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黎欽《機械設計》(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考研網主編
- 820字
- 2021-01-06 19:51:58
第1章 緒 論
1.1 復習筆記
一、機械的組成及本課程研究的對象
1.機械的組成
(1)機械設備的組成
一般由原動機、傳動裝置、工作機(或執行機構)和控制系統四大基本部分組成,有的復雜機器還有輔助系統。
①原動機
原動機是機械設備完成其工作任務的動力來源。
②傳動裝置
傳動裝置是將原動機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工作機的裝置。
③工作機
工作機是直接完成生產任務的執行裝置。
④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根據機械系統的不同工況對原動機、傳動裝置和工作機實施控制的裝置。
(2)機械設備的制造和裝配
①機械零件
機械零件是機械制造過程中不可分拆的最小單元。
②機械部件
機械部件是機械制造過程中為完成同一目的而由若干協同工作的零件組合在一起的組合體。
③通用零部件
通用零部件是在各類機械中經常被用到的零部件。
④專用零部件
專用零部件是只有在特定類型的機械中才能用到的零部件。
2.本課程研究的對象
本課程主要從研究一般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出發,研究機械中具有一般工作條件和常用參數范圍內的通用機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基本設計理論和設計計算方法。
二、本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1.性質
本課程是一門設計性的技術基礎課。
2.地位
本課程在機械類及近機械類專業教學計劃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是一門主干課程。
3.任務
(1)初步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
(2)掌握設計或選用通用機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具有設計一般機械傳動裝置和一般機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識和創新能力;
(3)具有計算、繪圖、查閱與運用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
(4)掌握本課程實驗的基本知識,獲得實驗技能的基本訓練;
(5)對機械設計的新發展有所了解。
三、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習方法
1.特點
與基礎理論課程相比,本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設計性課程。
2.學習方法
(1)要理論聯系實際;
(2)要抓住設計這條主線,掌握機械零部件的設計規律;
(3)要努力培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4)要綜合運用先修課程的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