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552字
- 2021-06-29 10:42:22
三、江蘇省情
(一)地理概況
1.基本概述
江蘇省,簡稱蘇,位于我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大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省際陸地邊界線3383公里,面積10.26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06%,人均國土面積在全國各省區中最少。
2.行政區劃
1996年以來,經國務院批準,全省對省轄市行政區劃進行了較大規模調整。1996年,揚州、泰州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陰、宿遷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2000年以來,全省調整了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揚州、南通、徐州、淮安、連云港、鹽城、宿遷等12個省轄市市區行政區劃,共撤并19個縣(市、區),新設立15個區,基本解決了市縣同城問題。其中,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對揚州市行政區劃進一步進行調整,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撤銷揚州市維揚區。
2012年9月,經國務院、省政府批復同意,對蘇州市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蘇州市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設立蘇州市姑蘇區;撤銷縣級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此次區劃調整后,蘇州城區將直接與上海接壤。1998年以來,全省對布局不盡合理和規模偏小的鄉鎮、村進行了撤并。至2011年底,共撤并鄉鎮1018個,撤并率51%,其中2011年撤并鄉鎮19個。全省鄉鎮平均規模為85.86平方公里、5.95萬人。
截至2016年,江蘇省共轄1個副省級城市(南京,轄11個市轄區)、12個地級市(44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21個縣,縣(市)中包含昆山、泰興、沭陽3個江蘇試點省直管縣(市)。
3.人口與民族
人口總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截至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976.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24萬人,增長0.2%。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014.65萬人,女性人口3961.65萬人。
江蘇絕大部分人口為漢族,占比99.5%。江蘇是少數民族散居省區。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有少數民族人口70多萬。其中常住人口384926人,占江蘇總人口的0.5%。
江蘇省除漢族外,55個少數民族齊全,人數較多的有回族、苗族、土家族、壯族、彝族、滿族、布依族、水族、侗族、蒙古族等。
(二)自然地理和資源物產
1.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江蘇省位于我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介于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跨長江下游兩岸,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連安徽,北接山東。
(2)地形地貌
江蘇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跨江濱海,平原遼闊,水網密布,湖泊眾多。平原、水域面積分別占69%和17%,低山丘陵面積占14%,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全省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省際陸地邊界線3383公里,海岸線954公里。
江蘇跨江濱海,平原遼闊,水網密布,湖泊眾多。海岸線954公里,長江橫穿東西425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718公里。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蘇北灌溉總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條。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澤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還有高寶湖、高郵湖、邵伯湖、駱馬湖、微山湖等大小湖泊290多個,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個。平原、水域面積分別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國首位。低山丘陵面積占14%,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北部。連云港云臺山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3)氣候
江蘇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3℃~16℃,多年平均降雨量1002.7毫米。
2.資源物產
(1)土地資源
江蘇省耕地面積7032萬畝,占全國的3.85%,人均占有耕地0.91畝。沿海灘涂1031萬畝,占全國的1/4,是重要的土地后備資源。江蘇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林木、畜禽種類繁多。糧食、棉花、油料等農作物幾乎遍布全省。種植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種260多個,蔬菜80多個種類、1000多個品種,江蘇蠶桑聞名全國,名茶有“碧螺春”等。
(2)水資源
江蘇省境內河川交錯,水網密布。長江橫穿東西425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718公里。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蘇北灌溉總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條。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澤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還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個。
(3)漁業資源
江蘇省漁業資源豐富,沿海有呂四、海州灣、長江口、大沙等四大漁場,盛產黃魚、帶魚、鯧魚、蝦類、蟹類及貝藻類等水產品。內陸水面2600多萬畝,養殖面積836萬畝,河蟹、蝦類養殖聞名全國。被稱為“長江三鮮”的鰣魚、刀魚、河豚和“太湖三珍”的白魚、銀魚、白蝦,都是水中珍品。
(4)礦產資源
江蘇礦產資源已發現的有133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67種,有色金屬類、建材類、膏鹽類、特種非金屬類礦產構成了江蘇礦產資源的特色和優勢,鈮鉭礦、含鉀砂頁巖、凹凸棒石粘土、云母等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列全國前列。煤炭、石油、天然氣、鐵等能源礦產和金屬礦產儲量在全國的份額較低。
(5)旅游資源
江蘇是全國重點旅游省份之一,名山、名湖、名泉、名園、名寺遍布各地。擁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8座:國家5A級旅游景區17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超100家。太湖煙波浩渺,景色之佳居全國五大淡水湖之首,南京玄武湖、莫愁湖、揚州瘦西湖、蘇州陽澄湖、徐州云龍湖、溧陽天目湖皆獨具風格。鎮江中泠泉稱“天下第一泉”,無錫惠山泉稱“天下第二泉”,蘇州虎丘憨憨泉稱“天下第三泉”。南京鐘山、鎮江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蒼翠雄秀。句容和金壇交界處的茅山是我國東南道教中心,有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稱。連云港花果山因結緣《西游記》而聞名海內外。南京明孝陵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古典園林舉世聞名,蘇州拙政園、留園躋身全國四大名園,蘇州9家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南京棲霞寺、鎮江金山寺、揚州大名寺、蘇州寒山寺、句容隆昌寺等都是著名古剎。
(6)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資源為數較少,鳥類主要是野雞、野鴨,沿海有丹頂鶴、白鶴、天鵝等珍稀飛禽,沿海地區還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850多種,尚有可利用和開發前途的野生植物資源600多種。江蘇省漁業資源豐富。沿海有呂四、海州灣、長江口、大沙等四大漁場,盛產黃魚、帶魚、鯧魚、蝦類、蟹類及貝藻類等水產品。內陸水面有4000多萬畝,養殖面積1140萬畝,河蟹、蝦類、河豚等養殖聞名全國。
(三)人文歷史
1.歷史變遷
江蘇所在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江蘇正式建省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取江寧、蘇州兩府首字得省名。溯流求源,江蘇是《尚書·禹貢》所載九州中的徐、揚兩州的一部分。
表1-18 江蘇歷史變遷
- 2020年黑龍江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2017升級版)
- 2020年青海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客戶經理)專業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專用教材(2016)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思想品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湖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精講梳理(中學)
- 2019年武警部隊院校招生統考士兵本科及士官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綜合(含政治、物理、化學)》歷年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
- 教育綜合知識主觀題輔導(教師招聘考試系列叢書)
- 2020年河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