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浙江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基礎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圣才學習網主編
- 4289字
- 2021-01-06 19:52:32
2.2 典型題詳解
一、選擇題
1.決定教育目的的是( )。
A.家長
B.學校
C.政治經濟制度
D.文化傳統
【答案】C
【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具備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識傾向,則是由一定的社會政治制度決定的,體現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要求,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因此,正確答案選C。
2.提出普及初級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業革命后
B.第二次工業革命后
C.第三次工業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答案】A
【解析】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工廠開始大量出現,迫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同時機器在生產中的大量運用,需要接受一定程度教育的勞動力,于是對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強烈。因此,正確答案選A。
3.首次提出“人力資本論”的是( )。
A.赫爾巴特
B.杜威
C.舒爾茨
D.洛克
【答案】C
【解析】1960年12月,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學第73屆年會所做的“人力資本投資的”的講演,被稱為人力資本理論創立的“憲章”,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人力資本”的主張。因此,正確答案選C。
4.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屬于( )。
A.學校精神文化
B.學校物質文化
C.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
D.學生亞文化
【答案】B
【解析】學校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空間物態形式,是學校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它包括兩種表達方式:一是學校環境文化包括校園環境衛生、校園綠化、教育和教學場所等;二是設施文化,包括教學儀器、圖書、實驗設備、辦公設備。因此,正確答案選B。
5.校園文化的核心是( )。
A.學校的精神和觀念文化
B.學校的物質文化
C.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
D.學生亞文化
【答案】A
【解析】校園文化是人們為了保證學校中教育活動順利進行而創立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化形態,學校精神和觀念文化對校園文化起著指導和引領方向的作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因此,正確答案選A。
二、填空題
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制約________、制約________。
【答案】教育結構的變化;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2.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________、高等教育、________在內的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
【答案】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
3.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教育________、教育________。
【答案】再生產勞動力;再生產科學知識
4.人力資本理論認為,________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答案】人力資本
5.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有三種主要表達方式:一是保證學校正常運行的組織形態,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答案】規章制度;角色規范
三、名詞解釋
1.學校物質文化
答:學校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之一,是指具有文化意義的學校物質環境、校園規模、建筑設備及庭院布置等。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一樣,對社會有深遠影響。學校物質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主要有:①影響學生的心理平衡。良好的學校物質文化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安適感,感到處在一個安靜、和諧的生活與學習環境中。②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與態度。如學校建筑形態和功能、校區整體規劃等,都會影響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與看法。③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校教學設備的有無或多寡,如圖書數量、教學用具等,最易產生這種影響。④影響學校傳統的保存與傳遞。學校的光榮歷史、優良傳統等,常因某種獨有物質文化的保存而得以繼續發揚。
2.學校文化
答:學校文化又稱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是指學校內有關教學及其他一切活動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形態,它是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的體現。學校文化表現在顯性課程和潛在課程兩方面。顯性課程指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思想觀點、行為規范等。潛在課程指校園建筑、文化設施、文化生活、綠化、校園美化和校風、教風、學風、人際關系、心理氣氛等,其中學校的風氣、文化生活、人際關系和心理氣氛是學校文化的深層結構和核心內容。學校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在:①優良的學校文化可以促進教育教學工作順利的進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②學校文化既可以直接成為教育教學的要素,為學生所接納,又可以作為隱性課程,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潛移默化的影響;③作為一種亞文化,學校文化還可以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④不同類型的學校文化是不同類型學校之間相互區別的一個表征,是特色學校的一個顯著標志。因此,建設積極、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是各級各類學校管理的重要任務。
四、簡答題
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遞、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文化傳輸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傳遞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工具。教育傳遞著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較為迅捷、經濟、高效地占有人類創造的精神文化財富的精華。如果人類文化不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那么人類文化就得不到保存、積累和發展。教育傳遞文化,將人類的精神財富內化為個體的精神財富,成為整個生命的一部分,人類的精神財富便有了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險庫”。
(2)傳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既然可以傳遞,也就可以傳播交流。文化的傳播,一般指某一社會文化共同體的文化向另一社會文化共同體的傳輸過程,是單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文化共同體的文化相互傳播,是雙向的或多向的。文化的傳播交流,可以通過教育、戰爭、貿易、移民等途徑和手段來進行,學校教育被公認為是最有效的手段。教育是使人學會更好地進行交流,并從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吸取益處的重要工具。
