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3年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真題及詳解

全卷共五大題,共100分。其中第一、二大題為客觀題(包括單選題和多選題),第三、四、五大題為主觀題。單選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多選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第一題

A企業為礦山企業,地下金屬礦山采用豎井、斜井、斜坡道聯合開拓方式和下行分層膠結充填采礦方法。

2012年5月9日8時,司機甲和司機乙開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進行鏟裝作業。9時,甲使用的鏟裝車出現故障,無法正常作業,于是來到休息室休息。10時30分,乙完成自己的鏟裝工作量后也來到休息室。甲見乙來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鏟裝車進行作業。11時甲發現鏟裝車的監控系統顯示排氣管溫度已達到170℃,便停止鏟裝作業,將車開到斜坡道岔口處熄火降溫。11時10分,甲再次啟動乙的鏟裝車時,發現發動機下方著火。甲取下車載滅火器滅火,火未滅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并和乙一起從休息室拿了兩個大容量滅火器進行滅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臨時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無法撲滅。11時30分,甲將火情報告給在附近的工區值班員丙,丙向調度室作了電話報告,調度員丁接到丙的火情報告后進行了記錄,但未向主管領導報告,也未向消防部門報警。丙向調度室報告火情后,與甲各拿一個滅火器趕往著火現場滅火,甲、乙、丙看到火勢猛烈、冒出陣陣濃煙,并感覺呼吸困難,遂于12時返回地面。

由于未能及時控制火勢,造成著火鏟裝車下風側巷道和工作面的作業人員17人死亡、2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9421萬元。

事故調查確認該起事故的過程為:鏟裝車發動機長時間工作,排氣管溫度過高;鏟裝車油管泄漏,滲漏的柴油因高溫烘烤在發動機周圍形成可燃氣體,重新啟動時產生的火花點燃可燃氣體,引燃臨時加油罐內的柴油,燃燒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人員中毒或窒息。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14分,每題2分,1~3題為單選題,4~7題為多選題):

1.該起事故的責任單位是(  )。

A.企業

B.甲所在班組

C.調度室

D.鏟裝車維修班

E.1150工作面所在工區值班室

【答案】A

【考點】事故的責任主體

【解析】《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事故發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負有報告、救援和接受調查的義務。據此,生產經營單位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應當作為獨立的責任主體承擔法律責任。BCDE四項不是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

2.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該起事故等級為(   )。

A.輕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別重大事故

【答案】D

【考點】生產安全事故的分級

【解析】《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規定,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四個等級: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以上規定中的“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該事故造成17人死亡、2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9421萬元,屬于重大事故。

3.導致該起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甲的鏟裝車出現故障

B.甲使用乙的鏟裝車

C.甲將乙的鏟裝車開到斜坡道岔口處熄火降溫

D.乙的鏟裝車油管漏油,甲再次啟動時引燃發動機周圍的可燃氣體

E.丁未向主管領導報告,也未向消防部門報警

【答案】D

【考點】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的判定

【解析】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GB 6442)中規定,屬于下列情況者為直接原因:機械、物質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那些曾經引起過事故,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為或機械、物質的狀態。根據事故的調查分析,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鏟裝車發動機長時間工作,排氣管溫度過高;鏟裝車油管泄漏,滲漏的柴油因高溫烘烤在發動機周圍形成可燃氣體,重新啟動時產生的火花點燃可燃氣體。

4.該起事故中,造成人員傷亡的燃燒產物有(  )。

A.CO

B.N2

C.CO2

D.H2O

E.NH3

【答案】AC

【考點】地下金屬礦山發生火災后的燃燒產物

【解析】柴油燃燒產物主要是CO2、CO、NOx、水、灰份、鈉釩及瀝青等,燃燒不完全時會產生CO。CO是有毒氣體,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發生加合作用,生成羰合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失去輸氧能力,使人體嚴重缺氧。CO2量多時O2相應的會減少,人體大量吸入CO2得不到O2會導致人員窒息死亡。N2和NH3不是柴油的燃燒產物,H2O不會導致人員傷亡。因此,造成人員傷亡的燃燒產物主要是CO和CO2

