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山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8字
- 2021-06-29 10:35:20
第一部分 真題精選
2010~2016年山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真題精選及詳解
(一)邏輯填空。每道題給出一個不完整的句子,請你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一項依次填在橫線處,使句子表達的意思完整、準確。
1.一般地說,“智慧”不同于“知識”的最大特點在于“智慧”具有原創性。“知識”要求“廣”,“智慧”要求“新”。但兩者又非絕對______:“智慧”必須有“知識”作基礎,反之,只死讀書,而無己見、無創意,那就容易成為______,也不算是“智慧”。
A.對立學究
B.矛盾古董
C.等同桎梏
D.排斥束縛
【答案】A
【解析】第一空,文段關聯詞“但”前后表示相反的意思。前面講“不同”,后面要否定這種不同即表示相同的意思,“對立”最為合適。而“矛盾”“等同”“排斥”放在此處前后矛盾,不合語境。因此A項正確。
2.文學解讀和批評可以是感性的、印象式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和高度理論化的。文學不是用單純的社會學方法便可以______的,就像心靈不能用此時此刻或彼時彼刻的一孔之見來一概而論。
A.可見一斑
B.一覽無余
C.明察秋毫
D.撥云見霧
【答案】B
【解析】由“就像心靈不能用此時此刻或彼時彼刻的一孔之見來一概而論”可知,前面所填詞語應表達不是一個標準的意思。“一覽無余”是指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見了。形容建筑物的結構沒有曲折變化,或詩文內容平淡,沒有回味。通過辨析“一覽無余”更符合文段意思。
3.幸福有沒有標準?我認為,現實生活離不開比較,但是幸福的比拼,本身就是比較的______事情。幸福耐不住人家打擾,經不起科學研究,當幸福成為指數、成為概念、成為一批標準時,也就變得______了。
A.混亂一文不值
B.私密可有可無
C.模糊無足輕重
D.荒誕遙不可及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說明幸福沒有定性,即不清楚,“模糊”和“混亂”表示此意。文段提到“成為指數、成為概念”表示不重要的意思,可知“無足輕重”符合語境。“一文不值”語義過重。因此C項正確。
4.托爾斯泰創造了小說藝術的巔峰,他能把拿破侖進軍俄國的戰爭史詩般場面駕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畫得______,像這樣的大手筆再也沒有了。
A.惟妙惟肖
B.妙筆生花
C.入木三分
D.鬼斧神工
【答案】C
【解析】末句指出托爾斯泰的小說是“大手筆”,對人物刻畫的形象深刻恰當。“惟妙惟肖”指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妙筆生花”比喻杰出的寫作才能。入木三分指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鬼斧神工只用來形容技藝的高超。“入木三分”能上升到見解深刻貼切的意思,貼合句意。因此C項正確。
5.思想觀念的價值,在競爭中才會______,在實踐中才能檢驗。“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______。“不同即敵對”的思維模式,在本質上是一種狹隘虛弱的表現。
A.流露雅量
B.展現理解
C.體現寬容
D.彰顯自信
【答案】D
【解析】第一空,“流露”多與表感情的詞搭配,與中心語“價值”搭配不當;第二空由“這是……更是……”可知,空格處與“胸懷”構成遞進關系,“理解”、“寬容”與“胸懷”均為同義關系,只有“自信”符合語境,“捍衛你(看法不同的人)說話的權利”體現的正是一種“自信”。因此D項正確。
(二)語句表達。請根據題目要求,從詞語、語氣、語序、語法結構等方面對有關語句作出正確判斷。
6.如果把不同的異文化僅看成是認識的對象、認識的客體,就意味著主體對客體可以任意地處置,異文化作為客體也就成了被研究、被注視、被處置、被奴役的了,______。殖民主義時期殖民者對土著文化采用的便是這種態度。
A.這里就會出現不平等
B.這在當今社會已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
C.同時也無法贏得對方的尊重
D.這樣跨文化交際就難以進行
【答案】A
【解析】文段空白處前后說“主體對客體可以任意地處置”“殖民主義時期殖民者對土著文化采用的便是這種態度”即是說明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因此A項正確。
7.①根據專業統計,消費者在每封信件上只會停留短短7秒鐘
②要想消費者從眾多的直郵中拆開你的信件,那你的信封就必須夠獨特,夠有誘惑力
③如果將企業的直郵銷售看作一個產品,那么信封就是這個產品的包裝
④如果目標顧客連你的信封都不拆開,就別提直郵營銷的成功率
⑤目標顧客郵箱里天天電話單、朋友寄來的賀卡、銀行賬單、各種企業目錄等信件源源不斷
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④①②③⑤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③②④
【答案】B
【解析】⑤句指出目標顧客每天收到的郵件源源不斷,②句指出消費者從眾多的郵件中拆開信件,即⑤與②有語意上的順承。因此B項正確。
8.①新興城市也有雜亂的居民大院,但那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雜院
