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美術創作技法與鑒賞

2.1 考綱解讀

1.知道美術主要類別和技法理論,了解美術創作和美術鑒賞的基本過程與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2.了解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及其結果。

3.知道相關技法理論。如:色彩、解剖、透視、材料等知識。

4.了解美術創作(含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5.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2.2 核心講義

一、美術的基本概念與主要分類方法

(一)美術的基本概念

美術指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技巧,塑造可視的藝術形象,以此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反映社會生活或表達藝術家思想情感的一類藝術形式。美術也被稱為“造型藝術”或者是“視覺藝術”。

(二)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

1.從美術的社會功能角度劃分

(1)審美性藝術:主要是供人們欣賞的美術形式,如繪畫、雕塑、書法等。亦稱觀賞性藝術或“純藝術”;

(2)實用性藝術:兼有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如工藝美術、現代設計、建筑藝術等。

2.從表現形式及作品媒介劃分

(1)繪畫

含義

繪畫是一種二維的藝術,它運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畫筆、刻刀、顏料等)在一些平面上(紙張、畫布、墻壁、物品的表面等)創造出各種藝術形象。人類原始社會的洞窟壁畫、巖畫以及彩陶器上繪制的形象就是繪畫發展的最早形式。

分類

由于使用的物質媒介不同,繪畫又可以分為油畫、中國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鉛筆畫等。

兩大繪畫體系

a.西方繪畫體系: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的繪畫重視寫實,重視表現明暗、體積、空間感等能夠反映現實視覺經驗的因素;

b.東方繪畫體系:中國傳統繪畫重視運用線造型或者通過筆墨的變化來表現形象,不追求對明暗、體積等因素的表現,形象具有平面化的特征。中國畫主要包括壁畫和卷軸畫兩大類,從表現手法上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

(2)雕塑

含義

雕塑是一種三維的、占有一定空問的藝術形態。雕塑就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雕、刻、塑等手法,創造出各種立體藝術形象的藝術門類。

分類

從形態上主要分為圓雕、浮雕、透雕三類。

(3)建筑藝術

含義

建筑藝術是指人類用某些物質材料(石頭、木材、磚、鋼筋、水泥等),按照特定的審美標準修建或者構筑的居住或者活動的場所。

表現手段

建筑藝術的表現手段主要是通過建筑外觀的造型、結構、裝飾,內部空間的組織以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關系來體現其獨特的文化意蘊和審美特征的。

(4)工藝美術

含義

工藝美術是一種實用藝術,它在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基礎上又賦予了物品以審美特性,因而可以說是功能性、工藝性與審美性三者的結合。

分類

根據工藝美術品的用途不同,可以將工藝美術劃分為兩大類:

a.生活日用品:以實用為目的,經過審美加工的生活用品,如服飾、器皿、編織等;

b.裝飾欣賞品:專供欣賞,沒有實用價值的工藝美術品,如牙雕、玉雕、景泰藍等。

(5)書法藝術

含義

書法藝術是在漢字書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藝術,強調在用筆用墨、間架結構、章法布局、節奏韻律等方面追求一種獨特的形式美感,并且以此來表現書寫者的情感、氣質、品格等精神層面的因素。

主要書體:包括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

(6)現代設計

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美術

a.聯系:既有實用功能,又具有審美功能;

b.區別:現代設計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主要是為了滿足現代機械化和批量生產的需要而進行的一種藝術創造活動。

現代設計的三個領域

a.產品設計;

b.環境設計:包括城市環境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

c.視覺傳達設計。

(7)攝影

攝影是科學技術和藝術語言結合的產物,具有紀實性和瞬間性的特點。

3.從視覺形式及認知歸類劃分

(1)具象美術

主要特征:藝術家所表現的形象基本上是對現實世界中人或事物的較為客觀的反映。

題材:包括宗教、歷史、社會生活、肖像、風景、靜物等。

(2)意象美術

主要特征:藝術家的創作出發點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包括人的情感、主觀感受、幻想、夢境等。

