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 圣才電子書
- 7021字
- 2020-09-27 16:31:12
第一部分 復習指南
第一章 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概述
為做好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工作,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3號)、《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吉財會[2013]382號)及《關于印發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有關規定的通知》(吉財會[2013]1161號)的相關規定,有關考試事項如下:
一、考試時間及報考注意事項
(一)考試時間安排

(二)報考注意事項
1.全省實行網上報名,網上交費或現場交費以及當地財政部門確認的交費方式。報考人員應在規定時間內報名、確認和交費,逾期不再受理。
2.報考程序
(1)考生登陸吉林省會計網(http//www.jlkj.gov.cn),需先進行用戶注冊,方可填寫報考信息。考生要牢記本人注冊時的登錄名及密碼,在之后的打印準考證環節還將使用。對忘記登錄名及密碼的考生,可聯系當地考試管理機構進行重設。
登陸后,報名選項中“行政區劃”欄,考生必須按單位所在地、學校所在地以及居住所在地的行政區劃填寫,并按網上提示填寫個人報名信息,所填身份證號必須是二代身份證號,必須提交本人近三個月內一寸紅底數碼相片,頭部必須占相片三分之二且圖像清晰,因未按要求提供相片,導致無法入場的,由考生自擔責任。
在未交費前,考生信息如有改動,可憑網上報名序號重新登陸網上報名系統,修改個人報名信息。報考信息的準確性由考生本人負責。交費一旦成功,將不得再更改信息。
(2)選擇交費方式。
考生填寫報考信息完畢后,應選擇當地財政部門規定的交費方式。
選擇現場交費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提交完成后,自行下載并打印《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表》,同時攜帶第二代身份證原件到報名點現場確認,報名信息經當地財政部門審核后不可再更改。各市(州)、縣(市)財政局及省會計人員服務中心為各考區現場確認地點。具體詳見附件“吉林省市(州)、縣(市)會計管理部門聯系表”。
選擇網上交費的考生,點擊“交費”按鈕后,按照網上提示逐步操作,待網上交費成功,考生的報考即完成。網上交費一旦成功,考生的報考科目將不得再更改,考試費用不做退款處理。考生可在吉林省會計網操作窗口下的“報考情況查詢”查詢本人的報考情況。
考生在已完成網上交費環節后,如遇網絡擁堵無法即時顯示交費成功字樣時,請不要再去修改報考“行政區劃”,以免給本人報考帶來不便。
網上交費的考生,可以在報考之日起到考試報名結束后3天內,到當地財政管理部門開具發票,逾期不予辦理。
3.網上交費及現場確認時間
網上交費時間與網上報名時間一致。
現場交費與網上報名時間一致(周六、周日休息)。采取現場交費方式的考生在網上報名完成后,需按所選行政區劃,到當地財政部門進行現場報考資格審查、確認和交納考試費用。
現場確認時間從每日上午9:00開始,下午4:00結束。
二、考試科目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
三、考試方式
實行三科聯考方式,每場考試時長3小時。考生可在考試時間內,自行選擇考試科目的順序,每科作答完畢后需分別提交試卷。考試結束時,還未提交試卷的由考試系統統一提交試卷。
四、報考條件
按照《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3號)及《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吉財會[2013]382號)規定,申請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1.遵守會計和財經法律、法規;
2.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3.具備會計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
五、考試相關政策及說明
(一)考試政策
根據《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吉財會[2013]382號)的規定,考生必須同時參加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三科的考試。其中50周歲以上人員可以自愿選擇參加珠算考試,不再參加會計電算化考試。
(二)考紀規定
1.根據國家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因有《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所列違法情形,被依法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之日起五年內(含五年)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根據《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舞弊的,情節嚴重者,由省財政廳取消其考試成績,且2年內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已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由省財政廳撤銷其會計從業資格。同時在吉林省會計網予以公告”。
(三)考試成績管理
各科目考試成績均合格的考生,方可按規定程序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六、考試收費
根據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調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收費標準的函》(吉發改收管函字[2008]102號)規定:(1)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費為10元/每人次;(2)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收費標準: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35元/科、會計基礎35元/科,會計電算化40元/科,珠算考試40元/科。
七、成績合格標準和證書頒發
考試成績合格標準為60分,考生可在“吉林省會計網”上查詢考試成績。合格考生要在吉林省會計網上的“合格考生辦證申請”中完整、準確無誤地填寫個人信息,然后在網上提交辦證申請,待財政部門審核通過后,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到報考所在地的財政部門領取證書。報考時填寫學歷或學位不準確,需要進行變更的考生,應同時攜帶學歷及學位證書的原件及復印件。
