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作者名: 圣才電子書本章字數: 7553字更新時間: 2020-10-23 16:16:05
2013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914中國文學考研真題及詳解
—、填空A(每題1分,共30分)
1“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出處是《周易》的_____卦。
【答案】乾卦
【解析】據《周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
2“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譯成現代語言的意思是_____。
【答案】來到你家為婦多年,無時無刻不在操持家務,每日早起晚睡,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了。
【解析】“三歲”,泛指多年。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說法出自_____。
【答案】《國語·周語上》
【解析】《國語·周語上》中召公諫周厲王語。
4“三禮”包括_____、_____和《禮記》。
【答案】《周禮》;《儀禮》
【解析】昔人謂《周禮》《儀禮》均系周公所作,《禮記》則系漢人(大小戴)編纂。按漢何休疑《周禮》作于六國之時,宋儒亦多疑之。惟劉歆、鄭玄信為周公致太平之書,但亦有謂為劉歆偽造者。清方苞《周官義》已開其端,近人康有為為《新學偽經考》,則亦言為歆偽造無疑也。
5《五噫歌》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梁鴻
【解析】《五噫歌》載于《后漢書·梁鴻傳》。梁鴻東出函谷關路過京師洛陽,登北邙山,見宮殿之華麗,感人民之疾苦,觸景生情,遂作此詩。全詩為:“陟彼北芒兮,噫!顧瞻帝京兮,噫!宮闕崔嵬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6《移讓太常博士書》的作者是_____。
【答案】劉歆
【解析】劉歆的《移讓太常博士書》,是漢代經學史上一篇重要文獻。書中披露了孔壁古文《尚書》與《逸禮》發現的事實,介紹了秘府所藏左丘明撰的《春秋》古文本,指責太常博士們“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7“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出處是_____。
【答案】張衡《四愁詩》
【解析】張衡目睹東漢朝政日壞,天下凋敝,而自己雖有濟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報效君主,卻又憂懼群小用讒,因而郁郁,遂作《四愁詩》以瀉情懷。《四愁詩》初步具備了七言的形式,出現時間較早,又廣為傳頌,所以對七言詩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8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的作者是_____。
【答案】謝朓
【解析】《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是南朝詩人謝朓創作的一首山水詩,是謝朓山水詩的代表作。這首詩寫登山臨江所見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遙望京師而引起的故鄉之思。全詩十四句,前兩句交代離京的原因和路程,領起望鄉之意;中六句寫景,描繪登山所望見的景色;后六句寫情,抒發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高適_____中的詩句。
【答案】《別董大》
【解析】《別董大二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的組詩作品。其第一首云:“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0“玉容寂寞淚闌千,梨花一枝春帶雨”是白居易_____中的詩句。
【答案】《長恨歌》
【解析】《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后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是杜甫_____中的詩句。
【答案】《登樓》
【解析】《登樓》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感時撫事七言律詩,其詩云:“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12《山園小梅》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林逋
【解析】《山園小梅二首》是宋代詩人林逋的組詩作品。其第一首云:“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1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晏殊
【解析】北宋著名詩人晏殊的《無題》詩,其全篇如下:“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14“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的出處是_____。
【答案】梅堯臣《魯山山行》
【解析】《魯山山行》是北宋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語言樸素,描寫了詩人深秋時節,林空之時,在魯山中旅行時所見的種種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隨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的“野情”,其興致之高,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無遺。詩云“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15“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淸”的出處是_____。
【答案】蘇軾《新城道中》
【解析】《新城道中二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其一云:“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16“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出處是_____。
【答案】黃庭堅《寄黃幾復》