(3)抽象美術

含義

抽象藝術這個概念來自于西方現代主義美術領域,它指沒有具體形象的表現,主要通過點、線、面的組合與色彩的變化來表達藝術家情感的一種繪畫形式。

代表人物:俄國的康定斯基、荷蘭的蒙德里安以及20世紀中期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一些藝術家,如波洛克、羅斯科等。

二、造型原理與色彩知識

(一)造型原理

1.點

點是最簡單的造型元素。美術領域中的點,為適應視覺效果的需要,被賦予了位置、形狀、大小的概念。

2.線

線是點移動的軌跡。美術領域中的線為滿足造型的視覺需要,同時具備長度與寬度變化。

3.面(形狀)

(1)含義

美術領域所使用的點、線、面三大元素中,面是最大的形態、它可在大小、位置、形狀、虛實、層次方面變化,是具有最多樣外形特征和運用最廣泛的造型元素。面的外形可以稱之為形狀。

(2)面的形態分類

幾何圖形:具有簡潔、數理性、秩序感的特點。包括三種基本形態:正方形、正圓形、正三角形;

非幾何圖形:包括偶然形、不規則形等。

(二)色彩

1.色彩的屬性

(1)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各種顏色的色彩相貌,通過色彩的名稱來體現。如紅、橙、黃就是指色相。

彩度:又稱純度、飽和度。

明度:不同顏色對比而產生的明暗程度。七種基本色相中,紫色明度最低,黃色最高。

(2)原色與間色、復色

原色:指紅、黃、藍三種顏色。三原色的特征是,其自身不能由其他色彩的顏料混合而成,但三原色卻可以通過不同比例的混合,調配出各種色彩。

間色:由兩個原色混合所產生的顏色被稱為間色。

復色:把原色與一種間色或者間色與間色之間進行混合,所產生的顏色被稱為復色。

(3)冷暖色與補色

補色:位于十二色相環任何一條直徑兩端的顏色互為補色。

冷暖色:在十二色相環上,由黃——紫這條直徑分割的兩個半圓上的色群,一半為冷色群,一半為暖色群。有綠、藍、紫傾向的色彩,被稱作冷色;有黃、橙、紅傾向的色彩,被稱作暖色。

(4)背景關系

顏色會受其鄰近其他顏色的影響。某個固定的顏色可能會因為其旁邊顏色的影響而變得看起來更強或更弱。

(5)色彩的情感表達

人的情感變化與色彩的關聯極其微妙。在表現情感方面,色彩具有點、線、面所不具有的魅力。

2.藝術家運用色彩的方法

(1)裝飾色彩

裝飾色彩以使用固有色為主,主要用于兒童繪畫、裝飾繪畫、抽象繪畫創作。這種方法與對事物的一些概念性的認識有關系。

(2)象征色彩

象征色彩通常被用來作為一種精神的象征。

(3)寫生色彩

寫生色彩著重研究物體受周圍環境光影響而導致的色彩變化問題,主要用于繪畫寫生和寫實繪畫創作。

三、美術技法理論

(一)空間與透視

1.空間的含義

這里所說的空間指如何在二維平面上表現空間與深度的問題。

2.透視法

(1)含義

指繪畫中運用線條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物象立體效果的一種方法。依據人的視覺呈像中的近大遠小原理,以視點、消失線和消失點等輔助手段,塑造物象的立體形狀。

