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部分 教材精講[視頻講解]

第一章 總論[視頻講解]

教材知識體系

【基本要求】了解會計的概念;了解會計對象、會計目標;了解會計準則體系、會計的核算方法以及收付實現制;熟悉會計的基本特征和會計的基本職能;掌握會計基本假設、權責發生制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一節  會計概念與目標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一、會計的概念與特征

(一)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二)會計的基本特征

(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會計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

(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會計采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實物、勞動:不能對經濟活動進行綜合性計量。

貨幣:能對經濟活動進行綜合性計量。

貨幣是:主要計量單位(√)、統一計量單位(√)、惟一計量單位(×)。

(三)會計的發展歷程

1.古代會計(15世紀末以前)

2.近代會計(15世紀末期至20世紀50年代)

3.現代會計(20世紀50年代至今)

二、會計的對象與目標

(一)會計對象

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會計對象。換言之,會計對象就是能用貨幣表現的各種經濟活動。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

上述資金運動的三部分內容,構成了開放式的運動形式,是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的統一體。沒有資金的投入,就不會有資金的循環與周轉;沒有資金的循環與周轉,就不會有債務的償還、稅金的上交和利潤的分配等;沒有這類資金的退出,就不會有新一輪資金的投入,也就不會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例題·單選題】資金投入企業是資金運動的起點,主要包括(  )。

A.對外銷售產品

B.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C.購置固定資產

D.接受投資

【答案】D

【解析】AC兩項屬于資金的運用,B項屬于資金的退出。

(二)會計目標

會計目標也稱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準:

1.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

2.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第二節  會計的職能與方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一、會計的職能

(一)基本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

1.核算職能

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確認,是指通過一定的標準或方法來確定所發生的經濟活動是否應該或能夠進行會計處理(定性)。

計量,是指以貨幣為單位對已確定可以進行會計處理的經濟活動確定其應記錄的金額(定量)。

報告,是指通過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形式向有關方面和人員提供會計信息。

會計核算的基本特點包括:

(1)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

(2)會計核算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系統性

完整性:不能有遺漏。

連續性:不能有中斷。

系統性:有機整體。

2.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審查。

會計監督是一個過程,它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

(二)拓展職能

會計除具有核算和監督兩項基本職能外,還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拓展職能。

【例題·單選題】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  )。

A.核算與監督

B.參與經濟決策

C.預測經濟前景

D.評價經營業績

【答案】A

【解析】BCD三項屬于會計的拓展職能。

二、會計核算方法

(一)會計核算方法體系

會計核算方法體系由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登記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專門方法構成。

(二)會計循環

會計循環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驟反復運行的會計程序。

從會計工作流程看,會計循環由確認、計量和報告等環節組成。

從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看,會計循環由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登記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組成。

第三節  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一、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

(一)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指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即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

托運人將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與該主體所有者、職工個人的經濟活動區別對待;將該主體的經濟活動與其他單位的經濟活動區別對待。

應當注意的是,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并非是對等的概念。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例如,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法律主體,應當建立財務會計系統,獨立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例題·判斷題】會計主體所核算的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其他企業或投資者個人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

【答案】×

【解析】公司會計只核算本公司的業務。

【例題·判斷題】企業集團有若干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組成,為了反映整個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應編制該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  )

【答案】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計主體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消減業務。即在可預見的未來,該會計主體不會破產清算,所持有的資產將正常營運,所負有的債務將正常償還。

如果判斷企業不會持續經營下去,就應當改變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原則和方法,并在企業財務報告中作相應披露。

(三)分計分期

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的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

由于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其他期間的差別,從而形成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不同的記賬基礎。

(四)貨幣計量

1.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記錄、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例題·單選題】在中國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以(  )反應。

A.所在國貨幣

B.人民幣

C.所在國貨幣或人民幣二者選一

D.所在國貨幣和人民幣二者同時

【答案】B

【解析】在中國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以人民幣反映。

二、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是指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礎,包括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一)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或應計制。

收入的歸屬期:按照收款的權力來確定,不管款項是否收到。

費用的歸屬期:按照付款的責任來確定,不管款項是否支付。

凡屬于本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均應作為當期的收入與費用;

凡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收付,也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與費用。

結論:

本期支付不一定是本期的費用;

屬于本期的費用,可能已付,也可能未付。

【例題·多選題】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下列各項不屬于本期收入或費用的是(  )。

A.本期支付下期的房租金

B.本期預收的貨款

C.本期預付的貨款

D.本期售出商品但尚未收到貨款

【答案】ABC

【解析】本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均應作為當期的收入與費用。ABC三項都不是本期的收入或費用。

【例題·多選題】本月收到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存入銀行,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現金收付制下,應當作為本月收入

B.權責發生制下,不能作為本月收入

C.現金收付制下,不能作為本月收入

D.權責發生制下,應當作為本月收入

【答案】AB

【解析】收付實現制下,不管是否為本月銷售,本月收到的貨款就確認為本月收入;權責發生制下,只有是本月的業務才能確認為本月的收入或費用。

1.我國的企業采用權責發生制。

2.我國的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除經營業務采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第四節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質量要求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一、會計信息的使用者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二、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2.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1)縱向可比:要求同一企業對于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不是不得變更)

(2)橫向可比:要求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5.實質重于形式

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在多數情況下,其經濟實質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況下,會出現不一致。例如,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來講企業并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由于租賃合同中規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于該資產的使用壽命;租賃期結束時承租企業有優先購買該資產的選擇權;在租賃期內承租企業有權支配資產并從中受益等。因此,從其經濟實質來看,企業能夠控制融資租入資產所創造的未來經濟利益,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上就應當將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視為企業的資產,列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7.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會計信息質量的謹慎性要求,需要企業在面臨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作出職業判斷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既不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者費用。例如,要求企業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售出商品可能發生的保修義務等確認預計負債等,就體現了會計信息質量的謹慎性要求。

但是,謹慎性的應用并不允許企業設置秘密準備,如果企業故意低估資產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負債或者費用,將不符合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要求。

8.及時性(信息的時效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五節  會計準則體系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一、會計準則的構成

會計準則是反映經濟活動、確認產權關系、規范收益分配的會計技術標準,是生成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重要依據,也是政府調控經濟活動、規范經濟秩序和開展國際經濟交往等的重要手段。

我國已頒布的會計準則有《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二、企業會計準則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并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1項基本準則、41項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

三、小企業會計準則

小企業是包括規模在規定標準以下的法人企業和自然人企業。

2011年10月18日,財政部發布了《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符合適用條件的小企業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并鼓勵提前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分總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及利潤分配、外幣業務、財務報表、附則等九章90條。

四、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2012年12月6日,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施行。該準則對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予以規范。《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分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支出或者費用、財務會計報告、附則等九章49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高碑店市| 长丰县| 磐安县| 山东省| 扶余县| 阜城县| 黄骅市| 南郑县| 阜新| 江津市| 古田县| 柏乡县| 余庆县| 望都县| 南通市| 津市市| 临江市| 昌黎县| 承德市| 库车县| 轮台县| 百色市| 建宁县| 临泉县| 吐鲁番市| 永泰县| 赤峰市| 苍南县| 铁岭市| 民勤县| 桂平市| 芜湖市| 博罗县| 普陀区| 酉阳| 洛阳市| 满城县| 南宫市| 邢台市|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