②居住者不是高官顯貴,便是富商大賈
③大雜院是城市的“特產”
④產大雜院的城市得有一把年紀
⑤大雜院是什么時候出現的,沒看過有關的考證,猜想大約在晚清之后
⑥晚清之前這些院子就都存在了,但那時不叫大雜院,叫府第或大宅門
將以上6個句子的順序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⑤④⑥②①
C.⑤⑥②③①④
D.⑤③④②⑥①
【答案】A
【解析】由第①句中“也”字可知,談到“城市”的句子③④①連接在一起,談到“晚清”的⑤⑥句也應連在一起。因此A項正確。
9.如果我們必須用一句話給免疫系統下個定義,答案一定是“識別非我的機制”。這是免疫系統最核心的部分,其余的東西,比如抗體的形成或者巨噬細胞消滅敵人的能力,都必須建立在這個機制之上。換句話說,只要生命體能夠將敵人辨認出來,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目前醫學界遇到的最難對付的幾種疾病,比如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______。
A.均因免疫器官受到損害
B.近階段還難有突破性成果
C.其病理機制尚未研究清楚
D.關鍵問題都出在這一步上
【答案】D
【解析】由“比如”可知,文段提到“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是在舉例分析前文的觀點“只要生命體能夠將敵人辨認出來,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目前的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都是因為生命體不能將敵人辨認出來,則關鍵問題就出在這一步上。因此D項正確。
10.①無論從事什么職業,處于什么崗位
③著名科學家霍金說過:有一個聰明的大腦,你會比別人更接近成功
④沒有思維活動的參與,人類的任何發明創造都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A.②①⑥⑤④③
B.②⑥①⑤③④
C.③②④①⑥⑤
D.③④⑥①⑤②
【答案】C
【解析】③句通過著名科學家霍金的話引出論點,后面應接②,②與④都是談論“思維”,聯系緊密,應該相鄰。另外,①句有關聯詞“無論……”后面應加上條件及關聯詞“都……”,故順序應為①⑥⑤。因此C項正確。
(三)片段閱讀。每道題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個不完整的陳述,要求你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來完成這一陳述。注意:供選擇的答案有時可能是對短文內容的一個復述。有時則滿足了陳述中其它方面的要求。你的選擇應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11.所謂國民媒介素養,是指國民正確判斷媒介信息的價值、意義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傳播信息的素養。在信息時代,國民媒介素養已成為國民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媒介受眾,國民如果具有較高的媒介素養,就可以分清大眾傳媒背后的各種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對接收的信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從而堅持和弘揚健康向上的觀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極腐朽的觀念和文化。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什么是國民媒介素養
B.提高國民媒介素養的重要意義
C.如何保持較高的媒介素養
D.要分層推進不斷提高國民媒介素養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作為背景鋪陳介紹了國民媒介素養的含義;接著指出在信息時代,國民媒介素養的重要意義。全文旨在強調“提高國民媒介素養的重要意義”。因此B項正確。
12.雙軌制度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所采取的制度安排,曾在各個經濟領域廣泛使用。到目前為止,中國所有工業品和絕大多數農產品的市場已經全部放開,但是糧食領域的雙軌制度依然存在,這在一個側面反映出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
根據這段文字,關于“雙軌制度”理解正確的是( )。
A.雙軌制度在市場經濟下完全退出時機尚不成熟
B.在計劃經濟時期,工業產品普遍采用雙軌制度
C.農產品市場全面開放指日可待
D.糧食市場的雙軌制度限制了糧食的自由交易
【答案】A
【解析】B項錯誤,雙軌制度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所采取的制度安排”,而非在計劃經濟時期所普遍采用的制度。C項錯誤,由“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可知,農產品市場全面開放并非指日可待。D項錯誤,文中并未說雙規制度對糧食自由交易的限制。A項正確,由目前糧食領域的雙規制度依然存在,且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可知,雙規制度在市場經濟下完全退出時機尚不成熟。
13.考試技術有先進和落后之分,但高校招考制度很難說有先進和落后之分。1993年,學者研究指出:考試制度與各國的國家教育制度及社會情況密切相關,有些國家的考試制度具有高度持久性,而且不易改變;有些國家的考試制度則正在經歷實質、甚至快速的改制。此外,各國考試制度的改革方向也不盡相同。
