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客戶經理)專業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5002字
- 2021-06-29 10:44:05
第二節 資本管理
一、銀行資本的概念與作用
1.銀行資本的概念
銀行通常在三個意義上使用“資本”這個概念,即會計資本、監管資本和經濟資本,具體如下:
(1)會計資本,也稱為賬面資本,是指銀行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即所有者權益。
(2)監管資本,指銀行監管當局為了滿足監管要求、促進銀行審慎經營、維持金融體系穩定而規定的銀行必須持有的資本。
(3)經濟資本,又稱風險資本,指銀行內部管理人員根據銀行所承擔的風險計算的、銀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資本量。經濟資本用于衡量和防御銀行實際承擔的損失超出預計損失的那部分損失,是防止銀行倒閉的最后防線。
2.銀行資本的作用
銀行資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1)滿足銀行正常經營對長期資金的需要;
(2)吸收損失;
(3)限制銀行業務過度擴張和承擔風險;
(4)維持市場信心;
(5)為銀行管理尤其是風險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驅動力。
二、銀行業的國際監管
1.巴塞爾委員會與《巴塞爾資本協議》
巴塞爾銀行委員會成立于1974年底,其秘書處設在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簡稱巴塞爾委員會。其宗旨在于加強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共同防范和控制銀行風險,保證國際銀行業的安全和發展。
1988年7月,巴塞爾委員會通過了《關于統一國際銀行的資本計算和資本標準的協定》(即《巴塞爾資本協議》),規定銀行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信用風險水平持有一定數量的資本。《巴塞爾資本協議》主要有四部分內容:
(1)確定了資本的構成,即銀行的資本分為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兩大類,且附屬資本規模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100%;
(2)根據資產信用風險的大小,將資產分為0、20%、50%和100%四個風險檔次;
(3)通過設定一些轉換系數,將表外授信業務也納入資本監管;
(4)規定銀行的資本與風險加權總資產之比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總資產之比不得低于4%。
2.《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巴塞爾委員會于2004年6月正式發表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即《統一資本計量和資本標準的國際協議:修訂框架》。該協議在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基礎上,新增了對操作風險的資本要求;在最低資本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了監管部門監督檢查和市場約束的新規定,形成了資本監管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資本要求、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其中市場約束是對第一、第二支柱的補充。
3.《巴塞爾協議Ⅲ》
(1)產生背景
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暴露了“巴塞爾協議Ⅱ”的諸多不足,在銀行監管的核心價值觀上,安全超越了效率,進一步強化銀行的資本監管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監管標準《巴塞爾協議Ⅲ》,2019年1月1日前全面達標。
(2)巴塞爾協議Ⅲ的內容
①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巴塞爾協議Ⅲ對于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有所提高,引入了資本留存資本,提升銀行吸收經濟衰退時期損失的能力,建立與信貸過快增長掛鉤的反周期超額資本區間,對大型銀行提出附加資本要求,降低“大而不能倒”帶來的道德風險。
②嚴格資本扣除限制。對于少數股權、商譽、遞延稅資產、對金融機構普通股的非并表投資、債務工具和其他投資性資產的未實現收益、撥備額與預期虧損之差、固定收益養老基金資產和負債等計入資本的要求有所改變。
③擴大風險資產覆蓋范圍。提高“再資產證券化風險暴露”的資本要求、增加壓力狀態下的風險價值、提高交易業務的資本要求、提高場外衍生品交易(OTC derivatives)和證券融資業務(SFTs)的交易對手信用風險(CCR)的資本要求等。
④引入杠桿率。為彌補資本充足率要求下無法反映表內外總資產的擴張情況的不足,減少對資產通過加權系數轉換后計算資本要求所帶來的漏洞,推出了杠桿率,并逐步將其納入第一支柱。
⑤加強流動性管理,降低銀行體系的流動性風險,引入了流動性監管指標,包括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產比率。同時,巴塞爾委員會提出了其他輔助監測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錯配、融資集中度、可用的無變現障礙資產和與市場有關的監測工具等。
(3)“巴塞爾協議Ⅲ”對“巴塞爾協議Ⅱ”的發展和完善
“巴塞爾協議Ⅲ”對“巴塞爾協議Ⅱ”的發展和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重新界定監管資本。協議Ⅲ將原來的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重新界定,并區分為核心一級資本(主要包括普通股及留存收益)、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限定一級資本只包括普通股和永久優先股。核心資本要求被大大提升,原來的附屬資本概念被弱化。