委托他人代領證書的,代理人必須持本人和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委托書。
在成績發布后,按照網上提示的有效申報日期(6個月內),考生需及時到當地財政部門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逾期視同考生自動放棄。
八、考試大綱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考試大綱
第一章 會計法律制度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與構成
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二、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會計法律
(二)會計行政法規
(三)會計部門規章
(四)地方性會計法規
第二節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一、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
(一)會計工作行政管理體制
(二)會計工作行政管理的內容
1.制定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
2.會計市場管理
3.會計專業人才評價
4.會計監督檢查
二、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二)中國會計學會
(三)中國總會計師協會
三、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一)單位負責人的職責
(二)會計機構的設置
(三)會計人員的選拔任用
(四)會計人員回避制度
第三節 會計核算
一、總體要求
(一)會計核算依據
(二)對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
二、會計憑證
三、會計賬簿
四、財務報表
五、會計檔案管理
(一)會計檔案的內容
(二)會計檔案的管理部門
(三)會計檔案的歸檔
(四)會計檔案的移交
(五)會計檔案的查閱
(六)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七)會計檔案的銷毀
第四節 會計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概念與要求
(二)內部控制
1.內部控制的概念與目標
2.內部控制的原則
3.內部控制的責任人
4.內部控制的內容
5.內部控制的控制方法
(三)內部審計
1.內部審計的概念與內容
2.內部審計的特點與作用
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的概念
(二)財政部門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的概念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三)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范圍
第五節 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
一、會計機構的設置
(一)辦理會計事務的組織方式
(二)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
二、會計工作崗位設置
(一)會計工作崗位的概念
(二)會計工作崗位設置的要求
三、會計工作交接
(一)交接的范圍
(二)交接程序
(三)交接人員的責任
四、會計從業資格
(一)會計從業資格的概念
(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適用范圍
(三)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
(四)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五、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與職務
(一)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二)會計專業職務
第六節 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概述
(一)行政責任
(二)刑事責任
二、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等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三、其他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第二章 結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 現金結算
(一)現金結算的概念
(二)現金結算的特點
二、現金結算的渠道
三、現金結算的范圍
四、現金使用的限額
第二節 支付結算概述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與特征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
(二)支付結算的特征
二、支付結算的主要法律依據
三、支付結算的基本原則
(一)恪守信用,履約付款
(二)誰的錢進誰的賬,由誰支配
(三)銀行不墊款
四、辦理支付結算的要求
(一)辦理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二)支付結算憑證填寫的要求
第三節 銀行結算賬戶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與分類
二、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一個基本賬戶原則
(二)自主選擇銀行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原則
(三)守法合規原則
(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則
三、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與撤銷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變更
(三)銀行結算賬戶的撤銷
四、違反銀行賬戶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第四節 票據結算方式
一、票據結算概述
(一)票據的概念與種類
(二)票據的特征與功能
(三)票據行為
(四)票據當事人
(五)票據權利與責任
二、支票
(一)支票的概念及適用范圍
(二)支票的種類
(三)支票的出票
1.支票的絕對記載事項
2.支票的相對記載事項
3.出票的效力
(四)支票的付款
1.提示付款期限
2.付款
3.付款責任的解除
(五)支票的辦理要求
1.簽發支票的要求
2.兌付支票的要求
