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廣播與電視考研題庫【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7字
- 2020-11-05 10:35:37
模塊一 課后習題
緒 論
1.什么叫信息?
答:申農(C.E.Shannon,1916~2001)從通信理論的角度把信息定義為“對不確定性的消除”;“控制論之父”維納(N.Wiener,1894~1964)則從人、動物和機器的通信過程相統一的觀點出發,把信息與系統的有序性聯系起來,認為信息是系統的組織程度、有序程度的標志,是人們在適應外部世界,并使這種適應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同外部世界進行互相交換的內容和名稱;我國學者居延安認為,信息是由發生源發出并用載體進行傳遞的,反映新內容、新知識,為接受體所理解的信號和消息。
2.什么是符號?
答:符號是信息的載體,是傳播活動的要素,通常可分成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兩大類,在傳播過程中相互結合,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符號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人的感覺器官感覺到,它包括聲音(語言——聲義結合的符號系統)、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圖像、圖畫、手勢、姿態、表情、顏色、氣味等。
3.傳播、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媒介、新聞媒介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答:傳播、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媒介、新聞媒介之間的關系是:傳播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系統間利用一定的載體和途徑所進行的有目的的信息的傳遞活動;傳播媒介是信息傳播之間“一定的載體”;大眾傳播媒介是傳播媒介的一部分,是完成大眾傳播活動的中介物,是聯系傳播者與社會大眾的媒介;新聞媒介指以傳播新聞為主要職責的媒介,多為大眾傳播媒介。
4.信息與人是什么關系?
答:信息與人的關系是力求獲得關于外界最多信息的生物,最能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最大,人力求獲得信息是取決于其生存的本能。人是能夠思維的高級動物,具有很強的社會性,人只有在同外界進行連續信息交往的條件下,才能正常思考、生活。刺激思維的外界信息對人像食物和空氣一樣必需,同外界完全隔絕人會喪失理智。由此可見,信息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
5.廣播的定義是什么?
答:廣播是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向一定范圍播送聲音、圖像節目的大眾傳播媒介,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優勢是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劣勢是一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語言不通則收聽困難。按傳輸方式,它可分為無線廣播和有線廣播。從傳播信號看,只播送聲音的,稱為聲音廣播,簡稱廣播;同時播送圖像和聲音的,稱為電視廣播,簡稱電視。現在還可加上新的傳播技術:網絡廣播與數字廣播。
- 張斌賢《外國教育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綜合卷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8小時高清視頻】
- 河南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尚學《貨幣銀行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李當歧《服裝學概論》(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東北師范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部分視頻講解)
- 山東大學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李彬《全球新聞傳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胡宏紋《有機化學》(第3版)(上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廈門大學707社會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高成興《國際貿易教程》(第4版)課后習題詳解
-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879公共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科學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匯編
- 四川師范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