5.甲在鏟裝作業時佩戴和使用的勞動防護用品有(  )。

A.電絕緣鞋

B.安全帽

C.防護鏡

D.便攜式礦燈

E.防塵口罩

【答案】BCDE

【考點】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

【解析】《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施細則》(安監總規劃字[2005]149號),明確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安全標志管理等,并將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分為如下六大類:頭部護具類;呼吸護具類;眼(面)護具類;防護服類;防護鞋類;防墜落護具類。作業時應佩戴和使用什么種類的勞動防護用品,取決于作業現場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危害因素,本案例中,可能產生的危害是物體打擊和粉塵,因此甲在工作工程中必須佩帶安全帽、防護鏡、防塵口罩。

6.根據《安全生產法》及配套法規,關于A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的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B.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負責A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

C.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取得相應的資格

D.可以委托取得相應資格的注冊安全工程師負責A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

E.A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經過相應的培訓

【答案】ACE

【考點】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的配置

【解析】《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第二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能力。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A企業為礦山企業,所以ACE三項正確。

7.為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A企業應采取的預防措施包括(  )。

A.改變開拓方式

B.改變采礦方法

C.進行全員安全教育培訓

D.針對此類事故組織應急演練

E.排查治理鏟裝車的火災隱患

【答案】CDE

【考點】防范事故的預防措施

【解析】《安全生產法》針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責任不明確的問題,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保證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投入;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組織制定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應急演練;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這種措施有3個好處:主要負責人有權有責,權責一致;安全生產責任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實施責任追究時有充分的依據。本案例中的開拓方式和采礦方法不需要改變,為防止事故再次發生,應對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針對此類事故組織應急演練、排查治理鏟裝車的火災隱患。

第二題

B企業為禽類加工企業,有員工415人,廠房占地15000m2,有一車間、二車間、冷凍庫、冷藏庫、液氨車間、配電室等生產單元和辦公區。液氨車間為獨立廠房,其余生產單元位于一個連體廠房內。連體廠房房頂距地面12m,采用彩鋼板內噴聚氨酯泡沫材料;吊頂距房頂2.7m,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吊頂內的同一橋架上平行架設液氨管道和電線;廠房墻體為磚混結構,廠房內車間之間、車間與辦公區之間用聚苯乙烯板隔斷;廠房內的電氣設備均為非防爆電氣設備。

一車間為屠宰和粗加工車間,主要工藝有:宰殺禽類、低溫褪毛、去內臟、水沖洗。半成品送二車間。

二車間為精加工車間,主要工藝有:用刀分割禽類、真空包裝。成品送冷凍庫或冷藏庫。

B企業采用液氨制冷,液氨車間制冷壓縮機為螺桿式壓縮機,液氨儲量150t。

B企業建有1000m3消防水池,在廠區設置消防栓22個,但從未按規定檢測。

B企業自2002年投產以來,企業負責人重生產、輕安全,從未組織過員工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沒有制定應急救援預案。連體廠房有10個出入口,其中7個常年封閉、2個為貨物進出通道、1個為員工出入通道。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16分,每題2分,1~3題為單選題,4~8題為多選題):

1.根據《火災分類》(GB/T 4968—2008),如果B企業配電室內的配電柜發生火災,該火災的類別為(  )。

A.A類火災

B.B類火災

C.C類火災

D.D類火災

E.E類火災

【答案】E

【考點】火災的分類

【解析】《火災分類》(GB/T 4968—2008)按物質的燃燒特性將火災分為6類: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含有有機物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灰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E類火災,指帶電火災,是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如發電機、電纜、家用電器火災等;F類火災,指烹飪器具內烹飪物火災,如動植物油脂火災等。如果B企業配電室內的配電柜發生火災,該火災屬于帶電火災,即E類火災。

2.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B企業液氨車間的生產火災危險性類別應為(  )。

A.甲級

B.乙級

C.丙級

D.丁級

E.戊級

【答案】B

【考點】火災危險性的類別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生產火災的危險性根據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物質性質及其數量等因素,分為甲、乙、丙、丁、戊五類。其中,乙級火災危險性的特征是:閃點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體;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氣體;不屬于甲類的氧化劑;不屬于甲類的易燃固體;助燃氣體;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狀態的粉塵、纖維、閃點大于等于60℃的液體霧滴。氨氣的爆炸極限為15.7%~27.4%,因此B企業液氨車間的生產火災危險性類別為乙級。

3.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如果冷凍庫內液氨泄漏導致人員傷亡,則該事故類別為(  )。

