】B
【解析】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徑:①國家預算,指國家制定的年度財政收支計劃,是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徑;②銀行信貸,主要通過存貸款活動本身和差別利率進行再分配;③勞務費用的支付;④價格體系。
33.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應當把擴大再生產的立足點轉移到( ?。┥蟻?。
A.內涵擴大再生產
B.外延擴大再生產
C.粗放型擴大再生產
D.勞動密集型擴大再生產
【答案】A
【解析】內涵擴大再生產是依靠生產技術進步、提高勞動效率以及改善生產要素質量來擴大生產規模。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應當把擴大再生產的立足點轉移到內涵擴大再生產上來。
34.當一個地區出現相關指標表現為( ?。r,說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
A.基尼系數的值越小,其數值越接近0
B.洛倫茲曲線越近似于一條直線
C.恩格爾系數越接近于1
D.菲利普斯曲線近似于一條直線
【答案】C
【解析】恩格爾系數指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這個比例越大說明一國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食物上,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AB兩項,基尼系數和洛倫茲曲線主要用來衡量收入分配差距;D項,菲利普斯曲線用于衡量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關系。
35.比較常用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是( ?。?。
A.支出法和收入法
B.生產法和支出法
C.生產法和收入法
D.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答案】D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有三種:①生產法或稱部門法,是從各部門的總產值(收入)中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即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②支出法或稱最終產品法,即個人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國內資產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庫存凈增或凈減)+出口與進口的差額;③收入法或稱分配法,是將國內生產總值看作各種生產要素(資本、土地、勞動)所創造的增加價值總額,即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
36.若某行業中許多生產者生產一種標準化產品,我們可估計到其中任何一個生產者的產品的需求將是( )。
A.毫無彈性
B.有單位彈性
C.缺乏彈性或者說彈性較小
D.富有彈性或者說彈性很大
【答案】D
【解析】許多生產者生產一種標準化的產品,可以歸于完全競爭市場,對于其中任何一個生產者而言,只能被動接受市場供需形成的價格,而無法改變價格,所以,需求曲線為一條與橫軸平行的水平直線,因此產品需求富有彈性。
37.壟斷競爭廠商實現最大利潤的途徑是( )。
A.調整價格從而確定相應產量
B.品質競爭
C.廣告競爭
D.以上途徑都有可能用
【答案】D
【解析】由于每個壟斷競爭廠商都認為自己的產量在整個市場中只占有一個很小的比例,因而廠商會認為自己改變產量和價格,不會招致其競爭對手們相應行動的報復,可以調整價格確定產量獲得利潤;壟斷競爭廠商所生產的產品是有差別的,因此提高產品品質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廣告進行產品宣傳可以擴大市場份額從而提高利潤。因此ABC三項均可作為壟斷競爭廠商實現最大利潤的途徑。
38.跨國公司的實質是( ?。?。
A.最大限度地追逐巨額壟斷利潤
B.高度國際化的資本壟斷組織
C.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同時進行經濟活動的公司或企業
D.世界經濟中集投資、貿易和金融等功能為一體的特殊主體
【答案】B
【解析】跨國公司的實質是高度國際化的資本壟斷組織。A項,是跨國公司的目標;C項,是跨國公司的含義;D項,是跨國公司的性質。
39.宏觀經濟調控體系中,直接調控實際上是一種( )調節。
A.超經濟的強制性
B.強制性
C.經濟杠桿
D.超經濟
【答案】A
【解析】直接調控是以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直接調節和控制經濟運行,其主要方式有定量配給、額度管理、行政調撥等,實際上是一種超經濟的強制性調節。而間接調控是以指導性計劃和經濟手段調控市場,再由市場引導企業,其主要方式是通過市場參數和經濟杠桿,例如利率、稅率、匯率、價格等來影響市場的運行和發展。
40.決定需求的首要因素是( ?。?。
A.消費者的偏好
B.商品的價格
C.消費者的實際需要
D.家庭收入多少
【答案】B
【解析】價格是影響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價格和需求的變動成反方向變化。
第三部分 專業主觀題
第1題(10分)
2014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對于此次降息對我國經濟運行會帶來的效果眾說紛紜。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央行曾有過一段連續降息的行為:1996年5月1日,央行宣布存款率平均下調0.98個百分點,降息后居民儲蓄總額并沒有大幅變動,8月23日央行宣布再次降息。1997年9月,由于通貨膨脹壓力緩解,1年期實際利率達到1990年以來的最高點。10月23日,央行第三次宣布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調1.1個百分點。但1997年年末,居民存款仍然較上年凈增長近30%。之后在1998年央行連續進行了3次降息,1年期名義利率降到3.78%。而1998年全年的通脹率為1.5%。1998年年末,居民存款額進一步增長至50000億元。
問題:
(1)請根據上面的材料分析,1996~1998年我國降息與居民存款的變動情況與宏觀經濟學中的哪種現象類似?(2分)
答:根據題目中的材料,1996~1998年我國降息與居民存款的變動情況與宏觀經濟學中的“流動性陷阱”類似。
(2)分析出現上述現象可能的原因。(8分)
答: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消費者的不利預期。消費者收入預期降低、支出預期增加,導致了現期消費需求的萎縮和儲蓄傾向的提高,不管利率如何調低,居民儲蓄都保持持續增長。
②企業預期平均利潤率的下降減少了企業現期的投資欲望。消費支出的持續減少,導致預期產出下降,進而導致企業預期平均利潤率下降,盡管名義利率很低,但本期投資仍相應減少,使投資不能將經濟中所有的儲蓄消耗掉。
③不完善的資本市場。不完善的資本市場不能把儲蓄有效的轉化為投資,比如說獲得消費信貸非常困難,將使想增加消費的人們對資金需求的影響低于那些想多儲蓄的人們對資金供給的影響,即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將導致需求小于供給。
綜上所述,公眾對未來的不利預期等原因造成有效需求(主要是消費和投資的需求)不足,從而阻礙和扭曲了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傳導機制,產生了類似“流動性陷阱”的現象。
第2題(10分)
-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過關必做2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 2020年四川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青海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綜合能力測試題庫【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6年5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黑龍江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通用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4年企業法律顧問《民商與經濟法律知識》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修訂版)
- 2020年福建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江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專用教材(2016)
- 2020年江蘇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