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安新《遙感導論》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1303字
- 2020-11-06 13:09:00
第一部分 課后習題
第1章 緒 論
1遙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廣義的遙感泛指一切無接觸的遠距離探測,包括對電磁場、力場、機械波(聲波、地震波)等的探測。狹義的遙感是指應用探測儀器,不與探測目標相接觸,從遠處把目標的電磁波特性記錄下來,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征性質及其變化的綜合性探測技術。遙感定義為從遠處探測感知物體,即不直接接觸物體,從遠處通過探測儀器接收來自目標地物的電磁波信息,經過對信息的處理,判別出目標地物的屬性。
2遙感探測系統包括哪幾個部分?
答:遙感系統包括:被測目標的信息特征、信息的獲取、信息的傳輸與記錄、信息的處理和信息的應用五大部分。具體如下:
(1)目標物的電磁波特性
任何目標物都具有發射、反射和吸收電磁波的性質,這是遙感的信息源。目標物與電磁波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目標物的電磁波特性,它是遙感探測的依據。
(2)信息的獲取
遙感信息通過傳感器或遙感器接收、記錄目標物電磁波特征。遙感平臺是裝載傳感器的平臺,主要有地面平臺、空中平臺、空間平臺。
(3)信息的接收
傳感器接收到目標地物的電磁波信息,記錄在數字磁介質或膠片上,其中膠片由人或回收艙送至地面回收,數字磁介質上記錄的信息通過微波天線傳輸給地面的衛星接收站。
(4)信息的處理
地面站接收到遙感衛星發送來的數字信息,需要進行信息恢復、輻射校正、衛星姿態校正、投影變換等一系列的處理,再轉換為通用數據格式或模擬信號,才能被用戶使用。地面站或用戶還可根據需要進行精校正處理和專題信息處理、分類等。
(5)信息的應用
遙感信息的應用由各專業人員按不同的應用目的進行。遙感技術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它涉及航空、航天、光電、物理、計算機和信息科學以及諸多的應用領域。
3作為對地觀測系統,遙感與常規手段相比有什么特點?
答:(1)大面積的同步觀測
大面積的同步觀測可以提供最佳的獲取信息的方式,且不受地形阻隔等限制。遙感平臺越高,視角越寬廣,可以同步探測到的地面范圍就越大,容易發現地球上一些重要目標物空間分布的宏觀規律。
(2)時效性
遙感探測,尤其是空間遙感探測,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同一地區進行重復探測,發現地球上許多事物的動態變化,大大提高了觀測的時效性。
(3)數據的綜合性和可比性
①獲得的地物電磁波特性數據綜合地反映了地球上許多自然、人文信息。
②由于新的傳感器和信息記錄都可向下兼容,使遙感數據具有可比性。
(4)經濟性
遙感的費用投入與所獲取的效益,與傳統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地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局限性
①在電磁波譜中,尚有許多譜段的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
②已經被利用的電磁波譜段對許多地物的某些特征還不能準確反映,還需要發展高光譜分辨率遙感,并配合使用遙感以外的其他手段。
4中國遙感事業的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有何特點?
答:中國遙感事業的成就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在遙感應用領域進行了廣泛探索和應用試驗研究。
(2)遙感廣泛滲入各地區和各業務部門。
(3)遙感在應用領域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各行業和地方組建的遙感應用機構達數百個,組成了龐大的遙感科技隊伍。
(5)在遙感專業出版物方面產生了大量優秀成果。
(6)遙感教育事業成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