A.中毒和窒息

B.物體打擊

C.沖擊

D.機械傷害

E.淹溺

【答案】A

【考點】液氨泄漏的危害

【解析】《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將事故類別分為20類: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其中,液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氨進入人體后會阻礙三羧酸循環,降低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腦氨增加,可產生神經毒作用。高濃度氨可引起組織溶解壞死作用。接觸液氨可凍傷。液氨易揮發,液氨泄漏后形成氨氣,氨氣有毒,可導致人中毒和窒息。

4.B企業存在的違規違章行為有(  )。

A.未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安全培訓

B.連體廠房內的電氣設備均為非防爆電氣設備

C.廠區設置的消防栓未按規定檢測

D.連體廠房的7個出入口常年封閉

E.吊頂內的同一橋架上平行架設液氨管道和電線

【答案】ACD

【考點】違規違章行為

【解析】A項,生產經營單位應組織員工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B項,防爆電氣設備是指按國家標準規定條件設計制造而不會引起周圍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電氣設備,主要用于煤炭、石油及化工等含有易燃易爆氣體及粉塵的場所;C項,消防設備應按規定定時檢測,保證安全可用;D項,安全出入口應保持暢通,不得堆放雜物或用作其他用途。E項,由于液氨具有腐蝕性,電纜橋架與具有腐蝕性液體管道平行架設時,距離應不小于500mm。電纜橋架不宜在輸送具有腐蝕性液體管道的下方或具有腐蝕性氣體管道上方平行安裝,當無法避免時,應不小于500mm,且其間應用防腐隔板隔開。

5.液氨車間可能發生的爆炸有(  )。

A.氨氣爆炸

B.氫氣爆炸

C.壓縮機爆炸

D.液氨管道爆炸

E.液氨罐爆炸

【答案】ACDE

【考點】液氮車間可能發生的爆炸類型

【解析】液氨泄漏揮發出的氨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在爆炸極限范圍內遇到明火或電火花會發生爆炸。存儲液氨的容器受熱時也極有可能發生爆炸。螺桿式壓縮機采用壓縮機油作潤滑油,潤滑油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蒸發,分解,形成油霧,和空氣或氧氣、灰塵混合后可能發生爆炸。

6.在配電室內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包括(  )。

A.高壓區與低壓區分設

B.保持檢查通道有足夠的寬度和高度

C.輻射防護

D.設置應急照明

E.設置消防栓

【答案】ABD

【考點】預防電氣事故的安全防護措施

【解析】在配電室內容易發生電氣事故,預防電氣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包括:接零、接地保護系統;漏電保護;絕緣;電氣隔離;安全電壓;屏護和安全距離;連鎖保護。本案例中在配電室內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包括:高壓區與低壓區分設、保持檢查通道有足夠的寬度和高度、設置應急照明。

7.根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B企業液氨車間內作業員工可能罹患的職業病有(  )。

A.放射性皮膚疾病

B.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C.氨中毒

D.塵肺病

E.噪聲性耳聾

【答案】CE

【考點】液氨車間作業職業病危害

【解析】液氨車間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氨中毒,液氨揮發產生的氨氣可能導致員工氨中毒;噪聲性耳聾,螺旋式壓縮機由于主機轉子回轉會產生電機噪聲、節流噪聲,噪聲可能導致員工罹患噪聲性耳聾。

8.當液氨車間發生液氨泄漏事故時,應采取的應急措施包括(  )。

A.影響區域內所有人員向安全區域轉移

B.緊急放空液氨儲罐

C.關閉所有液氨管道的閥門

D.噴水稀釋泄漏出的液氨

E.用生石灰吸附泄漏出的液氨

【答案】ACD

【考點】液氨泄漏事故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解析】液氨車間發生液氨泄漏事故時,應采取的措施包括:撤離區域內所有人員,防止吸入氨氣,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并加強通風,只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并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少量泄漏時,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高濃度泄漏區,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稀釋、溶解,然后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以便廢棄處理。用噴霧水對泄漏區域進行稀釋,但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

第三題

C公司是一家建于二十世紀50年代的老企業,該企業的涂裝車間為獨立設置的聯合廠房,由5個主跨和1個輔跨組成。主跨內主要進行除銹、打磨、上漆、干燥。輔跨內設有相互獨立的辦公室、休息室、更衣室和變配電室。

涂裝車間有員工125人,其中80人為來自D公司的勞務派遣人員,配備1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車間制定了針對安全生產責任、工藝安全管理、教育培訓、防火防爆、勞保用品、隱患排查、應急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管理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定期進行塵毒點監測。

