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

3.1 考點精講

考點1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個體身心發展

(1)個體身心發展的概念

個體身心發展是指作為復雜主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

(2)人的身心發展的特殊性

人的身心發展是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實現的

人是社會的人,人是在社會環境中發展的個體。個體身心發展到什么程度,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社會環境是個體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對人的發展起著制約作用。

在社會環境中,不僅存在著與個體有著不同性質、不同關聯程度的各類群體,而且還存在著人的創造物和各種創造性工具。個體只有將這些創造物與創造工具作為自己的活動對象,與其發生交互作用,人的身心發展才能成為可能。

人的身心發展具有能動性

人具有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這已經使人超越了動物,另外,人還有認識和改造自己的能力,具有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人,具有規劃自己的未來和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條件的能力。

人的能動性能否較好地發揮,是一個人的發展能否達到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對人的潛在能力的充分信任,對社會實踐在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發展主體自我意識在人的發展中的價值的清醒認識,是學校教育個體發展功能正常發揮的前提,也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要求。

2.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1)內發論

基本觀點

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代表人物

a.孟子是中國古代內發論的代表。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萬物皆備于我心,人的本性中就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養性,向內尋求,這些品性就能得到發展。

b.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動人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

c.美國當代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把“基因復制”看作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

d.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的決定作用,他認為,人的發展順序受基因決定,教育要想通過外部訓練搶在成熟的時間表前面形成某種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勞的。

(2)外鑠論

基本觀點

外鑠論者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教育等。

代表人物

a.我國古代性惡論的代表人物荀子持外鑠論的觀點。

b.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c.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基本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的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3.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個體身心的發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展的個別過程和特點的出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個體身心發展的這一特點要求教育活動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無論是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是品德的養成,都應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地進行。

(2)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前后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時期內,發展主要表現為數量的變化,經過一段時間后,發展由量變到質變,從而發展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階段。這一特點要求教育要有針對性,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變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就已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而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的水平。

人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發展期現象,它越來越引起心理學家的重視,心理學家提出了發展關鍵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即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個體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可以獲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發揮個體在這一方面的潛力;錯過了關鍵期,訓練的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永遠無法補償。因此,教育活動首先要分析個體各方面發展的最佳時期,對癥下藥,才會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4)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機體各部分存在著互補的可能,互補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況下依然能與環境協調一致,從而為人的繼續生存與發展提供了條件。

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緒狀態對整個機體能起到調節作用,可以幫助人戰勝疾病和殘缺,使身心依然得到發展。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和堅強的意志,那么,不很嚴重的疾病或磨難也會把他擊倒。

(5)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個體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著: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它不僅是自然性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方面。

個體發展水平的差異不僅是由個人的先天素質、內在機能的差異造成的,它還受到環境及發展主體在發展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識的水平、自我選擇的方向的影響。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發現并研究個體間的差異特征,做好“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是非常重要的。

考點2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

1.遺傳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1)遺傳素質的概念

遺傳是指個體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又稱遺傳素質。

(2)遺傳的意義

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每個人的先天素質中都有不同于父母的獨特因素,如果沒有這些自然條件,個體的發展便無法實現。個體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具有的先天的心理特征,也會對他后天的學習和社會成功產生很大的影響。但遺傳素質是人的先天素質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遺傳素質并不會直接轉變為個體的知識、才能、態度、道德品質等,如果離開了后天的社會生活和教育,遺傳素質所給予人的發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為現實。

遺傳素質的差異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個體的遺傳素質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體態、感覺器官方面,也表現在神經活動的類型上。在每個個體身上表現出來的不同于其他個體的特點,不管是智力、體形還是特長,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遺傳素質的影響。現代遺傳學研究證明,遺傳基因的物質基礎在于核糖核酸排列及其活動的差異。一個先天稟賦優異的兒童,如果后天得到良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發展得更快、更好是完全可能的;一個天生的弱智兒童,對他的發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遺傳素質不能預定或決定人的發展,所以不能夸大遺傳的作用。遺傳決定論者把遺傳看作是決定人發展的唯一因素,人的智力、能力和個性都是自然賦予的,是先天的。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他們否定教育和環境對個體的影響,認為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的作用只在于延遲或加速遺傳能力的實現。

2.成熟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1)成熟的概念

成熟是指兒童個體生長發育的一種狀況,指個體的生理和心理機能與能力都達到比較完備的階段,即已由兒童成長發育成為成人。

(2)成熟的意義

人的機體的成熟程度制約著身心發展的程度和特點,它為一定年齡階段身心特點的出現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1)環境的概念

環境泛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環境的性質來分,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包括自然條件與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與個體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

按環境的范圍分,可分為大環境(指個體所處的總體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和小環境(與個體直接發生聯系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2)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人在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也不是消極的、被動的。

4.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1)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作出社會性規范

社會對個體的要求或期望體現在體質、思想道德、知識能力等很多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規范。學校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它根據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標和方向,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專門人才培養的要求作出相應的調整,并有意識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標的形式去規范學校的其他工作,通過各種教育活動去促使學生達到規范的目標。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學校教育是一項目標明確、時間相對集中、有專人指導并進行專門組織的教育活動。學校教育使個體處在一定的學習群體中,盡管個體之間的發展水平有差異,但這也有助于個體的發展。學校教育就教育質量與效率而言,是其他環境所不能比的。如果學校教育能正確判斷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種加速作用將更明顯、更富有成效。