A.對考試制度應進行歷史的客觀的評價
B.高校招考制度各有千秋,很難區分優劣
C.應根據國家的具體情況改革高校招考制度
D.國外的考試制度歷史悠久,值得借鑒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高校招考制度很難說有先進和落后之分”,高校招考制度各不相同,難分上下。接著援引學者觀點來說明各個國家的考試制度不同,改革方向也不同,并沒有對某一種高校制度持肯定態度。因此B項正確。
14.科學的本質是創新,那些變不可能為可能的發現,樹立了科學史上一個又一個里程碑,比如19世紀有機尿素的合成,打破了“有機物只有靠動植物的生命力才能合成”的思想禁錮。但當我們自信能夠通過合成超出自然的物質去戰勝自然時,也應反思這些物質對健康、環境的反作用,畢竟它們改變著我們的衣食住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不應過于迷信科技的作用
B.應對合成技術進行全面評估
C.應全面審視科技對人類及環境的影響
D.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及人類的思維方式
【答案】C
【解析】C項正確,文段為分總結構,由轉折詞“但”引導的尾句是文段主題句。概括可知,科技對人類產生正面作用的同時,也對環境等產生著反作用。即文段意在說明應全面審視科技對人類及環境的影響。AB兩項,“迷信科技”、“合成技術”均是以偏概全;D項,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及人類的思維方式不是文段意旨。
15.民間草根對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熱情成為這一波中國文化熱的巨大推動力量,它的出現和規模,完全超出了知識精英的預期,其力量也遠不是學院知識分子可以相比的。其中雖然帶些盲目的成分,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場”不再是學者一統天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和民間的文化價值取向將成為知識精英必須重視的因素。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新一波中國文化熱主要源于民間
B.民間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C.民間草根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帶有盲目性
D.知識精英需在借鑒草根文化的基礎上尋求新發展
【答案】B
【解析】文段強調民間草根對社會民間價值取向有重要的影響。B項,由“社會和民間的文化價值取向將成為知識精英必須重視的因素”可知,民間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力不容忽視;C項,“帶有盲目性”屬于斷章取義;D項,文段的主體是“民間草根”而非“知識精英”。
(一)數字推理。每道試題給出一個數列,請你依照數列的排列規律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最合理的一項。
16.1,5,5,25,25,45,125,( )。
A.45
B.65
C.125
D.150
【答案】B
【解析】數列的奇數項依次為1,5,25,125,是公比為5的等比數列;偶數項依次為5,25,45,是公差為20的等差數列。即所填數字為45+20=65。
17.( )
-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必備試卷:公共基礎知識歷年真題集萃
-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招聘考試(經濟金融類)專業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 2019年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高級)《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語言學》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2017升級版)
- 2020年廣東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7升級版)
- 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初級)》教材精編(2016)
- 2020年甘肅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湖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中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 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精講梳理(中學)
- 2020年上海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浙江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基礎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2020年吉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