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浙江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基礎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圣才學習網主編
- 3230字
- 2021-01-06 19:52:33
3.2 典型題詳解
一、選擇題
1.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答案】B
【解析】個體的身心發展不平衡性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兒童身心發展的兩個不同時期屬于前者。因此,正確答案選B。
2.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了( )。
A.現實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答案】D
【解析】遺傳素質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為人以后的發展準備了物質基礎,而后天的教育讓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因此,正確答案選D。
3.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
A.遺傳素質
B.家庭環境
C.學校教育
D.社會人文地理條件
【答案】C
【解析】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內容和活動計劃,有系統的組織和特殊的教育條件,在兒童的身心發展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能系統的引導兒童的發展,是其他形式的教育無法取代的。因此,正確答案選C。
4.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該觀點屬于(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說
【答案】A
【解析】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著重強調自身的遺傳素質在身心發展中起到決定作用。因此,正確答案選A。
5.身體狀態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是( )表現出的總體性的階段特征。
A.兒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兒期
【答案】B
【解析】身體狀態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是少年期表現出的總體性的階段特征。這些個體自身的變化,同時也改變了少年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包括與成人的關系。這是人生過程中由單純對外部生動形象的世界探究到關注內部精神世界變化的轉折期。因此,正確答案選B。
二、填空題
1.________學生的年齡在12~15歲之間,處于少年期,是人生理發育的第________個高峰期。
【答案】初中
2.內發論者一般認為: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來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人的身心發展順序也是由________所決定的。
【答案】內在需要;成熟機制
3.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有幾種不同的觀點:內發論、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外鑠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4.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有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________、不平衡性、互補性和________。
【答案】階段性;個別差異性
5.個體身心發展的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受到遺傳素質、________、________、學校教育和________的影響。
【答案】成熟;環境;個體主觀能動性
三、名詞解釋
1.遺傳決定論
答:遺傳決定論是一種單一因素決定論,亦稱“生物因素決定論”。該觀點認為人的機體構造、形態、神經系統機制以及能力和性格的發展及差異的形成都是由遺傳決定的。英國人類學家高爾頓在1869年發表的《遺傳的天才》一書中,首先提出“天才是遺傳”的觀點。他認為兒童的智力和品質在生殖細胞的基因中就已決定,后天的環境和教育只能影響這些由遺傳決定的能力和品質,使之或遲或早的實現,而不能加以改變。奧地利心理學家比勒持同樣觀點,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是兒童內部素質向自己的目的有節奏地運動的過程。遺傳決定論最大的局限是貶低了環境和教育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
2.發展關鍵期
答:發展關鍵期又稱發展最佳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量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它是由心理學家根據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而提出來的一個概念。發展關鍵期的特點是:在這個時期,人對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速度最快,如果在此時施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錯過發展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四、簡答題
簡述教育在提升人類地位中的作用。
答: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地位,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育對人的價值的發現
人的價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發揮,人的尊嚴得到尊重。教育有責任不斷提高人們對人自身價值的認識,提高人們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教育要充分認識到人的生命價值,人的主體地位,人的個體的獨特尊嚴。教育不僅要教給人們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教會人們駕馭知識技能,要教會人們懷疑和創新知識的能力。
(2)教育對人的潛能的發掘
人的潛能是人足以區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是能夠把人培養成為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條件;而人的潛能的充分實現,必須通過教育、通過學習才有可能。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潛能存在的實際價值,盡可能地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這是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
(3)教育對人的力量的發揮
人的力量包括人的身體力量和精神力量,而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人力即體力和心力得到應有的培養與發揮。在當前,我們必須通過教育和諧地發揮人的力量,逐步使每一個人都獲得真正的全面發展。教育的這一功能的充分發揮,必然有助于不斷地提升人的地位。
(4)教育對人的個性的發展
個性是指個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獨特性,個人化是指個體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獨特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過程;而人的個性化的形成和實現依賴于教育的作用。教育具有促進人的個性化的功能,這主要體現在:教育可以促進人的主體意識的發展、可以促進人的個體特征的發展、可以促進人的個體價值的實現。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其充分開發內在的潛力并充分發展其特長;同時,教師還要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價值,給其創造生命價值的信心和力量,促使其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
五、論述題
聯系中學生的年齡特征,談談對中學生的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答:(1)中學生的年齡特征
①中學生年齡階段的生理特點表現在:身體外形發育;身體各臟器生理功能的發育,第二性征出現;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生理機能逐步增強。
②中學生主要心理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智力發展顯著但社會閱歷較淺。也就是說,這個時期他們的感覺、知覺靈敏,記憶力、思維能力不斷增強,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占據主導地位,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斷來反映事物的關系和內在聯系,并從一般的邏輯思維向辯證思維過渡,更多地利用理論思維,而且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都有顯著的提高。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有獨到的見解,喜歡質疑和爭論。
第二,自我意識增強但不夠穩定。注重外表,或沾沾自喜,或煩惱憂愁;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對別人的評價極為敏感;遇事容易走極端。
第三,性意識的覺醒、發展但自控能力較差。所謂的性意識就是對性的理解、體驗和態度;覺醒,開始意識到兩性的差別和兩性的關系,同時也帶來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如有的學生對自己的性征變化感到害羞和不安,對異性的變化感到好奇和關注等。
(2)對中學生教育需注意的問題
中學生的教育應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堅持面向全體中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生動活撥、積極主動、全面地得到發展。對中學生的教育需注意以下問題:
①學校、社會、家庭應該為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良好的外部條件是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
②減輕中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指導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培養其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③培養中學生穩定而積極的情緒和情感。積極的情緒和情感對學生智力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④對中學生進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中學生宜采取說理、疏導的教導方式,而不應一味強制、批評、懲罰。
⑤重視中學生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傷亡事故。
⑥加強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⑦重視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階段,在這一敏感時期,學校尤其需要對他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他們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
- 2015年西藏自治區教師資格考試《學前教育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A級)核心詞匯全突破【核心釋義+例句搭配+巧記速記】
-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個人理財: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4年企業法律顧問《綜合法律知識》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修訂版)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 2020年四川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 2014年企業法律顧問《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修訂版)
- 2020年云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4版初級會計電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