【解析】《寄黃幾復》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詩作。此詩稱贊黃幾復廉正、干練、好學,而對其垂老沉淪的處境,深表惋惜,抒發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對友人懷才不遇的不平與憤慨。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7“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出處是_____。
【答案】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解析】《臨安春雨初霽》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晚年時期所作的七言律詩。其詩云:“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18“云破月來花弄影”的作者是_____。
【答案】張先
【解析】《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是宋代文學家張先的代表詞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其詞云:“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19“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歐陽修
【解析】《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是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其詞云:“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20《墻頭馬上》的作者是_____。
【答案】白樸
【解析】《墻頭馬上》是元代著名戲曲家白樸的作品。尚書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陽購買花苗,巧遇總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見鐘情,私訂終身,但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后歷經坎坷終于夫妻團圓。該劇歌頌了對自由婚姻的追求,雖以愛情為題材,卻別具一格。
21《西廂記》故事源于元稹的_____。
【答案】《鶯鶯傳》
【解析】《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元代漢族戲曲劇本,是王實甫根據元稹《鶯鶯傳》改編而成的。
22“木葉下時驚歲晚,人情閱盡見交難”的出處是_____。
【答案】李東陽《寄彭民望》
【解析】李東陽《寄彭民望》詩云:“斫地哀歌興未闌,歸來長鋏尚須彈。秋風布褐衣猶短,夜雨江湖夢亦寒。木葉下時驚歲晚,人情閱盡見交難。長安旅食淹留地,慚愧先生苜蓿盤。”
23“別人笑我忒風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出處是_____。
【答案】唐伯虎《桃花庵歌》
【解析】《桃花庵歌》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詩人唐寅(伯虎)的經典詩作,乃是自況、自譴兼以警世之作。
24《浮生六記》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沈復
【解析】《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
25《觀巴黎油畫記》的作者是_____。
【答案】薛福成
【解析】《觀巴黎油畫記》是清人薛福成出使西歐,參觀巴黎油畫院,觀看法國名畫《普法交戰圖》的有感之作。全文形象地描繪了巴黎蠟人館和巴黎油畫院這兩座風格各異的藝術寶庫,介紹了名畫《普法交戰圖》的生動畫境、高明畫技、藝術魅力、深刻寓意和感人的力量,贊頌了“好勝”的法國人不忘國恥、奮發圖強的精神,以寄寓作者的政治見解:譴責當時腐敗的“大清帝國”屢戰屢敗、屈服于列強的軟弱無能,暗示國人也迫切需要有這種自我反省、發憤圖強的精神,啟示同胞們應從深重的國難中吸取教訓,痛定思痛,圖報負,雪國恥。
26《孽海花》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曾樸
【解析】曾樸(1872~1935)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出版家。家譜載名為樸華,初字太樸,改字孟樸(曾孟樸),又字小木、籀齋,號銘珊,筆名東亞病夫。江蘇常熟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近代文學家、出版家。
27《天演論》的作者是_____。
【答案】赫胥黎
【解析】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
28“李香君”是作品_____中的人物。
【答案】《桃花扇》
29《一家言》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李漁
【解析】李漁,字笠翁,錢塘人,生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李漁是一位兼擅繪畫、詞曲、小說、戲劇、造園的多才多藝的文人,平生漫游四方、遍覽各地名園勝景。他頗以自己能作為造園家而自豪,“往往在煙霞竹石間,泉石經綸,綽有余裕”。先后在江南、北京為人規劃設計園林多處,晚年定居北京,為自己營造“芥子園”。
30“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的作者是_____。
【答案】陸游
【解析】《劍門道中遇微雨》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作于作者由陜西南鄭前線被貶四川成都途徑劍門關時。其詩云:“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二、填空B(每空1分,共10分)
11925年“甲寅派”的章士釗發表_____等文反對“白話文學”,重新提倡_____。
【答案】《評新文學運動》;“讀經救國”
21903-1908年間,魯迅在日本發表了他早期的六篇論文:《說鉑》《_____》《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_____》《破惡聲論》,初步體現了其“立人”理想。
【答案】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
3創造社的代表刊物有《創造》《_____》《_____》等。
【答案】創造日;洪水
41918年1月,《_____》全面改用白話的4卷1號上,刊出胡適等人的9首白話新詩,這批新詩正式宣告了中國現代詩歌的誕生。
【答案】新青年
