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超然《外國新聞傳播史》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466字
- 2020-11-15 12:32:46
4.2 課后習題詳解
1.無線電廣播是怎樣誕生的?廣播事業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答:廣播的產生與發展與電子傳輸技術密切相關。
(1)無線電廣播的誕生
①無線電波理論的提出與驗證。1864年,英國科學家馬克斯威爾發現了電磁學基本原理,提出放射性電波可以進行無線傳送的論斷。1884年德國科學家海尼·赫茲試驗發現了無線電波的特性及產生、發射與接收無線電波的方法。
②無線電收發機的發明和應用。1895年意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和俄國科學家波波夫在不同的地方分別進行的無線電傳送信號的實驗獲得了成功,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收發報機。1896年,馬可尼在英國組建公司從事無線電器材的制造。1899年他成功地拍發了由英國到法國的電報,1901年完成了越洋電報的收發,從此無線電通信進入實用階段。
③無線電通信實用階段。1906年美國科學家李·德福雷斯特研制成功了三級真空管,使大功率的發射與高靈敏度的接收、放大成為可能。同年圣誕節之夜,匹斯堡大學教授雷金納德·費森登,在實驗室里成功播放布道演說及音樂,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語言廣播。1912年4月15日凌晨泰坦尼克號撞冰山沉沒,馬可尼公司報務員戴維·薩爾諾夫從無線電中收到這消息,他迅速進行傳播,并由此意識到廣播將是一個最有效的傳播媒介。1916年,李·德福雷斯特在紐約的實驗電臺廣播了威爾遜和休斯在總統選舉中的得票數,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新聞廣播,標志著無線電廣播的誕生。
(2)廣播事業的發展經歷
①無線電廣播事業的開端。1920年11月2日,美國西屋電器公司在匹茲堡建立KDKA電臺,它是美國第一家也是世界第一家正式辦理了護照的廣播電臺。一般把1920年認為是無線電廣播事業的開端。
②20世紀20年代許多國家相繼建立了無線廣播電臺。
③20世紀30~40年代為廣播的發展時期。期間技術上調頻廣播的發明,政治上二戰各交戰國開展宣傳攻勢,促進了廣播的發展。
a.1935年安蒂文.H.阿姆斯唐發明調頻廣播以后,調頻電臺開始出現。這種廣播方式具有噪音小、音質好,以及抗干擾力強等優點,可以有效地改善廣播的收聽效果。
b.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外廣播得到很大的發展。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迫近,無線電廣播傳送新聞的功能日益突出。各國對廣播備加重視,有27個國家開辦對外廣播,廣大公眾也把廣播作為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
④二戰后,大批新興獨立國家紛紛興辦廣播。廣播不但向城鄉各個角落普及,而且電臺設置日趨專門化。從技術上看,20世紀70年代以后調頻廣播電臺廣泛興起,80年代以后衛星傳送技術逐步推廣,90年代以后數字音頻廣播開始勃興,接收設備不斷優化、袖珍化、多樣化,廣播傳送的質量、效率、距離都有了空前的進步。
2.電視是怎樣誕生的?二戰后電視傳播樣式有些什么發展變化?目前的趨勢如何?
