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注 意

2.1 考點精講

考點1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通常指選擇性注意,即注意有選擇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視其他刺激的傾向。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1.注意的基本特征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兩個基本特征。

(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動有選擇地反映一定的對象,而離開其余的對象;

(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停留在被選擇的對象上的強度或緊張度,它使心理活動離開一切無關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動。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強度的特征。

2.外部注意和內部注意

根據人的心理活動所指向和集中的客體的性質,可以把注意區分為外部注意和內部注意。

(1)外部注意指人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它經常與知覺同時進行,也稱知覺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著重要作用。

(2)內部注意是指對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通過它,人可以洞察自己的心理活動,發展自我意識,規劃未來的活動和深思熟慮地辦事。內部注意對發展人的個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注意的意義和功能

1.注意的意義

(1)注意對心理活動起著積極的維持和組織作用,使人能夠及時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動,清晰地反映客觀事物,更好地適應環境,并改造世界。

(2)注意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

(3)注意是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覺清晰、思維敏捷,從而使行動準確、及時。

2.注意的功能

(1)選擇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對信息進行選擇,使心理活動選擇有意義的、符合需要的和與當前活動任務相一致的各種刺激;避開或抑制其他無意義的、附加的、干擾當前活動的各種刺激。

(2)保持功能

外界大量信息輸入后,每種信息單元必須經過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會很快消失。

(3)對活動的調節和監督功能

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動向著一定的目標和方向進行,使注意適當分配和適時轉移。

三、注意的生理機制和外部表現

1.注意的生理機制

(1)定向反射

定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異性引起的一種復雜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級的生理機制,包括身體的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有助于提高感官的感受性,并能動員全身的能量資源以應付個體面臨的活動任務。

(2)優勢興奮中心

優勢興奮中心是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時,在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產生的對當前刺激進行分析和綜合的核心。它具有適度的興奮性,舊的暫時神經聯系容易恢復,新的暫時神經聯系容易形成和分化,因此能夠充分揭露注意對象的意義和作用,對客觀事物產生清晰和完善的反映。當大腦皮層一定區域產生一個優勢興奮中心時,鄰近的區域就處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狀態,落在這些抑制區域的刺激,就不能引起應有的興奮,因而得不到清晰的反映。優勢興奮中心的轉移就是注意轉移的生理機制。

(3)腦干網狀結構

腦干網狀結構是指從脊髓上端到丘腦之間的一種彌散性的神經網絡。網狀結構不傳遞環境中的特定信息是,但它對維持大腦的一般性活動水平,保證大腦有效地加工特定的信號,具有重要意義。

(4)邊緣系統

邊緣系統是由邊緣葉、附近皮層和有關的皮層下組織構成的一個統一的功能系統。研究表明,在邊緣系統中存在著大量的神經元,它們不對特殊通道的刺激作出反應,而對刺激的每一變化作出反應。

(5)大腦皮層

產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腦皮層。大腦皮層不僅對皮層下組織起調節、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動調節行動、對信息進行選擇的重要器官。

2.注意的外部表現

人在集中注意于某對象時,常常伴隨著特定的生理變化和外部表現。注意時最顯著的外部表現,有以下幾種:

(1)適應性運動:人在注意時,有關的感覺器官朝向刺激物。

(2)無關運動的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時,無關運動會暫時停止。

(3)呼吸運動的變化:人在集中注意時,呼吸變得輕微而緩慢,呼與吸的時間比例也會發生變化,一般是吸短呼長;當注意高度集中時,甚至會出現呼吸暫時停止的狀態,即“屏息”現象。

考點2  注意的種類

一、無意注意

1.概念

無意注意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這種注意的產生和維持,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是人們自然而然地對那些強烈的、新穎的和感興趣的事物所表現的心理活動的指向和集中。它往往在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產生的。動物也有無意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種初級表現形式。

2.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刺激物的特點和人本身的狀態。

(1)刺激物的特點

刺激物的強度。在無意注意中,起決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的絕對強度,而是刺激的相對強度,即刺激強度與周圍物體強度的對比。

刺激物之間的對比關系。刺激物在強度、形狀、大小、顏色和持續時間等方面與其他刺激物存在顯著差別時會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