5蔣光慈的《野祭》、《沖出云圍的月亮》敘寫了革命對于戀愛的決定性影響,創造了一種“_____”的小說敘事挨式。
【答案】革命加戀愛
6王蒙接連以意識流的手法創作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小說,如《_____》、《蝴蝶》、《布禮》、《_____》、《夜的眼》、《海的夢》等。
【答案】雜色;相見時難
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浪漫抒情小說
答:浪漫抒情小說指不注重客觀現實的再現而是力忠于自己“內心的要求”,要求自我情緒的審美表現,側重于自我表現的小說。這類小說寫法很獨特,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文章中充斥著作者自己內心的想法。作者筆下的形象都是五四時期帶有浪漫特質和多愁善感的特點的青年,也多是自我形象文學化的表現。代表作為郁達夫的《沉淪》。
2文學研究會
答:文學研究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最早成立的文學社團。它“以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宗旨”,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均傾向於現實主義。發起人為: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王統照、耿濟之、郭紹虞、周作人、孫伏園、朱希祖、瞿世英、蔣百里。成立時發表有《文學研究會宣言》及《文學研究會簡章》。
3新感覺派小說
答:新感覺派小說出現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根本特點是特別強調作家的主觀感覺而不太注重對客觀生活的真切描寫。劉吶鷗是“新感覺派”小說的最初嘗試者,他創辦于1928年9月的《無軌列車》半月刊,標志著中國“新感覺派”小說實踐的開始。他的短篇小說集《都市風景線》是現代中國第一部“新感覺派”小說集。穆時英和施蟄存把“新感覺派”小說推向成熟和引身運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現對現實生活的感覺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們的代表作。“新感覺派”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4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學界的組織。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領導成員有魯迅、夏衍、馮雪峰、馮乃超、丁玲、周揚等。曾團結和組織進步作家,反擊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介紹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批判各種資產階級文藝思潮。1936年初,為了建立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自動解散。曾出版機關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學月報》等。
5朦朧詩潮
答:朦朧詩潮是“文革”后出現的第一股有現代派特征的詩歌潮流,其中主要詩歌作者都是在文革中開始寫詩,其詩歌主題、藝術形式在文革中的地下詩歌中就已經存在。“文革”中的青年詩歌寫作,形成一定規模和群體性的,是“白洋淀詩群”。主要作者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在這塊堅實地基上,1978年《今天》創刊,北島、芒克、江河、楊煉、顧城、舒婷以蔚然大觀的氣勢,標志著朦朧詩群的牢固地位及勇猛力量,他們則開拓了一個詩歌的新紀元。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50分)
1評析“賦也者,受命于詩人,拓宇于楚辭也”一語。
答:(1)語出劉勰《文心雕龍·詮賦》,乃論述文學源流之語。表面意思為,賦這種文體,是從詩經當中源發出來的,在楚辭的基礎上得到拓展。
(2)詩經和楚辭是賦的源頭,詩經是遠點的源頭,楚辭是近點的源頭。可見賦是《詩》與《楚辭》演變而來,《詩經》是賦的遠源,《楚辭》是賦的近源。
(3)《文心雕龍·辯騷》中說《離騷》“固已軒翥人之后,奮飛辭家之前”,又說“固知楚辭者,體慢于三代,而風雅于戰國,乃雅頌之博徒,而詞賦之英杰也。”可知詩、楚辭、漢賦在發展上有著十分密切的繼承和發展關系。
2評析南北朝樂府民歌的異同。
答: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里,主要有吳歌和西曲兩類。在《雜曲歌辭》中的抒情長詩《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藝術性最高的一篇。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的《梁鼓角橫吹曲》中,此外在《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中也有一小部分,共70首左右。《梁鼓角橫吹曲》中的長篇敘事詩《木蘭詩》,是北朝民歌中最為杰出的作品。南北朝民歌的異同點表現為以下幾點:
(1)南北朝民歌的相同點
①自然質樸,通俗易懂
南北朝民歌有自然性、生活性的共性,都具有自然質樸,通俗易懂,多采用口語入詩,能反映民眾日常生活的特點。
②民歌大多數繁簡得當,詳略適宜
在《西洲曲》中細描女子對情人的無盡相思,熱戀的歡樂,離別的傷懷,殉情的決絕激憤,娓娓道來,絲毫不覺得繁瑣累贅;而在《木蘭辭》中對木蘭在戰場上發生的事通過“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來描述,意義一目了然,又不讓人覺得敷衍搪塞。
(2)南北朝民歌的不同點
①題材方面
南朝民歌絕大多數寫情歌;北朝民歌題材較廣闊,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北方的景色和風俗,如《敕勒歌》;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頻繁的戰爭;以及一些羈旅行役和懷土思鄉之作和婚戀題材的作品。
②風格方面
南方民歌風格清麗纏綿;北朝民歌的情調和風格是直率樸素、剛健豪放。
③形式特點方面
南朝民歌體制小巧,大多為五言四句;北方民歌中答長篇敘事詩較多。
④語言方面
南朝民歌語言清新淺近,但是大量運用雙關語,也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吳歌的顯著特點;北朝民歌語言則樸素無華,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的歌唱,其中又以鮮卑語的歌辭居多,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
