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天津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5762字
- 2021-06-29 10:41:07
三、天津市情
(一)天津概況
1.基本概況
天津市,中文簡稱“津”,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國際港口城市,生態城市。
天津市位于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近代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我國北方的海運與工業中心。天津市中心距北京137公里,是首都北京的門戶。
2.歷史沿革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
(1)隋朝
天津始于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2)唐朝
唐中葉以后,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
(3)宋朝
南宋金國,在三岔口設“直沽寨”。
(4)元朝
改直沽寨為“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5)明朝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于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稱天津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6)清朝
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并于天津衛。
1860年天津被開辟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陣地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7)新中國成立以后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的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人民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勇于開拓、奮發圖強,努力把天津建設成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3.行政區劃
2016年,天津市轄16個市轄區。截止201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為1546.95萬人。市轄區包括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濱海新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薊州區。
(二)地理環境
1.位置
天津市處于國際時區的東八區,北起薊縣黃崖關,南至濱海新區翟莊子滄浪渠,南北長189公里;東起濱海新區灑金坨以東陡河西干渠,西至靜海縣子牙河王進莊以西灘德干渠,東西寬117公里。天津市域面積11760.26平方公里,疆域周長約1290.8公里,海岸線長153公里,陸界長1137.48公里。
2.地理
(1)地理方位
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環渤海灣的中心,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天津距北京120公里,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對內腹地遼闊,輻射華北、東北、西北13個省市自治區,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
(2)交通
天津海陸空交通便捷,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天津建城設衛之前,天津港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內河港口。1860年,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期以來,天津港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是連接亞歐大陸橋距離最近的東部起點。
3.地質
(1)地勢
天津地質構造復雜,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積物覆蓋。地勢以平原和洼地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漸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東南部最低,海拔3.5米。
(2)地貌
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灘涂等。
(3)土壤
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澤土、水稻土、鹽土等7類。
(4)植被
植被大致可分為,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灌草叢、草甸、鹽生植被、沼澤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農田種植植物等11種。
4.氣候
(1)氣候特征
天津地處北溫帶,位于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主要受季風環流的支配,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氣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干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2)氣溫
天津年平均氣溫在11.4~12.9℃,市區平均氣溫最高為12.9℃。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在-3~5℃;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6~27℃。
(3)降水
天津年平均降水量為520~660毫米,降水日數為63~70天。在地區分布上,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內地。在季節分布上,6、7、8三個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日照時間較長,年日照時數為2500~2900小時。
(4)無霜期
天津平均無霜期為196~246天,最長無霜期為267天。最短無霜期為171天。在四季中,冬季最長,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春季56~61天;秋季最短,僅為50~56天。
(5)風力
天津季風盛行,冬、春季風速最大,夏、秋季風速最小。年平均風速為2~4米/秒,多為西南風。
5.水網
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流經天津的一級河道有19條,總長度為1095.1公里。還有子牙新河、獨流減河、馬廠減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還鄉新河6條人工河道,總長度為284.1公里。
二級河道有79條,總長度為1363.4公里,深渠1061條,總長度為4578公里。天津還多次引黃濟津,并有一定數量的地下水。
6.土地
天津市土地面積11946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85609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74%;園地面積37324公頃,占3.13%;林地34227公頃,占2.87%;牧草地594公頃,占0.05%;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18345公頃,占18.33%;交通用地32937公頃,占2.76%;水域315089公頃,占26.43%;未利用土地67845公頃,占5.69%。
在全部土地面積中,國有土地501.68萬畝,占28.06%;集體土地1286.28萬畝,占71.94%。全市的土地,除北部薊縣山區、丘陵外,其余都是在深厚沉積物上發育的土壤。在海河下游的濱海地區,有待開發的荒地、灘涂1214平方公里,可作為建設和生態用地。
7.礦產
天津市已探明的金屬礦、非金屬礦和燃料礦有20多種。金屬礦和非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區。
(1)金屬礦
金屬礦主要有錳硼石、錳、金、鎢、鉬、銅、鋅、鐵等,其中錳、硼不僅為國內首次發現,也為世界所罕見。
(2)非金屬礦
非金屬礦主要有水泥石灰巖、重晶石、迭層石、大理石、天然油石、紫砂陶土、麥飯石等。燃料礦主要埋藏在平原區和渤海灣大陸架,有石油、天然氣和煤成氣等。
(3)石油
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0億噸,油田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天然氣地質儲量1500多億立方米,煤田面積80平方公里。
(4)地熱資源
天津地熱資源豐富,具有埋藏淺、水質好的特點。目前已發現10個地熱異常區,面積2434平方公里,水溫在30~90℃。
8.海洋
(1)海岸線
天津海岸線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南起歧口,北至澗河口,長達153公里。
(2)海洋資源
海洋資源突出表現為,灘涂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水資源、海洋油氣資源。
①灘涂面積約370多平方公里,正在開發利用。
②海洋生物資源,主要是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棲生物和潮間帶生物。
③海水成鹽量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鹽產地,擁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進行海水淡化,解決淡水不足的潛力很大。
④海洋油氣資源豐富,已發現45個含油構造,儲量十分可觀。
(三)自然人文景觀
1.旅游資源
(1)傳統人文、自然景觀
①津門十景
津門十景包括獨樂晨光、故里尋蹤、沽水流霞、海門古塞、薊北雄關、龍潭浮翠、三盤暮雨、雙城醉月、天塔旋云、中環彩練。
②“京東第一山”
薊縣盤山,山勢雄奇,層巒疊秀,歷史上曾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乾隆曾游覽此山共32次,贊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③黃崖關
從薊縣縣城沿津圍公路北行28公里,黃崖關長城逶迤雄踞在崇山峻嶺之中。其始建于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明代又包磚大修。
④八仙山
八仙山的自然保護區以林深佳秀而聞名,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稱為“天然的植物園”。
⑤獨樂寺