刺激物的活動和變化?;顒拥拇碳の?、變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動、無變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刺激物的新異性。刺激物的新異性是指刺激物的異乎尋常的特性。研究表明,刺激物的相對新異性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2)人本身的狀態

人對事物的需要和興趣

凡是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和引起人的興趣的事物都會使人產生期待的心情和積極的態度,從而引起無意注意。直接興趣是無意注意的重要源泉。人們常常會被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不自覺地加以注意。一般地說,凡與一個人已有知識有聯系又能增進新知識的事物容易引起興趣。

人當時的情緒狀態和精神狀態

a.人的心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無意注意。如果一個人心境開朗,心情愉快,平時不大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這時也很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如果一個人心境憂郁,平時容易引起無意注意的事物,這時也不易引起他的注意。此外,凡是一個人對某人(或事物)有著特殊的感情,則與之有關的人和事,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

b.人當時的精神狀態也對無意注意有重大影響。人在過度疲勞時,常常不能覺察到在精神飽滿時容易注意的事物;人在精神飽滿時,最容易對新鮮事物發生注意,而且注意也容易集中和持久。

二、有意注意

1.概念

有意注意指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動地服從于既定的目的任務,它受人的意識的自覺調節和支配。有意注意的客體不易吸引人的注意,但又是應當去注意的事物。因此,要使意識集中在這種對象上就必須有一定的意志努力。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條件和方法

(1)加深對活動的目的、任務的理解;

(2)培養間接興趣;

(3)合理地組織活動;

(4)用堅強意志與干擾作斗爭。

三、有意后注意

1.概念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預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一方面類似于有意注意,因為它和自覺的目的、任務相聯系著;另一方面類似于無意注意,因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2.作用

有意后注意是個人的心理活動對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種高級類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穩定性,是人類從事創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

四、三種注意之間的關系

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實踐活動中緊密聯系、協同活動。有意注意可以發展為有意后注意,而無意注意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化為有意注意。

考點3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穩定性

1.概念

注意的穩定性是指在同一對象或同一活動上注意所能持續的時間。這是注意在時間上的特征,可以用某一時間范圍內工作效率的變化來表示。注意穩定性的標志是活動在某一段時間內的高效率。

2.分類

在注意的穩定性中可以區分出狹義的注意穩定性和廣義的注意穩定性。

(1)狹義的注意穩定性

狹義的注意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對象上的時間。

注意的起伏,又稱注意的動搖,是指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時,注意很難長時間地保持固定不變,會出現周期性變化的現象。

注意起伏的原因:a.由于感覺器官的局部適應,使對物體的感受性短暫地下降;b.現代神經生理學把注意的起伏和有機體一系列機能的起伏聯系起來。

(2)廣義的注意穩定性

廣義的注意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動上的時間。廣義的注意穩定性并不意味著注意總是指向同一對象,而是指當注意的對象和行動會有所變化,但注意的總方向和總任務不變。

影響廣義的注意穩定性的因素

a.人的主體狀態。人對所從事的活動的意義理解得越深刻,對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抱著積極的態度,并且在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時,注意容易保持穩定。意志堅強,又善于自制且能和干擾作斗爭的人,注意就容易保持穩定。

b.對象的特點。在主體積極性相等的條件下,提高刺激的強度和延長刺激的作用時間有助于保持注意的穩定性;內容豐富的對象比內容單調的對象,活動的對象比靜止的對象更容易保持人的注意穩定性。

3.注意的分散(又稱分心)

(1)注意的分散是同注意穩定相反的狀態,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離開了當前應當指向和集中的對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對象上的現象。

(2)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

無關刺激的干擾或單調刺激的長期作用;

人的主觀狀態,如疲勞、疾病、擔憂等。

二、注意的廣度

1.定義

注意的廣度又稱注意的范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量。

2.影響注意廣度的因素

(1)知覺對象的特點

知覺的對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規律,越能成為相互聯系的整體,注意的范圍也就越大。(2)個人知覺活動的任務和知識經驗