②強調對資本的計量。在計量資本充足率中,分子是資本,分母是風險資產。“巴塞爾協議Ⅱ”強調對分母——風險資產——的計量,而“巴塞爾協議Ⅲ”則更加強調對分子——資本——的計量,直接表現就是諸多條款的核心要求為增加資本。
③提高資本充足率。“巴塞爾協議Ⅲ”規定,全球各商業銀行5年內必須將一級資本充足率的下限由4%提高到6%,另外,“巴塞爾協議Ⅲ”維持目前資本充足率8%不變。
④設立“資本防護緩沖資金”。“巴塞爾協議Ⅲ”規定,建立2.5%的資本留存緩沖和0%~2.5%的逆周期資本緩沖。
⑤引入杠桿率監管標準。
⑥增加流動性要求。“巴塞爾協議Ⅲ”引入流動性覆蓋比率(LCR)和凈穩定融資比率(NSPR),以強化對銀行流動性的監管。
⑦安排充裕的過渡期。根據“巴塞爾協議Ⅲ”,所有成員國執行期將從2013年1月1日開始,且須在該日期前將“巴塞爾協議Ⅲ”規則轉化為國家法規。“巴塞爾協議Ⅲ”的各項要求將于不同的過渡期分階段執行。其中,資本留存緩沖的過渡期最長,將從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底逐步實施,于2019年1月1日實現。
“巴塞爾協議Ⅲ”突出體現了風險敏感性的資本要求與非風險敏感性的杠桿率要求相結合,資本監管與流動性監管相結合,微觀審慎監管與宏觀審慎監管相結合,其目的在于確保銀行經營的穩健性,進而保障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它按照資本監管和流動性監管并重、資本數量和質量同步提高、資本充足率與杠桿率并行、長期影響與短期效應統籌兼顧的總體要求,確立了國際銀行業監管的新標桿。
(3)我國實施《巴塞爾資本協議Ⅲ》的安排
新資本監管標準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執行,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應分別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達到新的資本監管標準。過渡期結束后,各類銀行應按照新監管標準披露資本充足率和杠桿率。
三、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
1.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的演進與階段性特征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開始關注和研究金融風險管理問題。最初的關注來源于人民幣匯率的幾次貶值所帶來的匯率風險問題。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隨我國經濟金融改革的全面深化,各種金融風險逐步全面顯現和突出,在金融機構和一般企業層面逐步建立和強化了金融風險管理意識,開始著手構建金融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從國家層面開始制定和出臺有關金融風險監管的法規,要求金融機構和企業加強風險管理,導入內部控制的理念,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資本充足率管理機制。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不同層面、不同部門共同跟蹤國際上金融風險管理的最新進展,共同推進金融風險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按照“巴塞爾協議Ⅱ”和“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導入銀行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按照全面風險管理理念推出新的風險監管法規。
2.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的主要舉措
在金融風險管理的制度層面,我國做出了在金融機構和一般企業建立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安排;在金融機構和一般企業組織結構的再造中要求有機融入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的構建;做出了在金融機構和一般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度安排。
在金融風險管理的技術層面,主要舉措有:
(1)在信用風險管理上,借鑒西方商業銀行的科學做法,結合我國實際,推出了貸款的五級分類和相應的不良資產管理機制;建立了綜合授信制度;建立了貸前、貸中和貸后管理的信用風險管理流程;建立了審貸分離的內部控制機制;進行了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剝離和集中處置。
(2)在市場風險管理上,對突出的匯率風險和投資風險加強了管理,通過創新,推出了遠期外匯交易、掉期和互換交易,已經推出股指期貨交易;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機構的市場風險敞口提出了若干指標、比例性要求。
(3)在操作風險管理上,集中推出了系統的內部控制措施。
(4)在其他風險管理上,從應急到系統思考,目前已經推出了對合規風險的管理要求,更加關注國家風險管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在金融風險的量化管理中,注重引進西方國家先進的風險量化模型,并對引進的模型予以本土化,同時也注重獨立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風險量化模型;在“巴塞爾協議Ⅱ”公布以后,我國積極研究和推進有關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量化模型在我國的應用。
在金融風險的監管上,從中央銀行到各金融監管機構,都非常注重制定和實施有關風險監管的法規和政策,從早期的重點關注違規監管到現在的重點關注風險監管,從要求和督促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到更加具體全面的分類風險監管。根據“巴塞爾協議”和“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我國按照分層推進、分步達標的原則,結合我國國情和銀行業的具體情況,對協議提出的各項比率要求進行了充分的測算和實證研究,并對銀行業提出了資本監管的總體框架和路線圖。
