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第3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46小時高清視頻】
- 圣才電子書主編
- 1756字
- 2021-04-23 17:18:19
8.2 重點難點導學
一、著作權管理組織
1.著作權管理概述
從法律地位上看,集體管理組織有兩種類型:一是民間性的私人團體,一是官方或半官方的機構。
我國199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并未規定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但第一個著作權管理協會就是1993年成立的“音樂作品著作權協會”。現行《著作權法》明確規定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權利與義務以及活動規則。
2.集體管理組織與作者、表演者等的關系
(1)法律規定
我國《著作權法》第8條第1款前半段規定:“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2)集體管理組織與作者、表演者等的關系
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向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授權,正好符合信托的特征,所以應當將其界定為一種信托關系。
此外,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還可以采取會員制方式和非會員制方式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發生聯系。此時會員與集體管理組織是一種隱名代理關系,而非會員與集體管理組織的關系仍然是信托關系。
3.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與作品使用者之間的關系
(1)作品使用者通過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簽訂的一攬子許可使用合同來大量使用作品。
(2)關于合同的性質,有三種觀點:
①從信托的角度講,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與作品使用者之間的許可使用合同,與著作權人或者相關權人無直接關系;
②從隱名代理的角度講,著作權人或者相關權人與作品使用者之間的許可使用合同,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無直接關系;
③從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與作品使用者簽訂合同的目的來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與作品使用者簽訂的利他合同。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二、著作權行政管理
1.著作權行政管理組織
著作權行政管理組織是官方機構,代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管理有關的著作權事務,處理有關的著作權糾紛。分兩級:
(1)國家級,即國家版權局;
(2)地方級,即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其他各級版權局。
2.著作權行政管理組織的職責
(1)國家版權局的主要職責
①貫徹實施著作權法律、法規,制定與著作權行政管理有關的辦法;
②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
③批準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涉外代理機構和合同糾紛仲裁機構,并監督、指導其工作;
④負責著作權的涉外管理工作;
⑤負責國家享有的著作權的管理工作;
⑥指導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
⑦承擔國務院交辦的著作權其他管理工作。
(2)地方各級著作權行政管理機構的職責
①在本地區實施、執行著作權法律、法規,制定本地區著作權行政管理的具體辦法;
②查處本地區發生的嚴重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
③組織本地區的著作權合同糾紛仲裁;
④監督、指導本地區的著作權貿易活動;
⑤監督、指導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在本地區的活動。
三、著作權集體管理
1.集體管理組織的設立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可以是按照各種權利的所有人建立的單一組織,也可以是為各種權利所有人的利益建立的管理各種權利的組織,還可以是同時管理著作權和相關權的一個組織。
2.集體管理組織的性質
我國《著作權法》第8條第2款規定,我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非營利性的組織。關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官方性的、半官方性的,還是非官方性的,國際上并無統一模式,也無絕對性的結論。
3.集體管理組織的職能
集體管理組織應根據著作權人或者相關權人的授權,按照自己的組織章程,以自己的名義履行以下職能:
(1)與使用者協商報酬標準、報酬數量和發放許可證的其他條件;
(2)向使用者發放該組織所管理的權利使用許可證;
(3)在未發放許可證而收集報酬的情況下,與使用者協商報酬的標準和數量;
(4)收集許可證規定的報酬和第(3)項報酬;
(5)向其代表的著作權和相關權人分配并支付根據第(4)項所收集的報酬;
(6)為了保護其所管理的權利,實施一切必要的法律行為,如訴訟、仲裁等;
(7)根據從著作權人和相關權人那里取得的權利,從事其他活動。
4.集體管理組織的義務
集體管理組織依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著作權人、相關權人的授權,為其所代表的著作權人和相關權人的利益開展工作時,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在支付報酬時,向著作權人和相關權人提供含有使用其作品情況材料的決算報表。
(2)將其收集到的報酬全部分配給著作權人和相關權人。
(3)及時、認真地收集使用費,并對未按時繳納使用費的人主張權利,必要時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