三、商業匯票
(一)商業匯票的概念和種類
(二)商業匯票的出票
1.出票人的確定
2.商業匯票的絕對記載事項
3.商業匯票的相對記載事項
4.商業匯票出票的效力
(三)商業匯票的承兌
1.承兌的程序
2.承兌的效力
3.承兌不得附有條件
(四)商業匯票的付款
1.提示付款
2.支付票款
3.付款的效力
(五)商業匯票的背書
(六)商業匯票的保證
1.保證的當事人
2.保證的格式
3.保證的效力
四、銀行匯票
(一)銀行匯票的概念和適用范圍
(二)銀行匯票的記載事項
(三)銀行匯票的基本規定
(四)銀行匯票申辦和兌付的基本規定
五、銀行本票
(一)銀行本票的概念
(二)銀行本票的適用范圍
(三)銀行本票的記載事項
(四)銀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第五節 銀行卡
一、銀行卡的概念與分類
(一)銀行卡的概念
(二)銀行卡的分類
二、銀行卡賬戶與交易
(一)銀行卡交易的基本規定
(二)銀行卡的資金來源
(三)銀行卡的計息和收費
(四)銀行卡申領、注銷和掛失
第六節 其他結算方式
一、匯兌
(一)匯兌的概念和分類
(二)辦理匯兌的程序
(三)匯兌的撤銷和退匯
二、委托收款
(一)委托收款的概念
(二)委托收款的記載事項
(三)委托收款的結算規定
1.委托收款辦理方法
2.委托收款的注意事項
三、托收承付
(一)托收承付的概念
(二)托收承付的結算規定
(三)托收承付的辦理方法
四、國內信用證
(一)國內信用證的概念
(二)國內信用證的結算方式
(三)國內信用證的辦理基本程序
第三章 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概述
一、稅收的概念與分類
(一)稅收概念與作用
1.稅收的概念
2.稅收的作用
(二)稅收的特征
1.強制性
2.無償性
3.固定性
(三)稅收的分類
二、稅法及構成要素
(一)稅法的概念
(二)稅法的分類
(三)稅法的構成要素
1.征稅人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對象
4.稅目
5.稅率
6.計稅依據
7.納稅環節
8.納稅期限
9.納稅地點
10.減免稅
11.法律責任
第二節 主要稅種
一、增值稅
(一)增值稅的概念與分類
1.增值稅的概念
2.增值稅的分類
(二)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1.征稅范圍的基本規定
2.應稅服務的具體內容
3.征收范圍的特殊規定
(三)增值稅的納稅人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2.小規模納稅人
(四)增值稅的扣繳義務人
(五)增值稅稅率
1.基本稅率
2.低稅率
3.零稅率
4.征收率
(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七)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八)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二、營業稅
(一)營業稅的概念
(二)營業稅的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
(三)營業稅的稅目和稅率
1.營業稅稅目
2.營業稅稅率
(四)營業稅應納稅額
(五)營業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二、消費稅
(一)消費稅的概念
(二)消費稅的征稅范圍
(三)消費稅納稅人
(四)消費稅的稅目與稅率
1.消費稅稅目
2.消費稅稅率
(五)消費稅應納稅額
(六)消費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四、企業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二)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三)企業所得稅的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1.收入總額
2.不征稅收入
3.免稅收入
4.準予扣除的項目
5.不得扣除的項目
6.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支出的稅前扣除
7.虧損彌補
(五)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1.納稅地點
2.納稅期限
3.納稅申報
五、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概念
(二)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1.居民納稅義務人
2.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三)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和稅率
1.個人所得稅應稅項目
2.個人所得稅稅率
(四)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財產轉讓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五)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
1.自行申報
2.代扣代繳
第三節 稅收征收管理
一、稅務登記
二、發票開具與管理
(一)發票的種類
(二)發票的開具要求
三、納稅申報
(一)直接申報
(二)郵寄申報
(三)數據電文申報
(四)簡易申報
(五)其他方式
四、稅款征收
(一)查賬征收
(二)查定征收
(三)查驗征收
(四)定期定額征收
(五)核定征收
(六)代扣代繳
(七)代收代繳
(八)委托征收
(九)其他方式
五、稅務代理
六、稅務檢查
七、稅收法律責任
八、稅務行政復議
第四章 財政法規制度
第一節 預算法律制度
一、預算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預算法》
(二)《預算法實施條例》
二、國家預算
(一)國家預算的概念
(二)國家預算的作用
(三)國家預算的級次劃分
(四)國家預算的構成
1.中央預算
2.地方預算
3.總預算
4.部門單位預算
三、預算管理的職權
(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3.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二)各級財政部門的職權
1.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職權
2.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的職權
(三)各部門、各單位的職權
1.各部門的職權
2.各單位的職權
四、預算收入與預算支出
(一)預算收入
(二)預算支出
五、預算組織程序
(一)預算的編制
1.預算年度
2.預算草案的編制依據
3.預算草案的編制內容
(二)預算的審批
(三)預算的執行
(四)預算的調整
六、決算
七、預決算的監督
