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暨南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前沖刺最后三套卷
- 圣才電子書
- 2754字
- 2020-11-22 13:44:43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進入21世紀后全球資本市場發展的新特點。
答:進入21世紀后,全球資本市場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顯示出以下幾個特征:
(1)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產品已經大大豐富,從組成模式來看,當前的國際資本市場呈現出一種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緊密的格局,也就是說網絡化。在這種日益凸現的網絡化趨勢中,一個重要的現象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這就是一些傳統的風險監測和管理手段受到嚴峻的挑戰。
(2)資本流量增大。進入21世紀后,隨著東西方冷戰的結束,各國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以經濟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各國為適應新的形勢不斷調整對外政策,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日益加深,國際資本市場全面復興。
(3)資本結構改變。雖然各種形式的資本流量在21世紀都有所增加,但由于直接投資的增長速度明顯慢于其它形式的資本流動,所以直接投資在國際資本流動中的地位相對下降。
(4)資本流向仍以發達國家為主,但發展中國家地位有顯著上升。在國際融資中發達國家仍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對發展中國家投資掀起新高潮的原因在于世界經濟的復蘇和這些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經濟自由化和私營化繼續發展。但是,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地區分布很不平衡且起伏較大。
(5)跨國公司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載體。跨國公司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產生的一種以全球市場為投資和經營目標的集團企業形態,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及其進行海外投資的產物。跨國公司已成為集貿易、投資、金融和技術于一身的“無國籍”巨型經營主體,成為進行國際貿易和技術轉讓、擴大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力量,在國際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預料,跨國公司憑借雄厚的實力,在進入跨世紀發展的世界經濟中,必將成為國際資本尤其是生產資本在全球范圍運動的主要載體和主導力量。
(6)資本行業分布變化。資本投向產業結構的轉變是世界產業結構和國際分工深化等內力合成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各國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與此相適應,國際投資也逐漸向該產業傾斜。當然,這種傾向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及發達國家對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投資,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外資流向仍偏重于勞動密集型行業。
(7)投資主體多元化。從國際經濟關系來考察,國際資本的投資主體是指把各種資本投向海外的國家和地區。21世紀后,各國經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國際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對外投資在涉外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國際投資的主體明顯地呈現出多元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參與對外投資活動,打破了戰后由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壟斷對外投資領域的局面。
2.簡述國際間對外貿易的管理途徑。
答:國際間對外貿易的管理主要通過以下途徑進行:
(1)與聯合國有關的和下屬的一些國際組織。如1948年1月1日生效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下屬機構,如“聯合國的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等。這些國際組織通過的決議將約束各國的對外貿易行為。
(2)經濟貿易集團。經濟貿易集團成員國間對內要逐步取消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統一市場;對外,有的經濟貿易集團與非集團成員和其他經貿集團達成一些協議,如《洛美協定》,歐共體與歐洲自由聯盟簽訂的自由貿易區協議。這樣,經濟貿易集團成員國在進行國際貿易時,要受上述協定的約束與管理。
(3)政府間的卡特爾組織的成員國間要按照卡特爾的內容管理對外貿易行為。
(4)國際商品協定的簽約國(生產國與消費國)要按照商品協定的內容享受權利,履行義務,約束和管理貿易。
3.為什么說信用證支付方式屬于銀行信用?其特點和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因為在信用證支付條件下,銀行是第一付款人,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全套單據符合信用證規定,銀行必須保證付款,所以,信用證支付是屬于銀行信用。
信用證支付方式有如以下幾個特點:
(1)信用證支付方式是一種銀行信用。由開證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的保證。在信用證付款的條件下,銀行處于第一付款人的地位。
(2)信用證是一種自足的文件。信用證的開立是以買賣合同作為依據,但信用證一經開出,就成為獨立于買賣合同以外的另一種契約,不受買賣合同的約束。
(3)信用證是一種單據的買賣。在信用證方式下,實行的是憑單付款的原則。
采用信用證支付方式,給進、出口雙方以及銀行都帶來一定的好處。對出口商來說,可以保證出口商憑單取得貨款。并可取得資金融通。對進口商來說,可以保證按時、按質、按量收到貨物。并提供資金融通。對銀行來說也有一定的好處,如收取各種手續費以及利用資
4.當一個國家征收最優關稅時,為什么其他國家可能會報復?這種報復的最終結果可能是什么?
答:(1)最優關稅是一國因貿易條件改善帶來的收益減去因貿易量減少帶來的損失的凈收益達到最大化的關稅。即以自由貿易為起點,當一國提高其關稅率時,其福利逐漸增加到最大值(最優關稅率),然后當關稅率超過最優關稅率時,其福利又逐漸下降。最終這個國家又將通過禁止性關稅回到自給自足的生產點。
最優關稅的主要觀點:①一般說來,一國征收關稅具有改善貿易條件和減少貿易量的雙重效應,社會福利的提高與降低,取決于兩種孰強孰弱。②小國征收關稅不能改變貿易條件,而只能減少貿易量,使本國福利受損。③對大國而言,最優關稅是在零關稅和禁止性關稅之間的一個使本國福利達到最大化的關稅。④在進口需求彈性一定的情況下,最優關稅水平與外國出口商向進口國提供產品的供給彈性成反比。⑤最優關稅只有在出口國不實行關稅報復的情況下才能獲得。
(2)其他國家報復的原因在于進口國征收關稅會造成輸出國成本的增加,從而減少利潤甚至喪失利潤。當涉及到的經濟量比較大時,必然會造成輸出國的報復。
(3)報復的最終后果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個國家因為征收關稅導致進入到兩個國家的產品價格偏高,從而給其他國家提供了進入的機會。另外,報復還可能導致政治關系惡化,產生外交問題,影響其他領域。
5.簡述對外貿易短期信貸的主要形式。
答:對外貿易信貸形式,根據發放信貸資金對象(授信人)的不同,可分為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根據接受信貸資金對象(受信人)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對出口商的信貸和對進口商的信貸。
在進口商與出口商之間互相提供的信貸屬于對外貿易商業信用。如果進口商與出口商中一方信貸資金的獲得是由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的,就構成對外貿易銀行信用。
對出口商的信貸有:①進口商對出口商的預付款,如訂金和進口商對出口商提供信貸。②經紀人對出口商的信貸,有無抵押采購商品貸款、貨物單據抵押貸款和承兌出口商匯票三種方式。③銀行對出口商的信貸。
對進口商的信貸有:①出口商對進口商提供的借貸,又稱公司信貸,分為開立賬戶信貸與票據信貸兩種;②銀行對進口商提供的信貸,有承兌信用和放款兩種形式。
- 劉建明《新聞學概論》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希爾《國際商務》(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8)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英語考前輔導教程
- 北京大學數學系《高等代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 張軍濤《公共管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全國名校經濟學考研真題及詳解(適用于考卷中含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名校)
- 李良榮《西方新聞事業概論》(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朱瀅《實驗心理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帕金《宏觀經濟學》(第8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贈兩套模擬試題及詳解】
- 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6年考研英語模擬考場及真題精解
- 孫桓《機械原理》(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柴誠敬《化工原理》(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張明玉《管理學》(2013年修訂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6年考研政治考前30天一練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