3簡要評述李賀的詩。
答:李賀在短短27年的生命中,將其卓犖的才華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詩歌創作上,騎驢覓詩,苦吟成性,嘔心瀝血,廢寢忘食,把作詩視為生命之所系。這一方面導致他對社會不可能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而時時耽于幻想;另一方面則使得他的詩作融入了極為濃郁的傷感意緒和幽僻怪誕的個性特征,表現重點也從韓愈的粗猛豪橫、孟郊的冷峭枯寂轉向對主體心靈的全力開掘和虛幻意象的巧妙營造,由此形成了與韓、孟頗有差異的凄艷詭激的詩風。
(1)造語奇特、想象怪異,使得詩境幽奇冷艷,營造出一個別樣的世界。
如“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噴嘖。……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南山田中行》)“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月午樹立影,一山惟白曉。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幽冷至極。
(2)李賀深受屈原、李白及漢樂府民歌的影響,多以樂府體裁馳騁想象,自鑄奇語,表現其苦悶情懷。他對冷艷凄迷的意象有著特殊的偏愛,并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詞使其感情化,由此構成極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
(3)為了強化詩歌意象的感染力,李賀還以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精選的動詞、形容詞,來創造視覺、聽覺與味覺互通的藝術效果。
(4)李賀詩中的怪奇特征,還主要得力于他迥異于常人的想象乃至幻想,而這想象、幻想又總是和夸張相并行的。
4簡述元雜劇興起的原因。
答:元雜劇興盛的主要原因:
(1)元代都市經濟的繁榮為元雜劇的發展準備了物質條件。元朝經濟發展后出現了許多人口高度集中的大都市,眾多的觀眾、遍地的表演場所為戲劇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從事劇本創作的人日漸增多,元代都市經濟畸形發展有力地刺激了雜劇的繁榮。
(2)元雜劇的興盛是戲曲藝術長期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歷史的產物。
①唐宋以來,各種文學藝術蓬勃興盛,為元雜劇的形成和繁榮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②元代儒家思想統治比較松弛,傳統的文學觀念有了改變,給文學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另外,元代的統一密切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北方諸民族樂曲的傳播,對雜劇的興盛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元代文人社會地位卑下,客觀上促進了雜劇的興盛發展。關漢卿、白樸、王實甫、馬致遠等許多雜劇作家就都是書會才人。眾多地位卑下的作家長期生活在下層人民中間,目睹了各種黑暗的社會現象,看到人民的苦難和抗爭,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斗爭精神。同時他們對雜劇創作和表演的一整套程式特點非常熟悉,因而他們的劇作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
5艾青的意義。
答:略。
五、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
1評述中國古代的小說觀。
答:略。
2有人說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是實至名歸,也有人認為是名不副實,你以為呢?
答:答題思路:本題考察的是考生對于學術前沿的關注,在諾貝爾委員會給莫言的頒獎詞中認為“繼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以及當今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后,還很少有人能像莫言這樣寫得妙趣橫生,驚世駭俗”,即認為莫言的作品屬于魔幻現實主義。諾貝爾委員會的這一評價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就莫言作品的性質的熱烈討論,這也是本題的考點所在。該問題考生可以在兩種觀點中任選其一作答,最好不要模棱兩可。
第一種觀點是認為莫言獲諾貝爾獎實至名歸。
①當論證莫言作品符合魔幻現實主義。
②強調莫言所取得的巨大文學成就。
第二種觀點,認為莫言獲諾貝爾獎名不副實。
①當論證莫言的作品不是魔幻現實主義;
②對莫言作品的不足進行批判。
- 多恩布什《宏觀經濟學》(第12版)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藝術理論復習全書【核心講義+考研真題詳解】
- 中央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國海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張志偉《西方哲學史》(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陳慶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國政法大學801法學綜合二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1小時視頻講解】
- 徐恒鈞《材料科學基礎》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歷年真題分類精解
- 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英語考試標準大綱詞匯記憶與精解
- 2014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模擬試卷
-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909英語教學法[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全國名校公共政策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南開、北航等)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國際商務師《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