如果知覺活動的任務多,注意范圍就??;知覺活動的任務少,注意范圍就大。知識經驗豐富,注意范圍就大;知識經驗貧乏,注意范圍就小。

(3)知覺對象的特點和主體狀態的影響。

三、注意的分配

1.定義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對象的現象。

2.注意分配的條件

(1)同時進行的兩種活動中必須有一種是熟練的。人們對熟練的活動不需要更多的注意,可以將注意集中在比較生疏的活動上。

(2)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之間的關系也很重要。如果它們之間毫無聯系,同時進行這些活動就很困難;如果它們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反應系統,同時進行這些活動就比較容易。

3.對人類的意義

復雜的工作要求人們能進行注意分配。注意分配的能力主要是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出來的。它對于飛行員、駕駛員、科研工作者、教師和樂隊指揮等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注意的轉移

注意的轉移是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象。

1.影響注意轉移快慢和難易的條件

(1)原來注意的強度;

(2)新的注意對象的特點;

(3)個體神經過程的靈活性,人的注意轉移除存在著個體差異外,還存在著年齡差異。

2.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穩定性的關系

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穩定性是彼此緊密聯系著的。注意的穩定性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廣義的注意穩定性并不是指注意總是指向同一對象,而是指注意的總方向和總任務不變。在同一活動中,如果沒有注意的轉移,也就難以保持注意的穩定。

3.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的關系

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是彼此緊密聯系著的。每一次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分配也必然發生變化。注意一轉移,原來注意中心的對象便轉移到注意中心之外。而新的對象進入注意中心,整個注意范圍的圖像便發生變化。因此,每當注意中心的對象轉換時,必然出現新的注意分配的情況。

4.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散的關系

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雖然都是注意對象的變換。注意的轉移是在實際需要時,有目的地把注意轉向新的對象,使一種活動合理地為另一種活動所代替。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穩定時,受無關刺激干擾,或由單調刺激所引起,使注意離開需要注意的對象。

人的注意特性與先天因素有關,但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實踐中以及教育、訓練中發展起來的。

考點4  注意的認知理論

一、過濾器理論(早期選擇模型)

1.代表人物:布魯德本特

2.主要觀點:人類面臨著大量的信息,但個體的神經系統在同一時間內對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是極有限的,需要過濾器調節,從而使中樞神經系統不致負擔過重。過濾器相當于一個開關,它按照“全或無”原則工作,接通一個通道,通過一些信息,這些信息便得到進一步的加工處理。其他的通道則被阻斷,信息不能通過,暫時貯存在短時記憶中,并且迅速衰退。在這個模型中,通道只能接通一個,魏爾福特把它稱為單通道模型。

3.實驗研究:1954年布魯德本特的雙耳分聽實驗可以作為過濾器學說的實驗依據。

(1)實驗程序

他對被試兩只耳朵同時呈現刺激。例如,對一只耳朵呈現數字:6、2、7;對另一只耳朵呈現數字:4、9、3。呈現的速度為每秒兩個數字,呈現后要求被試再現數字。

(2)實驗結論

結果表明,大部分被試是以耳朵為單位分別再現各個耳朵所接受的信息,如627,493。戚里(Cherry)的實驗也支持這種理論。他的實驗表明,被試能很好地報告追隨耳的項目,對非追隨耳除能覺察出刺激的一些物理特性外,幾乎不能報告出其他任何東西。

新異的、強烈的刺激、具有生物學意義的刺激容易通過過濾器而被注意。微弱的、缺乏新異性的刺激則容易被過濾掉。此外,布魯德本特重視人的期待作用,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通過過濾器而被注意到。

二、衰減理論(中期選擇模型)

1.代表人物:特瑞斯曼(A.M.Treisman)

2.衰減理論與過濾器理論的聯系與區別

(1)聯系

過濾器說和衰減器說都把注意看作是一個控制系統,負責對一定量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2)區別

衰減理論認為,沒有集中注意而設想被關閉的通道,事實上并沒有完全被阻斷,而只是被衰減。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過而得到高級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識中。

特瑞斯曼還將閾限概念引入高級分析水平。追隨耳中的信息由于沒有被衰減,因此能夠順利地被激活而得到識別。非追隨耳中的信息,由于受到衰減,常常不能被激活,因此不能被識別。但是一些特別有意義的項目,由于激活閾值較低就能被激活而被識別。他們指出,項目的意義、熟悉程度、上下文和指示詞以及人的個性傾向都是影響閾限的因素。

