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重點難點導學

一、著作權主體概述

1.著作權主體的概念

(1)概念

著作權主體,又稱著作權人,是對文學、藝術或者科學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著作權人的資格

著作權人首先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即享受由作品產生的權利和承擔由此產生的義務的資格。

(3)著作權的繼承

一般情況下,自然人死亡后,其依法享有的著作財產權由其繼承人繼承,基本不會發生特殊問題。但是,精神權利不可轉讓,不能被繼承。

我國《著作權法》所規定的只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并未規定作者死亡后仍然享有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例】作者與著作權人(中南財大2007年研)

答:(1)概念

作者是創作作品的公民,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第2款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一般情況下,作品的創作者就是作者。如有特殊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可能不是作者,如“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法律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著作權人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主體,即享有著作權權利和承擔著作權義務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9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

(2)二者的關系

一般情況下,作者就是著作權人,二者具有很大的重合性。

著作權人的概念范圍大于作者的概念范圍,除了作者外還包括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通過繼承、遺贈、轉讓、委托關系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

 

2.著作權主體的產生

(1)著作權主體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通過創作作品或者組織自然人創作作品,依法獲得原始著作權,成為原始著作權人;也可以通過受讓、繼承、受贈與或者受遺贈而成為著作權人。

(2)著作權的取得

著作權實行自動取得原則,不必辦理任何手續。為了明確其著作權主體身份,便于今后行使其著作權,著作權人也可以進行作品登記。

通過繼受方式取得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只需有合法的著作權轉讓合同,或者有證明其繼承者的身份、受贈與或者受遺贈的證明文件即可,不必辦理相應的登記、公告手續。

二、著作權主體的種類

1.原始主體與繼受主體

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成為著作權主體的權利基礎為標準,可以將著作權主體分為原始主體和繼受主體。劃分意義:兩者所享有的權利和保護方式不完全相同。

(1)原始主體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成為著作權原始主體的方式有三種:

創作。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或者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

法律規定。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款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制片者”就是電影等作品的原始著作權人。

合同約定。通過約定取得著作權,是著作權原始取得的一種方式。通過此方式獲得著作權的人,是原始主體,而非繼受主體。

(2)繼受主體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其他方式取得著作權的,均為繼受主體。  

2.完整主體與不完整主體

(1)分類標準——以著作權人所享有著作權的完整性為標準

著作權完整主體,指依法享有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身權之全部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著作權不完整主體,指依法享有著作財產權或者著作人身權之部分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注:由于著作人身權不得轉讓,所以只有原始主體可能成為完整主體,繼受主體為不完整主體。但是,著作權原始主體并不一定都是完整主體。

(2)劃分意義

完整主體有權全面支配其著作權的行使和利用,決定著作權的命運;而不完整主體在行使其著作權時,一是要注意自己的權利范圍和種類,二是要注意尊重他人的著作權,不得因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侵犯他人的權利。

(3)由于著作人身權不得轉讓,所以只有原始主體可能成為完整主體,繼受主體為不完整主體。但是,著作權原始主體并不一定都是完整主體。  

3.本國主體、外國主體與無國籍主體

(1)分類標準——以著作權主體所屬國籍為標準

自然人情形下的劃分

a.本國主體就是具有其主張著作權保護國之國籍的自然人;

b.外國主體就是其所具有之國籍(有的人可能具有多重國籍)都不是主張著作權保護國之國籍的自然人;

c.無國籍主體就是在其主張著作權保護時,不具有任何國籍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情形下的劃分

a.本國主體就是依據其所主張的著作權保護國法律設立的法人或者組織;

b.外國主體就是依據其所主張的著作權保護國之外的法律設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c.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沒有無國籍的情形。

(2)劃分意義

在著作權保護方面,盡管有關國際公約規定了“國民待遇原則”、“不歧視原則”等,但是,本國主體、外國主體與無國籍主體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取得著作權的方式有所不同、享受權利的內容有所不同、保護的期限與其所屬國有關等。