第二節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一、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政府采購法
(二)政府采購部門規章
(三)政府采購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二、政府采購的概念與原則
(一)政府采購的概念
(二)政府采購的原則
三、政府采購的功能與執行模式
(一)政府采購的功能
(二)政府采購的執行模式
1.集中采購
2.分散采購
四、政府采購當事人
(一)采購人
(二)供應商
(三)采購代理機構
五、政府采購方式
(一)公開招標
(二)邀請招標
(三)競爭性談判
(四)單一來源
(五)詢價
六、政府采購的監督檢查
(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
(二)集中采購機構的內部監督
(三)采購人的內部監督
(四)政府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
(五)政府采購活動的社會監督
第三節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一、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
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一)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概念
(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構成
三、財政收支的方式
(一)收繳方式
1.直接繳庫
2.集中匯繳
(二)支付方式
1.財政直接支付
2.財政授權支付
第五章 會計職業道德
第一節 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一、職業道德的特征與作用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
(二)職業道德的特征
(三)職業道德的作用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與特征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四、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第二節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一、愛崗敬業
(一)愛崗敬業的含義
(二)愛崗敬業的基本要求
二、誠實守信
(一)誠實守信的含義
(二)誠實守信的基本要求
三、廉潔自律
(一)廉潔自律的含義
(二)廉潔自律的基本要求
四、客觀公正
(一)客觀公正的含義
(二)客觀公正的基本要求
五、堅持準則
(一)堅持準則的含義
(二)堅持準則的基本要求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義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七、參與管理
(一)參與管理的含義
(二)參與管理的基本要求
八、強化服務
(一)強化服務的含義
(二)強化服務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含義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形式
(一)接受教育(外在教育)
(二)自我修養(內在教育)
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1.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教育
2.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教育
3.會計職業道德警示教育
4.其他教育
四、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一)接受教育的途徑
1.崗前職業道德教育
2.崗位職業道德繼續教育
(二)自我修養的途徑
第四節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組織與實施
一、財政部門的組織推動
二、會計行業的自律
三、企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
四、社會各界的監督與配合
第五節 會計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
一、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的意義
二、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
1.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2.會計行業組織的自律管理與約束
3.激勵機制的建立
- 遼寧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經濟法基礎過關速記錦囊
- 云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專用教材【考綱分析+考點精講+真題演練+強化習題】
- 四川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 2019年經濟師《商業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保險經紀從業人員資格考試《保險經紀相關知識與法規》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歷年真題+全真模擬:經濟法
-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用教材:經濟法
- 遼寧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 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 2018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一本通: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 廣西壯族自治區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9年下半年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初級)》歷年真題及詳解
- 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講義、真題、預測三合一)(2016新大綱)
-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初級會計資格考試一本通(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