(2)線性透視的三種類型

平行透視:是表現三維空間最簡單的方法,通常只存在一個消失點,并且視域范圍是在60度角之中。對象物的位置,即視點處在與畫面平行的狀態。

成角透視:指透視對象物在水平線上會存在著兩個消失點,利用這種觀測點,可以建構起房屋或其他物體的主體表現形態。成角透視的視域范圍仍然以60度角為限。

傾斜透視:傾斜透視分為三種情形,即物體自身的傾斜面產生的傾斜透視、視點太高產生的俯視傾斜透視、視點太低而產生的仰視傾斜透視。

后兩種透視中都有三個消失點,故也稱“三點透視”。

平行透視圖

成角透視圖

三點透視圖

(二)男女人體的外觀特征

1.女性

女性通常肩膀比男性窄,而骨盆和臀比男性寬。臀部是女性全身最寬部位,寬于肩。臀部前后距離大于男性。臀部的高度小于男性。骨盆向前突出,有更明顯的弧線。手臂就全身而言較短。肘的位置就軀干而言較高,而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較高。

2.男性

男性軀干相對于全身來說較短。下肢就全身而言較長。脖子就頭而言較短。肩比女性寬。骨盆和臀部比女性窄。臀部前后距離小于女性。臀部高度大于女性。骨盆較垂直,弧線不明顯。肩是全身最寬部位,寬于臀。手臂就全身而言較長。肘的位置就軀干而言較低,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較低。

(三)明暗與色彩

1.明暗變化所產生的造型效果與對心理感受的表現

通過對光線照射所帶來的明暗效果的表現,藝術家既可以表現事物的結構與體積感,也可以誘發不同的心理感受。

2.不同光線中的色彩變化

光線對物體的色彩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一切物象的色彩都具有兩方面的特點:

(1)各種物象都有它的固有色,以此來區別于其他物象;

(2)可見的任何物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會處于某一具體環境之中,它既受當時光源的影響,又受所在環境光反射的影響,這使任何物象又會以條件色的面貌呈現。

(四)材料與質感

1.質感的含義

質感是指事物表面的肌理特征,不同類型的材料表面的質感也是不同的。

2.質感的分類

(1)真實質感:指客觀現實中具體存在的物質表面質地,它能夠通過觸覺被感受到。真實質感可分為天然質感和人工質感。

(2)模擬質感:畫家運用特定美術形式(如繪畫、雕塑、攝影等),對真實質感進行細微刻畫創造出來的視覺質地效果,并可以通過視覺被感受到,比如粗糙和光滑等。

3.運用不同質感來激發不同的心理感受

四、美術與設計的創造

(一)創作主體

1.美術家

(1)美術家是指掌握了某種美術專業技能,專門從事美術創作活動的人。

(1)美術家的藝術生命在于不斷地創造,而創造的根本條件在于其深厚的修養。

(3)美術家的修養包括藝術天賦與專業技能,審美觀念和藝術情趣,文化素養和生活體驗等。

2.設計師

(1)設計師是專門從事設計活動的專業人才。

(2)設計師的設計活動更多地受到社會需求的限制,要體現為社會服務的思想。

(3)設計師除了必須具有審美意識、藝術造型技能之外,還必須熟悉和掌握相關的技術素養與相關知識。設計師對生活的觀察與理解也十分重要。

(二)創作過程

1.美術的創作

(1)美術創作要經過美術家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是一種復雜而又艱苦的精神生產活動。

(2)美術創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美術家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和審美認識;二是運用物質媒介材料和技藝手段將這種審美認識表現出來,使其具體化、形象化。

(3)美術創作活動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前者是美術創作中的觀察和構思階段,后者是美術創作中的傳達階段。

(4)美術的觀察、構思和傳達過程要互相結合、反復進行的。

(5)美術中的創造即是運用新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方法表達出新的藝術思想和情感。

(6)從美術發展的歷史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創作方法包括西方的古典主義創作方法、自然主義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現代主義創作方法等。

2.設計的創意

設計的創意過程大致分為四個過程:

(1)準備階段:進行市場調查,搜集資料;

(2)展開階段: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根據消費者的需要,分析問題,提出設計概念與設計構思;

(3)深入階段:對設計方案具體化和不斷優化的過程;

