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山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829字
- 2021-06-29 10:32:45
三、山西省情
(一)地理概況
1.基本概況
山西省地處黃河流域中部,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部以黃河為塹,與陜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綿綿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因地屬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
春秋戰國時期屬晉國地,故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分晉國,因而又稱“三晉”。
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647.96萬人(2014年),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
2.地形
山西疆域輪廓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80.1%,平川、河谷面積占總面積的19.9%。全省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點為五臺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61.1米,為華北最高峰。
3.氣候
山西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于太陽輻射、季風環流和地理因素影響,山西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冬夏氣溫懸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氣溫介于4.2~14.2℃之間,總體分布趨勢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間,季節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對集中,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內降水分布受地形影響較大。
(二)自然資源
1.植物資源
山西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已知的維管植物有27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有463種。
(1)植被
山西植被從南到北可分為:
①南部和東南部是以落葉闊葉林和次生落葉灌叢為主的夏綠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分布區,也是植被類型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地區;
②中部是以針葉林及中生的落葉灌叢為主、夏綠闊葉林為次分布區,是森林分布面積較大的地區;
③北部和西北部是溫帶灌草叢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區,森林植被較少,優勢植物是長芒草、旱生蒿類和檸條、沙棘等。
(2)野生植物資源
山西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連香樹、翅果油樹、水曲柳、核桃楸、紫椴等。野生藥用植物有1000多種,廣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較著名的有黨參、黃芪、甘草、連翹等。2015年末山西省森林覆蓋率23%。
2.動物資源
山西野生動物以陸棲類為主,已知的有439種(含歷史記錄種)。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71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17種:褐馬雞、金雕、朱鹮、白鸛、黑鸛、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丹頂鶴、大鴇、胡兀鷲、遺鷗、虎、金錢豹、梅花鹿、原麝、林麝。二級保護動物有54種,包括鳥類42種,兩棲類1種,獸類11種。屬于省級重點保護的有蒼鷺、星頭啄木鳥等27種。屬于有益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315種。
3.水資源
(1)河流
山西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條,分屬黃河、海河兩大水系。
①黃河水系
我國第二大河流黃河,沿山西境界流程968公里。境內流域面積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條(不包括黃河),小于10000平方公里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8條,小于1000平方公里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97條。汾河是山西境內第一大河,干流全長694公里。
山西境內屬于黃河水系的較大河流有汾河、沁河、丹河、涑水河、三川河,黃河流域在山西的流域面積有97138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62%。
②海河水系
山西境內屬于海河水系的較大河流有桑干河、滹沱河、濁漳河、清漳河。海河流域在山西的流域面積有59133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38%。
(2)主要特點
①河流較多,但以季節性河流為主,水量變化的季節性差異大。
以徑流量和開發條件比較,清漳河、沁河、滹沱河、濁漳河的條件較為優越,水能蘊藏量占到全省的80%~90%。
②水資源分布不均
山西省的主要水資源量由地表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組成,水資源的主要補給來源是當地降水。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及水文下墊面條件的差異,在地域上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總的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③水資源貧乏
山西是全國水資源貧乏省份之一。1956~2000年系列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23.8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為86.77億立方米,地下天然水資源量(即降水入滲補給量)84.04億立方米,河川基流量(重復量)為47.01億立方米。全省水資源可利用量為83.8億立方米,為全國的67.7%,且多分布于盆地邊緣及省境四周,人均占有量為全國的17%,畝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國的11%。
4.礦產資源
山西省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種達120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70種,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十位的有36種。具有資源優勢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礦產有煤、煤層氣、鋁土礦、鐵礦、銅礦、金紅石、白云巖、耐火粘土、灰巖、芒硝、石膏、硫鐵礦等13種,其中,煤炭保有資源儲量2767.85億噸,占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17.56%;煤層氣剩余經濟可采儲量2315.2億立方米,占全國剩余經濟可采儲量的91.75%;鋁土礦保有資源儲量14.32億噸,占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34.49%。此外,錳、銀、金、石墨、膨潤土、高嶺巖、石英巖(優質硅石)、含鉀巖石、花崗巖、沸石等10種礦產也有著良好的勘查、開發前景。
5.旅游資源
(1)自然風光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風光資源豐富優美。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綿山氣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勝地。黃河壺口瀑布是僅次于黃果樹瀑布的全國第二大瀑布,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龐泉溝、蘆芽山、歷山、莽河等自然保護區,風景秀麗,景致各異。
(2)人文歷史景觀