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始建于唐,重建于公元984年,是我國僅存的最古老的大型木結構樓閣建筑,樓閣中16米高的觀音菩薩,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泥塑之一。
⑥獨具特色的城市建筑
天津的城市建筑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樸實的古建筑,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哥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等,天津人通常把這些西洋建筑稱之為“小洋樓”。全市現有英、法、美、俄、意、奧、比、德等國的歷史風貌建筑872幢、156萬平方米。這些建筑都飽含著中國近代史的底蘊,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著大量民族風格的古建筑和如此眾多的西洋建筑,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見的。故天津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
⑦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
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層序齊全,構造簡單,疊層石和微體化石豐富,厚度達萬米,被聯合國地質科學聯合會確認為世界標準地層剖面,被譽為“世之瑰寶”。1984年該保護區被批準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地質類自然保護區。
⑧天津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渤海灣西岸的貝殼堤、牡蠣灘和濱海濕地作為古海岸遺跡,保存完整,為國內外罕見。
(2)天津特色旅游資源
近年來,天津開發整合特色旅游資源,著力開發建設海河旅游觀光帶和市中心綜合旅游區、濱海觀光度假旅游區、薊縣山野名勝旅游區、津西南民俗生態旅游區、津西北現代休閑娛樂區。精心打造“近代中國看天津”城市旅游品牌,建設大沽煙云、小站練兵、洋務溯源、萊茵小城、歐陸風韻、東方巴黎、金融名街、意奧風情、扶桑市井、老城津韻、津衛搖籃、楊柳古鎮12個旅游主題板塊。
(3)風味食品
天津傳統的風味食品多種多樣,有操作技藝精湛,頗為廣大群眾和外賓稱贊的“津門三絕”,即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
2.曲藝之鄉
歷史上的天津城市建設,是以外鄉人口陸續遷入而隨之組建壯大擴展的。這些外鄉人士將各自家鄉的娛樂形式帶到了天津,促成多種聲腔曲種。它們在天津地界既激烈競爭,又相互借鑒吸收并多元化繁衍,這是造成天津地界曲藝活動日益繁榮的契機,也是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民間曲藝藝人的有效保證。多種的曲藝形式在在天津形成和繁衍,如京韻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鐵片大鼓、天津時調、天津快板、相聲、評書、單弦等。曲藝在天津昌盛不衰、幾度輝煌,并產生過許多大師級人物。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京韻大鼓和相聲。
(1)京韻大鼓,以劉(寶全)、白(云鵬)、張(曉軒)三大流派最為著名。
(2)相聲,源于北京,興盛于天津。清末民初至建國前夕,伴隨天津沿海城市的發展,相聲這門藝術趨于成熟,活躍于京津一帶的有八位著名相聲大師,人稱“相聲八德”。
(四)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1.“十二五”社會經濟發展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天津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帶領全市人民,銳意改革,勇于創新,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1)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16538億元,年均增長12.4%,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7萬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67億元,年均增長2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5.1萬億元,年均增長15.5%。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深入推進,區縣經濟顯著壯大。
(2)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
“大項目、小巨人、樓宇經濟”快速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7.2萬家,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52%,“三二一”產業格局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雙創特區”加快建設,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3%。
(3)城市規劃進一步深入,統籌城鄉發展效果顯著
①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
以“兩港四路”為核心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海港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400萬標準箱,空港年旅客吞吐量1431萬人次,鐵路樞紐網絡架構基本成型,公路網絡體系逐步完善,城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139公里。大規模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城市管理更加規范有序。
②城鄉面貌呈現新氣象
“美麗天津·一號工程”深入推進。實施清新空氣行動,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7.1%。實施清水河道行動,主要河道水體質量明顯改善。實施清潔村莊、清潔社區行動,居住環境更加整潔。實施綠化美化行動,城市綠化覆蓋率36%以上。節能減排任務提前完成。
(4)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民生民計顯著改善
①教育事業持續深化
義務教育鞏固率99%,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5.4年。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基本醫療服務15分鐘步行圈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社會治理與服務不斷創新,居住證制度順利實施,法治天津建設穩步推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②群眾生活獲得新改善
民心工程連續實施,財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領域。多渠道擴大就業,累計新增就業240萬人。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增收,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2%。大力推進全民參保,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推進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完成中心城區舊樓區綜合提升改造。
(5)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
制度創新在多領域展開,“十個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效顯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取得新進展。開放型經濟水平持續提升,利用外資和內資分別年均增長14.3%和19.9%,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高標準開局,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城市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2.“十三五”發展目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定位,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
(1)建設高質高效、持續發展的經濟發達之都。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體經濟不斷壯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質量效益明顯提高,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開放型經濟和城市國際化程度達到新水平,綜合實力和城市影響力大幅提升。
(2)建設充滿活力、競爭力強的創新創業之都。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更加完善,創新人才大量集聚,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3)建設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綠色宜居之都。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空氣質量、水質達標率顯著提高,林木綠化率大幅提升。
(4)建設文化繁榮、社會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愛國誠信、務實創新、開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5)建設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諧幸福之都。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生產生活安全有序,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保持同步,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西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青海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北京市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歷年真題詳解與考前押題試卷(2016)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