答:電視的產生和發展是電子傳輸技術進步的結果。
(1)電視的誕生
電視的誕生稍晚于廣播,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德國、英國等國的科學家完成了一系列的無線電傳送聲音和圖像的試驗,為電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①1884年德國工程師保羅·尼普科發明了機械掃描圖盤,通過光電轉換在接收器可以看到圖像。但機械掃描產生的圖像不穩定,清晰度低。20世紀初英國和俄國一些科學家提出了電子掃描原理。1923年茲沃利金發明了光電攝像管,用電子束的自動掃描組合畫面,為電視攝像機的設計做出了貢獻。
②1926年英國科學家貝爾德采用電視掃描盤,完成了電視畫面的完整組合及播送,并表演了世界上第一次電視無線傳輸;貝爾德也由于第一個完成長距離短波傳送圖像而被后人稱為“電視之父”。1928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紐約實驗室播映第一個電視劇。1929—1935年,英國廣播公司與貝爾德合作多次進行實驗性電視廣播。
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11月2日起定時向公眾播出黑白電視節目,這被認為是世界電視事業誕生的標志。美國1939年全國廣播公司轉播了紐約世界博覽會盛況,1941年第一批商業電視臺獲準開業。
(2)二戰后電視傳播樣式的發展變化
電視雖然產生在20世紀20年代,但它的真正發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戰后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更新,電視傳播樣式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黑白電視階段(二戰后到50年代中期)
1945年,前蘇聯和法國恢復了戰時停播的電視。二戰期間美國有六家電視臺照常播出;戰后許多電視臺申請恢復。1947年英國BBC恢復戰時停播的電視。1953年,日本開辦電視廣播。隨后,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相繼開辦電視廣播。這一時期的電視廣播都是黑白電視。
②彩色電視階段(始于50年代中期)
彩色電視是電視發展史上一次重大飛躍。1949年美國制造出彩色攝影管和彩色顯象管,1951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廣播公司(ABC)試播彩色電視節目,1954年美國成為世界上首個開辦彩色電視的國家。彩色電視畫面更接近現實世界,給觀眾留下真實可信的印象。1960年日本在世界上第二個開辦彩色電視,1967年許多國家相繼播放彩色電視節目。
③衛星電視階段(始于60年代初)
衛星電視有衛星轉播電視和衛星直播電視兩種:
a.衛星轉播電視。隨著多國同步衛星和商用同步通信衛星升空,優化了各國電視傳播系統,國際間電視新聞交換也變得經常化。通信衛星的出現是電視傳播史上的一場革命,傳送的環節少、覆蓋面大、信號質量高、投資少,而且不受地形的限制,這就極大地促進了電視的普及和國際化。
b.衛星直播電視。即在普通的電視機用戶安裝簡單的接收裝置就能直接收看衛星傳送來的節目。衛星直播電視可以進行大面積的電視訊號覆蓋,具有抗干擾性能強、音像清晰度高的優點,標志著電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此外還有有線電視(又稱電纜電視),通常同衛星傳播相結合,圖像清晰,抗干擾性強,頻道多。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發展狀況
目前電視傳播的發展趨勢是數字電視,又稱高清晰度電視。1987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為了與日本廣播協會的高清晰度電視開發活動相抗衡,提出“先進電視”的概念,內涵是一切可以使現行模擬電視圖像、聲音的質量有所提高的系統。90年代以來,明確要開發包括HDTV在內的地面數字電視系統。1998年11月,美國四大廣播公司在全國十個大城市開始播出數字電視節目,標志著美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供地面數字電視的國家。
3.當前世界上廣播電視管理體制有哪些?并加以分析比較。
答:各國廣播電視管理體制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廣播電視機構,指所有制和經營管理機制;第二是國家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
(1)廣播電視機構的所有制和經營管理機制
①公共廣播電視:比較重視社會效益,注重節目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品位;其弊端是經營管理缺乏活力,財源不旺,經濟常常出現困難。
a.國有國營。由國家擁有并直接經營的電臺、電視臺,資產為國家所有,政府直接領導和管理;政府任命管理層、制定業務方針、監督業務活動;經費大部分靠國家撥款,輔之以受眾繳納的視聽費以及廣告費。
b.國有公營。國家所有但由公司自主經營的電臺、電視臺。特點是:資產為國家所有,電臺電視臺有相對獨立性;依法組成董事會或管理委員會進行領導管理,其成員來自社會各界并具有較為廣泛的代表性;政府依法規范和監督,具體業務由電臺電視臺自主進行;經費來自視聽費、國家撥款,有的輔以廣告收入。
c.社會公營。有兩種形式:社會各界籌辦并經營或某個公眾團體經辦并經營。一般都是獨立的法人單位,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在法制范圍內獨立地進行業務活動和經營管理,經費靠視聽費或各界資助、政府補助,個別的輔以廣告收入。國家依法在宏觀上進行調控管理。
②商業廣播電視:謀求商業利潤,千方百計地改進經營管理,進行商業競爭,但節目品位不高,色情、暴力以及其他庸俗內容較多。
a.私有私營。這是私人獨資、合資或組成股份公司經營的廣播電視企業。以贏利為目的,實行商業化經營,廣告為其主要經濟來源。資產為私人所有,在法制范圍內自主經營,自行決定業務方針,國家只在宏觀上加以調控管理。
b.公私合營。指國家和私人合資或合辦的廣播電視機構,通常是由國家興建并經營廣播電視設備,私方制作節目而后租賃這些設備播送。不論合資或合辦,國家通常處于主導的地位,經費一般來自廣告收入。
(2)國家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
國家制定法律法規,建立管理機構,負責頒發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按照法律法規監審節目或廣告內容、處理違法違規行為、限制過度的兼并壟斷等。
①發展中國家有的實行單一的公有體制,有的實行公私并存的做法,他們根據各國的不同的國情來決定其管理方式。
②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是單一的國有國營體制,廣播電視臺是一種事業單位,政府對它們實行直接管理。
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兩種管理方式:美國以私營的商業廣播電視為主;西歐許多國家私營的商業臺和公共廣播電視并存。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多種體制并存的格局。
4.廣播電視具有怎樣的特點與功能?
