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廣東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圣才學習網主編
- 4291字
- 2021-01-06 19:24:21
1.2 典型題詳解
一、選擇題
1.史書記載,中國學校教育形態最早出現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答案】A
【解析】根據歷史記載,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學校教育的形態。《孟子》里說夏、商、周“設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
2.原始社會教育的內容是簡單的,主要內容是( )。
A.四書五經
B.六藝
C.生產勞動
D.七藝
【答案】C
【解析】在原始社會,以生產資料原始公有制為基礎,沒有國家,氏族成員處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權也是平等的,所有兒童接受差不多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生產勞動。
3.下列哪種觀點是智者派的觀點?( )
A.努力追求道德的卓越、生活的明智和行為的理性
B.把知識作為一種工具
C.教育目的是培養思路清晰、充滿理性和真理的政治家
D.強調美德、道德和忠誠
【答案】C
【解析】智者最關心的是道德問題和政治問題,并把系統的道德知識和政治知識作為主要的教育內容。這樣,不僅豐富了教育內容,而且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統治者的預備教育。這種教育是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鼎盛時期必然產生的客觀需要。
4.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現特征是( )。
A.學校的產生
B.學制的建立
C.教育實體的出現
D.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出現
【答案】B
【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規教育,即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始于近代。學校教育系統的形成意味著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5.教育學萌芽的標志是( )的提出。
A.教育價值
B.教育規律
C.教育問題
D.教育現象
【答案】C
【解析】教育學研究的對象是教育問題。教育問題的提出標志著教育學的萌芽,教育問題的發展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教育問題的轉換表明教育學研究傳統和范式的變革,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觀念。
二、填空題
1.義務教育依據“法律規定”,具有________性、免費性、________性。
【答案】義務;強迫
2.教育學是一門以________、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________的科學。
【答案】教育現象;教育規律
3.教育制度的發展經歷了從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__。
【答案】非制度化教育
4.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統的________。
【答案】各級各類學校
5.明確提出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的是前蘇聯教育理論家________,他的作品是________。
【答案】凱洛夫;《教育學》
三、簡答題
1.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答: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興起于19世紀末,直到今天仍然對教育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其基本觀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與社會的關系
①教育是與人類的生產聯系在一起的,既取決于生產的物質條件也取決于生產關系。社會或社會生產關系決定著教育,制約著教育的發展、社會性質以及社會職能的實現,并要求教育為這些關系服務,發揮教育的社會功能。
②教育同時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繼承性,受多重因素制約,教育對于無產階級革命和徹底解放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才能消滅資產階級和一切階級的教育。教育改革和社會變革之間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
(2)教育與社會生產的關系
社會生產對教育作用的變化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和作用都發生了變化。教育規模和發展速度、教育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教育在社會生產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教育是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是科學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學校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重要場所。
(3)論人的本質和個性形成
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包括兩方面:①人的本質是勞動;②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個性形成的問題上,馬克思主義批判了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科學地解決了遺傳、環境和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辯證關系。
(4)論人的全面發展與教育的關系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核心。人的全面發展,即勞動者智力和體力兩方面,以及智力的各方面和體力的各方面都得到發展,達到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這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但從更深層次看,它也是指一個人在志趣、道德、個性等方面的發展,即作為一個真正“完整的”、“全面性”的人的發展,而且使每個社會成員得到自由的、充分的發展,還必須向全體社會成員施以普遍的全面教育,包括智育、綜合技術教育、體育和德育,以及實行教育與真正自由的生產勞動相結合。
(5)論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大意義
①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不但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
②大工業的發展客觀上先是要求將生產勞動與教育結合起來,使工人盡可能受到適應勞動職能變更的教育,再是要求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以培養能多方面發展的勞動者。
③機器大工業生產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這就為通過科學這一中介,將教育與生產勞動有機地相結合提供了基礎。
④綜合技術教育,這一使兒童和少年了解生產各個過程的基本原理,同時使他們獲得運用各種生產工具的技能,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提供了重要的“紐帶”。
2.簡述現代教育的特征。
答:現代教育是迄今為止教育發展的最高階段,也是人類教育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出現了許多新特點。現代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現代教育的公共性
現代教育的公共性是指現代教育越來越成為社會的公共事業,是面向全體人民,而不是面向一部分人的;是為全體人民服務的,而不是僅為一小部分人服務的。與之相關的就是現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現代教育要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樣的機會和服務,努力做到受教育機會的均等,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實際上的公平。現代教育的公共性即現代教育的大眾性,現代教育應該是大眾教育,應堅決廢除教育的等級性和特權性。這并不是要否認教育對少數精英人才的培養,而是要求對精英人才的選擇不應根據他們的財產、出身和地位,而應根據他們的才智和志向,并且,精英人才的選拔不應該以犧牲大眾教育的質量為代價,應該在提高大眾素質的基礎上選擇精英、培育精英。