涂裝作業以人工作業為主,主要包括:采用超聲波除油垢、采用火焰去除舊漆、采用石英砂干噴除銹、采用紅丹防銹漆作底漆、采用聚氨酯漆作面漆。

涂裝車間廠房耐火等級為二級,并采取了防爆設計,有通風,除塵設施和完善的避雷系統,設置了相應的安全標志。

噴涂底漆和面漆的作業場所為封閉空間,設置了可燃氣體報警器和自動滅火裝置,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定期檢測。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22分):

1.辨識涂裝車間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辨識,屬于記憶性內容,比較簡單。

答:涂裝車間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

(1)粉塵,由除銹、打磨工序產生;

(2)震動,由打磨引起;

(3)噪聲,由清洗、噴漆、打磨引起;

(4)生產毒物,由油漆引起;

(5)中毒,由油漆引起;

(6)電離輻射,由超聲波除油垢引起;

(7)非電離輻射,由主跨內干燥過程引起。

2.指出涂裝車間存在的國家禁止的作業。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國家禁止的作業,屬于記憶性內容,應結合案例背景具體分析。

答:C公司涂裝作業以人工作業為主,主要包括:采用超聲波除油垢;采用火焰去除舊漆;采用石英砂干噴除銹;采用紅丹防銹作底漆;采用聚氨酯漆作面漆。其中,涂裝車間存在的國家禁止的作業有:

(1)采用火焰去除舊漆;

(2)采用石英砂除銹;

(3)采用紅丹防銹作底漆;

(4)使用明火。

3.簡述C公司對D公司的80名勞務派遣人員安全管理的內容。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勞務派遣人員的安全管理內容,屬于對相關知識點的應用,應結合案例分析。

答:C公司應當將D公司的80名勞務派遣人員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統一管理,對勞務派遣人員,應當進行如下安全管理包括:從業人員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和培訓。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訓,包括: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勞動防護用品發放使用和管理制度、崗位安全規范、安全工具的使用管理制度、特種作業即特殊危險作業的管理制度、職業健康檢查制度、現場作業安全管理制度等。事故應急處理教育和培訓。

4.指出涂裝車間廠房入口處應設置的安全標志并說明其提示的內容。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安全標志及其提示內容,屬于理解記憶性內容,比較簡單。

答:涂裝車間應設置的安全標志有:

(1)禁止標志:禁止吸煙;禁止明火;禁止帶火種;禁止攜帶易燃物;禁止非從業人員進入;禁止穿化纖服;禁止穿帶鐵釘鞋。

(2)警告標志:注意安全;當心火災;當心中毒;當心爆炸。

(3)指令標志:必須戴防護眼鏡;必須戴防塵口罩;必須戴防毒面具;必須戴安全帽。

(4)提示標志:緊急出口;應急電話;避險區;急救點;可動火區。

【考點解析】

根據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進行危險提示、警示,告知危險的種類、后果及應急措施等。在進行設備設施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置警戒區域和警示標志,在檢維修現場的坑、井、洼、溝、陡坡等場所設置圍欄和警示標志。

第四題

E企業為汽油、柴油、煤油生產經營企業。2012年實際用工2000人,其中有120人為勞務派遣人員,實行8小時工作制,對外經營的油庫為獨立設置的庫區,設有防火墻。庫區出入口和墻外設置了相應的安全標志。

E企業2012年度發生事故1起,死亡1人,重傷2人,該起事故的情況如下:

2012年11月25日8時10分,E企業司機甲駕駛一輛重型油罐車到油庫加裝汽油,油庫消防員乙在檢查了車載滅火器、防火帽等主要安全設施的有效性后,在運貨單上簽字放行。8時25分,甲駕駛油罐車進入庫區,用自帶的鐵絲將油罐車接地端子與自動裝載系統的接地端子連接起來,隨后打開油罐車人孔蓋,放下加油鶴管。自動加載系統操作員丙開始給油罐車加油。為使加油鶴管保持在工作位置,甲將人孔蓋關小。

9時15分,甲辦完相關手續后返回,在觀察油罐車液位時將手放在正在加油的鶴管外壁上,由于甲穿著化纖服裝和橡膠鞋,手接觸加油鶴管外壁時產生靜電火花,引燃了人孔蓋口揮發的汽油,進而引燃了人孔蓋周圍的油污,甲手部燒傷。聽到異常聲響,丙立即切斷油料輸送管道的閥門;乙將加油鶴管從油罐車取下,用干粉滅火器將加油鶴管上的火撲滅。