(3)選擇、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對文化的選擇,即教育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擯棄社會文化的糟粕,發揚其精華。這就需要教育對“文化”進行篩選,把經過選擇的文化傳遞給下一代,以促進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教育對文化的選擇,是文化進步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動因,因而教育對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教育對文化的選擇意味著價值的取舍與認知意向的轉變,并且是為了文化自身的發展與進步。學校教育在本質上就是—種文化價值的引導工作,它擷取文化的精華作為教育的內容,提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觀念、態度與知識、技能,并通過一整套價值標準和評價手段進一步保證和強化這種選擇的方向性。
(4)創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不斷地更新與創造文化。教育通過傳遞已有文化,使個體“社會化”與“文化化”,并培養、造就與文化發展相關的個性和創造力,從而使文化能夠得以發展和更新。也就是說,通過教育,把人類已有的精神財富內化為個體的精神財富,使他們具有參與文化生活的能力,并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文化表現方式和創造能力。新的一代,通過教育可以迅捷而有效地占有人類全部文化的精華,然后即可站在前輩人的肩膀上進行新的創造。
(5)教育的文化分層功能
這一功能是由社會文化決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社會文化這一雙向互動的結構模式所決定的。在教育普及的現代社會,每個青少年在他們正式作為一定社會文化共同體中的一員以前,都必須先經過學校的選擇。教育之所以具有文化分層功能,是因為不同層次和類型的教育賦予不同的個體以一種特殊的“文化身份”,包括社會期望、自我認同、自我期望、價值觀念、知識和智能結構等,從而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共同體內扮演著相應的角色。
2.簡述學生文化的成因。
答:學生文化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
這表現在學生處于不同的年齡階段,由于特定的身心發展的需求,有著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齡階段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同時也表現在某些學生由于身心方面的顯著特征,在其生活經歷中會不同于其他學生的文化特征。
(2)同伴群體的影響
學生多處于青少年時期,有著自己交往的同年齡的群體,在這種群體中,會形成一些共同的價值規范等,構成一種與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態。
(3)師生的交互作用
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活動,是學校生活中一個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在這種交往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形式不同,學生的反映也就隨之各異。
(4)家庭社會經濟地位
學生所處家庭的社會經濟背景是制約學生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社會經濟地位一般都有著一些特定的思想觀念、價值規范等,學生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為也難免受家庭的影響。
(5)社區的影響
學生生活的社區對其文化的形成也產生著一定的影響,社區作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一般總會形成與社會共同體相應的規范與制度,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學生在有意無意之中習得了社區的文化特征,并把它帶到學校中來。
五、論述題
分析教育與人口狀況的關系。
答:教育與人口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方面人口狀況影響和制約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教育的人口功能也十分重要。二者的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人口狀況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①人口數量影響教育規模。社會的人口數量是在不斷變化的,其變化的速度可用增長率來表示,人口增長率影響教育發展規模,進而影響教育質量。
②人口結構影響教育結構。人口年齡構成制約各級教育發展規模與進程;人口就業結構制約學校教育結構;人口地域分布制約學校布局。
③人口質量影響教育質量。人口質量對教育質量的影響表現為間接和直接兩個方面:直接影響是指入學者已有的水平對教育質量的總影響;間接影響是指年長一代的人口質量影響新生一代的人口質量,從而影響以新生一代為教育對象的學校的教育質量。
(2)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可減少人口數量,是控制人口增長的手段之一。控制人口增長的手段很多,發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認為是起長遠作用的手段。
②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質,是改變人口質量的手段之一。人口素質是由人口的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品德素質三個方面的內容構成的,它們都與教育息息相關。通過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身體、科學文化以及品德素質。
③教育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人口結構的合理化指人口結構有利于社會生產和人口的自然平衡,人口結構包括人口的自然結構與社會結構。自然結構指人口的年齡、性別等方而的比例;社會結構指人口的階級、文化、職業、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教育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主要表現在:第一,教育影響年齡結構。第二,教育影響人口的城鄉結構。第三,教育影響人口的行業和職業結構。
④教育有利于人口的遷移。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從一個地點向另一個地點的遷居活動,人口有計劃的合理遷移,對適應生產力發展和資源開發,促進地區間文化技術的交流、合作與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諸多,其中教育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受過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遠距離的遷移;文化教育發達的城市和地區更吸引遷移人口;教育本身就實現著人口的遷移。
由此可見,教育的人口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更需要不斷發展教育,使其人口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 2020年四川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5年西藏自治區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心理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黑龍江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綜合素質知識點精講梳理(幼兒園)
- 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山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西藏自治區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必備試卷:綜合應用能力新大綱全真沖刺試卷
- 2020年山東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中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歷年真題+考前必做試卷(小學)(2016移動互聯版)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