4.自然人主體、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體與國家

(1)劃分標準——以著作權人之特征為標準劃分

自然人主體,指依法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體(簡稱為“法人主體”),是依法享有著作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法律意義

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或者當事人明確約定的情況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才能成為著作權原始主體。其他情況下,應推定創作作品的自然人為原始主體。

一般情況下,國家不享有著作權,但是,國家也可能通過繼受方式取得著作權。

三、著作權主體的確定

著作權主體的確定,實際上就是關于著作權原始主體的確定。

著作權原始主體的確定應考察兩個標準,即實質標準和形式標準。“實質標準”即“作者身份”或者具有取得原始著作權的法律依據或合同依據。“形式標準”即有關作品原件或者復制件上是否有其以作者身份的署名。

1.確定著作權主體的實質標準

確定著作權原始主體的實質標準,就是確認原始主體的“作者身份”或者證明其享有原始著作權的法律依據或合同依據。

(1)作者的確定

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第2款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著作權法所稱的“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或者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

確定作者有以下要素:

作者所為之行為是智力活動,而非其他活動。如收集資料的行為,就不是智力活動,因為這種行為是可替代的。

作者所為之智力活動是對作品構成要素的選擇活動。盡管各種作品所用的構成要素都是文字、數字、符號、色彩、光線、音符、圖形等,但對構成要素的選擇卻因人而異。

作者所為之智力活動是將其所選擇的作品構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規則和順序組合起來的活動。

作者所為之智力活動是表達其思想、情感、觀點、立場、方法等綜合理念的活動。

前述四要素是并列關系,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2)視為作者的情形

視為作者的情形,就是法律規定,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品之作者的情形。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應符合三個條件。三條件為并列關系,須同時具備。

a.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創作作品的組織者;

b.創作者所創作的作品須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

c.由作品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

職務作品分為“普通職務作品”和“特殊職務作品”

兩者的區別主要是:創作普通職務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享有完整著作權;而創作特殊職務作品的自然人只享有署名權,由作品產生的其他著作權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有。

法人作品與特殊職務作品的區別

a.隸屬關系不同。特殊職務作品的創作者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具有某種隸屬關系,而法人作品的創作者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一定具有隸屬關系。

b.創作起因不同。法人作品的創作一般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動發起,或者事先征得了其同意;而特殊職務作品的創作既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起的,也可以是創作者自己發起的。

c.作品理念不同。法人作品所表達的或者代表的只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不能是創作者自己的意志;而特殊職務作品所代表的就是創作者自己的意志,基本不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

d.作品種類不同。法人作品可以是任何種類的作品,而特殊職務作品只能是法律明確規定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和計算機軟件等,少有其他作品。

(3)合同約定的情形

我國《著作權法》第17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

在此應特別注意:通過委托創作合同約定作品著作權歸屬而享有著作權,不是著作權的繼受取得,而是著作權的原始取得。

【例】簡述職務作品的概念及著作權的歸屬。(中南財大2010年研;北科2007年研;西南財大2007年研;江西財經大學2008年研)

答:(1)職務作品的概念

職務作品,是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所謂工作任務,是指公民在該法人或者該組織中應當履行的職責。職務作品可以根據著作權歸屬上的不同規定劃分為一般職務作品和特殊職務作品。

(2)職務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一般職務作品

一般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相同的方式使用該作品。如果在作品完成后的兩年內,單位在其業務范圍內不使用,那么,作者可以要求單位同意由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相同的方式使用,單位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其許可使用作品所獲報酬,由作者與單位按約定的比例分配。

特殊職務作品

對法律規定的某些特殊的職務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這些特殊的職務作品主要有:a.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計算機軟件、地圖等職務作品;b.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2.確定著作權主體的形式標準

(1)法律規定

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第4款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這是確定著作權主體的形式標準,同時也是關于作者地位的推定制度。

(2)推定方式

一般情況下,創作作品的自然人就應依法成為作者,享有著作權。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創作作品的自然人卻不是作者。前面所指的“事實”,是指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上是否有某人的署名。