四、我國監管資本的構成
2004年3月,銀監會頒布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并于2006年12月作了修改,該辦法在資本監管方面進行重大改進,基本符合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的框架,同時吸收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有關監管和信息披露的規定。
監管資本包括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兩部分。同時,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還需要從監管資本中扣除一些項目,稱為扣除項。
1.核心資本
核心資本是商業銀行資本中最穩定、質量最高的部分,銀行可以永久性占用,可以長期用來吸收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損失,是銀行資本的核心。我國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包括以下五部分:
(1)實收資本;
(2)資本公積;
(3)盈余公積;
(4)未分配利潤;
(5)少數股權。
2.附屬資本
依據《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商業銀行的附屬資本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100%,計入附屬資本的長期次級債務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50%。
附屬資本包括如下六部分:
(1)重估準備;
(2)一般準備;
(3)優先股;
(4)可轉換債券;
(5)混合資本債券;
(6)長期次級債務。
3.扣除項
(1)我國商業銀行計算資本充足率時,應從資本中扣除以下項目:
①商譽;
②商業銀行對未并表金融機構的資本投資;
③商業銀行對非自用不動產和企業的資本投資。
(2)在計算核心資本充足率時,應從核心資本中扣除以下項目:
①商譽;
②商業銀行對未并表金融機構資本投資的50%;
③商業銀行對非自用不動產和企業資本投資的50%。
五、銀監會的資本干預措施
1995年發布并實施的《商業銀行法》中引進了《巴塞爾資本協議》對資本的最低要求,規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1.對資本充足銀行的干預措施
對資本充足的商業銀行,銀監會支持其穩健發展業務。為防止其資本充足率降到最低標準以下,銀監會可以采取下列干預措施:
(1)要求商業銀行完善風險管理規章制度;
(2)要求商業銀行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3)要求商業銀行加強對資本充足率的分析及預測;
(4)要求商業銀行制定切實可行的資本維持計劃,并限制商業銀行介入部分高風險業務。
2.對資本不足銀行的干預措施
(1)下發監管意見書。監管意見書的內容包括: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的描述、將采取的糾正措施、各項措施的詳細實施計劃;
(2)要求商業銀行在接到銀監會監管意見書的兩個月內,制定切實可行的資本補充計劃;
(3)要求商業銀行限制資產增長速度;
(4)要求商業銀行降低風險資產的規模;
(5)要求商業銀行限制固定資產購置;
(6)嚴格審批或限制商業銀行增設新機構、開辦新業務。
對于采取上述糾正措施后商業銀行逾期未改正的,或其行為已嚴重危及該商業銀行穩健運行、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根據商業銀行風險程度及資本補充計劃的實施情況,銀監會有權依法采取限制商業銀行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責令商業銀行停辦除低風險業務以外的其他一切業務、停止批準商業銀行增設機構和開辦新業務等措施。
3.對資本嚴重不足銀行的干預措施
對資本嚴重不足的商業銀行,銀監會除采取針對資本不足銀行的前述糾正措施外,還可以采取以下糾正措施:
(1)要求商業銀行調整高級管理人員;
(2)依法對商業銀行實行接管或者促成機構重組,直至予以撤銷。
在處置此類商業銀行時,銀監會還將綜合考慮外部因素,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六、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方法
商業銀行要提高資本充足率,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增加資本;二是降低風險加權總資產。前者稱為“分子對策”,后者稱為“分母對策”。
- 2020年山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湖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標準化應試輔導教材:會計基礎
- 2020年河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必備試卷:綜合應用能力新大綱全真沖刺試卷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C級)高分應試教程【命題分析+技巧指南+專項練習+綜合模擬】
- 2020年福建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思想品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武警部隊院校招生統考士兵本科及士官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綜合(含政治、物理、化學)》歷年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河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