①概況
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是我國旅游資源最為富集的省份。“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是對山西旅游的高度概括。山西省現存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占全國的23.3%,位居第一,其中,大同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五臺山為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內,享有“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博物館”的美譽。
②著名的人文景點
a.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臺山,寺廟群集千年之萃。
b.建于北魏的恒山懸空寺懸于懸崖峭壁之上,以驚險奇特著稱。太原的晉祠是形式多樣的古建筑薈萃的游覽勝地。
c.平遙古城是全國現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d.芮城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道觀建筑群,宮內壁畫是我國繪畫藝術的珍品。
e.解州關帝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武廟。
f.云岡石窟是全國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氣勢雄偉。
g.大院民俗文化
因拍攝《大紅燈籠高高掛》而聞名的祁縣喬家大院,加上祁縣渠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等,共同組成山西晉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3)紅色旅游
山西是老革命根據地,革命活動遺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著名的有八路軍總部舊址、黎城黃崖洞八路軍兵工廠、文水劉胡蘭紀念館等。
(三)山西省社會經濟概況
1.人口
(1)人口統計
據2015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3664萬人,比2014年末增加16萬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3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9.98%;死亡人口20萬人,死亡率為5.56%;自然增長率為4.42%。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05。
(2)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山西很久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分散雜居的省份,共有少數民族人口12萬余人。除漢族外,有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藏族等53個少數民族,其中,漢族占全省總人口的99.74%,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0.26%。在少數民族中,回族居多,其次是滿族與蒙古族。
2.交通
(1)鐵路
2015年,全省鐵路營運總里程突破5000公里;全省鐵路貨物運輸總量達到52780.2萬噸,比上年下降7.6%;鐵路客運量6494.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了10.4%。
(2)公路
2015年末,全省公路線路里程14.1萬公里,新增公路通車里程524公里,公路密度89.9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28公里,出省口達19個,位居全國前列。“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基本成型,119個縣(市、區)全部開通高速公路。干線公路技術狀況明顯提升,96.3%的國道、85.5%的省道達到二級以上公路標準。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交通“兩通一硬化”,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車和街巷硬化“全覆蓋”;13%的鄉鎮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城市公交發展勢頭迅猛,城市公交、出租車客運量分別達到17億人次和10.7億人次。太原市被列為首批國家“公交都市”試點示范城市。2015年,全省公路貨運量9.2億噸,比2014年增長9.0%;客運量2.71億人次,增長1.2%。
(3)航空
2015年,山西省有民用機場7個,5個已通航,2個正在建造。其中,太原機場完成運輸起降78383架次、旅客吞吐量884.298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5萬噸,分別增長8.56%、11.49%、1.34%。目前,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在夏秋航季共有24家國內航空公司,運營57條國內航線、4條地區航線(香港、臺灣)和國際航線1條(仁川、曼谷、普吉等),通航城市49個;在冬春航季共有22家國內航空公司,運營55條國內航線,5條地區航線和國際航線2條,通航城市50個。
3.社會經濟發展
(1)地區生產總值
2015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28萬億元,年均增長7.9%;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到3443.41億元、1642.2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3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14137.2億元、13744.6億元。五年來,我省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經濟發展歷史性地躍上了新的臺階。
(2)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
山西省深化煤炭資源整合,推進煤礦兼并重組,轉型發展呈現出強勁勢頭。全省礦井總數由1053座減少到562座,辦礦主體由2200多個減少到130個,3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淘汰,單井平均規模達到年產120萬噸,安全生產水平、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全面提高。2015年,全省煤炭產量、外運量分別達到9.6億噸、6.2億噸,比上年增長31.48%、9%。
(3)環境保護
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綠色生態、造林綠化和“2+10”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程,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16%的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全部完成,太原環境質量改善初見成效,年均營造林450萬畝,森林覆蓋率年均提高近1.39個百分點。
-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過關必做2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叢書)
- 2020年四川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上海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吉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遼寧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山東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青海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教材精編(2016)
- 2020年遼寧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B級)高分應試教程【命題分析+技巧指南+專項練習+綜合模擬】
-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甘肅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