(3)如果有關當事人對這樣的“事實”持有懷疑,法律允許異議者以舉證方式,證明自己的主張。一般情況下,異議者所提出的主張大體有兩種:肯定性主張和否定性主張。

3.某些作品著作權主體的確定

(1)演繹作品著作權主體

演繹作品是對現有作品進行改編、翻譯、注釋、整理而產生的作品。創作演繹作品的自然人為演繹者,即演繹作品的作者。如無特殊規定,演繹作品的著作權歸演繹作者享有。

(2)合作作品著作權主體

合作作品是兩個以上的人合作創作的作品。判斷某作品是否為合作作品,應當把握以下要素:

合作作品的創作者須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一個人單獨創作的作品不是合作作品。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相互須有共創作品的合意。如果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之間沒有共創作品的合意,其所創作的作品就不是合作作品。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須有共同創作品的行為。

各創作者的貢獻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合作作品的創作者稱為合作作者,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因此,合作作品的創作者是著作權主體。但是,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

(3)匯編作品著作權主體

匯編作品,是對若干作品、作品片斷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的選擇或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

進行匯編行為的人,稱為匯編人。匯編作品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如無特殊情況,匯編人就是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主體。

匯編人行使其匯編作品著作權時,僅能及于自己具有獨創性的匯編作品本身,不能及于被匯編的資料。

對于無獨創性的匯編,我國《著作權法》沒有明確的規定。

(4)職務作品著作權主體

職務作品,是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

分類:

a.普通職務作品,就是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任務所完成的作品,但是,公民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沒有或者基本沒有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或者不必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

普通職務作品的創作者是職務作品的完整著作權主體,其所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則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該優先使用時間為自作品交付之日起的兩年。

b.特殊職務作品,是指公民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特殊職務作品的著作權主體有兩個:一個是作品的創作者,另一個是創作者的所屬單位。作品創作者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中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

【例】簡述我國著作權關于“單位視為作者的作品”的規定。(武漢理工2005年研)

答: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著作權屬于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1)依此規定,一般情況下,作品的創作者就是作者。如有特殊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可能不是作者,如“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法律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2)視為作者的情形,就是法律規定,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品之作者的情形。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第3款可知,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應符合三個條件: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創作作品的組織者;

創作者所創作的作品須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

由作品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

此三條件為并列關系,須同時具備。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某作品的作者,即成為原始著作權主體,享有完整著作權,創作者不享有任何權利。

(3)“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作品”(簡稱為“法人作品”)與“特殊職務作品”的區別

職務作品,是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職務作品分為“普通職務作品”和“特殊職務作品”。法人作品與特殊職務作品的區別雖然有法律規定,但實際判斷卻比較困難。二者的區別體現在:

隸屬關系不同。特殊職務作品的創作者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具有某種隸屬關系;而法人作品的創作者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一定具有隸屬關系。

創作起因不同。法人作品的創作一般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動發起,或者事先征得了其同意;而特殊職務作品的創作既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起的,也可以是創作者自己發起的。

作品理念不同。法人作品所表達的或者代表的只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不能是創作者自己的意志;而特殊職務作品所代表的就是創作者自己的意志,基本不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

作品種類不同。法人作品可以是任何種類的作品;而特殊職務作品只能是法律明確規定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和計算機軟件等,少有其他作品。法人作品與職務作品不可能發生重合,即某作品不可能既是法人作品,又是職務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丹寨县| 久治县| 丰城市| 龙井市| 锦屏县| 黄梅县| 三原县| 孝感市| 班玛县| 崇州市| 云龙县| 凤山市| 肃南| 会同县| 吉安市| 江门市| 贵阳市| 齐齐哈尔市| 英山县| 托克托县| 枣阳市| 米林县| 庐江县| 乌恰县| 云林县| 蛟河市| 大名县| 荔波县| 平果县| 峨眉山市| 青铜峡市| 德州市| 浪卡子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丰县| 淮滨县| 沅陵县| 佛学| 会昌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