甲欲關閉油罐車人孔蓋時,火焰已延燒到人孔蓋附近。乙和丙設法滅火,但火勢較大,無法撲滅。甲急忙進入駕駛室將油罐車駛出庫區,開出25m左右,油罐車發生爆炸,事故造成甲死亡、乙和丙重傷。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22分):

1.計算E企業2012年度的千人重傷率和百萬工時死亡率。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千人重傷率和百萬工時死亡率的計算,屬于實際應用性問題,應牢記公式。

答:(1)千人重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平均每千名從業人員,因傷亡事故造成的重傷人數。計算公式如下:

千人重傷率=重傷人數/從業人員數×1000。

E企業2012年度重傷人數為2人,從業人數為2000人,千人重傷率=重傷人數/從業人員數×1000=2/2000×1000=1。

(2)百萬工時死亡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平均每百萬工時,因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數。計算公式如下:

百萬工時死亡率=死亡人數/實際總工時×106

E企業2012年度死亡人數為1人,實際總工時為:8×2000×250=4000000(時),百萬工時死亡率=死亡人數/實際總工時×1000000=1/(8×2000×250)×1000000=0.25。

2.分析該起事故的間接原因。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生產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確定間接原因的范圍,結合案例背景具體分析。

答:該起事故的間接原因主要有:

(1)教育培訓不夠,相關人員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相關安全技術知識;

(2)勞動組織不合理。在加油時,沒有領導干部在現場指揮;

(3)對現場缺乏檢查和指導;

(4)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

(5)技術和設計有錯誤;

(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災指導。

3.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辨識加油作業現場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危險有害因素,確定危險有害因素的種類,結合案例背景進行分析和總結。

答: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事故可分為20類,加油作業現場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

(1)火災。作業場所中的油罐車、油罐庫區中的油和油蒸汽在遇到火源的情況下易發生火災。

(2)容器爆炸。作業場所中的儲油罐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生容器爆炸。

(3)車輛傷害。指企業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和物體倒塌、下落、擠壓傷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設備提升、牽引車輛和車輛停駛時發生的事故,作業現場中的油罐車易引發車輛傷害。

(4)觸電。

(5)物體打擊。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因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作業場所中的加油管會引發物體打擊事故。

(6)高處墜落。指在高處作業中發生墜落造成的傷亡事故,不包括觸電墜落事故,在油罐車人孔易發生高處墜落。

4.提出E企業為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預防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應結合案例具體分析,容易遺漏,有一定難度。

答:E企業為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包括:

(1)限制物料運動速度。罐車采用頂部加油,應將加油鶴管深入罐底部,初始流速不應大于1m/s,當注入口浸沒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應超過7m/s。

(2)保持良好接地。油罐車在裝油前,應與儲油設備跨接并接地,裝卸完畢先拆除油管,后拆除跨接線和接地線。

(3)為防止人體靜電的危害,作業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和防靜電工作鞋襪,佩戴防靜電工作手套以及采取靜電消除技術,防止電器設備引起火花。

(4)現場安裝火災監測報警裝置。

(5)現場使用安全電壓工具。

(6)禁止明火,防止靜電積累,防止摩擦,防止電氣設備引起火花。

(7)采用靜電消散技術。

第五題

F公司為從事糧油轉運、儲存、貿易的工貿企業,擁有專用的糧油碼頭,現有從業人員980人,其中有來自G公司的勞務派遣人員230人。F公司有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8人。

F公司現有:60萬t立筒倉1組,10萬t平房倉1組,10萬t食用植物油罐1組,5萬t泊位2個,鐵路專用線2條,500t/h吸糧機2臺,100t/h進出倉散糧輸送線2條,100t/h進出油輸送管道2條,碼頭起重機(額定起重5t或5t以上)3臺,電梯5部,叉車20輛,1000kV·A變壓器3臺,10t/h燃氣鍋爐2臺,儲存磷化鋁等儲糧化學藥劑的藥品庫1座,二氧化碳鋼瓶和磷化氫鋼瓶各50個,氮氣鋼瓶45個。