(2)現代教育的生產性
現代教育的生產性是指現代教育越來越與人類的物質生產結合起來,越來越與生產領域發生密切的、多樣化的關系;生產的發展也對教育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職業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們日益認識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經濟,教育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杠桿。教育的經濟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的充分重視,教育改革因此被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條件。教育不僅是改變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重要力量,還是改變人們的物質生活的一種重要力量。
(3)現代教育的科學性
現代教育的科學性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科學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內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現代教育的發展也受教育科學的指導,日益擺脫教育經驗的束縛。
(4)現代教育的未來性
現代教育的未來性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目標定位等會對未來社會和個體的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指現代教育的發展不僅要考慮到當前社會和個體發展的要求,從當前社會和個體的發展需要出發,而且要考慮到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來,未雨綢繆。
(5)現代教育的國際性
現代教育的國際性是指現代教育應該從態度、知識、情感、技能等方面培養受教育者從小就為一個國際化的時代做準備,即現代教育要面向世界。
(6)現代教育的終身性
現代教育的終身性是指現代教育不局限于學齡階段,而是貫穿人的一生。現代教育的改革應該著眼于創造一個適合于終身學習的社會,滿足不同年齡段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四、論述題
試述教育國際化的時代背景、內涵及意義。
答:教育國際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間相互交流、研討、協作,解決教育上共同問題的發展趨勢,其出現的時代背景、內涵和意義分別如下:
(1)教育國際化的時代背景
教育國際化的出現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主要表現在:
①經濟國際化,全球范圍的競爭和合作,推動了各國的經濟發展;
②新技術革命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科技國際化,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科技合作日益頻繁,經濟和科技國際化推動了各領域的國際化;
③網絡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這些都為教育國際化奠定了基礎,同時又推動了教育國際化趨勢的加強。
(2)教育國際化的內涵
①教育國際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教育發展越來越呈現出國際性的特點,是指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地推動下,在國際教育貿易市場開放的前提下,教育資源在國際間進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國際間加速流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世界各國教育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提高,各國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競爭、相互包容、相互激蕩,共同促進世界的繁榮和發展。
②各國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僅要滿足來自本國、本土化的要求,還要適應國際間產業分工、貿易互補等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形勢。
③教育國際化的核心或者本質,說到底就是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國都想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教育市場,優化配置本國的教育資源和要素,搶占世界教育的制高點,培養出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高素質的人才,為本國的最高利益服務。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這種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
(3)教育國際化的意義
教育國際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教育具有雙重意義,它既為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發展帶來了機遇,也使其面臨沖擊和挑戰。
①發展的機遇。教育國際化所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的國際化使教育市場開放,這彌補了發展中國家教育資源的不足。
第二,教育國際化使國際教育會議的舉行日益頻繁,國際間學校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更加頻繁。這樣可以增強各國教育和學術的交流,吸取他國教育的先進經驗,促進國內教育發展。
第三,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學習國外先進科技知識和教育管理方式。
第四,教育國際化推動了國內教育的現代化改革。
②沖擊和挑戰。教育國際化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其形成了沖擊和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歧視,加劇了國際間教育的不平等。
第二,國際商業化思潮對我國傳統教育觀念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第三,教育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會對一些競爭力不強的學校產生一些消極影響。
第四,發達國家在政治、文化和價值領域上對發展中國家的滲透會擴大。
總之,教育國際化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它對教育發展具有機遇和沖擊雙重影響。在此,任何國家都要做好應付它的準備,要對教育國際化形成科學、全面的認識,以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減少其消極作用。
- 2020年上海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教綜36記:教育綜合高分筆記(教師招聘考試系列叢書)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B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綜合基礎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山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河北省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綜合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2020年北京市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貴州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湖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保教知識與能力歷年真題+考前必做試卷(幼兒園)(2016移動互聯版)
- 2019年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幼兒園教師面試指南(微課版)