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篇 經濟基礎知識

第一章 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 社會經濟制度

一、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

1.物質資料生產

物質資料生產是指勞動者按照預期目的,運用勞動資料加工于勞動對象,改變勞動對象的形狀、性質或地理位置,使它適合人們需要的過程。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需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人的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2.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1)生產力

生產力是指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產力的構成包括人和物兩大要素。

勞動對象是生產力作用的對象,因而不能構成生產力的因素。

(2)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形成的,并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和分配、交換、消費等關系的總和。

(3)生產資料所有制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生產和分配、交換、消費等方面的經濟關系,是以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的。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了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決定著產品的分配、交換和消費形式,從而決定著生產關系。

(4)生產方式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構成社會生產方式。

生產方式是指人類社會為了生存和發展而謀取物質資料的方式,它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

(5)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主要體現在: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有什么樣性質的生產力,就會有什么樣性質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變革。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主要體現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性質和狀況時,就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性質和狀況時,則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6)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及其關系

經濟基礎:一定社會形態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上層建筑: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并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構成一定的社會形態。

3.社會經濟規律

經濟規律就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體現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必然趨勢。

經濟規律具有客觀性,是因為:(1)任何經濟規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的基礎上產生,并隨著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2)任何經濟規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隨意地創造或制定它,不管人們能否認識它,它都會客觀存在并發生作用;(3)人們從事經濟活動必須尊重經濟規律,按照經濟規律的要求辦事,否則就會受到經濟規律的懲罰。

承認經濟規律的客觀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二、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

社會經濟制度是不同社會形態中,生產資料所有者根據自身的利益要求及實現增進自身利益的經濟目標,對人們在生產資料占有關系、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社會物質財富的分配關系等方面的基本規定。

社會經濟制度是一定時期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構成一定社會形態的最基本、最本質的經濟基礎;社會經濟制度規定著社會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們的意識形態,是區分人類歷史上不同社會形態的根本標志。在人類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演進的過程中,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根本原因。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自身的性質,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經歷了五個階段,即原始社會制度、奴隸社會制度、封建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以及社會主義社會制度。

三、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

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存在的兩種基本經濟形態。商品經濟是作為自然經濟的對立物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1.自然經濟的基本特征

自然經濟是為了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自身需要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自給自足是自然經濟最基本的經濟特征。

2.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

商品經濟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是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社會經濟形態。

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以一定的經濟條件為前提的,這些經濟條件主要有;(1)社會分工;(2)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實體。

商品經濟經歷了簡單商品經濟和發達商品經濟兩個發展階段。

四、市場與市場體系

1.市場

市場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范疇。狹義的市場是指商品交換的場所、渠道或領域,這是有形的市場。廣義的市場是指一切商品和生產要素交換關系的總和,包括有形和無形的市場。

2.市場體系

市場體系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市場有機整體。在這一體系中,既包括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內的商品市場,也包括資本、勞動力、房地產、技術、信息等市場在內的生產要素市場。

商品市場是市場體系發展的基礎,要素市場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為商品市場服務的;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和水平反過來又制約著商品市場的發展。

五、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

1.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

商品經濟是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活動方式,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要通過等價交換來實現。商品經濟是相對于自然經濟、產品經濟而言的,市場經濟是相對于計劃經濟而言的。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或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起基礎性作用,通過市場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機制)來引導和調節企業和居民的行為。

2.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聯系

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然過渡到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是發達的商品經濟。

六、資源配置方式與經濟體制

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是任何社會經濟活動的中心問題,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前提。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計劃和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兩種方式。

1.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社會可以通過市場和計劃兩種基本方式,或這兩種方式不同程度的結合,來達到合理配置資源的目標。

(1)市場配置方式。市場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可以使企業和市場發生直接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計劃配置方式。計劃配置方式是指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及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

2.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

(1)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是一定社會組織內部資源配置的機制、方式和結構的總和,是對一定社會經濟運行模式的概括。

(2)經濟體制的分類

社會資源的配置有兩種基本方式,即計劃方式和市場方式。與其相對應,經濟體制也有兩種基本體制: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的基本功能就是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不同的生產和服務部門,以滿足人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

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并非是與某種特定的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直接對應的資源配置方式。

推薦閱讀
  1.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B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3. 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016)
  4. 2019年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5. 2020年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6. 2020年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8. 2020年安徽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專用教材(2016)
  10. 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1. 2020年江蘇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2. 2020年甘肅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2020年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4. 2020年貴州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龙口市| 淮阳县| 巴林左旗| 贵州省| 离岛区| 吴川市| 调兵山市| 民权县| 德江县| 山东省| 察雅县| 炉霍县| 南开区| 孝感市| 东方市| 濉溪县| 平阳县| 海门市| 嫩江县| 棋牌| 鲁甸县| 剑河县| 蓬莱市| 张北县| 连平县| 准格尔旗| 柳林县| 泗水县| 铁岭市| 女性| 竹山县| 中牟县| 北辰区| 西乌珠穆沁旗| 辉县市| 津南区| 五原县| 开阳县| 白玉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