答:(1)廣播的特點
①跨時空性。廣播有電子媒介的優勢,能夠突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把信息即時地傳到四面八方,其速度之快、覆蓋面之廣為其他大眾媒介所望塵莫及。
②即時性。電子媒介可以在突發性新聞事件發生時同步進行報道。在這一點上,廣播甚至比電視還更為快捷。電視進行現場直播時必須配備各種笨重的錄像錄音設備,還需要考慮燈光、音響等條件;而廣播的直播卻極為方便,幾乎不需要什么設備。
③較強的親和力。對受眾來說,廣播具有較強的接近性。廣播是聲音媒體,主持人的音質、語氣、談吐以及播音風格經常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對受眾產生獨特的吸引力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參與感,因而更接近于面對面的人際交流,具有較強的親和力。
④易接受性。對廣播的接受不需要識字能力,因而也就較能適應各種文化程度的受眾。
⑤多功能性。廣播既是新聞媒介,同時又能夠很好地對各種以聲音為載體的藝術進行傳播,并使這些藝術以聲音吸引人的鮮明個性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也擴展了自身的功能。廣播的不足之處在于保存性差。
(2)電視媒介的特性
①視聽兼備。電視媒介為觀眾提供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使人易于接受和記憶,參與感、現場感強,比僅提供聽覺形象的廣播要優越得多。電視傳播呈現黃金時間效應,受眾收看時間相對集中。與廣播媒介以個人收聽為主不同,家庭和小群體視聽是電視最主要的接收方式。
②傳播迅速。電視通過電波運載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傳播速度極快。衛星傳送更加縮短了觀眾同事實間的時空距離。但設備影響使廣播有時傳播速度快于電視。
③功能全面。電視媒介集形、聲、色、美于一體,表現力極強,節目內容豐富,有新聞性節目、知識性節目、服務性節目、娛樂性節目和多種頻道供人們自由選擇。
④受眾廣泛。電視媒介的受傳者極其廣泛,不同文化程度、年齡、職業、民族的人都可以接收、觀看電視節目,因此,電視媒介受眾的數量是最多的。
⑤選擇性、保留性差。電視和廣播一樣,順時連續播出,轉瞬即逝,不便選擇和保留。
(3)廣播電視的功能
廣播電視因社會政治制度的不同而各有特征。發達國家的廣播電視具有高度的商業化和壟斷化的特征,并為資產階級、特別是為壟斷階級的政治和經濟的需要服務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廣播電視是為社會主義和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廣播電視媒介的功能齊全,深受聽眾與觀眾的歡迎。它既傳播新聞、宣傳政策、引導輿論,又傳授知識、提供娛樂和多種服務,較全面地體現了新聞事業的社會功能。
- 錢銘怡《變態心理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5年國際貨運代理《國際海上貨運代理理論與實務》章節練習題詳解
- 云南大學世界史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 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GCT外國語運用能力測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西方經濟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鄧學鈞《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范健《商法總論》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徐恒鈞《材料科學基礎》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6年考研政治速背15天
-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贈10套名校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微觀經濟學考研強化班內部講義(精華版)—要點精編、考題透析及名師點評
-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708基礎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東北財經大學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復試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