F公司糧油進出流程為:接卸船舶、火車、汽車運來的糧油,通過糧食輸送系統進入立筒倉或平房倉,通過油料輸送系統進入植物油罐;儲存一段時間后,再通過相應系統裝船舶、火車、汽車。

為防止儲存的糧食生蟲,采用固定式環流熏蒸系統,使用瓶裝二氧化碳氣體和瓶裝磷化氫氣體,對立筒倉進行熏蒸;采用人工投放磷化鋁藥片,對平房倉進行常規熏蒸。充入純度為98%的氮氣,對植物油罐進行氣調儲藏。

2013年5月18日,F公司發生1起未遂事故。該起事故過程為:8時作業人員在平房倉儲區域向集裝箱裝散糧時,有2名勞務派遣人員違章乘坐糧食輸送皮帶上平房倉,9時40分1人從離地8m的輸送皮帶上滑落,掉落在散糧堆上,未造成傷害。

F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健全,設有專門安全生管理部門。在2013年5月組織的安全生檢查中,發現立筒倉進出倉系統的電氣設備老化,存在粉塵爆炸隱患。檢查還發現了立筒倉區域其他3處一般安全生產事故隱患。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26分):

1.簡述此次未遂事故報告的內容。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事故報告的內容,是對教材內容的具體應用,應結合案例進行分析。

答:此次未遂事故報告的內容具體如下:

(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F公司為從事糧油轉運、儲存、貿易的工貿企業,擁有專用的糧油碼頭,現有從業人員980人,其中有來自G公司的勞務派遣人員230人。F公司有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8人。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2013年5月18日,F企業平房倉儲區,作業人員在向集裝箱裝散糧。

(3)事故的簡要經過。2名勞務派遣人員違章乘坐糧食輸送皮帶上平房倉,9時40分1人從離地8m的輸送皮帶上滑落,掉落在散糧堆上。

(4)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未造成傷害。

(5)已經采取的措施。針對本次事故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2.列出F公司主要特種設備。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特種設備的種類,確定特種設備的范圍,然后結合案例背景進行具體分析。

答: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F公司的主要特種設備包括:進出油輸送管道、碼頭起重機、電梯、叉車、燃氣鍋爐、植物油罐、二氧化碳鋼瓶和磷化氫鋼瓶、氮氣鋼瓶。

3.簡述F公司立筒倉糧食裝卸作業的職業危害控制措施。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職業危害控制措施,屬于對記憶性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答: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F公司立筒倉糧食裝卸作業的職業危害控制措施主要有:

(1)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完善防護設施。

(2)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改善作業條件,加強作業現場管理。

(4)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做好防塵降塵工作。

(5)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職業危害預防控制規章制度。

4.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16號),提出粉塵爆炸隱患治理方案。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粉塵爆炸隱患的治理方案,應結合案例背景進行具體分析和總結。

答: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16號)第十五條規定,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治理的目標和任務;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的落實;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治理的時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粉塵爆炸隱患的治理方案有:

(1)采用通風的方式排除作業場所內的粉塵危害,在倉房內安裝排風扇可以及時排除倉內粉塵和毒氣,通風降溫。

(2)及時地清掃作業場所中的落塵,安排人員定期清除糧食作業車間內的粉塵,以防粉塵過量地積聚。

(3)增加作業環境中的防火防爆措施,糧食倉庫動火時,應采取切實可靠的防范措施。

(4)避免作業場所內出現點火源,防止粉塵爆炸,糧食倉儲區內禁止吸煙,禁止一切明火。

(5)切實防范電氣起火所引起的粉塵爆炸,車間內的電器設備不應過度發熱,不應產生火花;電器設備應有良好的接地,以消除靜電。

(6)健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排除危險危害因素。

5.簡述F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屬于記憶性內容,比較簡單。

答: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總局令16號)第十八條的規定,F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有:

(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及時、如實報告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

(7)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深圳市| 湘潭市| 博罗县| 唐海县| 衢州市| 亳州市| 社旗县| 台北县| 杂多县| 新龙县| 平安县| 汽车| 双江| 霍城县| 东丰县| 大石桥市| 渝北区| 丰都县| 仁化县| 江阴市| 通江县| 始兴县| 阿巴嘎旗| 淮北市| 河曲县| 马关县| 平昌县| 抚宁县| 新丰县| 高清| 新丰县| 清河县| 太保市| 富顺县| 黑龙江省| 乐平市| 西吉县| 洛阳市| 磴口县| 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