(4)作品制作階段:設計的完成。

上述過程可歸納為:需求——創意——概念——視覺——工程——實物——產品——商業這幾個階段。

(三)創作結果

1.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包括兩個要素,即內容和形式。

(1)內容

內容是作品中的客觀現實及作者對其認識評價的統一體。它既包括客觀因素,又包括主觀因素,而且是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統一。內容的具體構成因素,包括主題和題材。

主題:又稱“主題思想”,即美術作品通過描繪現實生活和塑造藝術形象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內容的主體和核心。

題材:美術作品的內容要素之一。即作品中具體描寫的、體現主題思想的一定社會、歷史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現象。

(2)形式

形式是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就是用以顯現作品內容的內部組織結構和外部表現形態。結構和藝術語言是藝術作品形式的要素。

2.設計產品

設計產品主要有三類,分別對應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三個領域。

(1)視覺傳達設計

主要是運用一定的視覺符號來傳遞某種信息,并且這些符號要求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并且使人能夠記住,進而影響人的行為。視覺傳達設計的作品由于其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包括標志設計、字體設計、版式設計、包裝設計等不同形式。.

(2)產品設計

主要是指對人們所使用的產品的造型、結構和功能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設計,以便制造出符合人們需要的經濟、美觀、實用的產品。其作品形式包括家具設計、服飾和紡織品設計、家電產品設計、交通工具設計等。

(3)環境藝術設計

指對人們所生活的室內、室外空間進行設計,使之能夠達到提高人們居住和生活質量的目的。環境藝術設計的作品涉及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規劃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領域。

五、美術的社會價值

(一)美術的認識功能

1.美術的認識功能體現在美術作品所描寫的對象上

美術往往通過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欣賞者從不同的美術作品中認識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具體生動的生活情景,從而認識真理、認識歷史、認識現實。

2.美術的認識功能體現在美術這種特殊的描寫方式上

(1)美術作品一旦被創作出來,就具有了超越時空的可能性,不同時代的歷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會因此而有可能被保存下來,成為后人認識的對象。

(2)美術作品的形式,比如風格樣式、結構特征等也可成為人們認識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主體精神面貌的依據。

(二)美術的教育功能

1.美術之所以能產生教育作用,是因為美術家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反映現實,而且對現實生活作出評價,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達自己對人生與世界的體驗和感受。

2.美術的教育功能在不同的美術種類和形態中有不同的側重和表現。我們應該從比較寬泛的意義上來理解美術的教育功能。

3.從整體和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美術作品的教育功能體現在它能使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他人與自我采取一種倫理態度。這種態度包括對生命的崇敬,對苦難的同情,對罪惡的憤慨。

(三)美術的審美功能

1.在美術的認識、教育功能中,實際上已包含著審美的作用。

2.從美術作品的形式角度看,美術的審美功能體現在不同的美術形態中。

六、美術鑒賞的方法

(一)形式鑒賞

形式鑒賞是針對美術作品的視覺形象要素進行的一種鑒賞方式。構成美術作品的形式要素包括線條、色彩、構圖、形體、比例等,分析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運用了哪些形式要素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形式要素,有助于認識和理解藝術家獨特的藝術風格。

(二)社會學鑒賞

社會學鑒賞就是從社會文化角度研究某種美術風格的形成或某一美術作品的出現等問題是受哪些社會文化因素的制約造成的。

(三)比較鑒賞

比較式鑒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在比較式鑒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并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較鑒賞法既有其自己的特點,也是對幾種鑒賞方式的綜合運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镇雄县| 昌都县| 古浪县| 淅川县| 庆元县| 历史| 蓝田县| 大同县| 邯郸市| 柳林县| 马山县| 合江县| 肥城市| 马山县| 林口县| 衡阳市| 巫溪县| 汉川市| 溧阳市| 迁安市| 航空| 广安市| 台中市| 许昌县| 静乐县| 元江| 灵璧县| 屏边| 安泽县| 河津市| 山西省| 陈巴尔虎旗| 原阳县| 郧西县| 台安县| 嫩江县| 托克托县| 陆良县| 宜昌市|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