3.實驗研究

1967年特瑞斯曼和格芬(G.Geffen)對這種學說提出了實驗證明。

特瑞斯曼曾要求被試雙耳聽兩個材料:

追隨耳聽,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非追隨耳聽 Knowledge of on a hill

4.實驗結果

大多數被試聽到的是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而且他們聲稱信息是來自一個耳朵。這些實驗表明,被試并非只注意追隨耳中的信息,也注意了另一只耳朵中的重要信息。這只有在兩個通道都接通的情況下才能實驗。這樣對布魯德本特的單通道模型提出了質疑。

1971年,布魯德本特接受了特瑞斯曼的修正。因此現在一般把這種理論稱為布魯德本特—特瑞斯曼過濾衰減模型(Broadbent-Treisman filter attenuation model)。由于這兩個理論過濾器機制在高級心理加工過程之前,即外界進入的信息并不是都能得到高級心理加工,因此,又將這兩個理論稱為注意的知覺選擇模型。

三、注意的完全加工理論(后期選擇模型)

1.主要觀點

注意的完全加工理論認為,對信息的選擇是發生在模式識別之后。人們能夠不受限制或很少受限制地同時對大量信息進行分析,而人類信息加工受阻則在于個人不具備記住這種分析結果的能力。因此,堵塞是一種記憶堵塞,而不是對信息加工的堵塞。

由于,完全加工理論與知覺選擇模型不同,認為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高級心理加工,注意的選擇機制在于對于反應做出選擇,因此,完全加工理論又稱為注意的反應選擇模型。

2.實驗研究

1974年希夫令和皮索尼等人做了如下的實驗:

在白噪音的背景上給被試呈現輔音,要求被試指出他是否聽到一特殊的輔音。實驗時,控制輔音呈現方式,以便被試知道輔音來自哪一只耳朵或不知道輔音將出現在哪一只耳朵中。如果被試不知道輔音會出現在哪只耳朵,他便不得不加工來自兩耳的信息。而在單耳的條件下,他只需加工一半信息。根據注意的衰減說,這項實驗的結果應該是單耳比雙耳條件下要好。而注意的完全加工說則認為在這兩種條件下效果是相等的,因為兩只耳朵對信息的分析是自動而完全的。實驗結果表明,被試覺察輔音的能力與他們正在收聽的信息量無關。實驗支持了完全加工說。

四、注意的資料限制和智源限制理論(認知資源加工理論)

1.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務

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務是指,注意是一種非常有限的心理資源,所以分配給較多的資源以執行某項任務,這項作業便得到改善。但同時執行另一項任務時就會受到智源限制。

2.資料限制任務

資料限制任務是指,當執行某些任務的作業時不是受智源的限制,而是由資料的質量問題所造成的。如果輸入的資料較差,即使再加上一些智源,也不能改善作業成績。

3.實驗研究

要被試在有噪音的房間里覺察一種音調,這就是資料限制任務。

如果給被試以最低限度的智源,要求他覺察該音調便依賴于資料的質景。如果對象與背景很難區分,那么即使增加被試的心理智源也無用。

推薦閱讀
  1. 2020年上海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2.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招聘考試(經濟金融類)專業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3.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C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4.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5.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6.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2017升級版)
  7.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B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A級)核心詞匯全突破【核心釋義+例句搭配+巧記速記】
  9. 2019年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綜合基礎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0. 經濟師《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教材精編(2016)
  11. 2020年福建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2020年貴州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2020年浙江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4. 2019年安徽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5.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英語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甘德县| 南城县| 桂东县| 宽甸| 延吉市| 沙河市| 通辽市| 平舆县| 罗定市| 梧州市| 沙坪坝区| 通海县| 甘孜| 凉城县| 文安县| 汶川县| 汉中市| 新民市| 隆德县| 博白县| 泰宁县| 武安市| 茂名市| 施甸县| 库尔勒市| 泰兴市| 临安市| 疏附县| 宕昌县| 甘洛县| 延寿县| 平江县| 东光县| 旌德县| 静安区| 礼泉县| 察哈| 板桥市| 三门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