(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功用

學校教育的內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即使專門學校的教育內容,也屬該領域普遍和基礎的部分,因而對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此外,學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這對人的發展來說,更具有長遠的意義。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在開發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學校教育內容的多面性和學生表現出的差異性,有助于個體特殊才能的表現與發現。在個性發展方面,學校教師和領導有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素養,這有助于他們發現學生的個性,并尊重和引導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同時,學生過群體生活也有助于每個人從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閃光點,豐富自己的個性。

5.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巨大作用

(1)個體能動性的內容

從過程結構的角度看,包括活動主體的需要與動機、指向的客體對象,活動的目的、內容、手段與工具,行為程序、結果及調控機制等基本要素。

從活動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不同層次和內容的活動構成。

(2)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層次

第一層次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生理活動

生理活動是人這一有機體與環境中的物質發生交換的過程,是為維持人的生命服務的,與人的身體發展直接相關,也是其他方面發展的基礎。

第二層次是心理活動

心理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它是人對外部世界能動的、帶有個體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對自己的意識、態度與傾向,其中最基本的是認識活動。

最高層次是社會實踐活動

對個體來說,具有滿足人的生存、發展和創造需要的意義,是人與環境之間最富有能動性的交換活動,是一種能量的交換。它具有鮮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體現了人的主動選擇。

考點3 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

1.教育對人的價值的發現

(1)人的價值的含義

人的價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發揮,人的尊嚴得到保證。

(2)教育使人的價值得到發現

教育不僅要教給人們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教會人們駕馭知識和技能,教會人們懷疑知識和技能,從而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知識是為人所用的,而不應該讓知識反過來奴役人。

2.教育對人的潛力的發掘

(1)人的潛能的含義

人的潛能是區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是能夠把未成熟的人培養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養成為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條件。

(2)教育對人的潛能的發掘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潛能,甚至是巨大的潛能。人的潛能很少能自動表現出來,人的潛能的充分發掘,必須通過教育和學習才能實現。教育者必須認識到,當具備了某種條件時,人的潛能會得到超常的發揮。充分認識學生的潛能存在的事實及價值,盡可能地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是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

3.教育對人的力量的發揮

(1)人的力量的含義

人的力量是人的身體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綜合。

(2)教育對人的力量的發揮

人的身體力量的發展有多種途徑,教育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發展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實現。教育不僅需要分別培養和發展人的身體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圖使人的身心發展得到和諧,盡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4.教育對人的個性的發展

(1)個性的含義

個性亦稱人格,指個體穩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體性和獨特性。

(2)教育對人的個性發展的作用

發展個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礎上,充分把人的差別性表現出來,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獨特性,實現生命的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發展個性是教育的理想,進行個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就我國學校教育的一般情況來說,是重視共同性有余,而重視差別性不足。

考點4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的特殊任務

1.少年期的年齡特征與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1)少年期的年齡特征

生理發展特點

a.體形劇變;b.身體機能迅速健全;c.神經系統的發育接近成人;d.性開始成熟。

心理發展特點

a.認識特點

第一,注意特點:有意注意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注意的品質有新的發展。

第二,感知特點:觀察的自覺性有所提高。

第三,記憶和想象特點:有意識記和意義識記逐漸起主導作用。

第四,思維特點:抽象概括水平提高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顯著的提高。

b.情感和意志特點

第一,情感方面: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容易動感情,常常為一點小事而激動,行為帶有沖動性,有事不愿和父母談。

第二,意志方面:組織性和紀律性提高了,他們活動的自覺性,獨立性,堅持性有了一定的發展。

c.自我意識

第一,自我評價能力有所提高;第二,成人感增強。

(2)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在身體發展方面,初中階段教育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變化的必然性和意義;

在認知方面,初中階段教育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

在情意方面,初中階段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體驗;

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初中階段教育應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的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初中生自我認識能力的起始階

2.青年期的年齡特征與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1)青年期的年齡特征

生理發展

a.身體的發育已經基本成熟,發展速度進入相對平緩階段。

b.性機能的發育基本成熟。

c.神經系統已經發育完善。

心理特點

a.認識能力有了深入的發展。

b.情緒,情感不僅豐富而且復雜,意志趨于成熟。

c.自我意識發展逐漸趨于成熟。

d.對異性的好感與愛慕。

e.熱烈追求理想,開始探索人生的意義。

(2)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發展認知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

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形成合理的人生理想,重視理想教育和職業指導;

正確處理異性同學之間關系的教育;

加強品德、法制、政治教育。

推薦閱讀
  1.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3.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4. 政法干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教育入學考試申論標準化模擬試卷(專科類、本碩類通用)
  5.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7升級版)
  6.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叢書)
  7. 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教材精編(2016)
  8. 2020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2020年貴州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0. 經濟師《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教材精編(2016)
  11. 2020年遼寧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2020年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2020年江蘇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4.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幼兒園)》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15. 2014年企業法律顧問《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修訂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都昌县| 汉川市| 宿迁市| 石首市| 任丘市| 壶关县| 射阳县| 腾冲县| 海晏县| 张家港市| 祥云县| 黎城县| 鸡泽县| 读书| 新绛县| 阜阳市| 榆树市| 襄汾县| 吉安县| 弋阳县| 文水县| 南和县| 霍州市| 碌曲县| 南昌市| 秀山| 射洪县| 灌南县| 潞城市| 东莞市| 星子县| 普兰县| 封丘县| 灌阳县| 苍南县| 甘洛县| 满洲里市| 崇州市| 丹阳市|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